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的人』~喚醒的體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最近把『做工的人』這部台劇重新又看了一次,因為父親以前就是鐵工。那些工地環境,三教九流的複雜人事,還有那個工地文化,我是體會到蠻多的。很多基層的無奈與辛酸。 而且那樣的頻率是很難接觸到較高頻率引導的。所以我父親無論如何希望我們讀書!不要跟他們一樣當做工的,這就是他當時能給出的愛。

即使他去跟地下錢庄借錢要給我們繳補習費,也是希望我們不要再輪迴他們的路 。這是以他們當時大腦思維裡能做出的最好選擇。但卻不是最高最好的路徑。
首先因為他們已經先否定了自己的職業,也無法認同自己,無法接受自己。所以他們給出的愛,不過就是他們內在對自己的遺憾以及期待,投射在別人身上而已。這背後最終是為了滿足自己 ! 所以無法成為鼓勵別人向上的能量,因為這動念的背後是匱乏。

真正要給出愛,必須先能發自內心的愛自己,才可能給的出無條件的愛,不然給出來都只是自己達不到的內在期待,希望別人來幫你完成。當我看著戲裡的劇情,能夠體會劇中角色的一些無奈,當你認為自己是螞蟻時,你無法相信
你其實是會飛的蜜蜂。

我覺得能站在高維度,不被悲傷跟恐懼拉走。但也能站在下面,親自體驗那些傷痛跟糾心,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其實開悟只是一個定義的名詞,它其實沒什麼特別, 就只是對生命的理解。 它跟什麼靈通力,靈性修為那些都沒有直接的關係。只是不斷體驗而最終自身體悟到"原來如此"的一種狀態。

我們提升頻率是為了連結更高頻的意識,讓衪來分享予我們一些不同維度的思維跟看見。藉此開悟明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uth Cattle Small的沙龍
3會員
33內容數
2024/01/24
在大自然現象中的掠奪, 也許在更高意識的角度裡是為了互相平衡。 但在有限生命的眼裡則是弱肉強食,只能你死我活。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你我之所以一直還待在這裡, 是因為看不見其它和萬物可以一起生存的方式。 看動物撕裂護食,甚或犧牲自己保護幼雛, 看看自己,所為和野生動物有哪裡不同嗎? 如果肉身是你!那
Thumbnail
2024/01/24
在大自然現象中的掠奪, 也許在更高意識的角度裡是為了互相平衡。 但在有限生命的眼裡則是弱肉強食,只能你死我活。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你我之所以一直還待在這裡, 是因為看不見其它和萬物可以一起生存的方式。 看動物撕裂護食,甚或犧牲自己保護幼雛, 看看自己,所為和野生動物有哪裡不同嗎? 如果肉身是你!那
Thumbnail
2023/10/17
有時候當你是以出於共好的理念在推行某些事情時, 不論你再怎麼積極或努力,你總是覺得身邊, 好像沒有別人似的。而且愈做愈累... 別人只能形式上支持你, 卻沒人能真正的支援你。 那其實很可能是 : 你所謂的共好,是以你自己為角度所定義出來的, 而不是站在所有人的角度。 所以你的共好
Thumbnail
2023/10/17
有時候當你是以出於共好的理念在推行某些事情時, 不論你再怎麼積極或努力,你總是覺得身邊, 好像沒有別人似的。而且愈做愈累... 別人只能形式上支持你, 卻沒人能真正的支援你。 那其實很可能是 : 你所謂的共好,是以你自己為角度所定義出來的, 而不是站在所有人的角度。 所以你的共好
Thumbnail
2023/10/12
從不斷的學習農業知識,到承租土地,除草,整地,搭棚架,不斷的清理跟整理,一直到最後的翻土開溝。真的獨自一個人,從無到有完成了。經歷了一個月的努力,終於把地整好了。 沒有一刻是跟我所期待或所想像的一樣,一直有不斷的變數跟沒考慮到的問題,但也因此能夠不斷的激發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想自己體驗翻土的感覺
Thumbnail
2023/10/12
從不斷的學習農業知識,到承租土地,除草,整地,搭棚架,不斷的清理跟整理,一直到最後的翻土開溝。真的獨自一個人,從無到有完成了。經歷了一個月的努力,終於把地整好了。 沒有一刻是跟我所期待或所想像的一樣,一直有不斷的變數跟沒考慮到的問題,但也因此能夠不斷的激發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想自己體驗翻土的感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把『做工的人』這部台劇重新又看了一次,因為父親以前就是鐵工。那些工地環境,三教九流的複雜人事,還有那個工地文化,我是體會到蠻多的。很多基層的無奈與辛酸。 而且那樣的頻率是很難接觸到較高頻率引導的。所以我父親無論如何希望我們讀書!不要跟他們一樣當做工的,這就是他當時能給出的愛。 即使他去跟地下錢
Thumbnail
最近把『做工的人』這部台劇重新又看了一次,因為父親以前就是鐵工。那些工地環境,三教九流的複雜人事,還有那個工地文化,我是體會到蠻多的。很多基層的無奈與辛酸。 而且那樣的頻率是很難接觸到較高頻率引導的。所以我父親無論如何希望我們讀書!不要跟他們一樣當做工的,這就是他當時能給出的愛。 即使他去跟地下錢
Thumbnail
「我發現真正落實階級流動的國家,並不是一味的製造「往上攀升」的管道,而是致力讓社會每一個階層都有尊嚴和選擇的自由。」______選自【幸福是我們的義務】 【做工的人】改編自作者林立青的散文,我看的電影版在2023年3月上映。 關於作者林立青,印象中前些年在TED Talks上看過他的演講,他希望
Thumbnail
「我發現真正落實階級流動的國家,並不是一味的製造「往上攀升」的管道,而是致力讓社會每一個階層都有尊嚴和選擇的自由。」______選自【幸福是我們的義務】 【做工的人】改編自作者林立青的散文,我看的電影版在2023年3月上映。 關於作者林立青,印象中前些年在TED Talks上看過他的演講,他希望
Thumbnail
《學做工》,副標題是《工人階級子弟為何繼承父業》。 它被譽為是20世紀社會學、人類學和教育學經典著作之一。 這本書既有高中生直來直往的衝動與真性情, 也有他們繼承自街頭智慧中,青澀感十足的深思熟慮。
Thumbnail
《學做工》,副標題是《工人階級子弟為何繼承父業》。 它被譽為是20世紀社會學、人類學和教育學經典著作之一。 這本書既有高中生直來直往的衝動與真性情, 也有他們繼承自街頭智慧中,青澀感十足的深思熟慮。
Thumbnail
真正從書籍翻拍成影集,又從影集到大螢幕,作為一個讀者、觀眾到影迷,還是感到一點欣慰, 因為終於有人讓這些照不進陽光的角落裡,得以擁抱一絲溫暖。
Thumbnail
真正從書籍翻拍成影集,又從影集到大螢幕,作為一個讀者、觀眾到影迷,還是感到一點欣慰, 因為終於有人讓這些照不進陽光的角落裡,得以擁抱一絲溫暖。
Thumbnail
「做工的人」你看過了嗎? 其實我對於這類的劇特別有感觸,因為我家也是「做工的人」,所以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心酸。有錢的人才能夠有尊嚴,貧窮的人只有把尊嚴踩在地底下才能過活。曾經我也這麼想的,因為有錢的人絕對無法想像沒有錢時的日子要如何過、要怎麼過?  從小爸媽就是做資源回收賺錢,到處去收取紙類、鐵、瓶
Thumbnail
「做工的人」你看過了嗎? 其實我對於這類的劇特別有感觸,因為我家也是「做工的人」,所以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心酸。有錢的人才能夠有尊嚴,貧窮的人只有把尊嚴踩在地底下才能過活。曾經我也這麼想的,因為有錢的人絕對無法想像沒有錢時的日子要如何過、要怎麼過?  從小爸媽就是做資源回收賺錢,到處去收取紙類、鐵、瓶
Thumbnail
到底是誰讓我們相信「你要用功讀書,不要像那個誰誰誰就是不讀書才去做XXX」這句話?我想多半很多時候是從我們的父母輩做工、從農而辛勞得無法溫飽,以及整天黑黑髒髒的不夠體面,讓父母有了「你就是應該要好好讀書才能有成就」(我們不要你像我一樣辛苦)的念頭,也讓我們深信不已「我才不要跟父母一樣」!
Thumbnail
到底是誰讓我們相信「你要用功讀書,不要像那個誰誰誰就是不讀書才去做XXX」這句話?我想多半很多時候是從我們的父母輩做工、從農而辛勞得無法溫飽,以及整天黑黑髒髒的不夠體面,讓父母有了「你就是應該要好好讀書才能有成就」(我們不要你像我一樣辛苦)的念頭,也讓我們深信不已「我才不要跟父母一樣」!
Thumbnail
利用暑假,我把「做工的人」總共六集看了一遍,前頭的劇情嘻嘻哈哈噗嚨共,我只是當成一般喜劇看待,但看了一半集數以後,我愈發愈看愈不對勁,心裡頭冒出一個疑問,為何做工的人賺不了錢?
Thumbnail
利用暑假,我把「做工的人」總共六集看了一遍,前頭的劇情嘻嘻哈哈噗嚨共,我只是當成一般喜劇看待,但看了一半集數以後,我愈發愈看愈不對勁,心裡頭冒出一個疑問,為何做工的人賺不了錢?
Thumbnail
做工的人,創造點閱也催化討論,讓不同的人得以投射理想與情感,不管白日夢多可笑,所帶來也不僅失序,更多是樂趣與意義,生活目標就在這樣的跌跌撞撞中載浮載沉。另外,開播後的討論象徵工人文化對社會標籤的碰撞,藉此擺脫刻板印象帶來的限制。猶如馬斯洛所述,生理安全需要被滿足後,工人們邁向下一個族群需求,尊嚴。
Thumbnail
做工的人,創造點閱也催化討論,讓不同的人得以投射理想與情感,不管白日夢多可笑,所帶來也不僅失序,更多是樂趣與意義,生活目標就在這樣的跌跌撞撞中載浮載沉。另外,開播後的討論象徵工人文化對社會標籤的碰撞,藉此擺脫刻板印象帶來的限制。猶如馬斯洛所述,生理安全需要被滿足後,工人們邁向下一個族群需求,尊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