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系列是我看 Y Combinator 創業學院所記錄的心得和筆記
我認為這十幾部影片非常有價值
比起很多大學或外面開的創業課還要厲害很多
(畢竟 Y Combinator 是世界最厲害的風投之一)
以下也會用 YC 來簡寫 Y Combinator
所以非常推薦大家自己去看他們的影片
以確保最好的閱讀體驗(我想要每篇閱讀時間都能在 10 分鐘上下)
大綱
- 前言(上)
- 創業者在發想點子時最常見的四個錯誤(上)
- 10 個對於創業點子的關鍵提問(上)
- 3 個可能讓你的創業看起來不好,但實際上是好的象徵(下)
- 如何想出創業點子(下)
- 7 個產生點子的步驟(下)
- 總結(下)
前言
如何得到和評估點子
其實這個連 YC 的合夥人都不見得知道
重點是你怎麼執行你的想法
不過有些點子會比其他點子更大機率有更好的未來
這集將涵蓋三個主題
- 創業者在發想創業點子時最常有四個錯誤
- 怎麼知道你的點子是好是壞
- 如何建構出新的創業點子
這集由 YC Group 合夥人 Jared Friedman 分享如何取得和評估創業想法的架構。
他分享了許多 YC 公司的例子,以及他們如何想出創意並最終發展成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的內幕故事。
即使你有一個現有的想法,這個演講也可以幫助創辦人確認他們的想法是好的和/或為未來的支點提供框架。
而他給的建議從何而來?
- 分析 YC 前 100 家公司的創意來源
- 摘自保羅葛拉漢的經典文章:如何獲得創業創意
- 幫助 YC 公司進行中批次轉型
- 閱讀數以千計被拒絕的 YC 申請以及創始人在選擇想法時所犯的錯誤
創業者在發想點子時最常見的四個錯誤
- 不是解決真正的問題:你解決的問題使用者根本不在乎
- 柏油坑想法 (tarpit idea)
- 沒有評估這個點子
- 一直等待完美的點子
不是解決真正的問題:你解決的問題使用者根本不在乎
很多人會從解決方式來發想問題:
例如:AI 很酷,我想要用 AI 解決某某問題
這就是從解決方法來發想問題
這種方法最大的缺點,就是你是發現了一個表層的問題(甚至是虛構的)而其他人真的不在乎
既然其他人不在乎問題,自然不會在乎你的解決方案
那應該要怎麼發想呢?
你應該要愛上問題
找到一個真正生活中、世界上存在的問題,再發想解決方案
柏油坑想法 (tarpit idea)
當創業者想要解決一個已經存在非常久
然後一直使用同個解法去解決
他們可能會直接陷入焦油坑中
是什麼造就柏油坑想法:
許多潛在創辦人遇到的普遍問題,看起來這個問題可以透過新創公司輕鬆解決,有一個結構性原因導致這個問題其實很難解決
為什麼柏油坑想法很危險:
他是每個人都遇得到的問題,看似可以解決,但去執行之後又會浪費掉你很多時間
因為解決這個問題,比你想像難的很多
我的理解:就像海市蜃樓一樣,你以為看到了綠洲,去追尋後才發現空無一物
了解更多的可以去看以下文章
https://matt-rickard.com/tarpit-ideas
並不是說這些想法本質上是錯誤或不好的,而是它們需要額外思考以下問題:為什麼是現在?為什麼是這個團隊?
要如何避免柏油坑想法:
去 Google 搜尋,很多創業者都缺少了這個步驟
透過搜尋,你可以看到目前有沒有人正在做、之前做過這些事
如果可以的話甚至去找他們聊天
並且思考要解決這個問題的難點在哪裡,為什麼之前都沒人解決他
沒有評估這個點子
有很多創業者會直接開始認真做他們的第一個點子
缺少考慮這個點子是否有商業潛力
一直等待完美的點子
但通常沒有完美點子
所以等待的人往往不會真的去執行任何一件事
以上兩個點都太極端,一個比較好的做法是採取較中庸的做法
摘自《如何獲得創業點子》
你應該把你最初的想法作為一個很好的起點。
創業想法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
保羅‧格雷厄姆
沒有任何一個創業點子是完美的
重要的是能夠讓創業點子不斷改變和進化
10 個對於創業點子的關鍵提問
- 你有 founder market fit 嗎
- 市場有多大
- 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 你做的項目有沒有競爭者
- 你想要用你的產品嗎?其他人想要用你的產品嗎?
- 這個是最近才變得可行、有需求的嗎?
- 這個項目有好的替代產品嗎
- 你想要花數年的時間來執行這個點子嗎?
- 這個點子可擴展嗎
- 這是一個好的賽道嗎
你有 founder market fit 嗎?
你的團隊是不是適合解決這個問題的團隊
founder market fit 非常重要
在抽象層面思考你的點子
並且幫你的團隊選一個好點子
市場有多大
有兩種市場大小事適合創業者的
- 一個夠大的市場
- 一個小的市場,但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大
- 例如 coinbase
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做的東西大家沒有這麼需要
如果這的東西沒有替代品,那大家就會更需要
你做的項目有沒有競爭者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有競爭者是壞事
但反直覺的,也可能是一件好事
有競爭者是一個雙面刃
大部分的成功的新創,都有競爭者,很難有一個痛點或解決方式是只有你想到的(世界上有 70 億人,有很多人有類似的想法是很正常的)
但如果你在一個相對競爭版圖確立的賽道
你必須要有些創新的想法和見解
你想要用你的產品嗎?其他人想要用你的產品嗎?
如果你自己不想用,也沒有人想用,那你還做個XX
所以多去跟你的使用者聊天
這個是最近才變得可行、有需求的嗎?
很多事物是新出現的:
- 新的科技
- 新的監管規則
這些新的事物會帶來機會
像是 Checkr 的例子:
Checkr 做的是提供 API 服務來幫像是 Doordash 或是 Uber 這種提供"運輸"服務的組織進行背景調查(ex. Uber 司機的背景調查)
這些公司要跟很多人合作,並且有背景調查的需求
已經有很多既有的公司會做背景調查,但這些既有的服務並沒有符合上述新類型運輸服務的使用場景
這就是標準的因為世界改變而產生新機會
這個項目有好的替代產品嗎?
這裡替代產品指的是有大公司已經有類似的服務,但不是你項目的直接競爭對手
Rappi 的例子:
Rappi 是一個在拉丁美洲的外送服務,在他之前已經很多類似且完整的產品(像是 doordash)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盛行
所以他們也就不用驗證這些商業模式,因為已經有成功先例
你想要花數年的時間來執行這個點子嗎?
如果你想,這是一件好事
但不想也不一定不好
很多成功的新創都是從很無聊的點子開始
例如關於稅金和會計的新創
可能你一開始會覺得很無聊
但會在做的過程中漸漸產生
這個點子可擴展嗎
有些事業的擴展性是受限制的,但這也不是絕對不好
這是一個好的賽道嗎 (is this a good idea space)
原文是說 idea space (點子空間)
他說的點子空間(idea space)是一個特定的創業點子的抽象層級
是和你創業想法類似的一個大類別(ex. 醫療軟體、基礎建設監控工具、食物外送服務
我這邊就用我的理解,更好地翻譯成"賽道",以下都用賽道去寫
不同的賽道,有不同熱度
過去十年做金融科技基礎建設、對企業的軟體服務有更高機率成功
但做社群網路、廣告、面向消費者的軟體,成功機率就相對低
雖然有熱度的賽道會不斷改變,你不可能全部都抓住
但花時間思考和研究現在和未來有熱度的是哪些賽道是絕對值得的
對你來說,一個好的賽道需要有足夠的熱度,和好的 founder market fit
即便你一開始的想法沒有足夠好,還是有空間可以調整
好的賽道選擇案例:Fivetran
Fivetran 是一家做資料分析工具的公司
一開始他們做了一版,去賣給其他公司後被拒絕
之後又重複了幾次
雖然一直被拒絕,但他們也在一次次嘗試中越來越知道別人要的是什麼樣的產品
最終他們終於成功
因為他們把自己放在一個有潛力和需求的賽道,所以才能在不斷嘗試中學習
如果換了一個賽道,他們可能不會有這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