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溫暖延伸,品嚐現炒素食料理的美好滋味|心名食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字/李家媛 攝影/楊芷瑜

小鎮羅東由於人口眾多、商業繁華的關係,總是隱藏著許多在地人喜歡的巷弄美食。而在素食料理部分,位於羅東樟仔園附近的「心名食堂」,就是一間在羅東已穩定經營15年的老牌素食館,深受小鎮居民的喜愛。

這是一間由一家四口精心經營的食堂,主打提供新鮮現做的素食料理。甫推門進入,明亮清爽的環境加上老闆娘李菱芳親切熱情的招呼,讓上門的顧客像是到好友家作客那般,在舒適自然的空間裡,靜待著熱騰騰的食物上桌。

raw-image

為了孩子,連根拔起來到宜蘭

來自台北的李菱芳一家,為了孩子的教育,在15年前毅然決定移民到宜蘭。雖然對宜蘭並不熟悉,也不認識當地的居民,但為了孩子們的未來,他們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夫妻倆帶著就讀幼稚園的兩個女兒,以及在台北經營的素食餐廳,來到宜蘭羅東開展新的生活。

最初他們的餐廳就位於羅東中山路上的紅豆湯圓店旁邊,在開業的第一天,人生地不熟的他們自己親自準備了開幕的紅色彩球和花籃,帶著緊張與期待,在此起彼落的鞭炮聲中,揭開了在宜蘭新生活的序幕。

幸運的是,街坊鄰居們都非常友善與熱情,主動關心初來乍到的他們。即使本身並不吃素,他們也會直接拿著自家的鍋碗瓢盆到「心名食堂」外帶餐點。

raw-image

「來到宜蘭後,我們總是遇到很多貴人幫助。」李菱芳憶起當時的開店情景,仍備感溫暖。這樣的互動不僅僅是商業交易,而是在漸漸融入這片土地的同時,也在一來一往的相互關心之下,與當地居民建立起真摯的情感連結。

黑板上的字跡與小插畫,都出自兩個女兒的創意與巧思

黑板上的字跡與小插畫,都出自兩個女兒的創意與巧思

像家一樣的食堂,把客人當朋友

老闆娘與老闆從15歲開始吃素,因為喜歡料理,於是創立了「心名食堂」。他們希望能夠讓更多人知道,吃素不僅僅是吃素,而是一種健康的選擇,一種日常的習慣,並不需要有特定的宗教信仰或是遠大的期許才能執行的生活方式。

「如同呼吸一般,自然而然地融入日常。」

在這家素食餐廳裡,你可以品嚐到現炒的熱騰騰的菜餚,就像回到家裡吃飯一樣輕鬆自在。而老闆娘與老闆,對待每一位客人都像對待朋友一樣,無論是經常光顧的常客還是首次造訪的客人,他們都會用心地照顧並確保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美味的餐點和愉快的用餐體驗。

raw-image

每年過年時,他們考量塞車情況,決定留在宜蘭繼續營業。因此即使是小年夜和除夕,仍然可以看到「心名食堂」亮起的招牌。也讓那些身處外地、無法回家團聚的人們有一處可以用餐的地方。

在訪談過程中,我們觀察到當李菱芳談起他們的餐廳時,都是以「我們家」來形容,我想「心名食堂」對他們來說從不單單只是一間店面或餐廳,而是一個家的延伸。對於每一位來用餐的顧客,他們都以慎重而親切的方式招待,期待到來的客人能同樣感受來自家的溫暖。

一道融進日常、心意與溫度的菜餚

raw-image

店內牆壁的黑板上寫著琳琅滿目的菜色,提供的麵食、飯食、湯品等料理多達30種,尤其也飽含幾道異國風味。例如,天婦羅蓋飯、泰式炒麵等等,讓人乍看下來完全想不到這是一間素食餐廳。

在當天的採訪中,老闆娘熱情地以三道精選菜色招待我們。首先上桌的是香椿蛋 ,老闆娘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她曾在一次颱風天意外發現香椿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從原本斷掉的地方再次生長,而不是在旁邊長出新芽。這就像是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來的概念,因此她對香椿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它的香氣,更是因為這植物所蘊含的精神,她希望透過這道菜將相同的精神傳達給顧客 。

raw-image

接著是泰式炒麵,這道菜最初是老闆娘自己平常喜歡吃的,沒想到後來竟成為店內的招牌菜。每一根麵條都均勻裹上美味的醬汁,來自泰國道地的香氣,融合著淡淡的辛辣感,令人在炎炎夏日食慾大開。

最後是三杯杏鮑菇,與大部分素食餐廳常用的油炸處理不同,這裡獨特的炒三杯形式呈現,賦予這道菜餚獨特的風味和口感。

對於店內的每一道菜,老闆娘表示,他們會尋找認識的小農,購買當地的食材,堅持使用最新鮮的現採食材。他們相信好的油和好的食材才能烹調出美味的菜餚。這種堅持是源於對顧客的愛護,因為他們將每一位客人視為朋友,以滿滿的心意準備每一道菜餚。

談及素食近年來的發展,李菱芳說許多人對素食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同時也有很多年輕人因為關心環境和動物福利等議題而轉吃素。他們一家都十分樂見看到這樣的變化。

他們將吃素融入日常生活,再透過「心名食堂」傳遞出一種溫暖和友善的訊息。一家四口用心經營著餐廳,不僅僅是為了讓客人享受美食,更重要的是讓客人感受到一種家的溫暖,進而去懂得愛護這片土地、友善身邊的人。

raw-image

◆ 店家資訊

心名食堂

地址:宜蘭縣羅東鎮中山路四段41號

電話:03 956 2598

營業時間:11:00–14:00,17:00–21:0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人書店的沙龍
72會員
113內容數
"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讀了一頁。" 用宜蘭的故事串編成旅行美好的風景與回憶,2014年成立的旅人書店致力於地方文化的發掘與分享,至今已執行策劃超過30條、數百場深度體驗路線,讓旅人們帶來更有深度與溫度的宜蘭體驗。
旅人書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26
2023年曾宣告暫時休業的「喫堡」,在六月時攜著原汁原味的菜單、專屬的獨家口味,以及一群始終如一的原班人馬,再度回歸大家的日常生活。
Thumbnail
2024/01/26
2023年曾宣告暫時休業的「喫堡」,在六月時攜著原汁原味的菜單、專屬的獨家口味,以及一群始終如一的原班人馬,再度回歸大家的日常生活。
Thumbnail
2024/01/20
一間同時有書本、雞蛋糕、二手衣和土地友善產品的書店,會是什麼樣的存在?  去年7月開業的「送報伕文學實驗書店」,由幾位各自擁有不同的背景的人們所共同成立,因著相通的理念,他們集結自己喜歡的東西、想傳達的事情,希望在這個空間裡聚焦夢想教育和兒童成長議題,支持兒童成為真正的自己,在書店裡一同實踐夢想。
Thumbnail
2024/01/20
一間同時有書本、雞蛋糕、二手衣和土地友善產品的書店,會是什麼樣的存在?  去年7月開業的「送報伕文學實驗書店」,由幾位各自擁有不同的背景的人們所共同成立,因著相通的理念,他們集結自己喜歡的東西、想傳達的事情,希望在這個空間裡聚焦夢想教育和兒童成長議題,支持兒童成為真正的自己,在書店裡一同實踐夢想。
Thumbnail
2024/01/10
1989年成立,位於羅東樟仔園旁邊的「瑪利亞老人長期照顧中心」,由天主教靈醫修女會所創辦。該機構於1998年、2012年重新整修,目前提供著完善的長照服務,照顧著中心內的106位長者。此外,他們也提供日間照料和居家服務,滿足不同長者的多樣化需求。
Thumbnail
2024/01/10
1989年成立,位於羅東樟仔園旁邊的「瑪利亞老人長期照顧中心」,由天主教靈醫修女會所創辦。該機構於1998年、2012年重新整修,目前提供著完善的長照服務,照顧著中心內的106位長者。此外,他們也提供日間照料和居家服務,滿足不同長者的多樣化需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 素食隨著時代演變許多人因為許多因素開始接受素食。市面上最常見到的速食商店就是素食餐廳與素食便當店,這篇介紹書醒食刻就十分特別店面。 書醒食刻相關資訊:: ​地址: 基隆市七堵區百五街83號 (百福社區內) ​營業時間: AM6 :00-PM10:00 (早餐時間) AM11 :
Thumbnail
​ 素食隨著時代演變許多人因為許多因素開始接受素食。市面上最常見到的速食商店就是素食餐廳與素食便當店,這篇介紹書醒食刻就十分特別店面。 書醒食刻相關資訊:: ​地址: 基隆市七堵區百五街83號 (百福社區內) ​營業時間: AM6 :00-PM10:00 (早餐時間) AM11 :
Thumbnail
不是那種很大間,很有名氣,提前三個月要預約的店, 真的要形容我們店的風格,應該是很有人情味的店吧? 今天中午來了一個讓我們夫妻很想念的顧客,當年因為談婚事認識我們店的李小姐, 爾後三不五時就會來我們店用餐,吃到一種情誼跟默契, 吃到李小姐懷孕生子,我的女兒也步入國3。
Thumbnail
不是那種很大間,很有名氣,提前三個月要預約的店, 真的要形容我們店的風格,應該是很有人情味的店吧? 今天中午來了一個讓我們夫妻很想念的顧客,當年因為談婚事認識我們店的李小姐, 爾後三不五時就會來我們店用餐,吃到一種情誼跟默契, 吃到李小姐懷孕生子,我的女兒也步入國3。
Thumbnail
家鄉有一種神祕的美食,大部份的人一輩子都吃不到!即便是我也還沒遇到過。因為工業區輪班的生態,有的人需要大半夜辛苦地去值夜班,也有些人辛苦地大半夜才下班回家。這樣的美食就是因應這群默默為家計忙碌的人而開。
Thumbnail
家鄉有一種神祕的美食,大部份的人一輩子都吃不到!即便是我也還沒遇到過。因為工業區輪班的生態,有的人需要大半夜辛苦地去值夜班,也有些人辛苦地大半夜才下班回家。這樣的美食就是因應這群默默為家計忙碌的人而開。
Thumbnail
小鎮羅東由於人口眾多、商業繁華的關係,總是隱藏著許多在地人喜歡的巷弄美食。而在素食料理部分,位於羅東樟仔園附近的「心名食堂」,就是一間在羅東已穩定經營15年的老牌素食館,深受小鎮居民的喜愛。
Thumbnail
小鎮羅東由於人口眾多、商業繁華的關係,總是隱藏著許多在地人喜歡的巷弄美食。而在素食料理部分,位於羅東樟仔園附近的「心名食堂」,就是一間在羅東已穩定經營15年的老牌素食館,深受小鎮居民的喜愛。
Thumbnail
上個週末陪 R 小姐回了一趟宜蘭,下午在員山深溝的「穗穗念」加班工作了一會,這次就特意到小間書菜吃晚餐。小間書菜既是間獨立書店、也是自己的住家(真的是住家),先生務農,太太當店面的主理,賣書、賣米,同時也提供簡單的農村家庭料理,料理需提前預約,一個人 300 元。
Thumbnail
上個週末陪 R 小姐回了一趟宜蘭,下午在員山深溝的「穗穗念」加班工作了一會,這次就特意到小間書菜吃晚餐。小間書菜既是間獨立書店、也是自己的住家(真的是住家),先生務農,太太當店面的主理,賣書、賣米,同時也提供簡單的農村家庭料理,料理需提前預約,一個人 300 元。
Thumbnail
​ 一說到傳統美食、尤其台灣人以米食類為主食。要吃到傳統米食,來到桃園市中壢區、這家劉媽媽菜包絕對是你要收藏起來店家。桃園市中壢區的特色食物、值得一試的特色小食就在這家店。 劉媽媽菜包相關資訊:: ​地址: 桃園市中壢區中正路272號 ​營業時間: 24小時營業 ​電話: 03   
Thumbnail
​ 一說到傳統美食、尤其台灣人以米食類為主食。要吃到傳統米食,來到桃園市中壢區、這家劉媽媽菜包絕對是你要收藏起來店家。桃園市中壢區的特色食物、值得一試的特色小食就在這家店。 劉媽媽菜包相關資訊:: ​地址: 桃園市中壢區中正路272號 ​營業時間: 24小時營業 ​電話: 03   
Thumbnail
近幾年,宜蘭市區新開了許多家以老屋改建而成的復古風餐廳,不僅食物美味,店內風格及裝潢更顯露純樸的年代感,彷彿像是回到阿嬤家,格外溫馨可愛 > <
Thumbnail
近幾年,宜蘭市區新開了許多家以老屋改建而成的復古風餐廳,不僅食物美味,店內風格及裝潢更顯露純樸的年代感,彷彿像是回到阿嬤家,格外溫馨可愛 >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