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與藝(六)再說詩人・哲人・匠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文學藝術之學習,有變有不變。掌握了該門類文藝不變的美的規律,方能迅捷入乎其中,學書似書,學畫似畫,學雕刻似雕刻,學詩文似詩文;掌握了變的創發竅門,方能出乎其外而別開生面。不變,指的是外在普遍、客觀的定則之把握,属於定法,需要的是篤實的「匠人」鍛鍊功夫,即便缺乏師資指引,但憑精勤積習,融會歸納,美成在久,必然各有所得,只是遲速不同而已。所以說「不變」的法度規矩,是可學的。

變,指的是內在特殊、主觀審美情趣潛能的開顯,屬於個別法,需要的是頑皮性臨機應變的「詩人」感悟創造能力,這是一種天賦求生的本能,須靠自己領略,是由本源処自発演繹,無法模仿複製,既不能從外學得,也非父師之所能教導。再高明的教育家,対於學生的助益,充其量也只能啟之発之,無法「灌輸」。所以說「變」的情趣之抒發,是不可學的。

老子說:「知常曰明。」又說「不知常,妄作凶。」常與變對,常,是老實的築基,也是不變的理則;變,是頑皮的展現,也是自我的建樹。變,不可學;不變,可學。不管哪個行業,欲入乎其中而又能出乎其外,非掌握該門道的不變常理不可。而對於這個不變常理之體悟與把握,不但要有過來人的正確指導,還需有長時間的刻意演練學習,所謂習慣成自然,這便是所謂「匠人」的功夫。

蘇東坡說:「從外入者,皆非家珍。」是個極好註腳。至於學人面對一切人、事、物的心靈態度之真誠與矯偽如何,以及其所表現作品境界之高明宏大與否,端視其器識之大小與願力之深淺,需要的是性靈層面虛靜澄明的「哲人」涵養工夫,此則各隨稟性,非可勉強而至。文學藝術皆然,乃至人間百業,亦無一不然。

南懷瑾先生曾說:世間一切最傑出的成就者,都是絕頂聰明又肯下老實功夫的人完成的。偏偏世間越是上等聰明才智者,越加不肯甚至不屑作那看來像似笨人才會去做的死工夫,因而無法經由習慣而入於本能之自由與自然妙境。凡有心學藝或學道者,不能不於此留意致思。


文:沉醉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彈劍樓會客廳
24會員
198內容數
主筆:彈劍樓主
彈劍樓會客廳的其他內容
2023/10/29
有人說: 「完美本是謊言,缺憾突顯個性。」此話似有幾分道理。
Thumbnail
2023/10/29
有人說: 「完美本是謊言,缺憾突顯個性。」此話似有幾分道理。
Thumbnail
2023/10/21
《論語‧述而》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四句教,是孔門德、藝雙彰的「成人」教育大綱領,也是儒家學術思想的一個總拈提。歷來學者由於彼此理解不同,詮釋也頗不一致⋯⋯
Thumbnail
2023/10/21
《論語‧述而》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四句教,是孔門德、藝雙彰的「成人」教育大綱領,也是儒家學術思想的一個總拈提。歷來學者由於彼此理解不同,詮釋也頗不一致⋯⋯
Thumbnail
2023/10/20
《楞嚴經》上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 倘若於此有所悟入,禪修打坐便有可能走出盲人瞎馬的窘境⋯⋯
Thumbnail
2023/10/20
《楞嚴經》上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 倘若於此有所悟入,禪修打坐便有可能走出盲人瞎馬的窘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文學藝術之學習,有變有不變。掌握了該門類文藝不變的美的規律,方能迅捷入乎其中,學書似書,學畫似畫,學雕刻似雕刻,學詩文似詩文;掌握了變的創發竅門,方能出乎其外而別開生面⋯⋯
Thumbnail
文學藝術之學習,有變有不變。掌握了該門類文藝不變的美的規律,方能迅捷入乎其中,學書似書,學畫似畫,學雕刻似雕刻,學詩文似詩文;掌握了變的創發竅門,方能出乎其外而別開生面⋯⋯
Thumbnail
在這一切講求時間成本的現代化工商社會裡,大家對於毛筆書法普遍缺乏接觸,自難有深入了解這門藝術的機會。且別說什麼「詩人」或「哲人」的藝術內涵之陶養,光是形式書寫技法的「匠人」本事之操作與掌握,便已是一大挑戰,一大難題了。
Thumbnail
在這一切講求時間成本的現代化工商社會裡,大家對於毛筆書法普遍缺乏接觸,自難有深入了解這門藝術的機會。且別說什麼「詩人」或「哲人」的藝術內涵之陶養,光是形式書寫技法的「匠人」本事之操作與掌握,便已是一大挑戰,一大難題了。
Thumbnail
文友們閒聊時談起,何謂靈感?靈感從何而來?如何才能讓自己文思泉湧,續航力源源不絕呢?大家各抒己見,突然讓我有古人以文會友、詩會之情境,雖非雅集,卻也不亦樂乎。
Thumbnail
文友們閒聊時談起,何謂靈感?靈感從何而來?如何才能讓自己文思泉湧,續航力源源不絕呢?大家各抒己見,突然讓我有古人以文會友、詩會之情境,雖非雅集,卻也不亦樂乎。
Thumbnail
曾有創作經驗的人,幾乎都有體會過某刻神馳物外或耽溺於活動本身的心智狀態,接近神諭的訊息在耳邊或腦中轉瞬而過,而我們倉皇捕捉下絲毫。 甚至在這之後我們會感到困惑,這樣的作品真的是出自於我手,而非某種更強大的意念假託我手試圖傳地些訊息,而我有幸作為乘載這樣意念的工具。
Thumbnail
曾有創作經驗的人,幾乎都有體會過某刻神馳物外或耽溺於活動本身的心智狀態,接近神諭的訊息在耳邊或腦中轉瞬而過,而我們倉皇捕捉下絲毫。 甚至在這之後我們會感到困惑,這樣的作品真的是出自於我手,而非某種更強大的意念假託我手試圖傳地些訊息,而我有幸作為乘載這樣意念的工具。
Thumbnail
【書院晨音】 凡夫跟聖人的差別, 聖人見到的都是道,所以聖人能以道御術, 能看到萬物因緣變異的樞紐。 所以聖人可以創造因緣,可以把握因緣,可以不失時。 凡夫看到的都是生生滅滅的形象,不究竟的這些, 而我們還執著這些是真實的。 修行的人就是要見道。 _節錄 老子書第14章 道的存在 ∷∷∷∷∷∷
Thumbnail
【書院晨音】 凡夫跟聖人的差別, 聖人見到的都是道,所以聖人能以道御術, 能看到萬物因緣變異的樞紐。 所以聖人可以創造因緣,可以把握因緣,可以不失時。 凡夫看到的都是生生滅滅的形象,不究竟的這些, 而我們還執著這些是真實的。 修行的人就是要見道。 _節錄 老子書第14章 道的存在 ∷∷∷∷∷∷
Thumbnail
#何謂品位 #這是「好品味」被視為必備技能的時代
Thumbnail
#何謂品位 #這是「好品味」被視為必備技能的時代
Thumbnail
書的好壞和作者是新人還是老手沒關係。關係的是作者涉獵的廣度。涉足類型愈多,出一本書的價值就愈高。 這句話勾起我在國中時沉迷於金庸武俠世界裡的回憶,金庸就是屬於這樣的作者。我曾幻想自己是楊過,有屬於自己的小龍女....
Thumbnail
書的好壞和作者是新人還是老手沒關係。關係的是作者涉獵的廣度。涉足類型愈多,出一本書的價值就愈高。 這句話勾起我在國中時沉迷於金庸武俠世界裡的回憶,金庸就是屬於這樣的作者。我曾幻想自己是楊過,有屬於自己的小龍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