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照著參考文獻的作法就真的不會錯嗎?要如何建立出一套完整的分析方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想要測量某個化合物在樣品裡的含量,不知道各位的作法是不是在文獻上找到類似的實驗方法,就直接上機分析了呢?事實上文獻所使用的方法並非完全不能拿來用,但必須要有更嚴謹數據來評估方法的可行性,畢竟所使用的硬體設備、儀器型號與樣品成分不完全一樣,如果就直接拿文獻裡的參數來套用,數據的可靠度可能會被打上一個問號;那麼今天就來討論一下,如果要量測樣品裡某個化合物的含量,理論上應該要先確認什麼以及方法的評估流程。

第一步-文獻搜索

首先一定要先搞清楚要開發什麼化合物,會這麼強調是曾經遇到有人問能不能測測看產品的味道像什麼或是產品好不好喝之類的問題,但其實這些問題非常主觀,分析儀器也都沒辦法回答,因此我認為這類的問題可能要先定義什麼是好喝,然後找出幾個關鍵性可以代表好喝的化合物下去做定量;決定好要開發什麼化合物之後,下一步要做的就是預估該化合物在樣品裡的濃度大概是多少,因為這會影響到樣品配製時的稀釋倍率以及後續拉檢量線的範圍,有了上述這些資訊後就可以大量搜索文獻,了解一下前人都是麼做出來的。

第二步-資源評估

在瀏覽完所有的文獻過後,就可以開始盤點實驗室現有的資源,像是前處理設備、分析儀器以及管柱規格等等,不過通常是很難有跟文獻一模一樣的東西,所以建議找一篇最接近現有資源的文獻做為後續方法開發的參考基礎;另外假設文獻記載的是GC-FID,那麼使用GC-MS來分析可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反之如果文獻記載GC-MS,但卻使用GC-FID硬做的話,可能就會遇到靈敏度不足的問題,因此在儀器替代選擇上還是稍微要有點概念。

如果剛好是天選之人實驗室都有文獻記載的設備與型號,那麼就可以跳過第四步的方法確效直接對樣品做量測嗎?很可惜的是答案還是不行,畢竟別人的樣品跟你的樣品不完全一樣,但有個偷吃步是可以從做方法確效(Validation)變成做方法驗證(Verification),不過這會衍生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與文獻設備差到多少可以只做較簡單的方法驗證呢?假設整體只差在不同管柱品牌可以嗎?或是進樣的體積略為不同可以嗎?這個界線並沒有很明確的標準答案,但為了減少爭議做一套完整的方法確效肯定不會錯。

第三步-實際測試

在準備好樣品、標準品以及儀器參數後就可以開始測試文獻所使用的方法,如果是文獻上沒有寫到的參數,則是通常建議使用原廠的預設值,等後續有需要做方法優化時在進行調整,而初步測試的內容不外乎就是空白溶液(Blank)會不會干擾、化合物能不能被分離出來、樣品回收率(Recovery)好不好以及這個方法可以做到的最低定量濃度(LOQ),然而如何透過數據的交叉比對,一一排除各項困難達到正確量測樣品的目的,就是開發方法的精神所在。

第四步-方法確效

在藥品的確效上有明確的法規需要遵守,所以根據ICH Q2的規範說明不同量測目的,有不同的確效項目需要去評估,而唯有使用確效過後的分析方法量測樣品才會有一定的可靠度; 然而在環境、食品、臨床檢驗或許有不一樣的確效法規,但核心的觀念卻是相似的,也都是在評估方法會不會產生誤差,相信大家看完整篇都有更深入的暸解,因此不要再找到類似的方法後就不假思索的做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概念與現象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現象場(Phenomenal Field)這個詞?有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背景的朋友,應該都會對這個詞有基本的認識。在這篇,我想談談對現象場的理解,是如何改變我對世界的認知。
Thumbnail
avatar
Lucia_Ph
2023-06-09
概念分享|如何降低企業導入 RPA 失敗率?六大步驟要注意你的部門或公司正在導入 RPA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工具嗎? RPAI 數位優化器過去分享過 RPA 的五大缺點與限制,不過這些困難與挑戰其實是有機會透過一些做法加以避免,因此我們今天要來分享增加導入 RPA 成功機率的六個正確要領,推薦你可以參考此篇文章,回頭審視內部作業流程是否符合!
Thumbnail
avatar
RPAI 數位優化器
2023-05-03
概念文獻:心電感應心電感應(tele) Moreno將心電感應定義為「人們對他人傳輸感覺的最小單位」(Moreno, 1953),用以描述人與人之間的關連性、分離、相連、互動、溝通、相互理解等人際現象。…
avatar
王晧安
2023-04-20
概念文獻:社會計量意識社會計量意識的英文是Sociometric Consciousness。 社會計量意識指的是覺知到人際關係中選擇複雜性的過程。…
avatar
王晧安
2023-04-19
概念文獻:社會計量的選擇社會計量怎麼看選擇?文獻怎麼說?
avatar
王晧安
2023-04-18
概念為本的自我探索|課程設計 & 紀錄概念為本的課程中,親身經歷整個「概念探索、通則形成、遷移應用」的過程是最重要的。 在這堂課中,設計的引導問題會導引思考的方向,由學生自己探索概念的界線與面向,產出微觀概念(元素)或特性;再從歸納這些元素、特性的過程中,對「學習能力」這個概念產生自己的理解......
Thumbnail
avatar
傻剛
2023-03-27
概念民國:不一樣的中國史.迴音過年小孩充電時間,當然是要看本新出版的書啊!過年嘛!看新書拜電子出版之賜,有興趣的題目,儘管不都同意,但還是覺得趣味盎然。 本書是楊照先生不一樣的中國史的思索集結,也沈澱自開設敏隆講堂、趨勢講座的整理,說明在他的理解下,臺灣史、中國史乃至於對史學教育的想像。忝為教育史專業的碩士,對其論點竟有不甚同意
Thumbnail
avatar
老蔡書評
2023-01-23
手工│BTS BE概念照娃娃屋:朴智旻的花房諸君早安,本篇是防彈棉花玩偶與他們的家  
Thumbnail
avatar
喬哥
2021-01-25
概念的「內容」的多元性對自我覺察很重要好難下標的一篇文章,這一篇文章所要講的概念,可以幫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更容易做到「自我覺察」這件事情。我覺得不論是要解決問題、煩惱還是面對課題,要去完成的前提都是先要有「自我覺察」。 我一直以來都以為自己很會自我覺察,近年來才發現我其實並不是一個特別會自我覺察的人,只是一個比較承受不住挫折的人。
Thumbnail
avatar
文飛(Dana)
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