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所修課建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每間學校研究的傾向以及開課的內容,每學期並不一定相同,作為碩一的新生,首先必須要了解的是,畢業學分數和畢業的規定為何?基本上一學期修課總學分約為畢業學分數的1/4(如果有0學分課程,仍然要修滿1/4),大約3-4門課左右。

其次,儘量找之後想要指導的教授的課。中文所教授很看眼緣,如果你未曾修過它的課,或是不曾與它互動過,很大的機會他不會收你。

再者,修課盡可能修兩門不同領域的課,亦即3門課中,至少有一門是相異領域(例如:兩門文學+一門思想),給自己之後找指導教授有更多空間,而不會被卡在單一領域上。

再來,多跟學長姐打聽不同教授的指導風格,尋找一個自己可以接受也能配合的搭配。千萬不要執著於大佬迷思,假如你之後沒有要走學術路線,其實根本沒有差異;即使你要走學術,大佬加分也有限,反而校名更有實際幫助(學校通常都會保自己人,中文所有保自己學校的傾向)。

最後,幾乎每間學校都會有舉辦研討會,碩一可以多去聽聽不同類型的演講,往後可以提供自己寫作畢業論文的參考。

avatar-img
10會員
185內容數
中文研究所學校眾多,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又如何用最有效率的方式達到考取的目標?進入研究所後,如何選擇自己的碩博論文題目?都是此專題探討的目標。此外,嘗試不同類型的創作,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第一篇:生活篇 前言: 本人是剛升上大一的清大學生。至於就讀什麼科系,之後再跟大家介紹。   第一篇:學習(大一選課仔、新的學習步調、抄給力……) 大學的上課模式是非常自由,但當然相對的,這樣的彈性度高的學習更需要學生本人的自律。首先,你這學期要修什麼、同一門課要選什麼老師、上課地點的選擇
Thumbnail
在碩班一年級的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位獨特的老師,他的教學方式讓我深思自我評估的價值,以及如何在學習和生活中找到平衡。透過這段時間的努力與反思,我意識到降法的重要性,明白了什麼才是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在這一年中,我的學習經歷充實且有意義,讓我感受到了成長的喜悅。
Thumbnail
終於來到大了,通常大二就是開始班上的分崩離析,畢竟有人打算做Class的考試, 有些人開始選修課程,有些人被二一永遠當學弟,有些人開始翹課,而不對翹課從大一就開始了,基本上我們A班比較不團結,將近有3分之一的人離開我們科系,相對的也有人進入我們科系,但目標很簡單能夠混到一張畢業證書,所以水準整體有
Thumbnail
雖然台灣的大學很油膩玩四年,但是考試還是有的,大部分的課程老師都是這樣安排, 大多只會考期中考,最後都會以期末報告結束,而期中考、報告、平常表現,大概分數比例40、50、10,所以期中考如果50分左右,在我們科系還有機會低空掠過,只要平常點名有出現, 其實還是可以過的,要知道大學的分數60跟10
Thumbnail
大學「選校vs.選系」一直是台灣高中生的一大難題,這篇文章想從一位大四學姊的角度與今年學測準備放榜的高三生聊聊「選校、選系」這件事,希望每個高三生都能進入屬於自己的理想校系!  
記錄教授有關期末報告的語錄三則。
Thumbnail
很多人以為收得多學生 主要是跟據學歷和得獎經驗 以上兩項專業都很重要!! 但 對收生來說 我發現對收學生幫助只有很少....👀 👉🏻專業知識x關係x了解x主動 才是真正能幫助你收生成功的關鍵 今次分享三點給大家💡
記錄教授有關評論系上事務語錄十六則。
Thumbnail
依學校要求不同,先設想好教授們會如何審閱履歷(參考備審資料篇Part1),再進一步設想教授會想找什麼樣的學生進來。 試想如果今天你是教授,你想要找什麼樣的學生進來呢? 到系所的網站上,可以查看每個系所的教育目標或教學宗旨,想想自己要如何呈現出是學校希望培育的合適人選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第一篇:生活篇 前言: 本人是剛升上大一的清大學生。至於就讀什麼科系,之後再跟大家介紹。   第一篇:學習(大一選課仔、新的學習步調、抄給力……) 大學的上課模式是非常自由,但當然相對的,這樣的彈性度高的學習更需要學生本人的自律。首先,你這學期要修什麼、同一門課要選什麼老師、上課地點的選擇
Thumbnail
在碩班一年級的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位獨特的老師,他的教學方式讓我深思自我評估的價值,以及如何在學習和生活中找到平衡。透過這段時間的努力與反思,我意識到降法的重要性,明白了什麼才是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在這一年中,我的學習經歷充實且有意義,讓我感受到了成長的喜悅。
Thumbnail
終於來到大了,通常大二就是開始班上的分崩離析,畢竟有人打算做Class的考試, 有些人開始選修課程,有些人被二一永遠當學弟,有些人開始翹課,而不對翹課從大一就開始了,基本上我們A班比較不團結,將近有3分之一的人離開我們科系,相對的也有人進入我們科系,但目標很簡單能夠混到一張畢業證書,所以水準整體有
Thumbnail
雖然台灣的大學很油膩玩四年,但是考試還是有的,大部分的課程老師都是這樣安排, 大多只會考期中考,最後都會以期末報告結束,而期中考、報告、平常表現,大概分數比例40、50、10,所以期中考如果50分左右,在我們科系還有機會低空掠過,只要平常點名有出現, 其實還是可以過的,要知道大學的分數60跟10
Thumbnail
大學「選校vs.選系」一直是台灣高中生的一大難題,這篇文章想從一位大四學姊的角度與今年學測準備放榜的高三生聊聊「選校、選系」這件事,希望每個高三生都能進入屬於自己的理想校系!  
記錄教授有關期末報告的語錄三則。
Thumbnail
很多人以為收得多學生 主要是跟據學歷和得獎經驗 以上兩項專業都很重要!! 但 對收生來說 我發現對收學生幫助只有很少....👀 👉🏻專業知識x關係x了解x主動 才是真正能幫助你收生成功的關鍵 今次分享三點給大家💡
記錄教授有關評論系上事務語錄十六則。
Thumbnail
依學校要求不同,先設想好教授們會如何審閱履歷(參考備審資料篇Part1),再進一步設想教授會想找什麼樣的學生進來。 試想如果今天你是教授,你想要找什麼樣的學生進來呢? 到系所的網站上,可以查看每個系所的教育目標或教學宗旨,想想自己要如何呈現出是學校希望培育的合適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