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爾練習W16:觀察一個人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raw-image

崇建老師說,這週的功課是「觀察一個人的情緒」,可以自己主觀詮釋判斷,不用告訴任何人。並且記錄一下那個人說了什麼、什麼樣的表情,感覺到他有什麼情緒。

我嚐試去作了,但,說實說,我沒有辦法好好的觀察一個人。

只要觀察到另一位家人的情緒,我內心很快就會升起對應的我的情緒。

對小孩是這樣,對另一半,也是這樣。

叫小孩寫完功課再玩平板,小孩就跨下臉。我完全能判斷他的失望,但我內心也對應產生了「生氣」、「煩燥」。

請另一半代為處理小孩事務,另一半就表情不耐。我完全能判斷他的煩燥,但我的內心也對應產生了「生氣」、「煩燥」、「委屈」。

以前的我,會霹靂啪啦的破口狂念,講出一堆大道理,證明我的要求一點都不過分。

但現在的我,常常感到無奈後吸一口氣,選擇閉上嘴,轉身、離開現場。

轉頭靜默的心裡充滿疑問,很不解地想看清自己「生氣」與「煩燥」後面的害怕、委屈、難過到底是什麼。

為了跟自己對話,我不得不關掉彼此對話。

但,這是「打岔」,對親愛家人的「打岔」。

我知道「打岔」在人際間並不是好方法,但,剛學會關注感受的我,我自己的一大堆情緒就解讀不完了,哪還有心思定眼地去觀察別人?

我想,我應該還有很大塊的冰山要清理。

如果自己的冰山還巨大,那該如何靠近另一個冰山?

我覺得我必須先能平靜觀察自己,才能平靜觀察別人。

於是,我設定了這項功課的前題:「自己先平靜再說」。

「打岔」只是一種暫時耳根清靜、平靜的假象,但卻完全禁不起舊事重提、禁不起情緒悶燒。

儘此如此,我還是決定「我要打岔」;我打算把「打岔」當作我的修煉場,在自己心中的修煉場裡,把舊事重提、讓情緒沸燃,看能不能煉出什麼東西來。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娃找艾娃的沙龍
8會員
18內容數
「薩提爾練習」指的是李崇建老師的《一週一練習,一年學會冰山理論》有聲書;W1代表第1週。
2023/12/21
這四週的練習主題,是「好奇」。 崇建老師交代的功課是要透過「好奇」來啟動人際間的對話,然後運用前幾堂課所說的「情緒」、「感受」與「回溯」來與身邊的人互動。 在拜讀崇建老師的諸多著作時,發現他常常強調「好奇」,並說「好奇,是一種素養」。 我很認同這樣的人際對話方式,所以,我為這項功課設定了一個標
Thumbnail
2023/12/21
這四週的練習主題,是「好奇」。 崇建老師交代的功課是要透過「好奇」來啟動人際間的對話,然後運用前幾堂課所說的「情緒」、「感受」與「回溯」來與身邊的人互動。 在拜讀崇建老師的諸多著作時,發現他常常強調「好奇」,並說「好奇,是一種素養」。 我很認同這樣的人際對話方式,所以,我為這項功課設定了一個標
Thumbnail
2023/12/07
這週崇建老師給的功課,是要述說一個事件,學著看看事件背後帶來的可能原因。 在這幾週靜心與敘說回憶的練習以來,我漸漸可以比較敏銳地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與身體狀況。 我持續利用生活空檔,那怕只有短短的幾分鐘,找個舒服的椅子坐下,去靜身、納心、靜心,把當下擾人的念頭給突顯出來,再用4A、6A去照顧那個心緒
Thumbnail
2023/12/07
這週崇建老師給的功課,是要述說一個事件,學著看看事件背後帶來的可能原因。 在這幾週靜心與敘說回憶的練習以來,我漸漸可以比較敏銳地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與身體狀況。 我持續利用生活空檔,那怕只有短短的幾分鐘,找個舒服的椅子坐下,去靜身、納心、靜心,把當下擾人的念頭給突顯出來,再用4A、6A去照顧那個心緒
Thumbnail
2023/11/30
這週的功課是「口述一個事件,並描述自己的感受、去辨識情緒,停頓去感覺那時或現在的情緒及感受。」 腦中浮現一個夏日的童年回憶。 小時候,我家住在交流道旁的大馬路上,父親開店作生意,而我與哥哥在不上課的日子裡,就是往住家附近的一個大空地跑。 我家後方一塊政府單位所管的閒置土地,大概有一個校園那麼寬
Thumbnail
2023/11/30
這週的功課是「口述一個事件,並描述自己的感受、去辨識情緒,停頓去感覺那時或現在的情緒及感受。」 腦中浮現一個夏日的童年回憶。 小時候,我家住在交流道旁的大馬路上,父親開店作生意,而我與哥哥在不上課的日子裡,就是往住家附近的一個大空地跑。 我家後方一塊政府單位所管的閒置土地,大概有一個校園那麼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崇建老師說,這週的功課是「觀察一個人的情緒」,可以自己主觀詮釋判斷,不用告訴任何人。並且記錄一下那個人說了什麼、什麼樣的表情,感覺到他有什麼情緒。 我嚐試去作了,但,我沒有辦法好好的觀察一個人。 只要觀察到另一位家人的情緒,我內心很快就會升起對應的我的情緒。 對小孩是這樣,對另一半,也是這樣。
Thumbnail
崇建老師說,這週的功課是「觀察一個人的情緒」,可以自己主觀詮釋判斷,不用告訴任何人。並且記錄一下那個人說了什麼、什麼樣的表情,感覺到他有什麼情緒。 我嚐試去作了,但,我沒有辦法好好的觀察一個人。 只要觀察到另一位家人的情緒,我內心很快就會升起對應的我的情緒。 對小孩是這樣,對另一半,也是這樣。
Thumbnail
專注傾聽他人,這太老生常談了。 但其中崇建老師說的一段話,衝擊到我了:「如果一個人不曾被好好的傾聽,那這個人可能就沒辦法好好傾聽別人。」 回想過去,竟找不到「自己被好好傾聽」的記憶…… 不管是學生時期還是在職場,週遭朋友常跟我倒心情垃圾,我很擅長安慰人,也常常幫忙想辦法,有時朋友話匣子一開,聊
Thumbnail
專注傾聽他人,這太老生常談了。 但其中崇建老師說的一段話,衝擊到我了:「如果一個人不曾被好好的傾聽,那這個人可能就沒辦法好好傾聽別人。」 回想過去,竟找不到「自己被好好傾聽」的記憶…… 不管是學生時期還是在職場,週遭朋友常跟我倒心情垃圾,我很擅長安慰人,也常常幫忙想辦法,有時朋友話匣子一開,聊
Thumbnail
聆聽別人的意見,也學習他人的作法,最後開始一點點的改變與他人的互動模式 面對自己造成的缺失真的很難,但一直不讓孩子面對,更容易累積成怨天尤人的特質 老師鼓勵大家,每次做一點點不一樣的嘗試就好,久了,這些涓涓細流也能匯成大河
Thumbnail
聆聽別人的意見,也學習他人的作法,最後開始一點點的改變與他人的互動模式 面對自己造成的缺失真的很難,但一直不讓孩子面對,更容易累積成怨天尤人的特質 老師鼓勵大家,每次做一點點不一樣的嘗試就好,久了,這些涓涓細流也能匯成大河
Thumbnail
多年前就拜讀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對話練習》,在當年是知名暢銷書,但我,無感。 直到,遇見了《內在小孩》一書,才彷彿從厚磚牆鑿了一個小洞,慢慢透出「自己」的微光。 我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點點滴滴地「清理」,逐感逐字地面對,寫下有關自己的曾經。 後來,又才重新遇上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冰山理論。
Thumbnail
多年前就拜讀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對話練習》,在當年是知名暢銷書,但我,無感。 直到,遇見了《內在小孩》一書,才彷彿從厚磚牆鑿了一個小洞,慢慢透出「自己」的微光。 我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點點滴滴地「清理」,逐感逐字地面對,寫下有關自己的曾經。 後來,又才重新遇上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冰山理論。
Thumbnail
記得,剛接觸薩提爾的時候。看書,好像都懂。闔上書,腦筋一片空白。 初上工作坊,我的情緒很滿,體驗性很強。整個人有點像經歷一場大地震,驚魂未定不打緊,餘震還讓人暈頭轉向。更別說是弄懂冰山跟對話到底是怎麼回事。
Thumbnail
記得,剛接觸薩提爾的時候。看書,好像都懂。闔上書,腦筋一片空白。 初上工作坊,我的情緒很滿,體驗性很強。整個人有點像經歷一場大地震,驚魂未定不打緊,餘震還讓人暈頭轉向。更別說是弄懂冰山跟對話到底是怎麼回事。
Thumbnail
不管是家人或伴侶,我們都是想要互相關心的,但是卻又常常因為情緒一上來,就容易著急、總想著要趕快解決問題。想好好對話的心,最後都變成雙方只是在據理力爭自己的觀點。變成在乎自己、在乎情境、忽略他人的指責姿態。
Thumbnail
不管是家人或伴侶,我們都是想要互相關心的,但是卻又常常因為情緒一上來,就容易著急、總想著要趕快解決問題。想好好對話的心,最後都變成雙方只是在據理力爭自己的觀點。變成在乎自己、在乎情境、忽略他人的指責姿態。
Thumbnail
當你遇到他人的情緒時,你自己應對姿態裡有什麼情緒呢?你是否也有跟小比一樣過的經驗,當別人生氣時,我們也用生氣的方式回應給對方,我一直到接觸了冰山理論之後,才知道原來生氣不只是生氣、難過不只是難過、開心不只是開心,在這些應對的姿態下,實還有著其的情緒,只是不曾覺察、不曾面對,更不知道怎麼處理了。
Thumbnail
當你遇到他人的情緒時,你自己應對姿態裡有什麼情緒呢?你是否也有跟小比一樣過的經驗,當別人生氣時,我們也用生氣的方式回應給對方,我一直到接觸了冰山理論之後,才知道原來生氣不只是生氣、難過不只是難過、開心不只是開心,在這些應對的姿態下,實還有著其的情緒,只是不曾覺察、不曾面對,更不知道怎麼處理了。
Thumbnail
你面對他人的感受時,你如何應對呢? ❝你害怕感受嗎?當面對他人的感受時,你怎麼去看待和應對的呢?當下你自己的感受是如何的呢?❞ 你害怕感受嗎?當感受到傷心、難過、生氣、焦慮時,怎麼去面對、看待、接納呢?
Thumbnail
你面對他人的感受時,你如何應對呢? ❝你害怕感受嗎?當面對他人的感受時,你怎麼去看待和應對的呢?當下你自己的感受是如何的呢?❞ 你害怕感受嗎?當感受到傷心、難過、生氣、焦慮時,怎麼去面對、看待、接納呢?
Thumbnail
第7週 《覺察自己應對姿態裡的情緒》 上周的觀察有什麼發現?面對他人情緒時,自己是如何應對。 有沒有在面對同樣的情緒中,因不同對象而有不同應對。 (大聲回答:有!!!) 這個觀察 就只是觀察,觀察是不必評價的, 觀察是站在高處來觀看自己的狀態。 (對對對,就是這種感覺) 接下來要進入冰山了。
Thumbnail
第7週 《覺察自己應對姿態裡的情緒》 上周的觀察有什麼發現?面對他人情緒時,自己是如何應對。 有沒有在面對同樣的情緒中,因不同對象而有不同應對。 (大聲回答:有!!!) 這個觀察 就只是觀察,觀察是不必評價的, 觀察是站在高處來觀看自己的狀態。 (對對對,就是這種感覺) 接下來要進入冰山了。
Thumbnail
在每一次的家長體驗課中,我總是會針對事件來詢問家長:「你的感受是什麼?或是你的情緒是什麼?」我得到的回答常常是:「我覺得他無法聽懂我的話。我覺得我需要換個方式。我覺得......」原來要說出自己的感受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我們很常用大腦來思考著我們的想法和行為;但卻很少用心去體驗自己的感受。
Thumbnail
在每一次的家長體驗課中,我總是會針對事件來詢問家長:「你的感受是什麼?或是你的情緒是什麼?」我得到的回答常常是:「我覺得他無法聽懂我的話。我覺得我需要換個方式。我覺得......」原來要說出自己的感受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我們很常用大腦來思考著我們的想法和行為;但卻很少用心去體驗自己的感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