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東亞秩序是韓戰的遺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韓戰對東亞秩序的影響
  • 韓戰留下的遺產
韓戰中橫成戰役隨著號角的聲音衝上山的中國軍隊〈韓戰檔案照片〉

韓戰中橫成戰役隨著號角的聲音衝上山的中國軍隊〈韓戰檔案照片〉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現在東亞秩序現況最大主因事件就是韓戰。 如果沒有這場戰爭,可能不會出現美中敵對、舊金山體制登場、韓美同盟、韓半島停戰體制、日本重返國際社會、兩岸對峙、美朝敵對,至少與韓國戰爭以後的樣子大不相同。 新生社會主義中國的初期體制建設和性質、日本的戰後清算和國家性質、韓國和臺灣的反共權威主義、北韓的極權主義等也應該有很大決定性的不同。

與世界其他地區不同,東亞存在兩個"戰後體制", "二戰後的體制"和"韓戰後的體制"。 在東亞,二次世界大戰遺產和冷戰體制未能克服及解決根本原因是韓戰以後的體制代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體制。 東亞走向永久和平的課題最終取決於韓戰以後建立的體制。 可以說是,整個冷戰時期東亞的國際秩序是受韓戰影響的。

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強權之間美中早期關係的事件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或中國的內部革命。中國沒有參加這場戰爭,救援北韓,中國當時也將面臨在台海和中朝邊境與美軍同時面對的危險安全局面。從這方面來看,中國參與韓戰將美國的軍事存在推至38停戰線以南,這是對中國自身安全做出重要的決定。事實上也是中國通過直接參與韓戰、大規模抗美行動、救援北韓所做的付出犧牲,才得以在東亞事務中對蘇聯行使話語權。

而韓戰的結果不僅僅是韓國和北韓的斷絕和敵對、還有中國與台灣的對峙,美國和日本至今對北韓一直保持着史上最長的斷交狀態,兩國自北韓建國至今仍未建交。 韓半島和東亞港口和平其中之一的基礎是美國和北韓的關係正常化,但從這一點來看,至今仍未擺脫韓戰帶來的影響。

韓戰爆發後蔣介石像美國提議出兵33000人增援韓國,遭美國反對拒絕〈新聞轉載〉

韓戰爆發後蔣介石像美國提議出兵33000人增援韓國,遭美國反對拒絕〈新聞轉載〉


幾乎無需特別強調臺灣今日的生存是韓戰下的產物,奠定了中國分裂的事實和最終統一的重要原因是韓戰。 韓戰爆發後,台灣表達了想參加韓戰、收復中國大陸的意願,但由於美國的拒絕而無法實現,韓戰的發生幾乎是保障了臺灣生存的同時,也永遠挫敗臺灣收復中國意志的契機,第七艦隊的出動巡防起到了雙重威懾作用,既阻止了中國對台灣的入侵,也阻止了大陸對台灣的登陸。 台灣僅僅通過建立安全和鞏固分裂就從韓戰中獲得了安全利益,卻也一下子阻止了中國革命的單邊趨勢和失去中國大陸。

韓戰可以說是東亞地區一個很大決定性的契機,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最終劃定的對決界線,也是奠基日本的安保穩定和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這至少一直持續到冷戰結束的時期。在20世紀上半葉,韓國、台灣和日本三個國家中沒有一個國家被納入美國的安全秩序和政治經濟格局,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現今的東亞國際安全秩序和政治經濟結構在韓戰之後被一一確立,整個冷戰時期東亞的國際秩序都是由於韓戰後的遺緒而建立起來的。


avatar-img
151會員
152內容數
這些有的沒的,看似遙遠卻又如此貼近身邊的大小事,想透過每次學習,透過每次交換分享,每次思緒的整理,來自各方的文字,然後搭乘載有歷史脈絡,可以去未來的時光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雙人徐的自言自語 的其他內容
北韓唯一的人造衛星第二顆“光明星3號”已經失踪。 2012年12月 光明星3號。 2016年 光明星4號 光明星4號墜落消失兩個月後,光明星3號2號也跟著消失了,目前北韓沒有正在運行的人工衛星。 美國天體物理中心喬納森·麥克道爾博士對美國之音表示說,光明星-3- 2 號機組似乎墜落在遠離大陸
安全支柱不僅僅是台積電 美麗的外表下擁有堅強的刺蝟體質
“由於沒有後腿支撐設計的椅子,最終被更換。 ”外媒:“這對他們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問題。” 就在會議開始前,北韓保安用手搖晃了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準備坐的椅子,並嘗試檢查椅子的耐用性,然後一臉痛苦地搖了搖頭。
北韓正通過加密貨幣駭客行為籌集導彈資金 即使在金正恩訪問俄羅斯期間,北韓也在進行加密貨幣盜竊
富士康創始人郭台銘宣布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台灣總統選舉
● 兩岸關係直接關係到韓國安全。 ● 中國實際入侵的可能性低……但可能以圍攻封鎖發展 ● 4年後解放軍建軍100週年,將是習近平連任的關鍵 ● 川普當選或對台灣命運產生決定性影響 ● 台海事件,跨海無界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威廉•伯恩斯(William J. Burns)去年接受電視臺採訪
北韓唯一的人造衛星第二顆“光明星3號”已經失踪。 2012年12月 光明星3號。 2016年 光明星4號 光明星4號墜落消失兩個月後,光明星3號2號也跟著消失了,目前北韓沒有正在運行的人工衛星。 美國天體物理中心喬納森·麥克道爾博士對美國之音表示說,光明星-3- 2 號機組似乎墜落在遠離大陸
安全支柱不僅僅是台積電 美麗的外表下擁有堅強的刺蝟體質
“由於沒有後腿支撐設計的椅子,最終被更換。 ”外媒:“這對他們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問題。” 就在會議開始前,北韓保安用手搖晃了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準備坐的椅子,並嘗試檢查椅子的耐用性,然後一臉痛苦地搖了搖頭。
北韓正通過加密貨幣駭客行為籌集導彈資金 即使在金正恩訪問俄羅斯期間,北韓也在進行加密貨幣盜竊
富士康創始人郭台銘宣布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台灣總統選舉
● 兩岸關係直接關係到韓國安全。 ● 中國實際入侵的可能性低……但可能以圍攻封鎖發展 ● 4年後解放軍建軍100週年,將是習近平連任的關鍵 ● 川普當選或對台灣命運產生決定性影響 ● 台海事件,跨海無界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威廉•伯恩斯(William J. Burns)去年接受電視臺採訪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誰會在一日之內折返新宿與河口湖? 有些事情,一輩子做一次就好了,譬如折返這件事。 當初訂票的時候,只搶著訂新宿往河口湖,因為覺得河口湖回返新宿不是問題。 豈料一上富士洄游號,人海如恐懼淹沒我——如果回程沒有位置,我與我的28吋行李箱該何去何從? 上東日本的JR網站訂票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誰會在一日之內折返新宿與河口湖? 有些事情,一輩子做一次就好了,譬如折返這件事。 當初訂票的時候,只搶著訂新宿往河口湖,因為覺得河口湖回返新宿不是問題。 豈料一上富士洄游號,人海如恐懼淹沒我——如果回程沒有位置,我與我的28吋行李箱該何去何從? 上東日本的JR網站訂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從冷戰年代至今,朝鮮半島牽動一系列國際風雲:1950年韓戰爆發,中美在半島直接交鋒,海峽兩岸的分治格局也基本確立;在中美接觸的1970年代,處理朝韓關係成為中美合作一大板塊;甚至到了俄烏戰爭進行當下,朝鮮援俄疑雲仍在攪動中美、中歐關係。
Thumbnail
從冷戰年代至今,朝鮮半島牽動一系列國際風雲:1950年韓戰爆發,中美在半島直接交鋒,海峽兩岸的分治格局也基本確立;在中美接觸的1970年代,處理朝韓關係成為中美合作一大板塊;甚至到了俄烏戰爭進行當下,朝鮮援俄疑雲仍在攪動中美、中歐關係。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2020/9/25 美國帶頭創設但不受自己創制拘束的情況很多,台海中線亦然。1970年代中期前,空軍執行美軍任務不僅穿過「中線」,還深入中共內陸偵察核武試驗。華府聯中制蘇以迄90年代,台美雖不再侵擾大陸領空,但閩浙沿海十數浬之外,仍是國軍佔據優勢。此後中共崛起,美國敦促,兩軍始尊重中線。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近代人類享受了自二戰後相對和平穩定的數十年時光,但近年的各大戰事,讓我們離第三次世界大戰從未如此之近。
Thumbnail
從現代民族國家的觀點來考慮整體的社會狀況時,我們似乎都認為自己所處的這個社會的變化往往僅限於社會內部,和外界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又或者,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影響社會內部的是一個來自「全球化」影響的巨大範圍,而這些影響的核心只來自於我們普遍認為的歐美社會。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從冷戰年代至今,朝鮮半島牽動一系列國際風雲:1950年韓戰爆發,中美在半島直接交鋒,海峽兩岸的分治格局也基本確立;在中美接觸的1970年代,處理朝韓關係成為中美合作一大板塊;甚至到了俄烏戰爭進行當下,朝鮮援俄疑雲仍在攪動中美、中歐關係。
Thumbnail
從冷戰年代至今,朝鮮半島牽動一系列國際風雲:1950年韓戰爆發,中美在半島直接交鋒,海峽兩岸的分治格局也基本確立;在中美接觸的1970年代,處理朝韓關係成為中美合作一大板塊;甚至到了俄烏戰爭進行當下,朝鮮援俄疑雲仍在攪動中美、中歐關係。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2020/9/25 美國帶頭創設但不受自己創制拘束的情況很多,台海中線亦然。1970年代中期前,空軍執行美軍任務不僅穿過「中線」,還深入中共內陸偵察核武試驗。華府聯中制蘇以迄90年代,台美雖不再侵擾大陸領空,但閩浙沿海十數浬之外,仍是國軍佔據優勢。此後中共崛起,美國敦促,兩軍始尊重中線。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近代人類享受了自二戰後相對和平穩定的數十年時光,但近年的各大戰事,讓我們離第三次世界大戰從未如此之近。
Thumbnail
從現代民族國家的觀點來考慮整體的社會狀況時,我們似乎都認為自己所處的這個社會的變化往往僅限於社會內部,和外界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又或者,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影響社會內部的是一個來自「全球化」影響的巨大範圍,而這些影響的核心只來自於我們普遍認為的歐美社會。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