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醫療實支實付挑選眉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金管會108年8月8號發函後,
(金管保壽字第1080494305號函)
保戶在投保傷害與健康險之實支實付受到張數的限制(對於保險制度之健全是件好事);
 

觀察近期這一兩年,保險業界於實支實付這塊也產生非常多的變化。(確實有不斷往下修/限縮的跡象)
變到現在,該怎麼挑選才能挑選目前「相對寬鬆/沒那麼嚴苛」的理賠條件呢?


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去觀察實支實付之條款內容:

一. 手術(門診/住院)

(一)條款定義之手術(何謂手術?)

1.較嚴苛:俗稱的2-2-7,通常會於條款名詞解釋中對手術定義;
例如:「手術」:係指符合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布之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第二部第二章第七節列舉之手術,不包括該支付標準其他部、章或節內所列舉者。如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

2.較寬鬆:不用2-2-7來做定義,而是於條款附上「手術項目表」。P.S.好一點的保險公司條款,甚至會包含現在算少見的「牙醫」之部分手術在保障範圍內。


(二)手術之理賠給付方式

1.百分比: 依照手術之部分,進行「比例」理賠。
例如:心包膜切除術,依照投保手術限額乘以39%;
假設投保限額20萬,20萬*39% = 7.8萬。

2.不分比例:限額內全買單,較能完整地保障到花費。




二.住院醫療費用&手術費用,分開計算or合併計算:
 
在醫療科技的日新月異下,設備與技術不斷更新;若是住院醫療費用和住院手術費用合併且額度沒有很高的話,有很大的機率會造成入不敷出的情形;個人認為額度分別計算的條款通常可以帶給保戶更大的保障範圍。
 

最後想提醒大家,關於前陣子沸沸揚揚的「健保刪減癌友給付、自費身分就醫、住院必要性」等議題,以及近期實支實付不斷的變化;
種種跡象顯示,醫療實支實付將有可能成為舊時代的產物亦或是邁入下一個階段;
在這個時代的轉折點,若是已經有保單,回頭看看自己手頭上的條款;若是無,趕快到市場上找到「相對較寬鬆」的條款;
 
尤其對將有
#新生兒
#剛出社會的年輕人
#家庭支柱
把握上述關鍵......你可以在這個關鍵時刻做出非常好的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哲偉的沙龍
3會員
20內容數
張哲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5
P3 (一)因為五十多年前我國「嚴懲貪污,澄清吏治」的歷史背景,對於公務員涉貪比起一般人的刑責,高到可以說是世界罕見。 (二)而所謂「公務員」的定義就很重要了,依照刑法第10條第二項可分為: 1.身分公務員:依法令服務於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所屬機關而具有法定職務權限(a.k.a.公權力)。(這種
2024/11/15
P3 (一)因為五十多年前我國「嚴懲貪污,澄清吏治」的歷史背景,對於公務員涉貪比起一般人的刑責,高到可以說是世界罕見。 (二)而所謂「公務員」的定義就很重要了,依照刑法第10條第二項可分為: 1.身分公務員:依法令服務於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所屬機關而具有法定職務權限(a.k.a.公權力)。(這種
2024/11/15
P3,社團/財團法人 (一)可以把它們想像成「簡單版的公司」,ex,社團法人=各種協會、財團法人=各種基金會。(股份有限公司等法人還有另外公司法或其他特別法的規定。) (二)社團法人可以做公益或營利,財團法人只能做公益;但兩者牽涉到公益都需要「主管機關之許可」(民46、59)。 (三)法人如果
2024/11/15
P3,社團/財團法人 (一)可以把它們想像成「簡單版的公司」,ex,社團法人=各種協會、財團法人=各種基金會。(股份有限公司等法人還有另外公司法或其他特別法的規定。) (二)社團法人可以做公益或營利,財團法人只能做公益;但兩者牽涉到公益都需要「主管機關之許可」(民46、59)。 (三)法人如果
2024/11/15
(一)有明確用文字規範的法律稱為成文法; 不成文法則包含: 1.習慣法:社會成員反覆慣行而漸次形成「確信」之不成文規範;ex.釋字400號公用地役(白話文,你土地上某條路被老百姓們來來去去好幾個世代了,從前你的祖宗們也都沒人主張要排除,自然而然符合習慣法的要件了) 2.判決先例:過去的判例、決
2024/11/15
(一)有明確用文字規範的法律稱為成文法; 不成文法則包含: 1.習慣法:社會成員反覆慣行而漸次形成「確信」之不成文規範;ex.釋字400號公用地役(白話文,你土地上某條路被老百姓們來來去去好幾個世代了,從前你的祖宗們也都沒人主張要排除,自然而然符合習慣法的要件了) 2.判決先例:過去的判例、決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