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這是我對這本書的第一印象,也是讀得相當慢的原因:裝幀設計與金句摘要的封面及扉頁設計,都表現出這一本小書內的文學語言世界之大,安妮・艾諾所思考的,所能帶給讀者的啟發,不是誰能三言兩語推薦即可涵括,乾脆由她自己說,創作數十年的心路。
獲得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安妮・艾諾,台灣出版社隨即重出過去曾出版過的作品《嫉妒所未知的空白》、《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沉淪》、《位置》共四本,我讀得少,只讀完一兩本,就硬著頭皮先讀了這一本她談及創作本質與意義的內在探討。
讀完之後,誠心說,若你跟我一樣還沒開始讀起她作品的話,先從《如刀的書寫》開始會更好。
因為我必須坦承,我很害怕看自傳類型的小說,這也是我遲遲沒有閱讀的原因。
她的作品介紹,都充滿了自傳色彩、回憶錄、家族史等個人色彩強烈的書寫性質字眼,她甚至更酷的自我形容是「自我的社會學式傳記」。我害怕的是,這些自我,作為一個讀者未必同意創作者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時,這樣赤裸裸的自身經驗素材,對讀者來說是否有義務畫分出創作與生活是截然不同的,又或者必須再次的確認這兩者個無法切割,要接受創作者一整個人設,閱讀的重量包含了創作者所選擇的一整個人生,承接作者的自我,是讀者應該要承接的嗎?
而且,假設我不欣賞這樣的人,我怎麼可能喜歡她所創作的作品?
舉一個直白的例子,若以自身外遇當作創作題材,你能夠喜歡這個作品,完全不在意作者品德嗎?若演員是性騷擾慣犯,你能夠欣賞著他的演技而毫不聯想起他的低劣人品嗎?
再者,若選擇自傳體裁的小說,不免會有許多充滿自我內在探索的意識流之語,這些自我探索與讀者之間真的有關係嗎?
再舉一個直白的例子,我們常會批評一些作品「自爽」,無視讀者觀眾,甚至低估讀者觀眾的品味,甚至根本不在乎是否有讀者觀眾,我們還需要欣賞這樣的作品嗎?
回到我還沒了解的安妮・艾諾。她完全明白我這樣一個讀者所討厭的是何物,而她雖然選擇了我最害怕的創作形式,但沒想到她卻是這樣看待自己與創作的:
我很少會把自己當作一個獨特的個體,至少不是絕對單一的,而是無數的經驗,以及社會、歷史、性別和語言羈絆的總和,並且持續地和整個社會對話(過去與現在)。是的,這一切必然會形塑出一個獨特的主體,我從這個主觀的自身出發,挖掘、揭示更普遍的、集體的機制和現象。
對她來說,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但是書寫卻是以普遍性的視角,思考他人的腦海與生活,因此書寫從來不是只有自我,而是不停的對話與感受,與讀者產生生命的交集。
書寫的態度排除了虛構,因為所有創作的素材都來自於生活,所以公眾與私密緊密相連,外部與內部都是現實,書寫如刀,記憶是史料,創作就是施工現場。
她將記憶視為創作爬梳的史料,日記單純為自己而寫,創作則是為他人而作,因此與其擔心她所有創作都來自於個人生命經驗,不如關注她所在意的書寫形式背後的危險意圖:顛覆體裁、乃至文學本質的意圖,造就了選擇自傳式敘事方式的原因。
寫「介於文學、社會學和歷史之間」的東西是我十五年前的期許,至今仍是我追求的基本信念。
讀到這裡我才比較放下心的,因為她接著講對精神分析的看法,她是沒有興趣探索生命裡幽暗未明的那些時刻(好險!我最害怕喃喃自語的想分析自己的小說,雖然在後記裡她反悔了這樣的自信,但她所說的是對自我的探尋沒有一天止盡),書寫並不是停留在挖掘內心深處,期待書寫能夠解決自身的問題,書寫是「把自己投射到整個世界」:
穿透表面,把我所有的知識、文化和記憶等全數投入產出文字,呈現給他人,這件事絕非「自我探索」。
太好了!可以放心讀了!安妮・艾諾看待創作如同一種贖罪,以書寫揭露對社會的現實的意識,從自我記憶挖掘施工,不是自溺,而是這些形塑她存在的社會結構就存在於自身身上。揀選的記憶裡,以挑戰社會道德的情慾書寫,挑動社會輿論與性別論述的敏感神經,於她而言也是一種尋求解決之道的歷程,書寫於她,是參與政治、顯出現實最好的方法。
書寫是一種政治行為。幫助揭露並改變世界,或者反過來鞏固現有的社會與道德秩序。
這本收錄了2001-2002年安妮・艾諾與費德里克ㄧ伊夫・吉奈的書信訪談,2011年再次回看,她仍維持一貫的文學信念,一字未改,甚至在這二十年間也多了許多作品問世,讓讀者可以重新查看她對信念的實踐與成果,而她不停地告訴讀者:
寫作是無法與社會和政治脫節的。
如刀的書寫,我才真正明白隱含其中的批判性,是一個作品是否經得起歲月蹂躪的自我期許,也是與讀者一同推動世界的自我期許,而這也是文學,乃至於諾貝爾文學獎所希望鼓勵的溫柔革命吧,我願意相信這樣的節奏,可以帶領人們往更好的世界走去。
書寫的力量很強很大,而這是唯一可說是與生俱來的武器,特別是擁有特定位置的人,所以把力氣用在正確的價值上,很重要,畢竟生命只能活一次,時間有限。
要準備一起進入安妮・艾諾世界了嗎,我應該準備好了,你呢?
推薦指數:❤❤❤❤❤❤
好讀指數:❤❤❤❤
如刀的書寫|安妮·艾諾 | 啟明出版|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