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還是「以哈衝突」?從以巴網路論戰,反思我們常出現的思考盲點

2023/10/2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近期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Hamas)攻擊以色列音樂節,並擄走人質,引爆新一輪以巴衝突。除了中東國家之外,世界各地也持續關注。而台灣的網路論壇也分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兩派引爆論戰,無論是PTT八卦版或是Dcard等網路社群,都有關於此事件的大量討論。


以巴問題牽涉到宗教、人權及大國間的國際關係等複雜議題,我只是普通大學生,不是國際政治專家,無法提出更好的見解。但這段期間網路上的眾多討論,倒是讓我想和大家聊聊關於我們在看待公眾議題時,容易出現的思考盲點。

近期以巴衝突再起,多國均密切關注後續發展。圖為本次衝突中,遭以軍炸毀的建築物。(圖源:鉅亨網)

近期以巴衝突再起,多國均密切關注後續發展。圖為本次衝突中,遭以軍炸毀的建築物。(圖源:鉅亨網)

盲點一:過於以「正義」或「道德」的觀點看待衝突雙方

在關於本次以巴衝突的相關討論中,無論是支持以色列或支持巴勒斯坦的一方,都以彼此之間的反人類行為批評對方,認為我方是「正義之師」。


然而在國與國之間的衝突或戰爭中,沒有一方是絕對的正義:只要交戰雙方處於戰爭狀態,彼此都會有違反道德與人權的行為,無論是以色列長期在加薩走廊以圍牆限制巴勒斯坦人民自由,或是哈馬斯屠殺以色列人民,都是應該被譴責的行為,沒有誰是完全無辜的。

以色列政府長期在巴勒斯坦建立屯墾區,壓迫當地人生存環境,圖為屯墾區一角。(圖源:人間福報)

以色列政府長期在巴勒斯坦建立屯墾區,壓迫當地人生存環境,圖為屯墾區一角。(圖源:人間福報)

另一方面,用「道德」論斷事件雖然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卻也容易讓我們過於將事件簡化,而忽略背後的脈絡與環境因素。就以以巴問題為例,當我們一味地用道德批判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雙方的行為時,我們很容易會陷入「對/錯」的二分法,不是「以色列錯/巴勒斯坦對」,就是「巴勒斯坦錯/以色列對」,但以巴衝突的背後事實上有更多的歷史與宗教、甚至是經濟、政治因素,難以用所謂的道德標準來看待。

哈瑪斯在以色列境內大量屠殺平民,引發國際譴責,圖為遭哈瑪斯屠村的以色列村落(圖源:自由時報)

哈瑪斯在以色列境內大量屠殺平民,引發國際譴責,圖為遭哈瑪斯屠村的以色列村落(圖源:自由時報)

盲點二:將各大勢力簡化為同一群體,忽略團體內部異質性

在本次雙方的論戰中,我們可以發現兩方的支持者在發言時主語都是「以色列」或「巴勒斯坦」,將雙方視為一個整體看待,但無論是以色列或巴勒斯坦內部,其實都有許多不同的聲音,不能一概而論。

即使是猶太群體內部,也有不少人反對以色列政府的暴行。圖為反以色列遊行中,示威者舉起「反以色列不等於反猶太」的標語(圖源:伊斯蘭之光)

即使是猶太群體內部,也有不少人反對以色列政府的暴行。圖為反以色列遊行中,示威者舉起「反以色列不等於反猶太」的標語(圖源:伊斯蘭之光)

即使是以色列及猶太群體內部,對於巴勒斯坦問題實際上也有不同的意見:雖然目前執政的極右派納坦雅胡政權對於巴勒斯坦採取強硬態度,但以色列亦有許多反對派人士反對納坦雅胡的政策,並譴責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區設置屯墾區。至於非以色列人的猶太群體中,有許多早已對以色列政府的行為相當反感,甚至不認同以色列建國。同樣地,在巴勒斯坦內部,也有著從溫和到激進的政治光譜,從巴解組織哈馬斯,雖然都希望推動巴勒斯坦建國,但兩方無論從政治立場、激進程度到左右派,實際上都有極大的差距。

以本次以巴衝突為例,實際上較好的用詞是「以哈衝突」:因為本次與以色列爆發衝突的哈瑪斯,實際上是在巴勒斯坦內部屬於較為激進的一派,而溫和派的巴解並沒有參與本次的恐攻。這也提醒我們:當我們在看待公共議題時,我們必須經常提醒自己「特定群體不能代表所有人」,才能在看待公共議題時,避免以偏概全的觀點。

raw-image
在巴勒斯坦內部,從巴解組織到哈瑪斯雖然都希望推動巴勒斯坦建國,但雙方從激進程度到左右派都大不相同。圖為哈瑪斯首領伊斯梅爾·哈尼亞(上)及巴解組織創始人阿拉法特(下)(圖源:維基百科)

在巴勒斯坦內部,從巴解組織到哈瑪斯雖然都希望推動巴勒斯坦建國,但雙方從激進程度到左右派都大不相同。圖為哈瑪斯首領伊斯梅爾·哈尼亞(上)及巴解組織創始人阿拉法特(下)(圖源:維基百科)

盲點三:將不認同我方的群體打為特定政治立場,而非理性對話

除了對以巴雙方的討論外,我們也可以發現部分網友在討論相關議題時,會將不認同自己觀點的網友視為特定政治立場的支持者,例如認為支持巴勒斯坦的一方一定是「藍粉、柯粉」,或認為支持以色列的一方一定是「綠粉」。這對於討論公共議題來說,實際上是相當不利於打破同溫層的一種對話方式。


對於人類來說,因為大腦思考相當耗能,我們往往會下意識採取較為節省能量的思考方式,「二分法」便是其中一種:透過「我族/非我族」的二分,我們可以很快地畫出誰是屬於我們這個群體,而誰不是。但如果我們只看自己支持的一方,而將反對的一方都視為特定立場的支持者,反而容易將自己局限在特定的思考框架中,阻礙對於公共事務的討論。

部分網友將支持以色列的一方打為「綠粉」。(圖源:mobile01)

部分網友將支持以色列的一方打為「綠粉」。(圖源:mobile01)

不僅是以巴問題,大到藍綠之間的紛爭,小到班上或社團的事務,我們都很容易在不知不覺間陷入上述的思考盲點。要更全面、更客觀地思考,我們必須時時用這些解方來反省自己:


解方一:適度放下「道德」,回到「利益」的角度去思考

在長期受到社會化的制約下,我們在看待事情時經常是以「道德」、「正義」為標準,並以此作為個人的好惡。然而比起道德,「利益」才是大多數的決策背後最大的考量。


當我們能夠釐清事件背後的利益考量時,我們才能更理解事件雙方—甚至是多方—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策,而不會陷入一味以道德批判彼此的思考困境。

雖然我們常以「道德」評斷對錯,但在決策過程中影響更大的往往是「利益」。

解方二:了解到一個團體內部一定有不同的聲音,不能以特定群體代表所有人

在看待事件時,我們必須了解到一個團體內部一定會有不同的聲音,不能以特定的群體代表所有人,也不能因為這些特定的群體,就認為「某一群體的人都是如此」。


很多時候對於特定群體的刻板印象或是偏見,就是因為我們很容易將某些特定的族群當成是群體的全部,而沒有真正深入了解該族群。例如認為原住民很會唱歌,或是認為基督徒反同。但這些成見很容易讓我們在看待特定群體時,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而忽略群體之間的差異性。

受到護家盟等保守派群體影響,許多人會認為「基督徒=反同」,但實際上基督教內部亦有挺同人士。圖為挺同派牧師陳思豪在反同公投辯論上發表支持同婚言論。(圖源:風傳媒)

受到護家盟等保守派群體影響,許多人會認為「基督徒=反同」,但實際上基督教內部亦有挺同人士。圖為挺同派牧師陳思豪在反同公投辯論上發表支持同婚言論。(圖源:風傳媒)

解方三:在認定對方為特定立場之前,先嘗試與其對話

當我們發現對方對特定議題有特定傾向時,比起一味地批判,我們更應該試著理解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想法,並適時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在對話的同時,我們也要了解到:不要要求對方一定要認同自己的觀點。畢竟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對於事物的看法一定不會完全相同。

當我們發現對方對特定議題有特定傾向時,比起一味地批判,我們更應該試著理解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想法,並適時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小結:正是因為每個人都做不到,我們才更要督促自己練習思考習慣

當然,要理性、客觀的看待事物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我自己也沒辦法做得很好。不過就是因為我們都做不到這件事,我們才更應該時時審視自己:在看事情的時候,是否陷入了某些盲點而不自知?當你能警覺到自己正陷入某些思考盲點時,你就更能在往後的思考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並擁有更開闊的視野。


24會員
31內容數
「大學到底是什麼?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大學教育?」這是我從大一開始,便不斷在思考的問題。在過去,大學被視為是培養學術人才的搖籃,而到了近代,大學則逐漸與產業接軌,成為產業人力資源的重要來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