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III:接受「現在,就是我可以做到的最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了我的上一篇發文,老同事在影印間碰到我,好奇我怎麼挺過難熬的求學時間,便當總是不在蒸飯箱出現,而被惡意遺落在匪夷所思的地方,長期被冷坐在垃圾桶旁。

 

其實,我也不知道。一邊想過要一了百了,一邊忍辱負重地長大了。捉弄我、隨時來找麻煩的同學,少數還和我保持著聯繫。

 

面對曾經張牙舞爪的她們,我心裡並沒有恨,也沒有產生過任何黑暗榮耀式的報復性計劃。她們如同中學時取得的優異成績一般,長大後也變成了優異的人。求學階段,在她們眼中,只是模糊的進程。可以瞻望的光明未來,才是需要進取的焦點。

 

我之所以對她們的心態瞭若指掌,是因為長大之後,我突然成為會唸書的人。

 

當然,我的數學仍舊失格。但世上很多學問,不那麼仰賴數學,而側重審慎思辯與邏輯歸納。這正好是我擅長的。

 

尤其在我出了社會十年以後,重回校園攻讀研究所的期間,我好像終於開竅似的,對於課業瘋狂著迷起來。有了一些實務經驗做基礎,那些理論性的學說,很輕易地在我腦海裡開花結果。我在各種報告與小組研習當中,游刃有餘,被視為最出類拔萃的學生,可以從很刁鑽的教授手下,拿到其他同學望塵莫及的分數。

 

原來,這就是「優等生」的感覺,外人看來艱澀難懂的事情,對我來講,不費吹灰之力。我大概知道要從哪個角度切入論述的核心,也能很快辨識不同教授的主張差異。套句人類圖的術語,二爻的天生好手,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大抵就這德行,手到擒來、張嘴就來,過度聰穎到令人埋怨不公平。

 

那段時間,我常常聽見自己重複地在說,我懂了我懂了,這個就先這樣、再那樣,然後就結束了,不難的。

 

因為不覺得有任何事情可以難得倒我,我對自己設下了更為嚴厲的標的。我的內心,變得跟那些出挑的資優生同學一樣挑剔,沒有一百分,就是不及格。

 

過度求好心切的下場,使我的論文一開始就出師不利,從選題、架構、方法、成果,無不要求殊異性與完美度,只要有一點點和人雷同之處,立刻全盤捨棄。

 

指導教授不只一次對我苦口婆心,論文是小題大作的藝術,最有價值的貢獻,有時在於微小的發現,不是次次石破天驚。

 

我聽不進去,白天埋首工作、晚上苦思突破、周末得趕辦婚事。終於,我在論文大綱初審截稿的兩周前,長出了劇痛難忍的皮蛇,而我斟酌多時才出手的所謂「完美」版本,被教授狠狠打了回票。

 

她的理由是,我選擇了一個冷僻的研究主題,不僅國內的參考文獻有限,國外相關的研究也才剛剛起步,在支點不多的前提下,我的研究取徑自然也顯得薄弱而力不從心。

 

當時的我,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走回相對大眾的研究流派,否則錯過初審的期限,就要明年再來。我沒想到自己會流落到這般田地,心裡漲滿了不服氣的情緒,但指導教授面前,豈是可以隨意撒氣之地。

 

僵持與沉默了半晌,教授說,「其實,我一直覺得,妳目前工作的領域,很適合開展妳的研究主軸。我知道妳瞧不上做習慣了的事,可是,做研究,往往從習慣處開始,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我很清楚,我的身體,已經承受不起長期間的消磨,而我的自尊,更無法接受明年捲土重來的選項。我聽從了指導教授的建議,將著眼點放回現下的產業處境和困局,在全班幾近倒數的完成次序下,繳出了我的碩士論文。

 

同學讚我,完美主義的菁英分子,果然慢工出細活。我聽了默不作聲,在我心裡,這只是為了要拿到畢業證書的粗工。完全談不上滿意、更沒有半點喜悅之情。畢業之後,我連一本紙本都沒給自己留下,把留存底稿的硬碟,潦草地壓在某個箱底。

 

再翻開我的碩士論文檔案,是在開始寫書的磨稿期,我不斷夢到寫論文的時空背景,夢裡焦灼也膠著的心緒,就是我寫書時的翻版。不知道夢境到底想告訴我甚麼呢?我找到硬碟裡的檔案,跳躍性地讀起來。

 

我已經忘記大量的理論細節,再次重讀自己的論述脈絡,卻滿心為之顫動。我相信,就學術的眼光而言,它絕對有精修的空間;而以我現在的視角觀之,我看出自己窮盡了當時所有的努力,去交付相當水準的研究論文。

 

有許多觀點的巧妙和精闢,可能連如今的我都未必轉圜得過來。我不禁想,到底我是怎麼辦到的呢?居然寫得出這麼神準又精鍊的句子。

 

從往事回看的獲得,我將它變成了關鍵練習。接受「現在,就是我可以做到的最好」,不要把日子過得像是驗證或凌遲,鎮日不斷翻新與刪修,也不要浪費寶貴的當下,預做未來的演習。

 

經歷了一些歲月,我慢慢懂得,生命中的好與壞,準備得再多,都嫌不夠;而預習得越多,那些必須心神臨在的體驗與獲得,將會被狠狠剝奪。

 

所以,如果卡關了,我會接受這是現下必要的歷程,盡可能在擱淺的旅程中,替自己找點樂子,於是我替自己完成了這本書。擔心銷量或風評的時候,我就找出紙筆,寫給自己當作提醒:「這已經是我現在可以做到的最好。妳做得真好。」

 

希望你也可以這樣寫給自己、時刻提醒自己。總有一天,你會因為自己深刻與從容地活過,而感覺到動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安立格-avatar-img
2023/10/21
每個當下,都是最好的。每個日子,都像最終日。盡己之心,人生當無憾。年華漸老,人生越光彩。
職場裡的人類圖-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22
安立格 謝謝您,寫得真好!
avatar-img
職場裡的人類圖的沙龍
179會員
273內容數
2025/05/02
以員工的身分來講,我一直很「享受」績效面談的時光。因為,我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越慘烈的工作場域,越能激發我的鬥志昂揚。無論是為期多短或多長的績效評估區間,幾乎每一次,都把最佳評等收割入囊。
Thumbnail
2025/05/02
以員工的身分來講,我一直很「享受」績效面談的時光。因為,我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越慘烈的工作場域,越能激發我的鬥志昂揚。無論是為期多短或多長的績效評估區間,幾乎每一次,都把最佳評等收割入囊。
Thumbnail
2025/04/19
這一陣子,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全拜最新閱讀的〈我得了不想上班的病〉一書所賜。 因為上班的時間比較彈性,早上,等先生孩子出門之後,我會利用清洗早餐杯盤的零碎時間,來替自己準備午餐和晚餐的便當。
2025/04/19
這一陣子,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全拜最新閱讀的〈我得了不想上班的病〉一書所賜。 因為上班的時間比較彈性,早上,等先生孩子出門之後,我會利用清洗早餐杯盤的零碎時間,來替自己準備午餐和晚餐的便當。
2025/04/11
「今天,成為自己」,是我籌備多時的podcast節目,也是歷經去年震盪起伏之後,我認真想為自己做的一件事。 開始時,我對這個節目抱持許多期待,就像是寫書一樣,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幫助到類似處境的朋友,更渴盼第一本書大賣特賣。
Thumbnail
2025/04/11
「今天,成為自己」,是我籌備多時的podcast節目,也是歷經去年震盪起伏之後,我認真想為自己做的一件事。 開始時,我對這個節目抱持許多期待,就像是寫書一樣,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幫助到類似處境的朋友,更渴盼第一本書大賣特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哈囉哈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 今天我想來講講我對我外來的幻想 小時候我都和爸爸說,我未來會得諾貝爾物理獎 好吧,我現在也想要,但越來越長大好像就會發現自己的天賦不再這裡 舉例來說 我學校的數學一項不會成績太好,雖然大人說我很多粗心,但這裡面真心話到底佔幾分呢? 這是個好問題 當然我還小
Thumbnail
哈囉哈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 今天我想來講講我對我外來的幻想 小時候我都和爸爸說,我未來會得諾貝爾物理獎 好吧,我現在也想要,但越來越長大好像就會發現自己的天賦不再這裡 舉例來說 我學校的數學一項不會成績太好,雖然大人說我很多粗心,但這裡面真心話到底佔幾分呢? 這是個好問題 當然我還小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作者從學業到職場的成長歷程。國中成績差,高中靠策略考上政大,但大學時沉迷電玩,初入職場未升遷且收入低迷。後來在研究所畢業後,作者發現有願景、策略和計劃的重要性,逐漸找到職場方向。文章強調,即使不聰明,只要有清晰願景、策略及努力執行,也能在職場上成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作者從學業到職場的成長歷程。國中成績差,高中靠策略考上政大,但大學時沉迷電玩,初入職場未升遷且收入低迷。後來在研究所畢業後,作者發現有願景、策略和計劃的重要性,逐漸找到職場方向。文章強調,即使不聰明,只要有清晰願景、策略及努力執行,也能在職場上成功。
Thumbnail
從全校最後一名到「生活發明王」:創新先生陳建銘的勵志故事,分享他的創新思維與發明歷程,以及如何將夢想與工作連結。
Thumbnail
從全校最後一名到「生活發明王」:創新先生陳建銘的勵志故事,分享他的創新思維與發明歷程,以及如何將夢想與工作連結。
Thumbnail
此篇文章作者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學生,直到意外間聽到了另一位教授的話語。這段話提醒了作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將他人的建議誤解為批評或否定。但當我們重新調整心態看待事件時,會發現其中可能有著善良與好意。
Thumbnail
此篇文章作者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學生,直到意外間聽到了另一位教授的話語。這段話提醒了作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將他人的建議誤解為批評或否定。但當我們重新調整心態看待事件時,會發現其中可能有著善良與好意。
Thumbnail
從小學三年級升到四年級,課程的不一樣尤其數學的除法。我總覺得老師教太快,我在課堂上根本追不上,聽不懂,可是看看周圍的同學,大家似乎都明白。我不好意思舉手發問,只好一直問坐在隔壁的同座。還有馬來文居然有兩張paper!
Thumbnail
從小學三年級升到四年級,課程的不一樣尤其數學的除法。我總覺得老師教太快,我在課堂上根本追不上,聽不懂,可是看看周圍的同學,大家似乎都明白。我不好意思舉手發問,只好一直問坐在隔壁的同座。還有馬來文居然有兩張paper!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