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掌紋》與詩人手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先生將《土的掌紋》與詩人手札秀給我看。《土的掌紋》是大馬詩人陳川興第一本現代詩集,一九八五年由詩人自費影印、裝訂出版,當時售出六十冊,送人二十冊,加起來一共八十冊。儘管裝幀不夠精緻,現今看來頗有樸拙之感,也許這便是詩人傳達的訊息。惟詩集左下角略略被白蟻蛀蝕,雖不礙閱讀,仍有點可惜。

詩集夾了一封詩人親筆手札,簡短提及詩人的苦悶與堅持,我猜每一位購買詩集的讀者都有一封。「在大馬出版現代詩集,必須要有視死如歸的精神」、「也希望大家共同為馬華文壇盡一份力量」。詩人自序稍微提及時人的猛烈批評,他撐了下來並創作不輟,其對創作的熱情和毅力令人感動佩服。人到中年就明白,批評比鼓勵容易。

第一本詩集是重要的,它是詩人初出茅廬的具體面目。我不懂詩,覺得有些詩句還不錯:「那是不可能的,我典當/三十年的陽光,只餘下/一張黑白鏡頭下的記憶/白不成為白,黑是/一團漆不成的風景」《兩雙看不見的手—致爸媽十四行書》之四》。然而,整本詩集讀下來略嫌板滯,不見明顯的個人風格,我並未多記得幾句。不過,大詩人往往由稚拙起步,若社會提供較理想的文學環境,陳川興能與諸多師友切磋砥礪,至少創作生涯愉快些,也更能持久。《土的掌紋》未臻理想,不見得全是詩人不足。繆斯女神專制霸道,即使詩人全心全意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不確定能換來八十分的成果。一旦心分二用,必然無法產生驚天地泣鬼神的鉅作。

一九八五年,先生是個青春煥發的中學生。我好奇陳川興那一點吸引這位年輕人?據說,他在報上看到消息,便寫信向詩人郵購,早已不記得當初買下《土的掌紋》的理由。陳川興雖是神州詩社成員,卻非代表人物,先生也沒特別偏愛陳氏詩作,與《土的掌紋》相遇,也許純粹是緣份。

歲月悠悠,昔日意氣風發的青澀少年,如今髮鬚開始斑白。詩人即使未完全放棄創作,卻改以媒體人的身份面對社會。在影像當道,文學退位的年代,大馬華文詩人的創作環境,未必比過去更為順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 Ping Chen的沙龍
21會員
390內容數
YI Ping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日前,和先生參加在雞場街舉辦的「鄉音考古」有聲書推介禮。兩位民間藝人拿汀河水娘(福建南音)、呂秀鸞(閩南童謠)的現場表演十分精彩。如有資源,應該為兩位長輩分別錄製專輯,讓她們的演出呈現較為完整的面貌,也便於流傳推廣,同時留下紀錄,畢竟熟悉民間口傳藝術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乍聽福建南音,我覺得很熟
Thumbnail
2025/04/28
日前,和先生參加在雞場街舉辦的「鄉音考古」有聲書推介禮。兩位民間藝人拿汀河水娘(福建南音)、呂秀鸞(閩南童謠)的現場表演十分精彩。如有資源,應該為兩位長輩分別錄製專輯,讓她們的演出呈現較為完整的面貌,也便於流傳推廣,同時留下紀錄,畢竟熟悉民間口傳藝術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乍聽福建南音,我覺得很熟
Thumbnail
2025/04/24
詩詞中屢屢出現的蘋、蘋花、綠蘋、白蘋、靑蘋等等,理論上都是同一種植物。南北朝以後的文人,常將「蘋花」或「白蘋」用在詩中以寄寓情思。如南朝鮑照《送別王宣城》詩:「既逢青春獻,復值白蘋生」、唐劉長卿《負謫後登干越亭作》詩:「秦臺悲白首,楚澤怨青蘋」、唐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詩:「淑氣催黃鳥,晴
Thumbnail
2025/04/24
詩詞中屢屢出現的蘋、蘋花、綠蘋、白蘋、靑蘋等等,理論上都是同一種植物。南北朝以後的文人,常將「蘋花」或「白蘋」用在詩中以寄寓情思。如南朝鮑照《送別王宣城》詩:「既逢青春獻,復值白蘋生」、唐劉長卿《負謫後登干越亭作》詩:「秦臺悲白首,楚澤怨青蘋」、唐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詩:「淑氣催黃鳥,晴
Thumbnail
2025/04/18
熟悉三國故事的讀者,或許記得的盧。的盧為白額馬,從額頭到牙齒,有白毛或白斑,古人均名為的盧,《相馬經》等書多有紀錄,但想必白馬例外。可見的盧為統稱,並非個別馬匹的名字。的盧為烈性快馬,堪稱名駒,然而向有妨主(對主人不利)之名,歷代有不少相關故事。 的盧故事最有名的,首推躍馬檀溪。話說劉備初至荊
Thumbnail
2025/04/18
熟悉三國故事的讀者,或許記得的盧。的盧為白額馬,從額頭到牙齒,有白毛或白斑,古人均名為的盧,《相馬經》等書多有紀錄,但想必白馬例外。可見的盧為統稱,並非個別馬匹的名字。的盧為烈性快馬,堪稱名駒,然而向有妨主(對主人不利)之名,歷代有不少相關故事。 的盧故事最有名的,首推躍馬檀溪。話說劉備初至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
Thumbnail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
Thumbnail
以詩學研究與評論為人所知的楊宗翰, 2023年在聯合文學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個人詩集。早在學者的身分之前,楊宗翰就已經開始寫詩,甚至在世紀之交參與了當時重要文學社團「植物園詩社」的運作。《隱於詩》作為楊宗翰的第一本詩集,看似「隱藏」了自我,實際上卻「顯露」了他對創作的抱負與胸懷。
Thumbnail
以詩學研究與評論為人所知的楊宗翰, 2023年在聯合文學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個人詩集。早在學者的身分之前,楊宗翰就已經開始寫詩,甚至在世紀之交參與了當時重要文學社團「植物園詩社」的運作。《隱於詩》作為楊宗翰的第一本詩集,看似「隱藏」了自我,實際上卻「顯露」了他對創作的抱負與胸懷。
Thumbnail
先生將《土的掌紋》與詩人手札秀給我看。《土的掌紋》是大馬詩人陳川興第一本現代詩集,一九八五年由詩人自費影印、裝訂出版,當時售出六十冊,送人二十冊,加起來一共八十冊。儘管裝幀不夠精緻,現今看來頗有樸拙之感,也許這便是詩人傳達的訊息。惟詩集左下角略略被白蟻蛀蝕,雖不礙閱讀,仍有點可惜。 詩集夾了一封詩
Thumbnail
先生將《土的掌紋》與詩人手札秀給我看。《土的掌紋》是大馬詩人陳川興第一本現代詩集,一九八五年由詩人自費影印、裝訂出版,當時售出六十冊,送人二十冊,加起來一共八十冊。儘管裝幀不夠精緻,現今看來頗有樸拙之感,也許這便是詩人傳達的訊息。惟詩集左下角略略被白蟻蛀蝕,雖不礙閱讀,仍有點可惜。 詩集夾了一封詩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我的小說《黃色信封袋裡的派克金筆》(以下簡稱《黃》),陸續修改了三十年。試讀與發表後,不少讀者回饋,現在以本文綜合討論、答覆,以表感謝之意。 繁弦急管已響起,音樂的盛宴劃下了休止符。 小說作者談起自己的小說,總是喋喋不休個沒完。 就寫到這。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我的小說《黃色信封袋裡的派克金筆》(以下簡稱《黃》),陸續修改了三十年。試讀與發表後,不少讀者回饋,現在以本文綜合討論、答覆,以表感謝之意。 繁弦急管已響起,音樂的盛宴劃下了休止符。 小說作者談起自己的小說,總是喋喋不休個沒完。 就寫到這。
Thumbnail
作為定居台灣後的第一本現代詩集,廖偉棠的《劫後書》有著重量級的表現。這裡的「重量級」不僅在數量上,詩作的深度也實實在在地開闢出一條新路,可視為當代詩人「文史轉譯」的寫作典範。
Thumbnail
作為定居台灣後的第一本現代詩集,廖偉棠的《劫後書》有著重量級的表現。這裡的「重量級」不僅在數量上,詩作的深度也實實在在地開闢出一條新路,可視為當代詩人「文史轉譯」的寫作典範。
Thumbnail
一個五十七歲的男人,回憶往事,時而岔題、記憶混淆、敘說往事猶疑、卻步......這樣的文學手法,是石黑一雄最擅長的技巧。
Thumbnail
一個五十七歲的男人,回憶往事,時而岔題、記憶混淆、敘說往事猶疑、卻步......這樣的文學手法,是石黑一雄最擅長的技巧。
Thumbnail
‧ 終於看了這本長久以來只聞其名的,灣生作家庄司總一長篇小說「陳夫人」(1940-1942),此著敘寫日本時代臺南望族陳家的故事,為了避免通俗,強調基督教教義以及日臺族群融合,作者寫得有些用力。但避免了殖民者的偏見,不能說是「皇民化」作品,殊屬難得。
Thumbnail
‧ 終於看了這本長久以來只聞其名的,灣生作家庄司總一長篇小說「陳夫人」(1940-1942),此著敘寫日本時代臺南望族陳家的故事,為了避免通俗,強調基督教教義以及日臺族群融合,作者寫得有些用力。但避免了殖民者的偏見,不能說是「皇民化」作品,殊屬難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