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過「人是群居的社會性動物」,到了現在社會,從學校、家庭、職場,再到日常購物消費、旅遊通勤,與他人接觸的頻率仍然相當頻繁。
與人接觸,就會出現溝通,溝通其實就是談判,都是努力爭取你想要的東西(目標),有可能是物質上的,像是金錢、合約,也可能是情感上的,像是親子或加夫妻關係。
前幾天逛書店,發現出版多年的《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依舊位居暢銷書行列,之前閱讀後,讓我在生活上獲得許多實質的幫助,於是回家後決定再拿出來看一次。
為什麼有些人讓人感覺特別幸運,可以獲得更多?像是拿到更優惠的折扣、更容易達成交易,或是人際關係總是相當融洽,關鍵就在:「只要愈努力,就能愈幸運」。
別人可以爭取到更多,是因為他們努力將談判落實於生活;書中分享了許多談判的技巧,並透過多個真實案例,幫助我們將其技巧內化,隨時隨地應用,進而替自己爭取更多。
生活中,常有一些「不如預期」的事:飛機誤點、客戶溝通困難、廠商交貨延遲。也常有一些「想要」的事:想要更好的薪水、工作,想要更融洽的夫妻關係。
仔細觀察,會發現生活中幾乎處處是談判,卻也表示,只要用對方法,我們可以解決很多問題,而所謂的「用對方法」,是只需要調整心態與說話方式,就能有效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經過三次的閱讀,書中影響我最深的,我認為有三點:冷靜第一、換位思考、換句話說。
當你無法冷靜,再多的技巧都會忘記。
冷靜是談判的第一條件,談判的最大敵人就是情緒,想要好好溝通,你一定得保持冷靜,必要時,暫時離開現場都沒問題。
這邊順帶一提,你可能會問,我有時就是會情緒失控啊!
試想像一個情境,餐廳服務生弄髒你的衣服,你「情緒失控」的大罵,此時女兒的班導師來電,你接起來也會「失控」爆罵對方一頓嗎?
有一派心理學認為,情緒失控是個假議題,發怒是為了特定目的(多數是要求對方道歉、賠償),達到目的就會氣消了。這告訴我們,情緒可以控制,任何狀況我們都有能力(必須)冷靜面對。
此外,談判過程中要不斷提醒自己,最重要的是「達成目標」,自己的感受是最不重要的。
很難嗎?沒有人說談判不難,但只要刻意練習,你絕對可以駕馭你的情緒。
《孫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人是非理性的動物,情緒一來便容易沉浸於當下,顧不得現在談判的目的,無視於共創雙贏,甚至只求互相傷害,這在夫妻、男女朋友之間,相當常見。
前面已經提到,你必須保持冷靜,但當面對不冷靜、不理性的對方,你絕不能說「你不理性」、「冷靜」。
否定對方,只會造成反效果,你該做的是換位思考,也就是發揮同理心,思考對方情緒反應的深層原因。
如何換位思考?你可以先透過提問,讓對方說出內心想法,接著「專注傾聽」,傾聽代表著重視對方,也讓對方冷靜,觀察還發現,你的傾聽會讓對方感謝,想要做出回報,促進談判完成。
ex.我和太太第一次婚紗拍的不如預期,太太相當不滿,儘管我去商討重拍,她依舊相當沮喪;透過提問與傾聽,發現太太是擔心成品趕不上婚禮,加上進入雨季,憂心拍攝日期一延再延。
經過溝通,婚紗公司願意幫我們免費重拍,並保證會用特急件處理,一定準時交件,我們還租了室內拍攝作為雨備,最終順利拍出滿意的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找出對方的恐懼與疑慮後,你可以「說出來」。《FBI談判協商術》內容提到,說出對方的情緒(ex.恐懼),能降低情緒(恐懼)造成的反應,對方還會感謝你感同身受。
談判與溝通很有趣的地方,就是只要透過「換句話說」,也就是調整說話的表達方式,就能大幅提升談判技巧,增加成功機會,根本就是個無本生意!
「換句話說」有個專業術語,叫做「重新表述」,方法很多,但我們要的不是死背,而是內化,只要秉持幾個大原則,持續練習就好;對我來說,最受用的一個就是:以問句代替直述句。
相信你我們都有類似經驗,常常一句沒惡意的話,卻被對方誤認為有敵意、針對性,事後回想,這些常常是直述句惹的禍。
直述句,時常無意間讓人感受到敵意,進而引起對方情緒(不冷靜),這絕不是好事,我們可以試著多用問句來取代,像是:
「這公平嗎」→「這不公平」
「還有其他選擇嗎」→「我不要這個」
「我們如何共創雙贏」→「不合作就算了」
同為談判書籍的《FBI談判協商術》,分享一個經典問句:「請問我該怎麼做?」
這句話有多個優點,1.讓對方覺得手握主導權,研究顯示,當對方感覺掌握狀況,有助於提升對方幫忙意願。
2.把問題拋給對方,讓他們「主動」幫你想出解決辦法,共同激發出雙贏的點子。
尤其是在合作不順的時候,更該冷靜的向對方拋出這個問句。
ex.我和婚紗業者溝通時,提到許多擔憂,包括拍攝日期一再因雨延期,拍攝後的後續處理時程,怕婚禮前無法如期取得照片。
「請問我該怎麼做?」我求助對方,於是對方努力幫我想辦法,危機順利解除。
當然,無論是什麼問句,都要保持冷靜以及禮貌,研究發現,談判要達成協議,50%以上與人有關,禮貌佔了關鍵因素。
三年前第一次看這本書,從中學到的知識,在日後生活上幫了很多忙,也讓身邊一些親友認為我「還滿會談判的」。但也常常遇到談判失敗,或成果不如預期,讓我感到沮喪,但當我第三次閱讀本書後,有了解惑。
原來,談判本來就是幫助我們「爭取更多」,而非「爭取全部」,那些從談判中獲益的人,也絕不是事事都談判成功。
就如同《別因渴望你沒有的 糟蹋了你已經擁有的》書中所提:控制你能控制的,對不可控的別費心。
我們能掌控的,就是努力練習,多多落實,畢竟我們爭取的是在每9次打席裡面多打出1支安打,長久下來,就夠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擁有更好的生活。
書評 -《別因渴望你沒有的 糟蹋了你已經擁有的》四分鐘認識斯多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