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讓座風波續燒
我想抽開「人」來看事件本身
就如聖經寫的恨罪不恨人
單以行為來說
是不讓座比較沒道德
還是把讓自己不舒服的人放上臉書公審較沒道德?
一個是關於座位的權力
一個是對人人格否定、社會形象的破壞
哪個更沒道德??
這無涉當事人的職業、身分
而是臉書這工具本身所引發的使用盲點
她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人
只是身分特殊
帶起的一個「對自己沒被善待」的憤怒效應
引起世代的對恃緊張
我們應該思考是否值得付出如此代價
看見讓座風波續燒
我想抽開「人」來看事件本身
就如聖經寫的恨罪不恨人
單以行為來說
是不讓座比較沒道德
還是把讓自己不舒服的人放上臉書公審較沒道德?
一個是關於座位的權力
一個是對人人格否定、社會形象的破壞
哪個更沒道德??
這無涉當事人的職業、身分
而是臉書這工具本身所引發的使用盲點
她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人
只是身分特殊
帶起的一個「對自己沒被善待」的憤怒效應
引起世代的對恃緊張
我們應該思考是否值得付出如此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