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該不該?概述我在台大的通識修課經驗&觀察(上)

2023/09/1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又看到關於「強迫」學生修通識學分必要與否的討論。雖然知道我的分享一定有些偏頗,畢竟我本來就偏好了解多方資訊,廣而不精(?)。

但終究不是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性格、學習方式、以及思維結構,因此在這個議題上有對立的見解並不意外。

這篇文章也會在認知這樣的前提下進行書寫。

為什麼需要「通識」?

從高中進入大學,原本國英數物化生地歷公地科乃至家政體育音樂美術軍訓,每個人都要學,得分上也能截長補短,惟雖有廣度,但以升學為主導的授課取向,仍然著重於教科書的教條。

大學入學,快速進入單一科系的專項訓練,必修課的設計通常都著重強化各系所學科領域的專業,或甚至部份學系必修課程即對應相關證照考試的考科(例如我念的會計系)。為了拓展學生的跨領域思維和視野,或許是希望學生不要太早劃地自限,也或許是基於更傳統的理性/感性、科學/人文二分的概念,期望藉由通識教育補足主修科系以外的「另一半」,總之通識課程就這樣出現在每個大學生的畢業需求中。

raw-image

圖源:Pexels

通識學分多少才夠?

本來想拋出個大哉問:

要「培養學生的思維或能力」,幾個學分才夠、才合理?

但要將抽象的、因人而各異的理念量化,我想各校負責規劃通識規定的人都曾經傷透腦筋。我這邊也僅(能)就我在台大的修課經驗做一些分享。

當年我們規定的通識學分門檻是18學分,現在好像調整到15學分;另外也需要集齊各學系或學院指定的通識領域,不能全都集中在同一個領域。領域包括:

  • A1 文學與藝術
  • A2 歷史思維
  • A3 世界文明
  • A4 哲學與道德思考
  • A5 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
  • A6 量化分析與數學素養
  • A7 物質科學
  • A8 生命科學

通識規定有什麼問題?

這樣看起來其實校方還是盡量給了學生多元選擇和靈活性,盡力實現鼓勵(半強迫)跨領域學習的初衷。在這樣的制度下,通識課究竟還有什麼潛在的問題沒被解決?

教學資源是否足夠支持

通識課設計,基本上會是全校所有年級的學生一起分享每學期的開課課程和名額,如果自己「有興趣」的課程和學習領域剛好和大多數人相同,可能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地去修自己可能不感興趣的課。當然能因此拓展從沒想過自己會接觸到的知識領域,可能無比合乎通識教育的初衷,但這是理想的假設。

在各門課程的師資、授課模式與講課風格、乃至於給分等等主客觀條件其實不一的狀況下,所謂的「退而求其次」可能關乎課程紮實度和豐富度、教授的講課方式是否好懂等等。這邊並不是要質疑校方或開課的教授做的「不值得上」,我自己也曾協助指導教授進行開課作業,了解課程要開成,也有必須的流程和審核。但「及格」的課程,若是對比於充滿教育熱忱且講課流利易懂的教授、提供額外教學資源甚至串連業界給到更豐富學習經驗的課程,仍然難免有些相形見絀。

這邊也補充一下,前述也提到「給分」,乍聽可能有點功利甚至可議,用A+比例來評價一門課「值不值得上」是不是太過分或幼稚?這邊我想說的是,我身邊的朋友們大多會在大三大四去交換或實習,GPA成績競爭之激烈,一旦不小心平均低於4就可能到不了自己的最佳志願。比較保守地說,通識的多元性儘管重要但也並非唯一,基於興趣而勇於挑戰自己相對陌生的學習領域,反而影響了交換或實習這些本科專業的發展,並不是每個莘莘學子都敢於或願意擔負的風險。

此外,教學資源分佈不均這應該算是公開的秘密了。當然台大大概是眾矢之的,坐擁多方資源,這也可能是造就我其實並不排斥通識制度的原因之一。但是否各校都能端出足夠豐富多元的課程讓學生選擇?我想這不能算是台大學生的傲氣。並不是所有大學都是「綜合大學」,我們當然何其幸運,學院多、學系多,各系所的教授多、學生多,所以課程選擇也很多,但在非綜合大學的學校,光是要開立非學校專長範疇的通識領域可能就不容易了,更遑論要營造多元。

圖源:https://admissions.ntu.edu.tw/overseas-students/

圖源:https://admissions.ntu.edu.tw/overseas-students/

好課搶破頭,學生想要什麼、需要什麼?

回歸到前段提到的,學生「有興趣」的「好課」,其實考量諸多。

課程內容而言,例如電影賞析,看電影可能是很多人的興趣,如果能藉課程再更了解,包括運鏡等拍攝手法、腳本創作邏輯、經典電影的社會文化意涵等等,還能拿到學分,何樂不為?

成績評量而言,課程如何運作、如何給分、成績分布,也會是很多學生的考量。關於給分對於交換或實習的影響前面有稍微提過,雖然功利但我也認為從我眼中看到的友人們的現實,這終究確實是會讓一些人「不敢冒險」的影響因子。而課程運作的部分,出席率和考試的比重、大小考頻率、個人報告還是團體報告,關乎的都不只是「學生能多元學習各領域知識」的範疇,而是專長、個性、時間分配習慣的綜合考量。(當然現在回過頭看,因為團體報告而有機會認識其他系所、年級的朋友,也會是很好的收穫,但這就因人而異:)

當然我也不否認,很多人是基於「不太點名」、「只要期中期末到就好」、「教授很好說話」這些原因選擇修課,雖然還是可以拉扯到供需問題和半強迫的通識學分設計,但我個人確實覺得這樣不甚尊重課程和教授。

課程時段規劃,選擇可能沒有想像中多

雖然敝校通識課真的已經是資源豐富,但說真的開課教授也是人,上台授課就是在上班,平日五天分成上下午,約莫是十個時段,會傾向把課程安排什麼時段,其實重疊度比想像中高。例如集中在二三四,那週一或週五如果沒事就有機會多一些長週末(?)。總之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每學期的必修課塞到課表系統之後,其實課程選擇可能並沒有想像中豐富。

我自己又有輔修第二個科系,身邊也不少朋友雙主修、輔修,兩個科系的必修要安排在四年內處理完就已經絞盡腦汁,通識學分這時候難免會成為一點負擔,需要在空下來的時段找可以上的課(還要符合最前面提到的通識領域規定),要選到符合興趣或延伸專業的課也就更加困難。

未完待續

本來是想這篇一併分享我自己的通識課經驗,也順便寫給學弟妹們做選課參考,但這兩段擺在同一篇好像會變太長。這邊就先預告一下,找時間再盡快整理下半集。

決定寫這篇之後,我就把大學的成績單找了出來,雖然成績是不怎麼樣,但修課各式各樣的課這件事,留下了紀錄,倒也是充滿回憶和紀念價值,甚至一度成為我後續在面試簡報中,佐證自己對相關領域有所關注的故事材料。

下一篇會分享大學前三年修過的通識課程(因為大四就開始著重準備考研究所、假裝要考會計師執照、處理好剩下的必修課、以及修一些不算是通識的系外選修了),包括:

大一上:

  • 生物的演化與絕滅
  • 北亞草原文化概論
  • 跨越時空談宇宙

大一下:

  • 中世紀與現代英國
  • 荀子哲學:東亞倫理之基礎

大二上:

  • 歐盟法與生命文化
  • 海洋環境概論

大二下:

  • 沒有!光是中會就快把我弄瘋了,還修了成管會、統計、商事法、投資、地質學、地圖學,是一個搶救必修學分的存亡關頭。

大三上:

  • 臺灣歷史與文化
  • 中國繪畫史
  • 環境法

大三下:

  • 台灣現代詩
69會員
169內容數
聊聊音樂、ACG、文化、ESG、閱讀,還有無法歸類的靈光乍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