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暑假,我把「
做工的人」總共六集看了一遍,前頭的劇情嘻嘻哈哈噗嚨共,我只是當成一般喜劇看待,但看了一半集數以後,我愈發愈看愈不對勁,心裡頭冒出一個疑問,為何做工的人賺不了錢?
為何做工的人賺不了錢?我絕不是對底層工人有歧視的歧見。我們全家,以及我所認識的親戚,絕大多數是做工的人,而我也有工地經驗。民國74年我放棄高中讀高工,早已立志當一個做工的人,在底層社會中想要靠學歷與學力力爭上游,本來就是一種夢想,趁早出來賺錢才是正確的選擇,那時候我寒暑假跟著工頭親戚去工地拆板模,日領薪資是一千元,我評估著,一個月休四天,我至少也有兩萬六千元的薪水,不只繳學費沒問題,還可以上繳雙親。
在建築工地當工人的環境其實比「
做工的人」的劇情還惡劣,想想看南部暑假的高溫就好了,在工地裡根本上是不通風的,沒有含糖的「涼水」根本活不下去,我除了檳榔沒咬過之外,大抵上工人會吃喝的,我都嘗試過了。
附帶一提,在工地的個人排泄問題與環境,只好靠各位想像。
直到五點下班時從工頭到辛苦一天的薪水一千元,我知道今天的辛苦總算有了代價,而且,只要我明天繼續上工的話,我還可以繼續領薪水。但學生不像其他工人,有人下班就花天酒地、簽「阿樂」(大家樂),很多工人基本上錢一到手很快就花完了,因為我們都知道,只要明天還活著,工作就有薪水可以領,然後繼續活著。
我當然知道我把每天的工錢存起來叫做儲蓄,但不知道在經濟學上叫做「跨期消費」,也不知道什麼叫做「風險管理」,反正我每天只要去工地好好工作,工頭就會給我錢,再把錢存起來繳學費、當生活費,就這樣,超級簡單。
為了賺錢,我也去當過隨車捆工,一樣日薪一千元。
「錢就是我的醫生」不就印證我講的內容嗎?第一,領到錢什麼病痛都沒了,第二,有錢才能看醫生。然後天天簽問明牌簽阿樂,夢想著有一天根本不用工作,然後我告訴你,即使簽中六合彩,彩金沒多久也保證花完,更慘的還有可能妻離子散。
那時候的代表人物就是豬哥亮,事件代表是股市破萬點然後崩盤,社會事件代表是私壇興起,這些敘述,各位在我寫的《
拜拜經濟學》中可以參考。
為什麼做工的人存不了錢?「
有錢與最有錢的距離」這篇文章大家也可以參考,大家會發現,所謂的有錢人的排序,其實是很離散的,意思是他們有錢的程度完全不一樣,但是,沒錢的人的算平均數與中位數,基本上差不多,易言之,窮,大家一樣窮,差異不大!
看窮人的分配,以第三分位組為例,中位數25萬元,第一分位數23萬元,第三分位數26萬元,這個小組裡的31萬戶的收入分配很平均,差異不大。
做工的人領日薪(週薪),從管理上而言是一種激勵制,有效率。所以,以資方(管理者)的角度來看,相對於月薪制而言,日薪(週薪)制在即時性上效果較佳,因為這是一種蘿蔔,管理上看得見,對工人來講,領薪水就是一種工作激勵,這效果不就是一種「制約學習」?但副作用是,想領錢,就努力工作,所以工人的精神處於緊張的戰鬥狀態中,而為了處於戰鬥狀況,「
做工的人」柯叔元飾演阿欽的角色,只能用毒品來支撐,不然就是喝「阿比」!
最後一集「諸神隱滅,基督未顯」,算是對上一集「人的夢想是不會結束的 」的最大反差,最後以悲劇收場,導演的想法意味著社會底層的人,基本上是有夢想但沒有明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