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 《深度學習的技術》寫作是最深度的學習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一定「學習」過不少知識,無論是來自書本(教科書or一般書籍),還是出社會後的實作學習。

最近讀完了作家楊大輝著作《深度學習的技術》,內容從五大層面給出許多具實證基礎的有用心法,不僅可應用於自身領域精進(For專才)、跨領域學習(For通才),也適用於孩子學校教育(For考試)。

你可能因為種種狀況,現在仍在學習,無論是職場所需,或是自身興趣,不妨參考以下三點,幫你精進學習的各個階段,學得更好,最終可以學以致用:

用想像來記憶理解

用練習來深度內化

用寫作來創造知識

用想像來記憶理解

 

記憶,是最基層的學習,理解,是深入一層的學習。

先來談談記憶,只要用對方法,絕對有助於提升記憶,如果你想提升記憶力,不妨參考以下情境:

你手上有兩本書,一天有兩小時空檔,此時,可以兩本書各讀一小時,每小時的最後五分鐘拿來進行提取,也就是將學的知識「寫」下來。

這當中包含了提取、間隔、交錯等多種方法,皆有研究顯示,能加強短期記憶存入長期記憶的效果;花同樣的時間,但記得更久,且透過提取還能強化理解,一石三鳥。

再來談談理解,理解存在著馬太效應。

為什麼閱讀可以越讀越快,因為隨著知識的增加,大腦可以減少容量來搞懂新知,更多工作記憶容量被用於理解文字背後的概念,進而提升閱讀的速度與理解;也因閱讀難度降低,有助於提高閱讀意願,產生正向循環。


那該如何提升吸收新知時的理解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發揮想像力。

A.每新增(或減少)一個單位的財貨或服務,它對財貨或服務的收益增加(或減少)的效用,也即是「效用──財貨或服務量」圖的斜率。

B.第一塊炸雞超好吃,到第三塊時已經沒什麼食慾了,吃到第五塊開始不舒服。


A和B都在講「邊際效用Marginal utility」,但B是透過想像出一個情境,讓人更清楚理解。

這種透過想像故事、情境來幫助理解的方式,稱作「思想實驗」,思想實驗對理解相當有用,因為人類天生愛聽故事,習慣用故事來學習。

用練習來深度內化

理解了知識,下個步驟就是深度內化,成為自我養分,而深度內化並非「自然」發生,你得下般功夫,就像大家都懂中文字,但只有刻意練習、跨領域學習、持續思考的人,才可能創作出如金庸、瓊瑤般的迷人字句。

刻意練習

同樣一本書,隨手翻完和專注讀完,效果絕對不同,同理,相較於一般練習,「刻意練習」更有助於知識的內化,如何刻意練習可參考經典書籍《刻意練習》:

1.找到好老師→2.專心訓練、持續挑戰極限→3.練習後進行反饋、持續精進。

跨領域學習

不熟悉古文,難以寫出九陰真經,了解蒙古文化,豐富了射鵰英雄傳的大漠章節,涉獵針灸穴位,更傳神地刻畫神雕俠侶的內容。

跨領域學習讓我們不只成為專才,更成為通才,金庸堪稱跨領域學習的表率,這個時代,我們每個人都該以成為通才為目標,在既有領域達到一定水準後,進行跨領域的學習,學到的新知,還會反過來提升原本領域的表現。

第二層思考

此外,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加入「第二層思考」,一來人的第一反應常有認知偏誤,第二層思考有助於知識的正確性,二來更可以提升創造性。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詹納研發天花疫苗,都是基於創造性。

 

很多人都被蘋果砸到,但只有牛頓啟動「第二層思考」:蘋果為何會往下掉?接著便帶著他滿腹的學問,踏上萬有引力發現之旅。

天花肆虐的年代,很多人都知道牧場女工不會感染天花,但只有詹納想到嘗試作為天花的剋星,接著便動用所有的知識,踏上疫苗研發之旅。

當你累積許多知識,當中包含許多跨領域知識,再透過第二層思考,便容易產生創造性,而創造性也是最終極的深度學習。

 

用寫作來創造知識

 

「寫作」堪稱是最深化的學習力,為什麼?

舉例來說,你想學習某個特定主題,你會主動找資料,透過前述的方法進行記憶與理解,再來進行知識排列。

過程中,你會對很多事情產生聯想,就連一些看似無關的事情,也常會對你產生啟發,豐富你的想像力,提升你的創造性。

寫作時,你會持續進行第二層、甚至第N層的思考,確保正確性與產生創造性。

 

慢慢地,你愈來愈熟悉該主題,會用各種角度進行思考,慢慢的再加入平時累積的跨領域知識,搭配第二層思考,你將會擁有獨到的見解,完成深度學習。

 。

心得

《深度學習的技術》是本含金量十足的好書,作者將費曼理論使用得淋漓盡致,一堆生硬的研究與論述,被作者用各種故事(思想實驗)解釋得相當清楚。

我在看《深》之前,每次只看一本書,看完才換下一本,但在看完之後,會兩本書交替著看,同時善用提取來強化記憶與理解,在之後閱讀其他書籍時,也時常使用思想實驗來學習。

當然,我正在做的事,就是持續練習寫作來內化知識、創造知識,力行學以致用。

raw-im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書評《卡片盒筆記》 知識工作者必讀!「徹底顛覆」你學習方式最重要的3個觀念,保證你用過就回不去了想要跟你介紹一本會「徹底推翻」你過去學習方式的書:《卡片盒筆記》你可曾寫作時常缺乏靈感,不知道從何下手? 若你是知識工作者,這本書中教的最重要的3個觀念將可以幫助你在學習、思考、寫作上帶來極大幫助!讓你從缺乏靈感的人變成靈感滿出來,不知從何下手的人。相信我,讀完這本書,你就回不去了。
Thumbnail
avatar
Mr.S
2022-06-12
書評|《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淺薄時代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迎來開工後的第一個連續假期,你是計畫出遊太陽呢,還是在家睡到自然醒呢?有沒有好好養精蓄銳啊! 不論是哪一種,想關心你這三個星期以來,你的工作模式有變得比去年更好,還是依舊被主管、客戶牽著鼻子走呢?
Thumbnail
avatar
仨仁 無菜單書店
2022-03-02
《OGSM打造高敏捷的團隊》深度解析書評|團隊執行力的管理學問 OGSM的核心就是目標設定與團隊溝通,並把SMART原則貫徹至極,張敏敏老師也十分強調上下溝通和部門間的溝通,這會是一間公司執行力好壞的關鍵鑰匙,這也是管理學至始至終的意義,強化執行力,建構系統化結構,並看清楚盲點,管理學是們應用的學問,你一定要拿來用、拿來做為決策的背後思考,並超脫於個人的主觀意識
Thumbnail
avatar
你的人生好夥伴 昆陽
2021-08-01
寫作│如何寫有深度的書評及影評─文學與藝術(15)作者:陳華夫 人們都喜歡聽故事,而文學與電影很多都是在講故事,研究如何講故事的學問叫《敘事學》(NARRATOLOGY)。迪士尼版《花木蘭》比中國內地拍的版本還是有很多優點,戰爭場面的處理是運鏡優美、簡潔、安靜,氣勢直逼日本導演「黑澤明」的經典古代戰爭片《亂》,值得一看。
Thumbnail
avatar
陳華夫hwafuchen
2020-09-18
學習力(三)深度學習的技術書評分析:理解力│2.2 Let's take a walk.   “Open mind”是我很喜歡的句子,這句話提醒我要暢開心胸,接受不同的答案。 這句話影響著我對很多觀點保持著彈性,答案不只一個,永遠都有我預期不到的答案。  
Thumbnail
avatar
你的人生好夥伴 昆陽
2020-05-29
學習力(二)深度學習的技術書評分析(2):理解力│1. 相鄰可能性  近期我也在思索學習的方法,我自己的學習過程,包含了吸收、理解、應用,我會盡力的將知識實際應用,因為能夠實作的話,就能夠清楚自己對這個知識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夠解決問題?如果碰到問題,就可以刺激我回頭檢視自己吸收和理解的不足。這過程就呼應到此書的理解力和重組知識的能力。
Thumbnail
avatar
你的人生好夥伴 昆陽
2020-05-28
不負責任書評:《不只是消費:解構產品設計美學與消費社會的心理分析》對於消費文化的深度思考現代人幾乎沒有機會對現狀感到厭倦,有別於上一代的知識份子,人們再也不必逃遁到過去或未來裡。我們因此得以透過分析與反思來了解自己的生活狀態,也更能認同它。然而,想要以同樣的方式指出並理解無數的類似發展,卻也是緣木求魚的事。想要反省自己的時代的人,總是只能在時代過去以後才能回顧它。
Thumbnail
avatar
斯瑪特之不斯瑪特
2020-05-23
學習力(一):深度學習的技術Deeper Learning書評分析整合分析(1)記憶這是一本適合想要學習的人,我自從看了《刻意練習》後和《神經連結體》後,改觀了我對於學習的既有觀點,天賦絕對不是影響一個人成長的關鍵,後天的學習才是人成長的最大關鍵。在這個資訊快速進展的時代,我們絕對不能只局限於學校的知識,知識更迭之快,過去以為正確的知識,隨著科學發展則會不斷的被推翻,知識不再鑲金,
Thumbnail
avatar
你的人生好夥伴 昆陽
2020-05-19
書評《荒人手記》|該如何安放無法平息的哀慟?《荒人手記》以一位中年同性戀男子的敘事口白,將70到90年代的世界與台灣所發生的國際大小事,貫穿主角從高中青春期對情慾的懞懂無知,至中年之時看透世態炎涼,如同一部大時代下的每一位同志的生命史,扎扎實實,無比真切。
Thumbnail
avatar
法蘭克.凱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