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原子彈和連鎖反應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就算沒有奧本海默,也會有別人發明核彈或是更毀滅性的武器💥

人類\如若因為私慾的野心、濫用權力,便容易走向滅亡 ⚝

早在亞特蘭蒂斯時期就發生過一次,同為私慾及濫用權力,而最終崩塌毀滅

人類至今還重蹈覆轍著,這段記憶、印記仍然還牽引著你我 🧬

-

在Williams James的 Stand Out of Our Light: freedom and resistance in the attention economy中,提及到發明家與設計者創造的東西起初都不是想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糟,因此沒有人是該被譴責的 ;人類創造研發出很多東西,但不會好好使用,最後失控咎由自取 (102-103)


這是由藝術、故事、歷史結合呈現的作品 :) 我很喜歡導演以穿插形式敘述著一個人的故事、一個人內心的變化,還有一直存在的現象與不公。靜靜的看完,卻慢慢回味消化了幾天,那些思考與啟發是在畫面、對話之中讓觀眾自己去感受與理解,是從他到他們在回到自己身上的感覺。

看完這部電影後勁很強,我深刻感受到這世界上有太多我還不知道的東西等著我去探索與了解,包含歷史中的點點。無知與未知並存,會知道的便會在合適的時機點知道 🗝

歷史不存在在過去,而是一直影響著當下,那些仇恨與不公依然存在著 𓍝


人性 𓍯

: "they need us.

: until they don't"

政府邀請科學家的研發製造具有毀滅性與破壞性的產物,但研發成果卻拱手讓政府繼續管理使用。科學的突破是開心的,但同時也留下隱患。這樣的發現、威力與影響力是超乎人類可控的範圍。政府是另一個爭權奪利、心懷鬼胎的"戰場",是政客與利益至上的少數受惠者,以防禦之名想繼續研發武器成了新的名利、商機與籌碼,人性的多面在這顯現的淋漓盡致。

原子彈只是個開始,而不是阻止世界之亂的盡頭༄


一名科學家,遊走在美共邊緣線,對於當時的背景與政府來說格外敏感而不被當局信任甚至成了把柄,只因為作法和政客不同,就以政治傾向的嫌疑為由奪走話語權。


對奧本海默有敵意的施特勞斯,除了私人恩怨還有立場的不同便聯合他人共同誣陷奧本海默。在片中有施特勞斯出現的畫面皆透過黑白畫面呈現出政治中的黑暗。

⌖光明和陰影就是反映出施特勞斯在奧本海默面前的自卑與他們的不同立場: 一個代表政客想繼續研發,一個在研發後親眼目睹武器的威力才後悔並開始呼籲嚴重性與研發競爭等問題。可科學技術在政治面前最終淪為一個工具與棋子,而在這故事中奧本海默成了可用也可拋棄,取決於聽不聽話。在總統與奧本海默對話中就表達了他是決策者,大家會記得誰發射子彈,不會記得誰發明子彈,人們要譴責也會是決策者而不是發明者,這也意味著對他們來說科學家只是在研發、評估時被需要的專家,而不該是那個決策者=權力-----政客眼裡的權。這一幕將政客中眼裡只有權和私慾的人,沒有平等交流合作意識的現象給表達出來了,也說明後來因為奧本海默的反對而最終遭受政治迫害。

"Amateurs seek the sun. Get eaten. Power stays in the shadows."

光明的背面會有陰影,科學家在追求真理研發的過程少不了權威、資本的支持,但權力之爭時常是見不得光,可以是黑暗、複雜的,可以捧你自然也可以毀了你,而在這故事中"光明最終被黑暗吞噬": 施特勞斯詆毀奧本海默的名譽並成功將他踢出政府研發項目 ,直到去年才正式平反。過了半世紀的平反更是印證愛因斯坦對他說過的話當他們處罰夠你了,哪天又會給你頒發勳章,在告訴你過往的事情都過去啦,而他們這麼做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他們自己。

-

萬物的創造,科學、科技技術的創新研發,很多是帶來便利性及改善人類的生活方式,但怎麼使用,如何使用全取決於使用者

如同最貼近我們生活的社群軟件、網路平台帶給我們的影響力。現在,我們聯繫、溝通 、生活習慣等方式都改變了,也自然衍伸出不同的議題備受我們關注。當我們有意識的使用、定位這些平台 、怎麼使用對自己最有幫助,便可取到一個平衡點,也不用害怕改變帶給我們的負面影響。

因此,原子彈或其他物品的創造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這項技術背後的使用者及人對於權力的爭奪、野心和資源的掠奪,甚至最後以正義之名、政治正確和維持世界秩序為由開始進行"武力的管控方式制衡"來達到其目的,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使用者的使用目的與如何使用才是重點。

曾經的我很欣賞聰明的人,但就在這一刻我突然發現智慧,有智慧的人更知道如何生活

1111

奧本海默在演員的詮釋下展現了其不同面向: 優柔寡斷、內心的掙扎,有理想抱負,不受思想、規則的拘束,有自己的魅力,有成功的野心,他對自己的認知清晰,是個不忠誠的丈夫與不稱職爸爸,會嘲笑輕視立場不同的施特勞斯,有傲慢無禮的一面拍掉請願書,會在蘋果下毒想報復老師。

他是人,他並不完美,而我們皆是如此

-;༊

電影中也詮釋出奧本內心的變化,他的感知力、敏銳的洞察力、還有同理心讓他在科學中帶來新的發現與成就,讓他有了正義、罪惡與責任感,而這些也是他痛苦與矛盾的來源。是負擔也是天賦,當無法平衡時,便是沉重的困擾,甚至我自己體驗到的是如詛咒般的煎熬。

“Selfish awful people don't know they're selfish awful people.”

這句話說到我心坎。



1111

"It's an atomic bomb. It's a harnessing of the basic power of the universe" and fun facts: we are made of atom.. everything is made of atom.

我最喜歡的片段大概是原子彈測試那一段,那一刻沒人知道會不會成功緊張的氛圍讓我跟著屏氣凝神的倒數,而炸彈爆發時我隔著頻幕都感受到了震撼力,如同彈幕說的是美麗的魔鬼一般 (有點遺憾沒去影院觀賞 !)。我們也是由原子組成,倘若真的世界毀滅了是同歸於盡還是回歸到原點 ? ((是同歸於盡的回歸原點,那便是生命的結束與開端。

當原子彈投擲到廣島的那一刻,我想奧本海默內心也跟著擲下一顆子彈烙印出了一個印記展開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他的恐懼不安和被追捧讚揚的推上聚光燈下是同時發生的,包含後面他全力的透過他的影響力呼籲政府管制核武的重要性和阻止氫彈的研發。


連鎖反應 ⭒⭒⭒જ⁀➴ ​

看似置身在政治之外,遊走在左翼的邊緣處: 在西班牙的戰爭中參與援助籌款,與美共的人接觸來往,雖說他沒有實際正式加入,更沒有洩漏機密。可誰也沒想過不想受一種思想的束縛與拘束,最終卻成了長年受到監視的懷疑對象和他人構陷汙衊的有利切入點,並不是人人都純粹高尚,人是不完美的,而在當時的歷史背景與緊張環境下又碰上施特勞斯這樣自卑心作祟和利益至上的政客為首來藉機以政治傾向為理由栽贓對方,以便吊銷安全許可證來削弱他的影響力及剝奪其話語權。

原子彈的發明,從一個理論到項目的實踐,最終推上神壇與拉下水的皆是與政治有關。這便是連鎖反應,聽證會上一系列的被質疑、審問、審判、揭發過去的種種,那一段彷彿是原子彈在一切連鎖反應後爆炸的那過程,是刺眼的、無聲的卻震耳欲聾,火焰的燃燒是危險又迷人的更是羞恥與赤裸的,最終如同放射性的影響,內在的摧殘、罪惡與破壞性是長久的。

一名科學家的理想與堅持也免不了捲入複雜黑暗的政治爭鬥之中

思想的開放可以在探索的過程中超越原有知識框架,有超前的眼光自然發現與研發出前所未有的產物與理論,但也因為政治因素的參與受到了約束與限制。政治中有一套屬於他們的玩法、規則與科學家對於知識奧秘的創新探索和人文關懷的追求有所出入。

當大家在慶祝原子彈發射成功時,奧本海默已經違心的在舞台上如同政客一般說出那段勝利的感言,或許早在計算出結果時他就預料到這一天的到來,那便是他當時的擔憂。但是當實際發生時,那種感覺堪比原子彈爆發的震攝力一樣後勁十足。後來,當他接受原子彈之父的頭斜時,他致力的說出實話呼籲政府核彈的影響和反對氫彈的研發。這便是他在研發成功後展開"將功贖罪"的選擇,包含在聽證會上的坦誠也像是他個人贖罪的過程,直到被剝奪話語權( =撤銷安全許可) 無法在參與重要政府研發項目。

他想被原諒,不是被世人、後人、受原子彈影響的傷亡者,而是他自己,他想被自己原諒


1111 ❀˖°

片中的結尾以他和愛因斯坦的對話收尾。他說當計算結果一出,他已經看到了"結局",這個發明日後風險的可能性和造成的結果: 他 看到人類的未來。

也就是說,當他們發現可能性的時候,早已是條不歸路、即便知道那樣的威力有多強大可能會留下什麼後患。但在那一刻,其實便開始了原子子彈連鎖反應中的一環,而這也恰好是他個人經歷連鎖反應的一環 (他 沒因為當時的顧慮和擔憂停下腳步)。

原子彈之父,這個稱號乘載著責任和罪惡,但他終究做到了技術的突破。從一個理論、概念到花費3年 4000人力 20億的曼哈頓計畫,這項目的完成和原子彈的啟用,讓他最後也以科學家的身分和人類秉持的良知,極力推廣呼籲核武器、戰爭、軍事競爭帶來的影響力。

他 是政治中的烈士,也是"英雄"。

起初是因為德國納粹的緣故被推動著使美國政府開始組織科學家研發製造(沒有他,也會有其他國的人或其他人研發出來) 到後面日本的不罷休和真正的決策者與使用者也是美國當局政府的高層,這些責任皆不是他一人的,但後來才發現整部劇大量的強調他的心理狀態,並以奧本海默為第一人稱視角。

‧₊˚❀༉‧₊˚.

"They won't fear it until they understand it. And they won't understand it until they've used it. Theory will take you only so far."

一項技術的發明本是為了趕在納粹之前而生成,最後也是以世界的和平為理的誕生,卻也是一個開端,一個由他和其他科學家無法控制和參與決策的局面。長遠來看,他害怕最終人類一發不可收拾的自取滅亡,原來不是別人覺得他是摧毀者,而是他自己認為他成了死神,這個世界的毀滅者,帶來了"火種"並開啟了新的世界: 那個他腦中看見地球因核彈或日後更具毀滅性武器研發的出現,蔓延影響到整個大氣層走向毀滅。這是科學家研發技術者深知潛在的可能性,卻是政府官員、政客、決策者不清楚的危險之處 ; 這裡有的信息差便是資金贊助者、政府人員等不一定有這樣的遠見與知識儲備,甚至了解到事情的嚴重性,亦或者他們即便知道了,但站在的角度是以個人前途、名聲地位、發展為主,考量不同。同理,科學家也是如此。這便是人性吧,不管是哪種身分、站在哪個角度,或是我們在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也是,有時你不信、不在乎,沒當一回事,或是執意去做,結果等事情發生了、體驗到了、見證到了,才意識到嚴重性或是某個選擇帶來的結果,這樣的影響力,才令人深刻。


沒有對錯,只有選擇和結果,你會怎麼選?

人類甚至在更早之前就玩上權力之爭的遊戲,這一回我放下批判中的對錯,在不同立場和不同選擇下,我只感受到悲傷、差異和人心的脆弱,這裡的脆弱不是懦弱的那種,而是赤裸的、是人性的多面。這就是這作品帶來的連鎖反應吧~

我們都不是奧本海默本人,但以電影呈現出來的內容,我從中看見了自己的影子; 他的掙扎、內心的糾結矛盾、異於常人的感知力,他的不完美與陰暗面,甚至我害怕我堅持的東西,哪天上了檯面,是否也會遭受輿論討伐的抨擊。歷史中有多少我們後人熟知的人,都在他們的那個時代遭受政治上的打壓迫害,因為權威的畏懼和權力的掌握不允許意見不同或對自己不利之事的發生。時代是變了,但恐懼依然存在,甚至有些事依然上演著。

面對權威的恐懼我還沒放下,面對人性的複雜我略知一二,面對複雜多面背後的陰影,我正在了解。但脆弱遠比我想的還要強大,因為他開啟了慈悲和寬容的力量帶領著我們走向內,死亡與重生並列在這剎那間發生著; 在鬆手之際,是擁抱、允許一切存在的可能性共存,是看見和了解後的釋懷,也是平靜自由的入口、和內在力量的來源。


後話:

就當我沉浸在人性的多面與陰暗面之中、就當我想著科學和技術等知識分子的純粹在有權力之爭的地方、在政治利益面前顯得那麼的"不重要" 和 "渺小"時,就像我曾經碰到的靈性團體中,也倒映出了權威和諸多不純粹、不對等的現象,我離開後才明白,靈性圈不是烏托邦,人的不完美仍然存在。不管在政治、宗教、靈性、任何關係、任何環境中權威的體現都是大同小異的,而我聽見一個聲音喚醒了我: 不用費力的對抗、形成對立,不用爭鬥證明,可以不在是戰或是逃,而可以選擇回到愛之中,慈悲與關懷會帶領我們擁抱這二元的狀態。這便是內在的力量,是智慧的帶領走向和諧平靜,無須倚賴外界權和利益的利,而是敞開的由愛支持來引領未來的世界: 傾聽心聲,專注自我

緊握權力和敞開放手,你選擇什麼呢?


Nov 11, 2023 ♡

˚˖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想當我們個體開始重視起自己的聲音與力量時就是改變的開始,團結力量大,最終少不了平等的對話溝通達成平衡點,合作與協作才會有和諧健康的關係或是社會體系、社會環境、並可持續的穩定發展,不管在生活中還是大規模的更廣泛影響眾人的權益都是如此。表達與溝通是集體有空間成長的面向 ,所以,表達從自身開始吧!
不知道大家對於家暴的定義與了解有多少,我曾經以為家暴是電視劇中時常看到的酗酒打人,後來才得知有眾多暴力虐待行為(不限發生在家庭環境之中)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普遍,這包含,經濟制裁、言語暴力中的辱罵詆毀、指責、怪罪(推卸責任)、情緒勒索、道德綁架、冷暴力的漠視、忽略、操控、騷擾、威脅
尊重、允許一切的發生,是我今年深刻感受到並在練習實踐的部分 這世上有多少爭吵糾紛來源於不允許、不尊重他人的選擇與差異性。
我發現有時候自己所想、所期望、目標、所求的人事物,並非如我所想所願,而當事與願違時,就會陷入迷茫。這個迷茫是我該怎麼辦?我之後要怎麼辦?我還能怎麼辦? 最絕望的往往是那種,我以為是這樣的,,可其實和我所想的不同。
被討厭的勇氣,意味著你不需要證明自己而取得他人認同,而是你問心無愧 清晰坦誠對自己負責,能對自己感受負責,堅定自己的原則底線。哪怕拒絕對方、對方會惱羞成怒,反咬你一口、情緒勒索、道德綁架。 在與人互動中,我們容易陷入交情、身分等部分,而模糊界線、妥協於他人、積累自己的感受情緒。
芭比電影口碑很好但我起初沒特別關注,可能我發現有時候受歡迎的電影,我抱著太高期望過去看就會失望,所以我這次就帶著平常心也沒非看不可的心情。 沒想到觀賞時還是挺有感觸的,一個在完美世界的芭比因為自身的變化,也可以說是意識上的覺醒,開始有了恐懼產生了焦慮,於是乎他來到了被大家稱之為現實的世界。
我想當我們個體開始重視起自己的聲音與力量時就是改變的開始,團結力量大,最終少不了平等的對話溝通達成平衡點,合作與協作才會有和諧健康的關係或是社會體系、社會環境、並可持續的穩定發展,不管在生活中還是大規模的更廣泛影響眾人的權益都是如此。表達與溝通是集體有空間成長的面向 ,所以,表達從自身開始吧!
不知道大家對於家暴的定義與了解有多少,我曾經以為家暴是電視劇中時常看到的酗酒打人,後來才得知有眾多暴力虐待行為(不限發生在家庭環境之中)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普遍,這包含,經濟制裁、言語暴力中的辱罵詆毀、指責、怪罪(推卸責任)、情緒勒索、道德綁架、冷暴力的漠視、忽略、操控、騷擾、威脅
尊重、允許一切的發生,是我今年深刻感受到並在練習實踐的部分 這世上有多少爭吵糾紛來源於不允許、不尊重他人的選擇與差異性。
我發現有時候自己所想、所期望、目標、所求的人事物,並非如我所想所願,而當事與願違時,就會陷入迷茫。這個迷茫是我該怎麼辦?我之後要怎麼辦?我還能怎麼辦? 最絕望的往往是那種,我以為是這樣的,,可其實和我所想的不同。
被討厭的勇氣,意味著你不需要證明自己而取得他人認同,而是你問心無愧 清晰坦誠對自己負責,能對自己感受負責,堅定自己的原則底線。哪怕拒絕對方、對方會惱羞成怒,反咬你一口、情緒勒索、道德綁架。 在與人互動中,我們容易陷入交情、身分等部分,而模糊界線、妥協於他人、積累自己的感受情緒。
芭比電影口碑很好但我起初沒特別關注,可能我發現有時候受歡迎的電影,我抱著太高期望過去看就會失望,所以我這次就帶著平常心也沒非看不可的心情。 沒想到觀賞時還是挺有感觸的,一個在完美世界的芭比因為自身的變化,也可以說是意識上的覺醒,開始有了恐懼產生了焦慮,於是乎他來到了被大家稱之為現實的世界。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關於《奧本海默》 電影改編自凱・柏德和馬丁・J・薛文撰寫的傳記《奧本海默》,電影以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參與原子彈的研發製作過程為主軸,進而帶出奧本海默一生中在面對不同境遇下,自我的心境掙扎。
Thumbnail
電影改編自2006年獲得普立茲傳記文學獎的《美國普羅米修斯:羅伯特.奧本海默的勝利與悲劇》,由當代電影界備受矚目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主要講述美國理論物理學家歐本海默的一生。
Thumbnail
英國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最新推出的作品《奧本海默》(Oppenheimer)在#芭比海默  推波助瀾下,在全球影城締造票房佳績。  諾蘭根據2006年獲普立茲獎的傳記《美國普羅米修斯:羅伯特・奧本海默的勝利與悲劇》(American Prometheus:
Thumbnail
《奧本海默》故事描述奧本海默研製原子彈過程,導演諾蘭把部分焦點擺在主角的內心矛盾,研製原子彈成功看似光榮的事情,但卻自喻為「死神」,投放在在日本廣島、長崎的兩顆原子彈造成的死傷,奧本海默覺得自己雙手沾滿鮮血。
Thumbnail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竊取了火種並將其送給了人類。 為此,他被鎖在岩石上,遭受永恆的折磨。這一句配以爆炸場面的背景,成為本年度十大我最喜我的電影開場之一。既原著配合書名,也緊扣故事。
Thumbnail
如果怕被雷這篇奧本海默的心得文就別看了,你知道嗎?最後原子彈沒爆,布魯斯威利又拯救了大家。 手法什麼的我想就留給其他專業影評們吧,也許導演諾蘭就想拍個讓子彈飛,用三小時的對話好堆疊情緒如星際效應那道巨浪緩緩高漲,還好宰相肚裡能撐船,我的膀胱撐得起諾蘭的原子彈。
Thumbnail
先講結論,不管你懂不懂物理,這部電影的劇情都值得你憋尿看完。如果你想要分析這個天才的一生,花二十幾年完成的書籍也一定值得你去看看:
Thumbnail
量子力學、原子彈的正當性,以及二戰後美國在冷戰時期盛行的麥卡錫主義,共同成為建構諾蘭這次新片的三大詭柱。
Thumbnail
歷經《天能》疫情期間上映票房慘敗的風風雨雨後,諾蘭離開前東家華納來到環球影業,3年一個週期又帶來了全新作《奧本海默》。本以為《天能》已是諾蘭作品中觀影門檻最高的一部,《奧本海默》硬生生地再度拉高了門檻,時長挑戰膠卷盤所能承載的最長時長,也挑戰了諾蘭至今所有作品中時長新紀錄。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關於《奧本海默》 電影改編自凱・柏德和馬丁・J・薛文撰寫的傳記《奧本海默》,電影以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參與原子彈的研發製作過程為主軸,進而帶出奧本海默一生中在面對不同境遇下,自我的心境掙扎。
Thumbnail
電影改編自2006年獲得普立茲傳記文學獎的《美國普羅米修斯:羅伯特.奧本海默的勝利與悲劇》,由當代電影界備受矚目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主要講述美國理論物理學家歐本海默的一生。
Thumbnail
英國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最新推出的作品《奧本海默》(Oppenheimer)在#芭比海默  推波助瀾下,在全球影城締造票房佳績。  諾蘭根據2006年獲普立茲獎的傳記《美國普羅米修斯:羅伯特・奧本海默的勝利與悲劇》(American Prometheus:
Thumbnail
《奧本海默》故事描述奧本海默研製原子彈過程,導演諾蘭把部分焦點擺在主角的內心矛盾,研製原子彈成功看似光榮的事情,但卻自喻為「死神」,投放在在日本廣島、長崎的兩顆原子彈造成的死傷,奧本海默覺得自己雙手沾滿鮮血。
Thumbnail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竊取了火種並將其送給了人類。 為此,他被鎖在岩石上,遭受永恆的折磨。這一句配以爆炸場面的背景,成為本年度十大我最喜我的電影開場之一。既原著配合書名,也緊扣故事。
Thumbnail
如果怕被雷這篇奧本海默的心得文就別看了,你知道嗎?最後原子彈沒爆,布魯斯威利又拯救了大家。 手法什麼的我想就留給其他專業影評們吧,也許導演諾蘭就想拍個讓子彈飛,用三小時的對話好堆疊情緒如星際效應那道巨浪緩緩高漲,還好宰相肚裡能撐船,我的膀胱撐得起諾蘭的原子彈。
Thumbnail
先講結論,不管你懂不懂物理,這部電影的劇情都值得你憋尿看完。如果你想要分析這個天才的一生,花二十幾年完成的書籍也一定值得你去看看:
Thumbnail
量子力學、原子彈的正當性,以及二戰後美國在冷戰時期盛行的麥卡錫主義,共同成為建構諾蘭這次新片的三大詭柱。
Thumbnail
歷經《天能》疫情期間上映票房慘敗的風風雨雨後,諾蘭離開前東家華納來到環球影業,3年一個週期又帶來了全新作《奧本海默》。本以為《天能》已是諾蘭作品中觀影門檻最高的一部,《奧本海默》硬生生地再度拉高了門檻,時長挑戰膠卷盤所能承載的最長時長,也挑戰了諾蘭至今所有作品中時長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