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爾練習W13:運用靜心,擴大對感受的覺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回顧上完的12堂課,我用了半年、近一倍的時間才完成。

因為有書寫,所以再回顧那時的文章與心境,發現這半年來,卸下了好多莫名的壓力。

這半年來,我開始對自己好奇、傾聽自己、覺察自己的感受、回溯記憶,並且學習「接納自己」,接納現在的自己、過去的自己;接納有時指責、有時討好、有時超理智,與有時打岔的自己。

覺察自己很難,接納自己也不容易,但跟著崇建老師的課,我一點一滴地辨識出被擠壓埋藏在心裡的小自己,把每個小自己從角落裡拉出來,好好看一看、好好聽一聽、好好說個抱歉、好好地擁抱與接納那個原本不被自己認同的小自己。

自從習得『覺察「感受」,不只有情緒,還包括身體的感覺』時,我才又更進一步的了解自己。

原來,我不能接受自己「累」。

累是身體發出的訊號,我完全能夠感覺到自己的疲累,但長久以來,再累我也是熬著夜不願去睡。

在職場時,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飯,有時就算沒加班,我也一樣熬夜;年輕那時還沒有手機平板或網路吃到飽,就算累,也是看著HBO的重播無聊電影,直到凌晨。

當了媽之後,過了前一年的親餵時期,我就開始回歸熬夜;每天都祈禱小孩趕快入睡,我才能起身開始我自己的時段。通常都是熬到不得不才上床,畢竟隔天一早還得起床照顧孩子。

我常常檢討自己應該早點睡、晚睡不健康,而且早上賴床或精神不好,也影響心情。

但,幾十年來,再多檢討也沒什麼改變。唯一的改變是,我年紀大了,體力沒以前好,常常陪孩子入睡,我也跟著睡著了。跟著睡著也沒什麼關係,起床時精神也不錯,但卻會懊惱後悔昨晚沒有掌握到自己的時間……

這幾週的覺察身體感受,我才發現,我的肩胛與胸口幾乎一整天都緊緊的,身體也是一整天都累累的。

當我把身體感受與心情情緒,連在一起時,我發現,我好像不能接受自己「累」:身體一直說「我很累我很累」,但理智說「我不要休息我不要休息」。

我似乎把「熬夜」當作一種燃燒自己的熱血,把「睡覺」當作是一種偷懶的行為,所以,即使累,我也還是會選擇不睡,找事做、找書看。

本週崇建老師給的靜心功課,從一天3分鐘開始。

這個標凖,實在太適合我了。因為有關「靜心」這事,我試過無數次,沒一次成功。

長久以來,不管是心理學還是宗教學,都推崇「靜心、冥想」的穩定情緒效果,但多數是建議半小時、一小時或更長。有時,即便我能夠讓自己安靜坐下來,我的心也從來沒能真正靜下來。

最常看到的形容是「摒除一切思緒,專注呼吸」;這一秒專注呼吸,我下一秒就思緒亂入……靜心失敗的我,常常覺得自己一定是凡夫俗子到不行,才沒有辦法「摒除一切思緒」。

然而,當我以「3分鐘」為目標時,感覺到比較有信心。

於是我看著時鐘,凖備開始:我開始我的呼吸,深吸一口氣、再吐一口氣,然後我感到肩胛很緊,於是我嚐試放鬆我的肩膀,然後我再深吸一口氣、再吐一口氣,覺得肩膀似乎還可以再鬆一點,又呼吸了幾次,打了幾個嗝,而且稍稍後拉了肩胛,突然覺得上半身鬆了、直了、不駝背了。一轉眼,3分鐘早過了,思緒來不及亂入,就完成了我的第一次靜心。

這算我第一次完成靜心。心有沒有靜不知道,但,身,靜了。

這3分鐘帶來的上背部肌肉放鬆,讓我有一股輕鬆感。於是,我很快地進行了第二次的靜心。

第二次靜心,我就沒有設定時間了。我繼續觀察我的呼吸及放鬆背部肌肉,我呼吸時感覺到內衣好緊,連想擴張胸腔多吸點氣都被阻撓……於是我鬆開我的內衣扣具,頓時氣就順到肚子了。想到這,突然有個思緒跑進來「我好像很久沒有買件適合的內衣了」……自從當了媽之後,網購成為主要消費模式,而網路上購買的內衣沒辦法試穿,常常是買回來就是「大概、還可以」的不滿意…然後又另外跑進來一個思緒…今天要凖備下週的試教課程,講稿還沒寫好,怎麼辦……會不會被我搞砸……想到這我就覺得自己應該趕快去凖備課程資料才對,別靜什麼心了……

生活中「憂慮、緊張」的人事物,最常打亂「靜心」;一想到那些人事物,就有一種「得快點去處理」的催促感,不要說心靜下來,連坐都坐不住。

這類思緒,真的很難「摒除」。

每次都覺得如果我做不到「摒除思緒」,我的靜心就失敗了。

但這次,我想起崇建老師的6A;我邊深吸呼邊告訴自己:我覺察到我內心有緊張,一想到下週要進行的第一次試教,我就覺得很緊張……我可以感到緊張沒關係,我接受我的緊張,那並不代表我會失誤……會不會我第一次嚐試就出包出糗?……我可以接受我對失誤失敗的恐懼……我可以接受自己一步一腳印的嚐試與努力……在接納與照顧了自己「所有」冒出的感受及思緒之後,我覺得,我又可以專心在我的呼吸與放鬆肩胛了。

等回過神來,瞄了一眼時鐘,10分鐘過去了。時間過好快。

我覺得我的心,好像變安靜了。原本張牙舞爪的憂慮緊張恐懼,其實也沒有消失,只是靜靜的伏在角落,像在樹下乘涼的非洲大獅。

原來,靜心之前,要先「納心」。

我一直以為,靜心是要讓心變安靜、變無聲,但事實上是相反,靜心是要讓心的聲音有機會冒出來,然後被照顧、被接納,而不是被摒除。

被照顧、被接納的心所呈現的「靜」,比較像回歸到潺潺輕流的小溪,而不是平靜無波的湖面。

跟吞噬一切的土石流相比,潺潺輕流的小溪,是一種令人心寧愉悅的安靜。而且那股動態的寧靜,具有某種向前的力量。

身體的放鬆,引出擾人的心緒;仔細辨識與照顧那擾人的心緒,直到回歸心的寧靜;而心的寧靜,再回饋到身體的放鬆。

原來,靜心,是照顧身體與心緒的無限迴圈;一個專屬自己、隨時可以照顧自己身體與心緒的「能量迴圈」。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娃找艾娃的沙龍
8會員
18內容數
「薩提爾練習」指的是李崇建老師的《一週一練習,一年學會冰山理論》有聲書;W1代表第1週。
2023/12/21
這四週的練習主題,是「好奇」。 崇建老師交代的功課是要透過「好奇」來啟動人際間的對話,然後運用前幾堂課所說的「情緒」、「感受」與「回溯」來與身邊的人互動。 在拜讀崇建老師的諸多著作時,發現他常常強調「好奇」,並說「好奇,是一種素養」。 我很認同這樣的人際對話方式,所以,我為這項功課設定了一個標
Thumbnail
2023/12/21
這四週的練習主題,是「好奇」。 崇建老師交代的功課是要透過「好奇」來啟動人際間的對話,然後運用前幾堂課所說的「情緒」、「感受」與「回溯」來與身邊的人互動。 在拜讀崇建老師的諸多著作時,發現他常常強調「好奇」,並說「好奇,是一種素養」。 我很認同這樣的人際對話方式,所以,我為這項功課設定了一個標
Thumbnail
2023/12/14
崇建老師說,這週的功課是「觀察一個人的情緒」,可以自己主觀詮釋判斷,不用告訴任何人。並且記錄一下那個人說了什麼、什麼樣的表情,感覺到他有什麼情緒。 我嚐試去作了,但,我沒有辦法好好的觀察一個人。 只要觀察到另一位家人的情緒,我內心很快就會升起對應的我的情緒。 對小孩是這樣,對另一半,也是這樣。
Thumbnail
2023/12/14
崇建老師說,這週的功課是「觀察一個人的情緒」,可以自己主觀詮釋判斷,不用告訴任何人。並且記錄一下那個人說了什麼、什麼樣的表情,感覺到他有什麼情緒。 我嚐試去作了,但,我沒有辦法好好的觀察一個人。 只要觀察到另一位家人的情緒,我內心很快就會升起對應的我的情緒。 對小孩是這樣,對另一半,也是這樣。
Thumbnail
2023/12/07
這週崇建老師給的功課,是要述說一個事件,學著看看事件背後帶來的可能原因。 在這幾週靜心與敘說回憶的練習以來,我漸漸可以比較敏銳地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與身體狀況。 我持續利用生活空檔,那怕只有短短的幾分鐘,找個舒服的椅子坐下,去靜身、納心、靜心,把當下擾人的念頭給突顯出來,再用4A、6A去照顧那個心緒
Thumbnail
2023/12/07
這週崇建老師給的功課,是要述說一個事件,學著看看事件背後帶來的可能原因。 在這幾週靜心與敘說回憶的練習以來,我漸漸可以比較敏銳地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與身體狀況。 我持續利用生活空檔,那怕只有短短的幾分鐘,找個舒服的椅子坐下,去靜身、納心、靜心,把當下擾人的念頭給突顯出來,再用4A、6A去照顧那個心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這週崇建老師給的功課,是要述說一個事件,學著看看事件背後帶來的可能原因。 在這幾週靜心與敘說回憶的練習以來,我漸漸可以比較敏銳地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與身體狀況。 我持續利用生活空檔,那怕只有短短的幾分鐘,找個舒服的椅子坐下,去靜身、納心、靜心,把當下擾人的念頭給突顯出來,再用4A、6A去照顧那個心緒
Thumbnail
這週崇建老師給的功課,是要述說一個事件,學著看看事件背後帶來的可能原因。 在這幾週靜心與敘說回憶的練習以來,我漸漸可以比較敏銳地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與身體狀況。 我持續利用生活空檔,那怕只有短短的幾分鐘,找個舒服的椅子坐下,去靜身、納心、靜心,把當下擾人的念頭給突顯出來,再用4A、6A去照顧那個心緒
Thumbnail
回顧上完的12堂課,我用了半年、近一倍的時間才完成。 因為有書寫,所以再回顧那時的文章與心境,發現這半年來,卸下了好多莫名的壓力。 這半年來,我開始對自己好奇、傾聽自己、覺察自己的感受、回溯記憶,並且學習「接納自己」,接納現在的自己、過去的自己;接納有時指責、有時討好、有時超理智,與有時打岔的自
Thumbnail
回顧上完的12堂課,我用了半年、近一倍的時間才完成。 因為有書寫,所以再回顧那時的文章與心境,發現這半年來,卸下了好多莫名的壓力。 這半年來,我開始對自己好奇、傾聽自己、覺察自己的感受、回溯記憶,並且學習「接納自己」,接納現在的自己、過去的自己;接納有時指責、有時討好、有時超理智,與有時打岔的自
Thumbnail
這一週的功課是:覺察「胸悶」與「煩燥」,然後用6A照顧自己。 發現一早起床,就有煩燥了。原來,我經常地嘆氣,就是胸悶了,因為身體吸不到空氣,所以只好深吸一口氣再嘆出來……胸悶不察成自然,難怪我駝背數十年…… 沒刻意還真沒發覺,我怎麼這麼多「煩燥」;不管是人際互動的對話,還是生活細節的執行,大狀況
Thumbnail
這一週的功課是:覺察「胸悶」與「煩燥」,然後用6A照顧自己。 發現一早起床,就有煩燥了。原來,我經常地嘆氣,就是胸悶了,因為身體吸不到空氣,所以只好深吸一口氣再嘆出來……胸悶不察成自然,難怪我駝背數十年…… 沒刻意還真沒發覺,我怎麼這麼多「煩燥」;不管是人際互動的對話,還是生活細節的執行,大狀況
Thumbnail
星期二上午,什麼都不想做,難得孩子上全天課。明明知道有好多「to do list」在等待,但我只想放空、發呆。 想起了本週的功課:要用6A來「專注的覺察情緒」;於是我閉起了眼,深呼吸,好好感受一下此刻的情緒。 聞著廣霍香與岩蘭草的悠遠香氣,覺得當下,很舒服、很空白,但也覺得有點卡住,好像什麼拉著
Thumbnail
星期二上午,什麼都不想做,難得孩子上全天課。明明知道有好多「to do list」在等待,但我只想放空、發呆。 想起了本週的功課:要用6A來「專注的覺察情緒」;於是我閉起了眼,深呼吸,好好感受一下此刻的情緒。 聞著廣霍香與岩蘭草的悠遠香氣,覺得當下,很舒服、很空白,但也覺得有點卡住,好像什麼拉著
Thumbnail
全職實習結束後,我安排了一趟內觀之旅。為期十天的時間裡,我需要每天打坐10來個小時。 這十天是一個奇妙旅程。我像是進入到《神隱少女》的神秘隧道,跑到一個與俗世無關的地方。 交出了手機、錢包、書籍、筆記本。我只剩下我的身、腦、心,與衣物、鹽洗用品。 因為不能有任何社交(言語或是表情動作),我物理上,
Thumbnail
全職實習結束後,我安排了一趟內觀之旅。為期十天的時間裡,我需要每天打坐10來個小時。 這十天是一個奇妙旅程。我像是進入到《神隱少女》的神秘隧道,跑到一個與俗世無關的地方。 交出了手機、錢包、書籍、筆記本。我只剩下我的身、腦、心,與衣物、鹽洗用品。 因為不能有任何社交(言語或是表情動作),我物理上,
Thumbnail
從斷電般的午睡中醒來,腦中突然浮起一句話:「好好接住自己的累。」
Thumbnail
從斷電般的午睡中醒來,腦中突然浮起一句話:「好好接住自己的累。」
Thumbnail
現代人的生活繁忙,我們就像是拼命地在滾輪上奔馳的倉鼠一樣,陷入無止盡的忙碌循環之中。而這本書,正好可以陪伴這樣的你我,提醒我們好好地按下暫停鍵,仔細地去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透過有意識地練習放鬆,找回內在的平靜。
Thumbnail
現代人的生活繁忙,我們就像是拼命地在滾輪上奔馳的倉鼠一樣,陷入無止盡的忙碌循環之中。而這本書,正好可以陪伴這樣的你我,提醒我們好好地按下暫停鍵,仔細地去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透過有意識地練習放鬆,找回內在的平靜。
Thumbnail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