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做工的人》:做工的疼惜做工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電影版比較像是前傳的感覺,覺得如果沒有看過影集的人,可能會比較難做情感的鋪陳,特別是電影版在「理解」這件事的著墨點更多:例如小傑理解爸爸的工作嗎?理解什麼是為了朋友付出嗎?一般人能理解做工的人的辛苦嗎?


摘掉你的有色眼鏡,才能看見角落有光

記得有次去聽作者林立青演講,開始前幸運地和作者見了面,像個崇拜已久的小粉絲終於見上一面的欣喜,也請他幫我在兩本書上簽名留念,現在再想起來,那八個字似乎也呼應了電影想表達的一部分:做工的疼惜做工的

台灣的社會階級某部分來說應該還是蠻根深蒂固的,宮廟仔、做工的、8+9,這些在一般人的詞彙裡難免和底層生態脫不了干係,或是帶點歧視,或是帶點嘲諷,無論是哪一種,大部分的時候都是貶義居多。

縱然網路世界不乏那些「真正做工的才不會去看」、「騙一堆低端仔」等等的言論,但當真正從書籍翻拍成影集,又從影集到大螢幕,作為一個讀者、觀眾到影迷,還是感到一點欣慰, 因為終於有人讓這些照不進陽光的角落裡,得以擁抱一絲溫暖。


raw-image


吃苦當祝福,再痛都會過去的

在電影版裡用小傑的視角敘述了噗嚨共三人組如何在一次又一次的患難與共中互相扶持,進而成為生死之交,突然間好像有點懂得了那樣的情懷,在那些不曉得如何求救、不懂得找尋協助與資源的情況下,三個臭皮匠總好過一個諸葛亮,即使被騙,身邊也總還有人陪你一起哭一起笑。

無論是辛苦了一整天搭上捷運時卻被嫌臭、或是明明一樣簽了租屋合約卻被騙而投訴無門,最慘的當然還是以為自己碰上了善心律師免費打官司,沒想到是遇上了利用資訊落差的大騙子,大部份時候他們都選擇自認倒霉,因為他們從不認為正義會站在自己身邊,與其據理力爭又多被記一筆,不如摸摸鼻子繳錢了事,這些故事真實得令人心酸,就像林立青筆下的移工、外籍配偶等等,都因為沒有管道或是沒有對應的資訊來源,而彷彿一腳踩進泥濘的土堆裡,只求不再向下,已是萬幸。

另外從年幼的小傑也可以看到,作為弱勢的家庭,面對同儕的壓力也是童年惡夢,或許因為小朋友的世界尚未建構完全,無法全面的同理,但是直球對決通常也讓人更為受傷,也因此小傑在觀察到有人比他更辛苦、更弱勢的時候,反而產生一種認同感,雖然不確定是來自於同情還是惺惺相惜,最後也獲得了一種歸屬感。

想起小時候家裡經濟環境也不好,或許是基於一種類似的情感,或僅僅只是物以類聚,當時也和一位家境條件不佳的女孩玩在一起,就像小傑想幫助對方蓋房子,當時的自己也總是盡可能地和對方分享一切,長大後才逐漸理解,或許是因為差不多的背景,彼此的交流和同理上才能一致,也才不會對自己匱乏的感到自卑,對自己擁有的感到不足,我想,是那樣的心情吧


raw-image


多擠一點同理心,就能看見少一點視而不見

影集於我在情緒的鋪陳還是比較到位,特別是最後那些不得不的決定,正如當初翻閱原著時,數度在書店的角落沉默許久,只為了抑制那即將翻湧而上的悲傷。影集的最終,隨著動力火車的嗓音緩緩落下,就像扭開水龍頭一般,讓所有觀眾的情緒奔騰而出。

回到電影的部分,個人感受比較深刻的反而是父子間情感的著墨,當小傑說:「我只是不想要他們笑你」時,眼底也冒上一些熱氣。想起小學時,也常常覺得家裡窮,所以父親放學來接送時,執拗地要求他們在最後一個接送區,因為通常走到那裏時,同學基本上都已經被接走了,小時候不懂,那樣的要求會造成父母甚麼樣的感受與傷害,長大了才明白,就像在捷運車廂裡不敢與小傑相認的阿祈,那是父親最深的愛,也是最痛的決定。

或許我們沒辦法選擇自己的家庭背景,也不一定能和過去的一切和解,但正是這樣的生命經歷,讓我們多了一點同理的心,我想,無論影集或電影,都不是要去揚起勞動階級的是非塵土。更多的是,當我們與之同行時,也能理解大家都是平等的,職業不分貴賤,有時候正是因為社會冠上的有色眼鏡,才讓這麼多的角落成了死角,進不了光。

我或許不相信人性本善,但也盡量讓自己在歲月的洗鍊下,對於那些我未能體會,或是不曾接觸的個體,能給予基本的善意與理解,畢竟這世界有時候更為罪惡與醜陋的,往往都不一定是在那晦暗的小角落裡,更多的是在我們鈎不著的penthouse之中。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收藏、愛心、點留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魯味人生的沙龍
34會員
51內容數
從上班族搖身一變成為菜鳥頭家,雙手從每天敲打鍵盤,變成轉動兩翻烤爐,有的人稱呼我闆娘,有的則是叫我雞蛋糕姨姨,而我則把自己當成雞蛋糕擺渡人,在那些來來去去的客人中,記錄下他們與雞糕的人生故事。#會說故事的雞蛋糕
魯味人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27
在臺劇《不良執念清除師》中,怪物的存在源於人的執念,這些執念如同鏡子般映照著人類內心的思念、悲傷與遺憾。劇情以書法為媒介,透過執念的具象,揭示職場霸凌、家暴等社會議題,引發觀眾的思考,是部帶有深度及幽默感的非經典臺劇!
Thumbnail
2024/10/27
在臺劇《不良執念清除師》中,怪物的存在源於人的執念,這些執念如同鏡子般映照著人類內心的思念、悲傷與遺憾。劇情以書法為媒介,透過執念的具象,揭示職場霸凌、家暴等社會議題,引發觀眾的思考,是部帶有深度及幽默感的非經典臺劇!
Thumbnail
2024/10/02
小狗在孤單的生活中尋找陪伴,最終購買了機器人,互相分享快樂的日常,然而在機器人遭遇故障後,兩者最終不得不面對現實的分離。全片沒有任何一句台詞,卻幕幕擊中人心,透過小狗與機器人的角色,重新看待如何在愛裡學會接受與放下。
Thumbnail
2024/10/02
小狗在孤單的生活中尋找陪伴,最終購買了機器人,互相分享快樂的日常,然而在機器人遭遇故障後,兩者最終不得不面對現實的分離。全片沒有任何一句台詞,卻幕幕擊中人心,透過小狗與機器人的角色,重新看待如何在愛裡學會接受與放下。
Thumbnail
2024/09/22
從律政劇《好搭檔》中的情節出發,探討了婚姻中的背叛與離婚問題,以及其中可能出現的各種衝突與困擾。文章分析了夫妻關係的脆弱性、家庭暴力的隱患以及對孩子心理的影響,反思了愛情中的自我與他人的角色。最終,作者強調了自愛的重要性,鼓勵每個人無論身處何種狀態,都要珍惜自身的價值,並持續相信愛情的美好。
Thumbnail
2024/09/22
從律政劇《好搭檔》中的情節出發,探討了婚姻中的背叛與離婚問題,以及其中可能出現的各種衝突與困擾。文章分析了夫妻關係的脆弱性、家庭暴力的隱患以及對孩子心理的影響,反思了愛情中的自我與他人的角色。最終,作者強調了自愛的重要性,鼓勵每個人無論身處何種狀態,都要珍惜自身的價值,並持續相信愛情的美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發現真正落實階級流動的國家,並不是一味的製造「往上攀升」的管道,而是致力讓社會每一個階層都有尊嚴和選擇的自由。」______選自【幸福是我們的義務】 【做工的人】改編自作者林立青的散文,我看的電影版在2023年3月上映。 關於作者林立青,印象中前些年在TED Talks上看過他的演講,他希望
Thumbnail
「我發現真正落實階級流動的國家,並不是一味的製造「往上攀升」的管道,而是致力讓社會每一個階層都有尊嚴和選擇的自由。」______選自【幸福是我們的義務】 【做工的人】改編自作者林立青的散文,我看的電影版在2023年3月上映。 關於作者林立青,印象中前些年在TED Talks上看過他的演講,他希望
Thumbnail
真正從書籍翻拍成影集,又從影集到大螢幕,作為一個讀者、觀眾到影迷,還是感到一點欣慰, 因為終於有人讓這些照不進陽光的角落裡,得以擁抱一絲溫暖。
Thumbnail
真正從書籍翻拍成影集,又從影集到大螢幕,作為一個讀者、觀眾到影迷,還是感到一點欣慰, 因為終於有人讓這些照不進陽光的角落裡,得以擁抱一絲溫暖。
Thumbnail
看過影集版《做工的人》,大概都會被其中艱苦工人的生命故事所感動。影集版以短短六集的篇幅,描繪出工人的日常、夢想、信仰、困境和悲喜。如今,終於等來《做工的人 電影版》。故事將時間拉回至11年前,那時,噗攏共還不是噗攏共,他們只是努力打拚、認真過日子的工人。
Thumbnail
看過影集版《做工的人》,大概都會被其中艱苦工人的生命故事所感動。影集版以短短六集的篇幅,描繪出工人的日常、夢想、信仰、困境和悲喜。如今,終於等來《做工的人 電影版》。故事將時間拉回至11年前,那時,噗攏共還不是噗攏共,他們只是努力打拚、認真過日子的工人。
Thumbnail
花同樣的時間大家來 PK,他挖的土方、揹的水泥,一定倍數於我。他會的,我不會;不分本勞還是外勞,大家都是靠本事賺錢,生活,不過就是如此,除了努力向前,你還有什麼選擇。
Thumbnail
花同樣的時間大家來 PK,他挖的土方、揹的水泥,一定倍數於我。他會的,我不會;不分本勞還是外勞,大家都是靠本事賺錢,生活,不過就是如此,除了努力向前,你還有什麼選擇。
Thumbnail
做工的人,這本書早在幾年前就曾經耳聞,寫底層勞工的辛酸,但讓身邊的讀書人都讚不絕口,追蹤已久的書店老闆、出版社負責人也都強烈推薦,甚至為此書在臉書寫下一篇又一篇的長文,紀錄完讀的心得。 http://moo.im/a/4iBEGH 但反骨的我一直拖著沒買書,倒也不是不肯支持這本著作,只是感覺自
Thumbnail
做工的人,這本書早在幾年前就曾經耳聞,寫底層勞工的辛酸,但讓身邊的讀書人都讚不絕口,追蹤已久的書店老闆、出版社負責人也都強烈推薦,甚至為此書在臉書寫下一篇又一篇的長文,紀錄完讀的心得。 http://moo.im/a/4iBEGH 但反骨的我一直拖著沒買書,倒也不是不肯支持這本著作,只是感覺自
Thumbnail
故事整體散發著和書中一樣的感慨:面對無力扭轉的命運,雖然無奈,卻保持著樂觀強韌的心境。 這是台灣人的故事,也是每個社會底層用汗水賺錢的人的故事。 推薦這部戲,但是請調適好心情再看……我的心冷不防地被最後兩集插了兩刀,現在還是覺得很難過QQ
Thumbnail
故事整體散發著和書中一樣的感慨:面對無力扭轉的命運,雖然無奈,卻保持著樂觀強韌的心境。 這是台灣人的故事,也是每個社會底層用汗水賺錢的人的故事。 推薦這部戲,但是請調適好心情再看……我的心冷不防地被最後兩集插了兩刀,現在還是覺得很難過QQ
Thumbnail
艱苦的人才懂艱苦人的感受。台灣原創影集《做工的人》感動訴說每個人背後的偉大故事。
Thumbnail
艱苦的人才懂艱苦人的感受。台灣原創影集《做工的人》感動訴說每個人背後的偉大故事。
Thumbnail
從事工程業的人 必讀的一本書-做工的人📖 作者林立青並沒有運用大量的文藻和優美文辭 但卻真誠、真實, 一下就能感受到他說故事的情緒和溫暖 這是我很欣賞的~
Thumbnail
從事工程業的人 必讀的一本書-做工的人📖 作者林立青並沒有運用大量的文藻和優美文辭 但卻真誠、真實, 一下就能感受到他說故事的情緒和溫暖 這是我很欣賞的~
Thumbnail
台灣首部大型工地實景拍攝,HBO原創影集《做工的人》,改編自林立青同名散文,由《聽說》編導鄭芬芬執導,《我們與惡的距離》大慕影藝製作,李銘順、游安順、薛仕凌、苗可麗等人主演。
Thumbnail
台灣首部大型工地實景拍攝,HBO原創影集《做工的人》,改編自林立青同名散文,由《聽說》編導鄭芬芬執導,《我們與惡的距離》大慕影藝製作,李銘順、游安順、薛仕凌、苗可麗等人主演。
Thumbnail
今年五月(5/10)即將上映一部叫作《做工的人》的電視劇,是由《我們與惡的距離》製作團隊所推出的第二部大戲。劇本改寫自作家林立青的同名作品,過程中克服困難重重,深入實地拍攝大型工地,就是希望能透過編導的視角,帶領大家近距離看看這群「做工的人」。
Thumbnail
今年五月(5/10)即將上映一部叫作《做工的人》的電視劇,是由《我們與惡的距離》製作團隊所推出的第二部大戲。劇本改寫自作家林立青的同名作品,過程中克服困難重重,深入實地拍攝大型工地,就是希望能透過編導的視角,帶領大家近距離看看這群「做工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