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動人的紙上行旅|《流轉的博物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世人有時輕看物質,不知道人生難料,需有舊物相伴,回憶才能輕輕附著其上。」-《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在看著一部幾乎以物品為主角的家族史,無意間想起了洪愛珠這段話,有時舊物的珍貴,並不在於它多價值連城,而是承載了一個個私人回憶,抓住了時間暫留,層層積累,見證了一整個時代興衰。

raw-image

這本書在說什麼?

《流轉的博物館》中的時代,是19 世紀末人稱「美好年代」的巴黎。作者艾德蒙.德瓦爾,曾以自己先祖伊弗魯西家為主角,寫下了這個透過經營銀行業致富的猶太家族,如何到巴黎落地生根,並定居在有著「金黃斜坡」美譽的蒙梭街(講到這裡,已經能幻想出那個年代的那條街上閃閃發光的模樣XD)而在這條街上有著另一個與伊弗魯西家族並列的猶太富豪——卡蒙多家族。

德瓦爾運用藝術家之眼,優美的文筆,追尋直到現在依然存在於巴黎的卡蒙多博物館,藉由過往的主人——卡蒙多伯爵的藝術收藏,講述另一則猶太家族史。這一幢美好房屋如何從美好年代,成為二戰被迫害的目標。原先要讓兒子繼承的一切卻因為他在一戰過世,而成為博物館、成為一個與逝者談話,也歡迎他們到來而創造的場所,裡頭收藏品的流轉,又如何對應人的離散?

raw-image

穿越時空的情書

然而這也是一部穿越時空的通信紀錄。
每一篇都是德瓦爾寫給早已不在人世的卡蒙多伯爵,藉由信內描述還原了當時的真人、真事與真物。不管是大名鼎鼎的畫家雷諾瓦曾為家族內的女孩繪製肖像,還是與寫出《追憶似水年華》的作家普魯斯特都有來往(驚!),就連家族聯姻,名門羅斯柴爾德家族、歐本海默家族(是的,就是今夏電影裡那位的家族)都是來賓!

德瓦爾有時藉著一幅收藏畫、屋內的某張照片或某幅掛毯,時而惋惜,時而幽默地與卡蒙多伯爵對話。大概是看出了伯爵一絲不苟又或許有潔癖的個性,語重心長的解釋塵埃作為「見證」的必要存在:「沒有一丁點塵埃的話,老爺子啊,要找到過往行跡,會比較辛苦。」😂

然而整本書最讓我動容的是趨近尾聲,也是最長的一封信。

1940年納粹暢行無阻的進入巴黎,家族成員就此展開了逃亡。德瓦爾此時改用上帝視角,講述了卡蒙多伯爵的後代們遭遇,彼時在黃金時代的幸福嘻笑,卻被硬生打碎、散落在各個猶太人集中營裡,最後他們化為塵埃,雖呼應了德瓦爾所說的「見證」,卻沒能落在自己的家鄉。


「你讓某件事物成了紀念品,回憶卻可能使人粉身碎骨。」

物件有時讓人動容,在於它凍結了時間。我們前往博物館所看的珍貴展品,有些往往是當時人們再尋常不過的物件,然而承載了當時人們生活、我們也不可能再經歷的回憶,而得以獨一無二。

raw-image
「歷史是這個當下發生的事,它不是過去,而是此時此刻的持續開展。」

看著這本書以物件為主角,重新形塑了我對「歷史」的定義。誰都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可能在歷史上留名,但物品可以,它們甚至能標記一個世代,不張揚,不改變自身樣貌,卻有著使世界靜下來的那股動力。
博物館的美好存在,或許也是提醒已經發生太多混亂、顛沛流離的現在、那些失了根的人們一個心滿意足的所在,告訴他們,你還有這裡。

raw-image

🫰🏻文末仍要小提醒:
這本書出現的家族人名之多,物件又更延伸出當時的歷史,需要反覆對照人物表與註釋,讓剛開始讀的我稍微感到混亂 🙈但若你是對美好年代的法國、藝術品收藏、家族史書寫有興趣的人,這本書你會看得很過癮,因為收錄很多精美照片。這本儼然就是一座繁複、飽含珍貴典藏的紙上博物館!

🤔️最後想問問大家,你喜歡逛博物館嗎?什麼形式的博物館是你喜歡的呢?

好久沒更新這裡(遮臉)近期閱讀欲回來後分享欲反倒大大降低,不知道是什麼回事XD~歡迎大家來畫說IG一起聊聊!

raw-image


紀錄最近看完,且好希望讓你們也知道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本書不斷探討著人類與社會、人類與物品間的緣分。作者尾關露絲,就是一位日裔美籍的禪師,在她詩意的筆觸下彷彿一場療癒之旅,挖開那有著囤物焦慮、忙還要更忙最後卻疲憊不堪的自己,究竟是否對自我有著匱乏,對逝去有著極欲忘卻的傷?才用不斷追逐又新又快且又能收入囊袋的物品來隱藏?
閱讀海倫.麥克唐納的新作《#向晚的飛行 》就如同她所提到的珍奇櫃一般,一開始以為全數都是動物的自然書寫,想不到也融合了植物、極地探險、家族回憶、甚至是「人」的故事——難民與知名探險家。這種多元的集合讓你意識到,海倫並不試圖將人與自然劃分開來,而是重新透過她的雙眼觀看世界。
你覺得自己是「大人」了嗎? 在最近的貼文與看過的書中,不斷看到各種迷惘的大人,這條沒有明確分界的線,好像默默就跨進來了,只覺得進入大人的世界問題更多…ಥ_ಥ 隨著時間流逝而無法避免的長大過程,究竟要怎麼形容當中的酸甜苦辣呢?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難免感到困惑,或許這些現下都不會有解答,但這些困惑是否有機會凝結成一個個思考過程?那是生命始終在等待我們主動尋找答案,讓我們在自動駕駛的生活、無自覺破壞的環境、只追求眼前名利時,起碼不要成為那個僵化又自以為的大人?
在我們對科幻作品有了浩瀚未知與炫麗科技的想像後,韓國的科幻小說屢屢打破我的認知,更貼近人性的溫柔。而千先蘭的《一千種藍》則在我們總是冀望科技必須越來越進步的當下詢問:人性究竟有沒有一起進步呢?
最近一本接著一本的好看小說著實讓人開心,而如果看到賞心悅目的封面更是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饗宴,剛好最近曝光的幾本共通點就是______?
這本書不斷探討著人類與社會、人類與物品間的緣分。作者尾關露絲,就是一位日裔美籍的禪師,在她詩意的筆觸下彷彿一場療癒之旅,挖開那有著囤物焦慮、忙還要更忙最後卻疲憊不堪的自己,究竟是否對自我有著匱乏,對逝去有著極欲忘卻的傷?才用不斷追逐又新又快且又能收入囊袋的物品來隱藏?
閱讀海倫.麥克唐納的新作《#向晚的飛行 》就如同她所提到的珍奇櫃一般,一開始以為全數都是動物的自然書寫,想不到也融合了植物、極地探險、家族回憶、甚至是「人」的故事——難民與知名探險家。這種多元的集合讓你意識到,海倫並不試圖將人與自然劃分開來,而是重新透過她的雙眼觀看世界。
你覺得自己是「大人」了嗎? 在最近的貼文與看過的書中,不斷看到各種迷惘的大人,這條沒有明確分界的線,好像默默就跨進來了,只覺得進入大人的世界問題更多…ಥ_ಥ 隨著時間流逝而無法避免的長大過程,究竟要怎麼形容當中的酸甜苦辣呢?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難免感到困惑,或許這些現下都不會有解答,但這些困惑是否有機會凝結成一個個思考過程?那是生命始終在等待我們主動尋找答案,讓我們在自動駕駛的生活、無自覺破壞的環境、只追求眼前名利時,起碼不要成為那個僵化又自以為的大人?
在我們對科幻作品有了浩瀚未知與炫麗科技的想像後,韓國的科幻小說屢屢打破我的認知,更貼近人性的溫柔。而千先蘭的《一千種藍》則在我們總是冀望科技必須越來越進步的當下詢問:人性究竟有沒有一起進步呢?
最近一本接著一本的好看小說著實讓人開心,而如果看到賞心悅目的封面更是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饗宴,剛好最近曝光的幾本共通點就是______?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天路過了明斯特歷史博物館,是免費參觀的,跟著展區從出土文物的時代一直走到近現代,經歷中世紀、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和二戰,看著自己平時常走的街景以前是什麼樣子,穿著古代服裝的人們站在我熟悉的湖畔,總有一股熟悉又陌生的情緒湧現。
Thumbnail
珍一直為她社區中那豐富多彩的人生故事所吸引。作為一名歷史學家,她致力於保存老年人的生活和遺產,這些智慧和經驗構成了社會的基石。她最珍視的相遇之一是與一位名叫托馬斯的老年人。托馬斯,帶著灰白的頭髮和溫和的笑容,經歷了一個世紀的變遷。
Thumbnail
講到文藝復興、講到佛羅倫斯,幾乎都會聯想到梅迪奇家族。這個家族縱橫商界、政界、宗教界,對14世紀佛羅倫斯經濟、政治、藝術、文化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該家族憑藉著大量財富及影響力,左右了佛羅倫斯前後長達三個世紀,也為後世帶來深遠的影響。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大量的藝術品。
Thumbnail
珍坐在昏暗的圖書館裡,四周是堆積如山的古老手稿和塵封的書籍。空氣中充滿了陳舊紙張和皮革封面的氣味。她已經在這裡待了好幾個小時,迷失在被遺忘的歷史世界裡。今天,她正在追尋一個特別難以捉摸的人物,一個叫艾莉諾的女子,生活在幾個世紀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年代久遠的零零七公事包,以及跟它相關的愛情故事。這篇文章介紹了包括政治、愛情、跟隨及分離等多個主題,讓讀者對當時的情感糾葛有更深入的瞭解。
翻到某年看完北美館展覽的札記。 “展覽主題「旅途」的部分有一部法國影片《我的朋友》藉由訪談不同人物勾勒出一位祖母與其家人之間的相處樣貌,在訪問到祖母本人的片段時祖母提到已故丈夫的往事,丈夫在11歲時就決定要與她共度一生,並且臨終前依然深愛,說「遇見你就是我這一生最美好的事情」。”
Thumbnail
這周來到嘉義,幫客人做塔羅占卜跟寵物溝通。結束工作之後,跟奧黛莉跑去故宮南院走走。 買了門票入場後。我們第一個進入的展覽室是故宮的熱門文物展,一邊參觀文物,奧黛莉也跟我分享:其實這些文物都還是會散發那個時代所遺留下的能量。 比如有隻鴨子造型的香薰爐,根據導覽所言,是古時的閨女跟如意郎君約會後,當
Thumbnail
《百年孤寂》的時間線跨越了百年(如同書名所暗示),並且以波恩地亞家族在此地從興盛到滅亡的過程為主軸。儘管結合了政治、民族主義、愛情、宗教與神話等不同元素,讀者不難發現其中的情節,就如同他們所使用的名字一般,只是不斷輪迴重演,帶有宿命色彩的文字,也讓人深刻體悟到人生在世的虛幻。
Thumbnail
圖書館一直都在努力適應時代,它展現著時代為了保存知識、傳播思想,所做的各種努力。
《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一書構成的方式容易說明,主要以這三百年為限度,由法語撰寫關於台灣的見聞。經作者收集與挑選,撰寫者多半親自因緣際會走訪台灣,對當地的政治、風俗、社會、地理、政治、族群等紀錄觀察。另外是由本書作者的對於每篇文本的撰述者簡介,撰述者來台的時代與脈絡。最後,不短的〈後記〉,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天路過了明斯特歷史博物館,是免費參觀的,跟著展區從出土文物的時代一直走到近現代,經歷中世紀、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和二戰,看著自己平時常走的街景以前是什麼樣子,穿著古代服裝的人們站在我熟悉的湖畔,總有一股熟悉又陌生的情緒湧現。
Thumbnail
珍一直為她社區中那豐富多彩的人生故事所吸引。作為一名歷史學家,她致力於保存老年人的生活和遺產,這些智慧和經驗構成了社會的基石。她最珍視的相遇之一是與一位名叫托馬斯的老年人。托馬斯,帶著灰白的頭髮和溫和的笑容,經歷了一個世紀的變遷。
Thumbnail
講到文藝復興、講到佛羅倫斯,幾乎都會聯想到梅迪奇家族。這個家族縱橫商界、政界、宗教界,對14世紀佛羅倫斯經濟、政治、藝術、文化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該家族憑藉著大量財富及影響力,左右了佛羅倫斯前後長達三個世紀,也為後世帶來深遠的影響。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大量的藝術品。
Thumbnail
珍坐在昏暗的圖書館裡,四周是堆積如山的古老手稿和塵封的書籍。空氣中充滿了陳舊紙張和皮革封面的氣味。她已經在這裡待了好幾個小時,迷失在被遺忘的歷史世界裡。今天,她正在追尋一個特別難以捉摸的人物,一個叫艾莉諾的女子,生活在幾個世紀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年代久遠的零零七公事包,以及跟它相關的愛情故事。這篇文章介紹了包括政治、愛情、跟隨及分離等多個主題,讓讀者對當時的情感糾葛有更深入的瞭解。
翻到某年看完北美館展覽的札記。 “展覽主題「旅途」的部分有一部法國影片《我的朋友》藉由訪談不同人物勾勒出一位祖母與其家人之間的相處樣貌,在訪問到祖母本人的片段時祖母提到已故丈夫的往事,丈夫在11歲時就決定要與她共度一生,並且臨終前依然深愛,說「遇見你就是我這一生最美好的事情」。”
Thumbnail
這周來到嘉義,幫客人做塔羅占卜跟寵物溝通。結束工作之後,跟奧黛莉跑去故宮南院走走。 買了門票入場後。我們第一個進入的展覽室是故宮的熱門文物展,一邊參觀文物,奧黛莉也跟我分享:其實這些文物都還是會散發那個時代所遺留下的能量。 比如有隻鴨子造型的香薰爐,根據導覽所言,是古時的閨女跟如意郎君約會後,當
Thumbnail
《百年孤寂》的時間線跨越了百年(如同書名所暗示),並且以波恩地亞家族在此地從興盛到滅亡的過程為主軸。儘管結合了政治、民族主義、愛情、宗教與神話等不同元素,讀者不難發現其中的情節,就如同他們所使用的名字一般,只是不斷輪迴重演,帶有宿命色彩的文字,也讓人深刻體悟到人生在世的虛幻。
Thumbnail
圖書館一直都在努力適應時代,它展現著時代為了保存知識、傳播思想,所做的各種努力。
《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一書構成的方式容易說明,主要以這三百年為限度,由法語撰寫關於台灣的見聞。經作者收集與挑選,撰寫者多半親自因緣際會走訪台灣,對當地的政治、風俗、社會、地理、政治、族群等紀錄觀察。另外是由本書作者的對於每篇文本的撰述者簡介,撰述者來台的時代與脈絡。最後,不短的〈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