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療遇|生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3-56

2023-56

「不要放棄,先休息充電,
然後再好好感覺與整理。」

黑色和深綠線條的紮根與螺旋,很有趣。

/

最近閱讀他人「能量繪畫」的通靈文章,一方面覺得很有趣、好奇,另方面也有點迷惘,不確定這是否是我也想體驗的?🤔

閱讀後再繪畫,有意識到自己的創作方式的確比較直覺派⋯就是允許內在的情緒、想法、直覺流動; 好像在整理什麼、 彷彿有什麼在發生——但我是維持「#不知道」的正念敞開狀態

如果頭腦想「知道」,反而會阻礙靈感之流。

創作對每個人而言,有不同的目的與期待。

在持續的創作中,繼續探索與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心想要什麼?

創作:2023/9/3
書寫:2023/9/4

__


🏳️‍🌈夜希的談心空間🏳️‍🌈
|藝術療遇|牌卡諮詢|催眠引導|
|雙性戀真人書|
https://linktr.ee/live_enligh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夜希的談心空間的沙龍
15會員
104內容數
藝術連結內在與外在世界,協助遇見自己,啟動自我療癒。夜希從2013年開始接觸表達藝術,2021年完成直觀式歷程繪畫專訓,開始分享創作札記。創作沒有真正完成的一刻;它會跟著生命旅程而發展,融入日常生活的靈感與煩惱,直到最後時刻我們才會知道:到此一遊,留下什麼,帶走什麼。
2024/03/31
如果無法說服自己相信希望,就不要用力勉強吧。此刻就是覺得疲累茫然悲傷,那就陪伴自己好好悲傷吧,這也是一種愛;這就是愛了。
Thumbnail
2024/03/31
如果無法說服自己相信希望,就不要用力勉強吧。此刻就是覺得疲累茫然悲傷,那就陪伴自己好好悲傷吧,這也是一種愛;這就是愛了。
Thumbnail
2024/03/30
學習知識是一回事,用生命把知識消化與內化,那又是另一回事。一切往外的努力,都必須同時向內——穩定的身心能量是一切的基礎。
Thumbnail
2024/03/30
學習知識是一回事,用生命把知識消化與內化,那又是另一回事。一切往外的努力,都必須同時向內——穩定的身心能量是一切的基礎。
Thumbnail
2024/03/26
也許人永遠沒有真正準備好的時候…但是至少, 我想要盡我所能去努力,這也是為了我自己。
Thumbnail
2024/03/26
也許人永遠沒有真正準備好的時候…但是至少, 我想要盡我所能去努力,這也是為了我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流動是生命的本質,也是療癒的開始。透過書寫,你可以將書寫像是在說一種屬於你自己的故事來進行。會漸漸看見那生命本質底蘊,是讓自己回到內心的家。
Thumbnail
流動是生命的本質,也是療癒的開始。透過書寫,你可以將書寫像是在說一種屬於你自己的故事來進行。會漸漸看見那生命本質底蘊,是讓自己回到內心的家。
Thumbnail
潛意識繪畫與自由書寫 這兩個方式是坎坎在生活中很常自己使用來探索潛意識訊息的方法 透過自我催眠引導進入潛意識的狀態 再讓心手連結恣意畫出/寫出任何東西 是最簡單的方式 但許多人卡在 畫/寫不出來、落入過多思考 或是做完之後 不知如何連結畫面所要傳達的訊息 再者是 大概感覺到畫面訊息後 不知如何縫合
Thumbnail
潛意識繪畫與自由書寫 這兩個方式是坎坎在生活中很常自己使用來探索潛意識訊息的方法 透過自我催眠引導進入潛意識的狀態 再讓心手連結恣意畫出/寫出任何東西 是最簡單的方式 但許多人卡在 畫/寫不出來、落入過多思考 或是做完之後 不知如何連結畫面所要傳達的訊息 再者是 大概感覺到畫面訊息後 不知如何縫合
Thumbnail
「看見你有閃閃發光的部分; 看見你的每一個部分。」 對我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透過創作「溫柔地靠近自己、同時允許潛意識仍有防衛」。即使專業的分析也可以兼顧尊重⋯即使自我解讀可以帶著溫柔⋯但對我而言就是不一樣。
Thumbnail
「看見你有閃閃發光的部分; 看見你的每一個部分。」 對我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透過創作「溫柔地靠近自己、同時允許潛意識仍有防衛」。即使專業的分析也可以兼顧尊重⋯即使自我解讀可以帶著溫柔⋯但對我而言就是不一樣。
Thumbnail
「不要放棄,先休息充電, 然後再好好感覺與整理。」 如果頭腦想「知道」,反而會阻礙靈感之流。 創作對每個人而言,有不同的目的與期待。 在持續的創作中,繼續探索與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心想要什麼?
Thumbnail
「不要放棄,先休息充電, 然後再好好感覺與整理。」 如果頭腦想「知道」,反而會阻礙靈感之流。 創作對每個人而言,有不同的目的與期待。 在持續的創作中,繼續探索與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心想要什麼?
Thumbnail
或許心單純就是渴望自由流動。 凝固在畫布上的已經是過去的自己了, 無需執著了。 從今而後,都只需要看著真正渴望的方向即可。
Thumbnail
或許心單純就是渴望自由流動。 凝固在畫布上的已經是過去的自己了, 無需執著了。 從今而後,都只需要看著真正渴望的方向即可。
Thumbnail
只要是個「有意識」的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理所當然地會不斷去突破自己的各種表現技法。即便慣用著某個熟悉的工具/介面(例如水彩、粉彩、鉛筆、iPad⋯),也會有很多「不一樣」的嘗試。 累積一定程度的數量後,會發現自己在時間的流逝中,看見/歸納出一個個不同時期「慣性」的演化。 例如今天這張隨手畫,我用了
Thumbnail
只要是個「有意識」的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理所當然地會不斷去突破自己的各種表現技法。即便慣用著某個熟悉的工具/介面(例如水彩、粉彩、鉛筆、iPad⋯),也會有很多「不一樣」的嘗試。 累積一定程度的數量後,會發現自己在時間的流逝中,看見/歸納出一個個不同時期「慣性」的演化。 例如今天這張隨手畫,我用了
Thumbnail
最近,花了一點時間整理自己,包括內在感受和過往的人生,學習去整合各個面向的自己和隱藏在潛意識深處的感受。 生而為人要面對許多來自他人的期待、社會的價值觀與對自我的要求,藉由創作,試著將真實的感受呈現出來,鬆開頭腦的判斷與跳脫社會的框架,找回真實且純真的自己。
Thumbnail
最近,花了一點時間整理自己,包括內在感受和過往的人生,學習去整合各個面向的自己和隱藏在潛意識深處的感受。 生而為人要面對許多來自他人的期待、社會的價值觀與對自我的要求,藉由創作,試著將真實的感受呈現出來,鬆開頭腦的判斷與跳脫社會的框架,找回真實且純真的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