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春秋》:魯桓公納郜鼎于廟(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魯桓公接受了宋國送來的郜鼎,把它放進祖廟內。儘管臧哀伯費盡唇舌向桓公陳述這個舉動的壞影響,但桓公仍然一意孤行,沒有聽從臧哀伯的勸諫。

raw-image

周天子身邊專門負責諸侯事務的內史聽到這件事,感嘆說:「臧哀伯的後裔一定可以世世代代服務於魯國!國君有違反禮制的行為時,臧哀伯沒有忘記以道德禮義來勸諫君主!」

內史的話頗有道理,直至兩百多年後的魯哀公十四年間,臧哀伯的後人臧文仲仍然在魯國擔任大臣。

宋殤公、宋莊公(公子馮)與華父督,以及魯桓公與臧哀伯是君臣關係,宋國與魯、齊、鄭、陳彼此是諸侯國的關係。華父督貪戀孔父嘉妻子的美貌,為滿足自己的欲望而殺死孔父嘉,為保住自己的利益而殺死宋殤公並賄賂四個諸侯國。四國得到賄賂而對華父督弒君的行為視若無睹,他們都只為着眼前的個人利益。

臧哀伯的勸諫卻不從個人利益出發,而是先以身份為起點:有什麽的身份就做什麽事情。臧哀伯列舉君主專用的物件、裝飾,在今天看來可以用制服、校服、禮服來理解。作為婚禮的客人,有作為客人的禮儀,不會穿拖鞋出席婚禮。出席喪禮,不應該穿得五彩繽紛、舉止輕浮。一切行為都跟身份悉悉相關。臧哀伯身為大臣,他的義務就是「君違,不忘諫之以德」,不像華父督一樣,把國君當成保障自身利益的工具。因此,臧哀伯勸諫的主旨,在於國君和執政者要作為官員和百姓的典範,行為要與身份相合。

《春秋》三《傳》一致批評魯桓公的舉動不合於禮。郜鼎是不公不義的象徵,而祖廟則是最莊嚴肅穆的地方,把受賄之物放在祖廟內,既是對祖先不敬,更似在告訴後代子孫:「行賄可以逃避罪責」。不過換個角度思考,魯桓公正是靠着公子翬弒魯隱公來成為國君,事後也不追討公子翬的責任,魯桓公出兵討伐宋國的華父督,更是理屈詞窮了。

回看宋穆公吩咐孔父嘉要擁立公子與夷時,孔父嘉的回應是「群臣比較支持公子馮」,宋穆公力排眾議,堅持傳位給公子與夷,原因只不過是要遵守美好的傳統。

古代的禪讓其實是要選擇既有才能,又能得到大家支持的人,而不是盲目遵守傳統。根據《書經》的記載,堯讓位給舜之前,首先詢問了四方諸侯首長的意見,聽聽舜的聲譽如何,然後再用三年親自觀察舜的表現。堯謹慎地綜合了其他人的評價和自己的觀察,最後才決定把帝位讓給舜。宋穆公不但沒有傳承讓位傳統的美意,還讓宋國百姓受了十年戰亂之苦,正是源於他一意孤行,沒有採納群臣的意見。

【原文依據】

《春秋經.桓公二年》: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納于大廟。

《春秋左氏傳.桓公二年》:
公不聽。
周內史聞之,曰:「臧孫達其有後於魯乎!君違,不忘諫之以德。」

《春秋公羊傳.桓公二年》:
戊申,納于太廟。何以書?譏。何譏爾?遂亂受賂,納于太廟,非禮也。

《春秋穀梁傳.桓公二年》:
夏四月,取郜大鼎於宋,戊申,納於太廟。桓內弒其君,外成人之亂,受賂而退,以事其祖,非禮也。其道以周公為弗受也。

《書經.堯典》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揚側陋。」師錫帝曰:「有鰥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聞;如何?」岳曰:「瞽子,父頑,母嚚,象傲;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姦。」帝曰:「我其試哉!」
帝曰:「格汝舜。詢事考言,乃言厎可績,三載;汝陟帝位。」舜讓于德,弗嗣。

avatar-img
64會員
165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稽古齋 的其他內容
華父督殺死國君宋殤公和大司馬孔父嘉,並從鄭國迎回公子馮即位為宋國國君,又向魯、齊、鄭、陳四國贈送厚禮,其中給魯國的禮物就是郜國所鑄造的大鼎。
宋穆公病重,吩咐大司馬孔父嘉將來要擁立公子與夷為國君,穆公又安排兒子公子馮到鄭國居住,為的就是讓公子與夷順利繼位。
自從魯國的公子翬把魯隱公殺死,公子允即位成為魯桓公,至今已是第二年了。這年夏天,有一個郜國造的大鼎,正由宋國緩緩地送進魯國首都。一切要從宋穆公臨終前交代的遺命說起。
華父督殺死國君宋殤公和大司馬孔父嘉,並從鄭國迎回公子馮即位為宋國國君,又向魯、齊、鄭、陳四國贈送厚禮,其中給魯國的禮物就是郜國所鑄造的大鼎。
宋穆公病重,吩咐大司馬孔父嘉將來要擁立公子與夷為國君,穆公又安排兒子公子馮到鄭國居住,為的就是讓公子與夷順利繼位。
自從魯國的公子翬把魯隱公殺死,公子允即位成為魯桓公,至今已是第二年了。這年夏天,有一個郜國造的大鼎,正由宋國緩緩地送進魯國首都。一切要從宋穆公臨終前交代的遺命說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桓帝盛怒開始下詔各郡、各封國,逮捕豪族黨人,布告天下,令天下一致討賊。 結果公文在太尉、司徒、司空三府的環節就被擋回來了,三公聯名拒絕執行。 大家如果還記得,咱們在寫前面的權力框架時我們說過「外朝官」是負責執行和監督的,太尉陳蕃將詔書退回,說:現在要抓的人都是「海內人譽,憂國忠公之臣」,就算有罪
Thumbnail
九合諸侯傲春秋,桓公身後不得終?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第三)。 定公,魯國國君。『定』是他死後的諡號,是個美諡。據《周公諡法》,『大慮靜民曰定,純行不爽曰定,安民大慮曰定,安民法古曰定』。  魯定公問君臣相處之道,孔子認為,君指派
左 傳 【宮之奇諫假道】     晉國要假道虞國討伐虢國。虞國大夫宮之奇向虞公諫言:「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虞、虢兩國就如同唇齒。虢國滅亡,虞國就不保。」     虞公說:「晉是我的宗親,怎麼會害我?」     宮之奇舉了晉伯殺害親族之例來勸說虞公。     虞公又說:「我祭祀都是用豐盛潔淨的
左 傳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齊桓公率諸侯之軍南下攻楚,楚國派使者晉見,說「我在南,你在北,兩不相干。為何派兵來?」,管仲說:「楚國不進貢,周天子祭祀時沒有苞茅,昭王南征又沒有回去,所以來討伐。」楚使者說:「沒有進貢是我們的錯,昭王的事我們不知」。聯軍又往前進逼,楚王派屈完出使,齊桓公把軍
左 傳 【曹劌論戰】     齊伐魯,魯莊公應戰。曹劌認為「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問魯莊公憑何應戰,莊公認為他把好衣服與他人分享,曹劌說這是不普遍的小惠。莊公又說祭祀品不多,以真誠祭祀神明,曹劌說這不能獲得神明的信任。最後莊公說,對於訟案一定盡心盡力,曹劌說這是忠誠的表現,可以出戰了。    
左 傳 【臧哀伯諫納郜鼎】 【本文主旨】     宋國發生政變,魯、齊、陳、鄭四國承認宋國新政權,宋國賄賂四國,魯桓公得郜鼎一具,將之置於祖廟。     臧哀伯諫言不可,其理由為郜鼎乃賄賂之器,有損國君之德,如此則上行下效,將引導官員失德而貪贓枉法。以下所引四句,乃其中精華。  (國家之敗,
Thumbnail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為政第二)。  季康子是魯國的貴族,魯哀公當政時,實際掌握魯國大權,把國君給架空了。子是他的爵位,貴族有公、侯、伯、子和男五等爵位,子是第四等。康是他的諡號。康的含義很廣,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桓帝盛怒開始下詔各郡、各封國,逮捕豪族黨人,布告天下,令天下一致討賊。 結果公文在太尉、司徒、司空三府的環節就被擋回來了,三公聯名拒絕執行。 大家如果還記得,咱們在寫前面的權力框架時我們說過「外朝官」是負責執行和監督的,太尉陳蕃將詔書退回,說:現在要抓的人都是「海內人譽,憂國忠公之臣」,就算有罪
Thumbnail
九合諸侯傲春秋,桓公身後不得終?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第三)。 定公,魯國國君。『定』是他死後的諡號,是個美諡。據《周公諡法》,『大慮靜民曰定,純行不爽曰定,安民大慮曰定,安民法古曰定』。  魯定公問君臣相處之道,孔子認為,君指派
左 傳 【宮之奇諫假道】     晉國要假道虞國討伐虢國。虞國大夫宮之奇向虞公諫言:「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虞、虢兩國就如同唇齒。虢國滅亡,虞國就不保。」     虞公說:「晉是我的宗親,怎麼會害我?」     宮之奇舉了晉伯殺害親族之例來勸說虞公。     虞公又說:「我祭祀都是用豐盛潔淨的
左 傳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齊桓公率諸侯之軍南下攻楚,楚國派使者晉見,說「我在南,你在北,兩不相干。為何派兵來?」,管仲說:「楚國不進貢,周天子祭祀時沒有苞茅,昭王南征又沒有回去,所以來討伐。」楚使者說:「沒有進貢是我們的錯,昭王的事我們不知」。聯軍又往前進逼,楚王派屈完出使,齊桓公把軍
左 傳 【曹劌論戰】     齊伐魯,魯莊公應戰。曹劌認為「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問魯莊公憑何應戰,莊公認為他把好衣服與他人分享,曹劌說這是不普遍的小惠。莊公又說祭祀品不多,以真誠祭祀神明,曹劌說這不能獲得神明的信任。最後莊公說,對於訟案一定盡心盡力,曹劌說這是忠誠的表現,可以出戰了。    
左 傳 【臧哀伯諫納郜鼎】 【本文主旨】     宋國發生政變,魯、齊、陳、鄭四國承認宋國新政權,宋國賄賂四國,魯桓公得郜鼎一具,將之置於祖廟。     臧哀伯諫言不可,其理由為郜鼎乃賄賂之器,有損國君之德,如此則上行下效,將引導官員失德而貪贓枉法。以下所引四句,乃其中精華。  (國家之敗,
Thumbnail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為政第二)。  季康子是魯國的貴族,魯哀公當政時,實際掌握魯國大權,把國君給架空了。子是他的爵位,貴族有公、侯、伯、子和男五等爵位,子是第四等。康是他的諡號。康的含義很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