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數命例探討】美麗境界-天才與瘋子為一線之隔-談John Nash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學的時候在宿舍看過一部影片令我印象深刻,劇名為「美麗境界」;劇中描述一位真人真事的數學天才約翰.納許在長達多年的偏執型精神分裂症籠罩之下,精神面遊走於兩個世界,在理性與幻想之間相抗衡,但其在已離婚的妻子支持下,以及以自己的理性慢慢與病魔對抗,進而恢復原本的心智,挽救已失去的婚姻,甚至在晚年因以往發表過的博士論文而獲得諾貝爾經濟獎。這是一個特別的命例,特點一是命例擁有高智商,數學天份相當的強,甚至因其論文而獲得諾貝爾經濟獎,特點二是罹患精神上的疾病-精神分裂症,而且能夠經過治療恢復正常,符合常人腦中浮現出天才與瘋子只是一線之隔的印象;在某種機緣下獲得他的出生時間及相關資料,在此與有心研究斗數之同好分享命例;究竟怎麼樣的去詮釋其人生的峰迴路轉,就憑個人的斗數解讀能力。


人生大事紀:
大致個性: 在親友的描述下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怪人,自小便醉心在自己的研究與知識學習,鮮少與人交往長久,無法與人共同工作,個性高傲。

*1949年提出博士論文-非合作均衡理論

*1952~1957年曾有過同性戀行為。

*1957年與Alicia(1933癸酉年生)結婚。

*1958年出現精神分裂症徵兆。

*1959年正式被確認罹患偏執型精神分裂症,並進入精神病院治療。

同一年,與Alicia產下一子- John Charles Martin,此子亦為數學家,同時遺傳父親得到精神分裂症。

*1963年離婚。

*1970出精神病院,但尚未痊癒,由已離婚妻子照顧。

*1990年-被認為接近痊癒狀態。

*1994年-
Reinhard Selten(1930),John
Harsanyi(1920)兩位經濟學家,以John Nash的理論爲基礎,發展經濟理論,他們共同得了諾貝爾獎。

*2001年與離婚妻子再度結婚。


斗數命盤

raw-image

他比較特殊的地方當然是他的聰明才智,而其重點宮位在於未宮三方天梁見六吉化科。


進階問題與思考:

問1: 1958年出現精神分裂症疾病徵兆的原因?

問2: 極佳的聰明才智,為何是展現在理科(數學)上面,而且要能提出非凡的論文?

問3: 約1990年為何還有痊癒的可能?


解1:

廉貞主品秩化氣為囚,火主神志,廉貞為陰火,跟精神疾病甚有相關,談精神疾病不脫廉貞。

卦象1.

raw-image

太歲、大限丙,丑宮廉貞忌會火鈴,酉宮辛文昌忌,交會廉貞忌、鈴星。



解2:

聰明才智跟科星有關,理科需要邏輯性、理解能力強,需要北斗剛星的格局,又能制煞為用格局更進一步。

卦象2.

raw-image

武貪未宮,昌貪曲貪,六吉皆會,父母、自己科星全見,妙在見忌星亦見鈴星煞星,北斗剛星格局見忌煞,需理解力且艱澀而困難。

 

解3: 留待同好自行推測。

 

對於之前提供的資料進行更正。

母出生年次: 丙申=>丁酉

妻出生年次: 癸酉=>壬申

另外John Nash與其妻已於2015年因車禍意外事故過世

2019/8/23進行第二次編輯,2023/10/22轉換部落格編輯。


補充資料:

美麗境界Wiki

John Nash Wiki

John Nash 出生資料來源

raw-image






















avatar-img
0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rtas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多人對農曆一直有很深的誤解,農曆=陰曆所以是太陰曆只看月亮的運行變化,包括我以前也是這樣以為。 其實不然,必須將太陽的運行也計算在內,所以應該是陰陽曆不是陰曆, 下列有許多相關的曆法文章連結網站,期望有興趣在研究斗數的同好,能夠多了解一下曆法,不要排錯命盤還不自知,那就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在研究
原文寫於隨意窩Xuite日誌的2008~2009年,改轉貼於此。 時事斗數隨談 小室哲哉於90年代在日本的樂壇可謂達到一個可以呼風喚雨的境界,所作歌曲佔據日本公信榜前幾名,那時稱作是音樂教父,更成立了小室家族,培育了很多藝人歌手,不論個人喜好如何,他在那時的日本的確創造了無所披靡的人氣並創作了許
先前都是在中華電信的隨意窩Xuite日誌寫斗數相關的文章,但由於隨意窩平台將停止營運,故轉移至此,會陸續將文章搬移過來,並有空時發表新的文章。
很多人對農曆一直有很深的誤解,農曆=陰曆所以是太陰曆只看月亮的運行變化,包括我以前也是這樣以為。 其實不然,必須將太陽的運行也計算在內,所以應該是陰陽曆不是陰曆, 下列有許多相關的曆法文章連結網站,期望有興趣在研究斗數的同好,能夠多了解一下曆法,不要排錯命盤還不自知,那就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在研究
原文寫於隨意窩Xuite日誌的2008~2009年,改轉貼於此。 時事斗數隨談 小室哲哉於90年代在日本的樂壇可謂達到一個可以呼風喚雨的境界,所作歌曲佔據日本公信榜前幾名,那時稱作是音樂教父,更成立了小室家族,培育了很多藝人歌手,不論個人喜好如何,他在那時的日本的確創造了無所披靡的人氣並創作了許
先前都是在中華電信的隨意窩Xuite日誌寫斗數相關的文章,但由於隨意窩平台將停止營運,故轉移至此,會陸續將文章搬移過來,並有空時發表新的文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是中國作家高銘的著作,起源於作者抱持好奇的心態去接觸精神病人,從而發現這群病患有趣的敘事角度,運用了四年時間去窺探他們非一般的世界觀。 「高牆這邊是正常,高牆那頭是瘋狂;能被理解的極端是天才,不能被證實的極端是瘋子;天才和瘋子、正常和瘋狂——或許都只有一線之隔。」
Thumbnail
在心理學的領域,詹姆斯·霍蘭(James Houran)是一個備受矚目的名字。他的研究涵蓋了從『名人崇拜』到『超自然現象』的廣泛領域,並在這些充滿爭議的領域中,通過科學的方法提供了新的視角和見解。
Thumbnail
在探討人類認知的領域中,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開創性作品《快思慢想》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思維運作的複雜機制。卡尼曼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巧妙地解析了支配我們決策過程的兩種基本思維模式:系統1和系統2。 系統1:直覺的大師 系統1是我們直覺思維的大
Thumbnail
要維持一段完整的關係,光有愛是不夠的 貝克被譽為「認知治療之父」,他一生致力於研究憂鬱症的本質,是二十世紀中極具影響力的心理諮商學家。 他認為影響情緒的主因,並非來自事件本身,而是來自人們對情境的解釋,也因此,人們是有能力透過澄清,與再次評量後,而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想法。 “如何思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26歲就是成功的經濟學家的比約恩,在即將要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財務長的時間點,毅然辭職便前往泰國進行修行的故事。這一本並不是強迫讀者需要正面思考的書,卻是是一本幾乎每一頁都會畫重點的書。
Thumbnail
美國數學家諾伯特‧維納 (Norbert Wiener; 1894-1964)61 在他的自傳《曾經的神童﹕我的童年和少年期》(Ex-Protigy: My Childhood and Youth) 中的第十四章戲說﹐要描繪伯特...
Thumbnail
改編自長洱同名小說,是一部雙時空雙穿越的題材。講述林朝夕生活在兩個數學天才間,逐漸失去對數學的熱情與自信,經歷了兩次穿越,找回了重拾數學的信心,以及面對生活的勇氣。然而,這一切的源頭,來自於芝士世界的裴之,對林朝夕的念念不忘,展開一段天才間的爭奪,而世界上最遙遠的深愛,是妳不在我的時空。
Thumbnail
《我的知識之路》是效益主義大師約翰.彌爾的親筆自傳。第一次知道他是因為讀了《Justice》這本書(中譯: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那時的我對哲學、社會學都幾無涉略,對邊沁、彌爾等人的效益主義想法印象相當深。
Thumbnail
溫尼考特於1934年獲得成人分析師資格,並於次年成為英國精神分析學院第一位男性兒童分析師。從那時一直到三十年後他從小兒科醫師退休,他一直身兼小兒科醫師和私人執業的兒童及成人精神分析師。因此,他做為小兒科醫師與家庭和孩子的工作,以及做為精神分析師的臨床實務,共同型塑了他在精神分析理論發展中的主要貢獻。
Thumbnail
溫尼考特的夢可以用來描繪(a)患者對分析師的使用,導致分析師(無意識地)在身體裡經驗到患者自己無法整合的感受,以及(b)反移情的各個成分——也就是,在某次分析師對她所造成的侵擾做出反應的治療時段之後,分析師的無意識回應。
Thumbnail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是中國作家高銘的著作,起源於作者抱持好奇的心態去接觸精神病人,從而發現這群病患有趣的敘事角度,運用了四年時間去窺探他們非一般的世界觀。 「高牆這邊是正常,高牆那頭是瘋狂;能被理解的極端是天才,不能被證實的極端是瘋子;天才和瘋子、正常和瘋狂——或許都只有一線之隔。」
Thumbnail
在心理學的領域,詹姆斯·霍蘭(James Houran)是一個備受矚目的名字。他的研究涵蓋了從『名人崇拜』到『超自然現象』的廣泛領域,並在這些充滿爭議的領域中,通過科學的方法提供了新的視角和見解。
Thumbnail
在探討人類認知的領域中,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開創性作品《快思慢想》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思維運作的複雜機制。卡尼曼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巧妙地解析了支配我們決策過程的兩種基本思維模式:系統1和系統2。 系統1:直覺的大師 系統1是我們直覺思維的大
Thumbnail
要維持一段完整的關係,光有愛是不夠的 貝克被譽為「認知治療之父」,他一生致力於研究憂鬱症的本質,是二十世紀中極具影響力的心理諮商學家。 他認為影響情緒的主因,並非來自事件本身,而是來自人們對情境的解釋,也因此,人們是有能力透過澄清,與再次評量後,而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想法。 “如何思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26歲就是成功的經濟學家的比約恩,在即將要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財務長的時間點,毅然辭職便前往泰國進行修行的故事。這一本並不是強迫讀者需要正面思考的書,卻是是一本幾乎每一頁都會畫重點的書。
Thumbnail
美國數學家諾伯特‧維納 (Norbert Wiener; 1894-1964)61 在他的自傳《曾經的神童﹕我的童年和少年期》(Ex-Protigy: My Childhood and Youth) 中的第十四章戲說﹐要描繪伯特...
Thumbnail
改編自長洱同名小說,是一部雙時空雙穿越的題材。講述林朝夕生活在兩個數學天才間,逐漸失去對數學的熱情與自信,經歷了兩次穿越,找回了重拾數學的信心,以及面對生活的勇氣。然而,這一切的源頭,來自於芝士世界的裴之,對林朝夕的念念不忘,展開一段天才間的爭奪,而世界上最遙遠的深愛,是妳不在我的時空。
Thumbnail
《我的知識之路》是效益主義大師約翰.彌爾的親筆自傳。第一次知道他是因為讀了《Justice》這本書(中譯: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那時的我對哲學、社會學都幾無涉略,對邊沁、彌爾等人的效益主義想法印象相當深。
Thumbnail
溫尼考特於1934年獲得成人分析師資格,並於次年成為英國精神分析學院第一位男性兒童分析師。從那時一直到三十年後他從小兒科醫師退休,他一直身兼小兒科醫師和私人執業的兒童及成人精神分析師。因此,他做為小兒科醫師與家庭和孩子的工作,以及做為精神分析師的臨床實務,共同型塑了他在精神分析理論發展中的主要貢獻。
Thumbnail
溫尼考特的夢可以用來描繪(a)患者對分析師的使用,導致分析師(無意識地)在身體裡經驗到患者自己無法整合的感受,以及(b)反移情的各個成分——也就是,在某次分析師對她所造成的侵擾做出反應的治療時段之後,分析師的無意識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