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在我上週閱讀完《原子習慣》,以及本週參加活動、聽完演講後從中產生的想法。
這週參加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20周年慶,活動中,有醫師提出「預防醫學遊戲化」,以增加活動量為例,像是透過「寶可夢」抓寶,或連院長都在玩的揪團「當月步數最少的人要請吃飯」,都是相同的概念。
預防醫學遊戲化,採用的是抓準人性追求「立即性回饋」的特點,而立即性回饋也正是培養與維持一個好習慣的重要關鍵,如果你正苦惱於難以維持一個好習慣,以及難以戒除一個壞習慣,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經過演化,我們大腦對於當下立即獲得獎賞、回饋的渴望,會大幅超過對於未來獎賞的渴望,原因是老祖宗往往有一餐沒一餐,採獵到食物後,首要任務就是立刻吃到飽,畢竟不知道下一餐在哪兒。
立即性回饋讓好習慣難以維持,讓壞習慣充滿吸引
立即性回饋是好習慣難以培養與維持的主因,因為許多好習慣的獎賞在未來(甚至未知),對大腦並沒什麼吸引力(炸雞的吸引力大於揮汗如雨的運動);此外,像是運動、飲食控制等好習慣,執行當下往往相當辛苦,但好的健康與體魄卻要到未來才「可能」看到。
壞習慣也很容易因立即性回饋而默默孳生,因為壞習慣的好處就在當下,像是吸菸、大啖高油高脂肪美食,這些都能立刻滿足當下的慾望,而且對健康的危害多在數年之後。
我們必須知道,事情想要成功,就絕不能和人性對作。想要培養一個好習慣,我們必須在執行的時候,當下就給予一些立即性的獎賞與回饋,可以是成就感、也可以是實質物品。
大腦在嚐到甜頭後,才會有意願重複同樣的行為,一旦重複頻率夠多,就能培養出一個好習慣。
像是在抓寶的過程,到處打道館、蒐集寶可夢圖鑑,讓我們在走路、運動的過程,立即享受到快樂;相較來看,每月一次的走路競賽,若能改為每週一次,效果可能會更好,畢竟這會讓獎賞更為「立即」,對大腦的吸引力也更高。
這邊也融入了心理學的「普氏原則」,也就是「較高可能性的行為,會強化降低可能性的行為」。
白話來說,就是你並不是真心喜歡走路,尤其在濕黏悶熱的夏天夜晚,但因為你喜歡抓寶,喜歡享受不用花錢的美食佳餚,進而提高走路的意願。
人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想要培養一個好習慣並長期維持,就絕不能只靠自制力。不是堅持習慣,而是要愛上習慣;不是要忍受執行中的阻力,而是要除去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