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療遇|生長——分析解讀VS藝療精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3-57

2023-57

「看見你有閃閃發光的部分;
看見你的每一個部分。」

線條們像水舞一般,彼此左右交叉搖擺。

金色三角形像小小的碎塊,一個個想飛出去的小小夢想?

一圈圈的咖啡色圓弧,好像一圈圈的支持。要記得踏實紮根啊。

/

今天繼續練習寫短文就好😂(手機打字慢)。

閱讀他人的能量繪畫解析,內心好奇之餘,也感受看看自己不同的創作方式?

單純跟著直覺畫,其實滿開心的。就讓頭腦放鬆放空,讓心引導手去快速創作,過程 只要注意好好呼吸就好~內在的意象會自動浮現。(有部分也是由於我已經習慣畫畫多年了,對於每個當下內心想要什麼顏色已經很熟悉,不用思考)

接著自由書寫,探索我的迷惘與矛盾:請他人用通靈或心理學等能力去「分析、解讀」自己的創作,到底是為什麼?我需要嗎?

1️⃣創作(當下)需要保留「不知道」的空間,才能揮灑創意。

2️⃣我想讓自己的頭腦「 放下對知道的執著」,否則執著會變成想要「掌控」自己的創作。

比如說,分析一次就會想分析第二次,就這樣一直延伸⋯就像有人「依賴」牌卡解讀,往外求會分散力量。對我而言,那就違背了藝術療癒的精神(透過藝術連結自我)。

那如果是自己學會分析創作呢?無論是走榮格取向或直覺取向⋯我都還是不喜歡分析自我;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即使我知道分析不等於批判、分析可以提昇覺察整合⋯但我就是不喜歡。

大概對我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透過創作「溫柔地靠近自己、同時允許潛意識仍有防衛」。即使專業的分析也可以兼顧尊重⋯即使自我解讀可以帶著溫柔⋯但對我而言就是不一樣。

3️⃣承上,我就是想要靠自己,不想要別人分析我(不安全感、重視隱私)

一個人最核心的內在,是非常私密⋯誰有資格去打開你最私密的心靈空間?這與對方是不是善意無關,而是那個親密度 不一樣。人與人必須有個健康的界線;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當下舒服的界線。

你只會在最親密信賴的人面前,坦露更深的內在;而有些部分,你永遠不會與他人坦露。

4️⃣承上,為什麼自己不分析自己的畫?那關乎 #創作的核心意圖。

有時我會寫作品獨白,有時我不想寫;有時我會感受一下作品的訊息,有時我不想感覺。

比如我寫「一圈圈咖啡色提醒紮根」,寫出來當然有覺得更具體,但有寫跟沒寫其實也沒差多少,因為咖啡色對我的象徵本來就很清楚。

萬一真的認真要分析,那麼 認真魔人就會啟動,比如具體看看最近生活要如何設定目標計劃並檢討⋯或是回溯更內在卡住之處或生命渴望⋯那就不是我的創作意圖啊!?😅

我只想要每天花個十分鐘自由且放鬆 的創作~讓內在流動,自然帶動自發的動力~

簡而言之,每個人運用藝術創作的方式都不同,每個派別都有其優點。不妨多多探索,然後釐清自己適合的就好囉!

創作:2023/9/4
書寫:2023/9/5

--
🏳️‍🌈夜希的談心空間🏳️‍🌈
|牌卡諮詢|藝術療遇|催眠|
|雙性戀真人書|
https://linktr.ee/live_enligh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夜希的談心空間的沙龍
15會員
104內容數
藝術連結內在與外在世界,協助遇見自己,啟動自我療癒。夜希從2013年開始接觸表達藝術,2021年完成直觀式歷程繪畫專訓,開始分享創作札記。創作沒有真正完成的一刻;它會跟著生命旅程而發展,融入日常生活的靈感與煩惱,直到最後時刻我們才會知道:到此一遊,留下什麼,帶走什麼。
2024/03/31
如果無法說服自己相信希望,就不要用力勉強吧。此刻就是覺得疲累茫然悲傷,那就陪伴自己好好悲傷吧,這也是一種愛;這就是愛了。
Thumbnail
2024/03/31
如果無法說服自己相信希望,就不要用力勉強吧。此刻就是覺得疲累茫然悲傷,那就陪伴自己好好悲傷吧,這也是一種愛;這就是愛了。
Thumbnail
2024/03/30
學習知識是一回事,用生命把知識消化與內化,那又是另一回事。一切往外的努力,都必須同時向內——穩定的身心能量是一切的基礎。
Thumbnail
2024/03/30
學習知識是一回事,用生命把知識消化與內化,那又是另一回事。一切往外的努力,都必須同時向內——穩定的身心能量是一切的基礎。
Thumbnail
2024/03/26
也許人永遠沒有真正準備好的時候…但是至少, 我想要盡我所能去努力,這也是為了我自己。
Thumbnail
2024/03/26
也許人永遠沒有真正準備好的時候…但是至少, 我想要盡我所能去努力,這也是為了我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心中本書的三大金句 1. 所有的創作都是一種愛的表現。 2. 每一個領域,以及每一條人生道路都可能存在著藝術表現。 3. 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創作上,以為與世隔絕是獲得清晰藝術視野最好的方法,是你可能會犯的最大錯誤之一。事實正好相反,好奇心與開放的態度或許是你最有力的工具。
Thumbnail
我心中本書的三大金句 1. 所有的創作都是一種愛的表現。 2. 每一個領域,以及每一條人生道路都可能存在著藝術表現。 3. 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創作上,以為與世隔絕是獲得清晰藝術視野最好的方法,是你可能會犯的最大錯誤之一。事實正好相反,好奇心與開放的態度或許是你最有力的工具。
Thumbnail
喜歡創作畫畫和手工藝的過程,手中的天然石成為心靈引導者,創作過程中感受內在連接和情緒釋放,無論畫畫或手工藝都是生命中重要部分,創作讓感受到生命美好和意義,每次的創作都是心靈的冒險和對生命的讚歌。分享蠟線創作作品和使用的線材,黃銅線材的特性和擺攤情況,歡迎追蹤和合作。
Thumbnail
喜歡創作畫畫和手工藝的過程,手中的天然石成為心靈引導者,創作過程中感受內在連接和情緒釋放,無論畫畫或手工藝都是生命中重要部分,創作讓感受到生命美好和意義,每次的創作都是心靈的冒險和對生命的讚歌。分享蠟線創作作品和使用的線材,黃銅線材的特性和擺攤情況,歡迎追蹤和合作。
Thumbnail
水彩畫帶來愉悅,但也可能帶來挫折感,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透過水彩畫得到的心靈療癒與感悟。文章中提到的活動和主題包括禪繞畫推廣師、染紙創意畫等。作者分享了在活動中所獲得的正能量和感動,以及對失智長者的關懷和感恩。文章情感豐富,觸及人心。
Thumbnail
水彩畫帶來愉悅,但也可能帶來挫折感,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透過水彩畫得到的心靈療癒與感悟。文章中提到的活動和主題包括禪繞畫推廣師、染紙創意畫等。作者分享了在活動中所獲得的正能量和感動,以及對失智長者的關懷和感恩。文章情感豐富,觸及人心。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這世界就是各種關係的組成: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在各種關係裡,我們或進或退,有時候付出得太多,有時卻又給得不夠,有時候很滿意自己,有時又對自己生氣。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的。因為,過程裡,我們都在慢慢地練習,練習愛與被愛,練習接納不完美,但可以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這世界就是各種關係的組成: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在各種關係裡,我們或進或退,有時候付出得太多,有時卻又給得不夠,有時候很滿意自己,有時又對自己生氣。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的。因為,過程裡,我們都在慢慢地練習,練習愛與被愛,練習接納不完美,但可以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創作認知 是指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對自身創作行為的理解與反思。這包含兩個層面: 自我認知 創作者對於自身能力、風格、優缺點的認識。過去,我曾經受到他人作品的影響,試圖模仿別人對服飾的唯美描寫。然而,我現在深知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個性,就如同每朵花各自綻放。因此,我不再試圖追求別人的風格,而是專注於
Thumbnail
創作認知 是指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對自身創作行為的理解與反思。這包含兩個層面: 自我認知 創作者對於自身能力、風格、優缺點的認識。過去,我曾經受到他人作品的影響,試圖模仿別人對服飾的唯美描寫。然而,我現在深知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個性,就如同每朵花各自綻放。因此,我不再試圖追求別人的風格,而是專注於
Thumbnail
在第二、三集我開始運用《情緒光影卡》找出自己靈魂渴望的願望,分別抽到了「互補.矛盾」以及「豐盛.放縱」; 這兩張牌卡分別讓我覺察到,天生個性設定以及過往社工時期的經驗,是如何影響我這兩年的個人狀態及金錢頻率; 而今天這集則是要繼續分享最後一張靈魂渴望的願望牌卡,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在第二、三集我開始運用《情緒光影卡》找出自己靈魂渴望的願望,分別抽到了「互補.矛盾」以及「豐盛.放縱」; 這兩張牌卡分別讓我覺察到,天生個性設定以及過往社工時期的經驗,是如何影響我這兩年的個人狀態及金錢頻率; 而今天這集則是要繼續分享最後一張靈魂渴望的願望牌卡,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畫畫的意義,我分享了近來自己在繪畫過程中的感受和想法,以及在創作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並介紹了一幅特別喜愛的作品《Unwavering Lisianthus · 等待的洋桔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畫畫的意義,我分享了近來自己在繪畫過程中的感受和想法,以及在創作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並介紹了一幅特別喜愛的作品《Unwavering Lisianthus · 等待的洋桔梗》。
Thumbnail
做藝術個人的自我認識非常重要。本文探討了過去被不同觀念影響而產生的矛盾心理,並提出了將這些觀念融合在一起的想法。藉由誠實面對自己的慾望,找到真正想要的答案。
Thumbnail
做藝術個人的自我認識非常重要。本文探討了過去被不同觀念影響而產生的矛盾心理,並提出了將這些觀念融合在一起的想法。藉由誠實面對自己的慾望,找到真正想要的答案。
Thumbnail
舒心自在的溫感生活,從自我覺察開始。 當生活慢下來,一切的美好都將開始蔓延。 「如果精神是水,靈魂就是湖泊,而人格便是水上的漣漪。」 想享藍圖致力推廣「從生活中自我療癒」的種種練習, 體現生活處處有療癒的漫慢生活。 由內探索內心框架(內觀), 到外練習身心靈合一(三摩地),想享藍圖陪你為自己做點事。
Thumbnail
舒心自在的溫感生活,從自我覺察開始。 當生活慢下來,一切的美好都將開始蔓延。 「如果精神是水,靈魂就是湖泊,而人格便是水上的漣漪。」 想享藍圖致力推廣「從生活中自我療癒」的種種練習, 體現生活處處有療癒的漫慢生活。 由內探索內心框架(內觀), 到外練習身心靈合一(三摩地),想享藍圖陪你為自己做點事。
Thumbnail
在創作這件事情上,由於自己是絕對存在....
Thumbnail
在創作這件事情上,由於自己是絕對存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