關於心得,我說的其實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攝於農禪寺。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攝於農禪寺。

那天帶了一群年輕的碩二實習生進行團體,會後他們很開心的在機構門口留下大合照,每個人都笑開懷。

不意外的是,研究生進入兼職實習充滿了焦慮。相較於大學的實習課要求,研究所的兼職實習要求更高,例如每次會談後要能說出個所以然;接案的強度更大,例如一天兩個案子外加一個團體;被期待的表現也更高,例如留案率要五成、和系統合作…更甚者,實習生的有些自我期許往往不切實際,例如在會談時要表現穩定不能有任何空白時刻…凡此種種,都令實習生的焦慮爆表卻甚少表現於外。

一旦有人開口提了自己的焦慮後,其他人的自我揭露便如雨後春筍紛紛冒了出來,我帶領的這個團體,在不知不覺間自動增加了目標。是我始料未及。

團體結束前,我請他們將今天的心得在指定時間內,200字寄給我。

記得有次閱讀《從易經解金剛經》,有讀沒有懂的看著,對於金剛經裡的三段式辯證法甚感興味:有講=沒講=有講。這到底在說什麼呢?

底下是段例子:

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
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金剛經》<莊嚴淨土分第十>

時至今日,《金剛經》仍像是一部有看沒有懂的書,但其中有幾段話,想著還是受用,特別是北投農禪寺車道入口處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或許是我資質駑鈍,不曉得要生什麼心,也不曉得要怎麼生出來。但是這段話太有意思了,我便記在心裡。至於記住的有多少,反正書裡都開示了:有記住=沒記住=有記住。

我猜,佛經裡的這段話是在提醒我,不要執著在於有或沒有,而是在有「」或沒有「」背後的那個觀念,看透或理解「」背後的觀念才更重要。「」裡能填入的可就多了,幾乎沒有限制。例如,我在「」填入金錢,有金錢或沒有金錢並不是重點,對我而言,金錢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例如,我在「」填入手機,有沒有手機並不是關鍵,而是手機對我的意義是什麼。換句話說,理解「」的本質更為重要。

我是這樣想的。


尚未到指定時間,有人早早寄來心得。看著時間,差不多是團體結束2小時左右發出來的。在指定時間前,陸陸續續收到一些心得反思:看見自己的行為及思考模式,寫成新詩的感想、肯定個人的突破、身體接觸的感動、對自己的疼惜…林林總總,不論長短,都是和自己的接觸。

有提早繳交的,當然也有遲交的。

其中一篇,雖然遲交,字數遠遠超過我的要求,而且圖文並茂。其實,研究生只要說,「我好累,好想睡」這也符合我所謂的心得。畢竟回到自己身上去覺察自己的狀況,成為當事人的共嗚者,才是心理師的要緊事。

顯然該實習生不做如此想,而是用力的呈現自己。

交心得是一回事,唬弄我也沒關係,在這些細節上,實習生的狀況也慢慢露饀了。重點不在「心得」,而是學生看待「心得」的意義。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得。

從易經解金剛經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6503

標題向村上春樹致敬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1970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enson Wu的沙龍
15會員
235內容數
Benson W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雖然我是跟著教練進行暖身及各種項目,但入眼的瑜珈墊,卻是一直讓我感到煩躁;身體練習的當下,心靈沒和身體在一起,而是跑到不相關的物品上,沒有真正在練習。
Thumbnail
2025/04/26
雖然我是跟著教練進行暖身及各種項目,但入眼的瑜珈墊,卻是一直讓我感到煩躁;身體練習的當下,心靈沒和身體在一起,而是跑到不相關的物品上,沒有真正在練習。
Thumbnail
2025/04/19
「一隻大型水鳥在河邊,想要找地方落腳?」榮格喃喃著澳福的話,艾瑪則是身體趨向澳福:「沃夫,可以請你多說一點嗎?我很關心這個《易經》裡的說法~」
Thumbnail
2025/04/19
「一隻大型水鳥在河邊,想要找地方落腳?」榮格喃喃著澳福的話,艾瑪則是身體趨向澳福:「沃夫,可以請你多說一點嗎?我很關心這個《易經》裡的說法~」
Thumbnail
2025/04/12
有些督生提到他們的研究所同學認為和孩子工作很難,這也不意外。因為有些社會化高、習慣相信表相語言的成年人,認為孩童的表達力不佳,不知如何靠近。這往往反映某些成年人欺騙自己的傾向,或者說,不曉得自己在欺騙自己,又或者是過於僵化的習慣,無法自發的流動。
Thumbnail
2025/04/12
有些督生提到他們的研究所同學認為和孩子工作很難,這也不意外。因為有些社會化高、習慣相信表相語言的成年人,認為孩童的表達力不佳,不知如何靠近。這往往反映某些成年人欺騙自己的傾向,或者說,不曉得自己在欺騙自己,又或者是過於僵化的習慣,無法自發的流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其中一篇,雖然遲交,字數遠遠超過我的要求,而且圖文並茂。其實,研究生只要說,「我好累,好想睡」這也符合我所謂的心得。畢竟回到自己身上去覺察自己的狀況,成為當事人的共嗚者,才是心理師的要緊事。
Thumbnail
其中一篇,雖然遲交,字數遠遠超過我的要求,而且圖文並茂。其實,研究生只要說,「我好累,好想睡」這也符合我所謂的心得。畢竟回到自己身上去覺察自己的狀況,成為當事人的共嗚者,才是心理師的要緊事。
Thumbnail
以下為三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之前雖然知道有《六祖壇經》但並沒有讀,直到上星期社團定課每天要兩品,才開始讀《六祖壇經》,分享自己最近讀經的心得: 一、唸經比較「甘願」: 之前只是把唸經當成交功課,不明所以也沒仔細思量為什麼要讀經,只是因為開示了就讀,直到讀了第二品「世人終日口念般若,
Thumbnail
以下為三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之前雖然知道有《六祖壇經》但並沒有讀,直到上星期社團定課每天要兩品,才開始讀《六祖壇經》,分享自己最近讀經的心得: 一、唸經比較「甘願」: 之前只是把唸經當成交功課,不明所以也沒仔細思量為什麼要讀經,只是因為開示了就讀,直到讀了第二品「世人終日口念般若,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兩年前,在因緣際會之下,開啟了唸經消業之道。精舍佛菩薩慈悲開示,我有累世修偏入外道的業力,目前正在消外道契約。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的兩大重點:去我執、無我相;大部分的人都是我執、我相太重而去不了淨土。」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兩年前,在因緣際會之下,開啟了唸經消業之道。精舍佛菩薩慈悲開示,我有累世修偏入外道的業力,目前正在消外道契約。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的兩大重點:去我執、無我相;大部分的人都是我執、我相太重而去不了淨土。」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三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工作上常要面對許多客戶,每個客戶都有不同的脾氣。有些客戶很暢快,事情談完就結束;有些客戶很三姑六婆,還要跟你聊家庭瑣事……等。這個時代網路發達,我的工作是責任制,都要在社群平台上處理,隨時都會有事。 分享二 分享三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三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工作上常要面對許多客戶,每個客戶都有不同的脾氣。有些客戶很暢快,事情談完就結束;有些客戶很三姑六婆,還要跟你聊家庭瑣事……等。這個時代網路發達,我的工作是責任制,都要在社群平台上處理,隨時都會有事。 分享二 分享三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三個月的飯店實習很快就結束了,我又回到學校,先前開示出上輩子修偏墮入外道的業力,需要唸誦《金剛經》860部,發願效忠效勞外道則要唸誦《金剛經》780部。我知道這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但我只是在心中默默祈求佛菩薩,只要給我一個能誦經地方,我就心滿意足了。三個月過去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三個月的飯店實習很快就結束了,我又回到學校,先前開示出上輩子修偏墮入外道的業力,需要唸誦《金剛經》860部,發願效忠效勞外道則要唸誦《金剛經》780部。我知道這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但我只是在心中默默祈求佛菩薩,只要給我一個能誦經地方,我就心滿意足了。三個月過去了,
Thumbnail
「玄慈緩緩搖頭,嘆了口氣,說道:『明白別人容易,明白自己甚難。克敵不易,克服自己心中貪瞋癡三毒大敵,更是艱難無比。』」《天龍八部》 這天臉書上寫了要放生實習生了,blah blah blah,獲得許多人的迴響,有人深受實習生之氣、認同我的作法,有的深感同情,關愛之深令我動容,有些人的實習生聽話受教
Thumbnail
「玄慈緩緩搖頭,嘆了口氣,說道:『明白別人容易,明白自己甚難。克敵不易,克服自己心中貪瞋癡三毒大敵,更是艱難無比。』」《天龍八部》 這天臉書上寫了要放生實習生了,blah blah blah,獲得許多人的迴響,有人深受實習生之氣、認同我的作法,有的深感同情,關愛之深令我動容,有些人的實習生聽話受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