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在他人地圖上找自己的路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常常是出於愛和關心,希望他們能夠在自己的教導下健康成長,並擁有幸福、成功的未來

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實現自己當初的夢想,因為這些夢想曾經激勵過他們,也相信,孩子如果實現這些夢想,就會擁有成就感和滿足感

然而,正如"別在他人的地圖上找自己的路"這句話所提醒的,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獨特的個性、興趣和天賦,父母不能單方面的期望孩子按照自己的希望或規劃走人生的路,這種過度干預或期望,很可能會壓抑孩子的天性,讓他們感到迷茫或壓力重重,無法辨識、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父母的角色在於給予指引、提供和愛,但同時也應該尊重並支持孩子獨立尋找自己的興趣和目標,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個體,走向屬於自己的成功和幸福之路

父母的期望應該保持適度,不要過於強烈或固執,透過支持孩子尋找屬於自己的道路,鼓勵他們追求自己真正的夢想和目標,才能幫助孩子在自己的地圖上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道路,並實現不僅是父母夢想的延續,更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成就,這樣,孩子才能在追求自己的夢想的同時,擁有一個充實而幸福的人生

    希望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都不再迷失方向,而是能舒心自在,並且隨時都能 Stop and smell the roses. Enjoy lif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個人的心靈都是一本獨特的書,紀錄著自己的內心以及經歷的過往,並賦予獨特的價值和意義,這些記憶和情感組成了我們專有的個性、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使我們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我們的個人故事由無數個時刻和經歷交織而成,塑造了此時此刻的我們,即使從表層看來,也許彼此間故事雷同,但即使有小細節不同,整個故事就會不
    在面對困難、挑戰或是負面情緒時,過度鼓勵正向思考,刻意忽略或否定負面情感,強調只有正面情感才能解決問題,或只有積極思考才能改變現況...等觀點,這種忽視/無視個人真實情感和經歷的概念,被稱為"毒性正面思考" 這種思考方式往往過度宣揚"一切都會好起來"或"只要有正面的態度就能克服一切"...等無法真
    前幾天,跟幾位朋友討論到一個議題:有沒有人可以同時具備"堅強卻柔軟"的心呢? 有朋友認為不可能,但我知道是有的,尤其是從小的原生家庭中,若有一位缺席的父或母,那麼,家中比較體貼的孩子,就會自動補位,成為還留在位置上的那一位父或母的情緒替代伴侶,這個孩子就會在這種補位、錯位的環境下,被迫快速長大,一
    人的情緒,是錯綜複雜的,當負面情緒問題還單純時,若沒及時察覺、處理,就會不斷地累積,若不小心有事件,觸動了炸彈的開關,常常會就此產生連鎖反應,出現剪不斷理還亂的狀況,甚或,會有天崩地裂或是兵敗如山倒的骨牌效應,這時,就需要有耐心地慢慢梳理,找出故事的根源,而不是一昧的壓抑、逃避 處理的過程有點類似
    東方文化中,有一個很普遍的思想,就是"認命",但是大部份的人,似乎都曲解了這兩個字真正的含義,而把它和"放棄"劃上等號,這是一個很可怕的誤解,如果認命,得以換來心中平靜,那是好事,反之,如果是"不甘願、不得已"的認命,那就很可怕了,讓我說說我的想法吧: 真正的認命,指的是接受無法改變事實、放下抵抗
    每個人的心靈都是一本獨特的書,紀錄著自己的內心以及經歷的過往,並賦予獨特的價值和意義,這些記憶和情感組成了我們專有的個性、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使我們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我們的個人故事由無數個時刻和經歷交織而成,塑造了此時此刻的我們,即使從表層看來,也許彼此間故事雷同,但即使有小細節不同,整個故事就會不
    在面對困難、挑戰或是負面情緒時,過度鼓勵正向思考,刻意忽略或否定負面情感,強調只有正面情感才能解決問題,或只有積極思考才能改變現況...等觀點,這種忽視/無視個人真實情感和經歷的概念,被稱為"毒性正面思考" 這種思考方式往往過度宣揚"一切都會好起來"或"只要有正面的態度就能克服一切"...等無法真
    前幾天,跟幾位朋友討論到一個議題:有沒有人可以同時具備"堅強卻柔軟"的心呢? 有朋友認為不可能,但我知道是有的,尤其是從小的原生家庭中,若有一位缺席的父或母,那麼,家中比較體貼的孩子,就會自動補位,成為還留在位置上的那一位父或母的情緒替代伴侶,這個孩子就會在這種補位、錯位的環境下,被迫快速長大,一
    人的情緒,是錯綜複雜的,當負面情緒問題還單純時,若沒及時察覺、處理,就會不斷地累積,若不小心有事件,觸動了炸彈的開關,常常會就此產生連鎖反應,出現剪不斷理還亂的狀況,甚或,會有天崩地裂或是兵敗如山倒的骨牌效應,這時,就需要有耐心地慢慢梳理,找出故事的根源,而不是一昧的壓抑、逃避 處理的過程有點類似
    東方文化中,有一個很普遍的思想,就是"認命",但是大部份的人,似乎都曲解了這兩個字真正的含義,而把它和"放棄"劃上等號,這是一個很可怕的誤解,如果認命,得以換來心中平靜,那是好事,反之,如果是"不甘願、不得已"的認命,那就很可怕了,讓我說說我的想法吧: 真正的認命,指的是接受無法改變事實、放下抵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有些孩子從小立下志向,知道自己將來想讀什麼專業,朝著明確的目標努力。這樣的孩子讓父母安心,對於他們的想法,父母要麼支持要麼反對,支持的理由只有一個,這是孩子的夢想。反對的原因卻有千百樣,譬如這個夢想不設實際,那個專業太冷門將來難找工作,出國讀書學費太貴負擔不起...... 不管支持或反對,孩子最終
    Thumbnail
    父母常常對孩子抱有高期望,但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標準。本文探討如何應對孩子無法達到父母標準的情況,並強調放手的重要性。如何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目標,而不是一味迎合他人的期待,是每位父母應該思考的課題。
    Thumbnail
    對小孩來說,父母的樣子,就是他們最初對於長大後的想望。 比起一個偉大的媽媽,我更想當一個快樂的媽媽,因為我想給孩子一個活著是快樂的盼望。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Thumbnail
    有些家長強烈要求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每天向孩子灌輸自己當年如何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繼而出人頭地,然後要求孩子照方抓藥,努力讀書。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的孩子,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自問當年環境更惡劣也做得到,為什麼讓孩子享用最好的資源,成績卻無法提升?他們認定孩子不夠努力,完全無視孩子的本質和興趣,堅持將自己的
    Thumbnail
    世界變化很快,如何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夢想,似乎成了每位父母的擔憂。 但你知道嗎?夢想的種子往往在不經意間被種下,從日常生活點滴的探索到父母的生活故事,孩子們的興趣和潛能就這樣悄悄萌芽,每一刻都充滿了發現夢想的可能。 來吧,讓我們不要急於尋求答案,而是陪伴孩子一起,慢慢揭開夢想的神秘面紗。閱讀全文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身為父母一定會對孩子有所期望,覺察到自己的期望時,我們可以再多問問自己,期望背後我們在渴望什麼?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擁有幸福的未來,卻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有多麼需要自己做決定,應該協助他們經歷完整人生。讓孩子自己摸索、跌倒、爬起,體驗酸甜苦辣,最終他們仍可尋得適合自己的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會批評獨生子女多半嬌生慣養,而且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在人際關係上也相對比較不適應。然而,真的是如此嗎?至少以我自己養育一個孩子的經驗來看,我觀察到的狀況顯然與上述情況相反。我的孩子不僅比他人更具同理心,而且學習主動性很高,人際關係也表現良好,所以到底獨生子女跟自私自利及社會適應能力是否有關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有些孩子從小立下志向,知道自己將來想讀什麼專業,朝著明確的目標努力。這樣的孩子讓父母安心,對於他們的想法,父母要麼支持要麼反對,支持的理由只有一個,這是孩子的夢想。反對的原因卻有千百樣,譬如這個夢想不設實際,那個專業太冷門將來難找工作,出國讀書學費太貴負擔不起...... 不管支持或反對,孩子最終
    Thumbnail
    父母常常對孩子抱有高期望,但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標準。本文探討如何應對孩子無法達到父母標準的情況,並強調放手的重要性。如何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目標,而不是一味迎合他人的期待,是每位父母應該思考的課題。
    Thumbnail
    對小孩來說,父母的樣子,就是他們最初對於長大後的想望。 比起一個偉大的媽媽,我更想當一個快樂的媽媽,因為我想給孩子一個活著是快樂的盼望。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Thumbnail
    有些家長強烈要求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每天向孩子灌輸自己當年如何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繼而出人頭地,然後要求孩子照方抓藥,努力讀書。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的孩子,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自問當年環境更惡劣也做得到,為什麼讓孩子享用最好的資源,成績卻無法提升?他們認定孩子不夠努力,完全無視孩子的本質和興趣,堅持將自己的
    Thumbnail
    世界變化很快,如何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夢想,似乎成了每位父母的擔憂。 但你知道嗎?夢想的種子往往在不經意間被種下,從日常生活點滴的探索到父母的生活故事,孩子們的興趣和潛能就這樣悄悄萌芽,每一刻都充滿了發現夢想的可能。 來吧,讓我們不要急於尋求答案,而是陪伴孩子一起,慢慢揭開夢想的神秘面紗。閱讀全文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身為父母一定會對孩子有所期望,覺察到自己的期望時,我們可以再多問問自己,期望背後我們在渴望什麼?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擁有幸福的未來,卻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有多麼需要自己做決定,應該協助他們經歷完整人生。讓孩子自己摸索、跌倒、爬起,體驗酸甜苦辣,最終他們仍可尋得適合自己的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會批評獨生子女多半嬌生慣養,而且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在人際關係上也相對比較不適應。然而,真的是如此嗎?至少以我自己養育一個孩子的經驗來看,我觀察到的狀況顯然與上述情況相反。我的孩子不僅比他人更具同理心,而且學習主動性很高,人際關係也表現良好,所以到底獨生子女跟自私自利及社會適應能力是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