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擦桌理論|天善緣|活在娑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講的很多理論都是外面沒有的,或許是沒人說,或許有人用了和我們不一樣的方式在闡述。 那麼為什麼要教大家這些理論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大家可以從現象去瞭解本質,當它具備某種現象的時候實際上它代表的級別是怎樣的。 比如說——盲人法則 首先大家可以假設有一張桌子,桌子可能很臟,那麼我們要如何讓一個盲人去把這個桌子擦乾淨呢?最重要的是,盲人是看不見這張桌子的,連帶桌子是乾淨還是臟也不知道,臟到什麼程度,有灰塵還是有泥土,是水還是油,還是爬滿蟲子,還是有其他的混合物,他都是看不到的。 這個時候就出現一個人,他叫大聰明。他能看到這一切,看到桌子上有很多沙子,於是他就去教這個盲人把桌子擦乾淨。那麼他要怎麼教呢? 首先他要告訴這個盲人,這個桌子的長、寬、高分別是多少。但是盲人看不見也摸不著桌子,那就要告訴那個盲人用雞毛撣子從左往右每走一步就撣一下;從右往左轉一個方向再撣多少下,用這個方法就可以把這個桌子打掃乾淨。 其實佛祖早在2000年前就已經乾了這個大聰明乾的事了。因為眾生有一個問題,叫無明所障。 因為眾生看不到真實的東西,就跟盲人看不到桌子一樣,也就不知道桌子臟不臟或者是哪裡臟,這桌上有什麼其他東西也一樣看不見。 也許桌子還是那個桌子,但是已經從當初的沙子變成了現在的油污砂土混合物,那要是還用雞毛撣子去打掃,這能弄乾淨嗎? 尤其是如果繼續用2000年前佛祖教給大家的方式去打掃這個桌子,並且堅定不移地用這個方法,那最終的結局就是乾了也白乾。 為什麼大家努力地去乾,還是不能把桌子弄乾淨? 就像我之前說的人有「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三種境界。 當大家能從規則之外的角度去看規則,就會有全新的認知。就比如人間的道教和佛教,大家如果能用這兩者以上的角度去看他們,就會發現它們實際上都是這個規則的體現。 就像大聰明通過自己的方式看到了真實,並且用自己的方法把桌子給擦乾淨。看起來就這麼點事情,實際上是不是只有這麼一個呢? 其實不然,以我們目前所知,佛道仙都有人走出這一步了。人家各自留下了自己的神通和法門,按照他們的東西去修行就能把這個桌子擦乾淨。 那是否只有中國做到了呢?也不是絕對的,國外人家耶穌也好,真主也罷,也有做到了的。 所以只要是生活在輪回之內的,輪回對每一個眾生的法則就都是一樣的。就像檢驗一個人是否合格,就是讓他把桌子打掃乾淨。 只要能看到桌子,能打掃乾淨,那就算是合格了,不論用什麼方法。隨便是用雞毛撣子也好,濕抹布也行,用自己的衣服去擦都成,最終結果就是桌子乾淨,人就合格。 所以當我們真正瞭解天道以後,就會明白解決天道問題的方式方法是靈活多變的。根據盲人法則,大家可以定義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法則不僅可以用來判斷一個人的修行水平,也可以應用在各個方面。 所以大家要記住一點,凡是還在用佛法和道法去解釋佛法和道法的話,說明這個人始終都沒有走出那一步,也沒有走到輪回之外去看輪回內的規則,因為他仍舊是在用別人的方法,並且堅定不移,只因為他沒有看到真正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就算這個人的威望很大,地位很高,大家也能看出這個人的水平是很有限的。 但是他如果是站在「人間的佛法和道法」之上的角度,就能很靈活的去解釋佛法和道法到底是講的什麼。 所以當大家真的出了輪回就會發現只要能解決問題,其實什麼方法都一樣,不論是中國的佛、道也好,國外的基督和真主,核心都是與人向善,利他之心。 說起這個擦桌原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就很常見了。比如用數學的方法去解釋數學,那這個數學肯定是沒學透。比如老婆和老公吵架,倆人用爭執的方式去解決原本爭論不休的問題,那肯定也是吵不明白的。 就跟學生在小學解決不了的問題,到了中學的時候再回頭去看小學的問題就覺得這簡直太easy了,這都不用想就能解決掉。這是因為中學時學生的水平比小學時的水平要高,同級解決問題總是難的,但是高級解決低級就容易多了。 所以當大家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時,那一定是自己的認知還不夠。只有提高自己的認知,知道足夠多的真實,再回過頭去看原來的問題,那都已經不是問題了。 能看明白就能做到這點,如果只是按部就班的去做,那一定是還沒弄明白的。

avatar-img
8會員
18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善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回答學生的提問:「我覺得我們不需要去利益眾生,甚至根本不存在利益眾生。很多眾生過得很好啊,為什麼一定要去幫他們?遵從大自然規律不行嗎?」 其實是這樣,但也不是這樣的。 眾生皆苦 眾生其實是很苦的,但不同人的認知不同,對眾生認為的苦也不一樣。 比如有的富二代
目前有一些學生在拍攝一些小視頻,目的是為了利益眾生。有其他同學就問我,我們要利益眾生不是應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麼?那些同學為了利益眾生去拍視頻,不知道他們會不會住呢? 其實他們這個不叫住,那什麼叫住呢? 其實仔細研讀金剛經就能明白,在現實中我們乾完一件事情還會對這個事情產生想法,比如說
今天這篇文章,是回答一個學生的提問:「我與普通人和與佛道仙的緣分有什麼區別?」 這個問題的確挺有意思的。 我們與萬物萬事之間的關係,一般都統稱為緣分。 緣分有善緣和孽緣,且一直處於變化狀態,有孽緣變成善緣,也有善緣變成孽緣。 當然了,我們整體人類,包括所有生命,只要在
最近講了兩篇關於負面能量的內容: 活在娑婆|什麼是負面能量? 活在娑婆|負面想法的法界成象 今天繼續和大家講講,怎麼消除負面能量。 第一,放下。 負面能量,除了是自己產生的,其中也會有是別人輸出給我的。 但所有負面情緒的產生,其實都是因為我們「在意」。
上一篇講解了負面能量,這一篇我們講講負面想法(念頭)的法界成像。 不論是負面能量,還是負面想法,在法界里都是可視的。 因為每一個念頭都有起始的因果。所以,負面念頭在法界中會成像為一種特別的因果線,其中有的念頭會成像為「黑色的線」。 怎麼去解釋黑線的形成呢,我們舉一個
今天和大家講講負面能量。 我們基本可以將負面能量當成一種負面的法界能量。 負面能量的產生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是自己折騰出來的。 例如自己生氣、憤恨、怨恨、委屈等,凡是讓我們產生不好(負面)情緒的,就都會產生負面能量。 第二種,是由他人產生的。 很
今天這篇文章回答學生的提問:「我覺得我們不需要去利益眾生,甚至根本不存在利益眾生。很多眾生過得很好啊,為什麼一定要去幫他們?遵從大自然規律不行嗎?」 其實是這樣,但也不是這樣的。 眾生皆苦 眾生其實是很苦的,但不同人的認知不同,對眾生認為的苦也不一樣。 比如有的富二代
目前有一些學生在拍攝一些小視頻,目的是為了利益眾生。有其他同學就問我,我們要利益眾生不是應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麼?那些同學為了利益眾生去拍視頻,不知道他們會不會住呢? 其實他們這個不叫住,那什麼叫住呢? 其實仔細研讀金剛經就能明白,在現實中我們乾完一件事情還會對這個事情產生想法,比如說
今天這篇文章,是回答一個學生的提問:「我與普通人和與佛道仙的緣分有什麼區別?」 這個問題的確挺有意思的。 我們與萬物萬事之間的關係,一般都統稱為緣分。 緣分有善緣和孽緣,且一直處於變化狀態,有孽緣變成善緣,也有善緣變成孽緣。 當然了,我們整體人類,包括所有生命,只要在
最近講了兩篇關於負面能量的內容: 活在娑婆|什麼是負面能量? 活在娑婆|負面想法的法界成象 今天繼續和大家講講,怎麼消除負面能量。 第一,放下。 負面能量,除了是自己產生的,其中也會有是別人輸出給我的。 但所有負面情緒的產生,其實都是因為我們「在意」。
上一篇講解了負面能量,這一篇我們講講負面想法(念頭)的法界成像。 不論是負面能量,還是負面想法,在法界里都是可視的。 因為每一個念頭都有起始的因果。所以,負面念頭在法界中會成像為一種特別的因果線,其中有的念頭會成像為「黑色的線」。 怎麼去解釋黑線的形成呢,我們舉一個
今天和大家講講負面能量。 我們基本可以將負面能量當成一種負面的法界能量。 負面能量的產生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是自己折騰出來的。 例如自己生氣、憤恨、怨恨、委屈等,凡是讓我們產生不好(負面)情緒的,就都會產生負面能量。 第二種,是由他人產生的。 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堅持創業的這幾年裡,積累了很多的磨合經驗並進行了自我消化,自己的內在狀態也因此變得不一樣。潔納是一個獨特的職涯選擇,雖然看似每個人都能踏上這條道路,但最終能夠堅持這份清潔工作的人,其內在特質可能跟你我想像的並不相同。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以前上數學課時常有一個解題的公式,比如,「因為…所以」,然後得出結果。現代科學、醫學、哲學、數學,任何學問,都脫離不了因與果的公式,沒有因,就沒有過程,最後實驗不出結論。有人說,哲學家和宗教家是最偉大的科學家,因為他們能夠超越肉體思維極限,跳脫空間限制,印證千年之前與當代不可切割之關係。 有一
實證練習:用不同的透視品嚐經驗 (2019-04-26 10:55:07) (明亮先生全集) 很多人說在理智上理解了,但沒有實際體驗(實證)。我猜想可能很多人受了佛教的影響,認為實證應該是某種特殊的奇妙經驗,最好是超自然的,像奇蹟般的經驗。但這只是你的想像,實證不需要超自然,不需要奇蹟,不需
魔仔還在,老淨空坐在他的對面看著他說:你看到什麼?魔仔說:我看到你,這究竟是魔考還是佛考?老淨空回答:大家都在想我不是老淨空,這是魔考,問你如何做佛?魔仔說:你不是老淨空,我又是誰?讓我來寫下這一段的佛法新思考;當我們看不到真相時,不要亂帶風向,這才是一種明智。 老淨空說:你眼前的我要你做佛,這就
魔仔說:舊時報佛法的高峰來了嗎?在當代的有誰?是在台灣。我只說一個好了,就是老淨空。他不像我研究魔慈系統,也沒有說過妙慈夢想的慈悲,不知他有說過覺悟者的良心嗎?就是佛慈。他說的就是原生佛法,我寫的次生佛法要把這些文字帶向高峰,因為我覺得這就是妙性人的慈悲,簡稱妙慈。 老淨空從魔仔心裡出來了,是阿彌
一盲引眾盲,相約入火坑 那麼 ...誰是明眼人? 日前有一個宗教人士發現我有誦咒的習慣,覺得好可惜,沒有去皈依一個大師,或者開悟的師父,所以進步很慢! 我只能委婉的跟他說,我不強求找尋一位上師或老師,我覺得這個有一點機緣,貿然地跑到某個名山大寺裡面去跪拜皈依,或許是我內在的我慢心太重,我 覺得
Thumbnail
若是不幸依止一位無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是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自己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合理、這不合理。」猶如目盲之人在評論畫作的用色是否得當一樣。
一個提倡無用之用的心學,也可以實際用來建設新世界,而其中的層次與角度,還可以容納得下世間萬物。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堅持創業的這幾年裡,積累了很多的磨合經驗並進行了自我消化,自己的內在狀態也因此變得不一樣。潔納是一個獨特的職涯選擇,雖然看似每個人都能踏上這條道路,但最終能夠堅持這份清潔工作的人,其內在特質可能跟你我想像的並不相同。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以前上數學課時常有一個解題的公式,比如,「因為…所以」,然後得出結果。現代科學、醫學、哲學、數學,任何學問,都脫離不了因與果的公式,沒有因,就沒有過程,最後實驗不出結論。有人說,哲學家和宗教家是最偉大的科學家,因為他們能夠超越肉體思維極限,跳脫空間限制,印證千年之前與當代不可切割之關係。 有一
實證練習:用不同的透視品嚐經驗 (2019-04-26 10:55:07) (明亮先生全集) 很多人說在理智上理解了,但沒有實際體驗(實證)。我猜想可能很多人受了佛教的影響,認為實證應該是某種特殊的奇妙經驗,最好是超自然的,像奇蹟般的經驗。但這只是你的想像,實證不需要超自然,不需要奇蹟,不需
魔仔還在,老淨空坐在他的對面看著他說:你看到什麼?魔仔說:我看到你,這究竟是魔考還是佛考?老淨空回答:大家都在想我不是老淨空,這是魔考,問你如何做佛?魔仔說:你不是老淨空,我又是誰?讓我來寫下這一段的佛法新思考;當我們看不到真相時,不要亂帶風向,這才是一種明智。 老淨空說:你眼前的我要你做佛,這就
魔仔說:舊時報佛法的高峰來了嗎?在當代的有誰?是在台灣。我只說一個好了,就是老淨空。他不像我研究魔慈系統,也沒有說過妙慈夢想的慈悲,不知他有說過覺悟者的良心嗎?就是佛慈。他說的就是原生佛法,我寫的次生佛法要把這些文字帶向高峰,因為我覺得這就是妙性人的慈悲,簡稱妙慈。 老淨空從魔仔心裡出來了,是阿彌
一盲引眾盲,相約入火坑 那麼 ...誰是明眼人? 日前有一個宗教人士發現我有誦咒的習慣,覺得好可惜,沒有去皈依一個大師,或者開悟的師父,所以進步很慢! 我只能委婉的跟他說,我不強求找尋一位上師或老師,我覺得這個有一點機緣,貿然地跑到某個名山大寺裡面去跪拜皈依,或許是我內在的我慢心太重,我 覺得
Thumbnail
若是不幸依止一位無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是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自己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合理、這不合理。」猶如目盲之人在評論畫作的用色是否得當一樣。
一個提倡無用之用的心學,也可以實際用來建設新世界,而其中的層次與角度,還可以容納得下世間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