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奧本海默》:自保卻帶來自毀──人性無解的悖論

更新於 2023/08/03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克里斯多福諾蘭自編自導的新片《奧本海默》,以「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為主角,但劇本像是將奧本海默傳記的書頁摺成立體的紙鶴,觀眾在摺起的書頁上,仍讀得到些許生平故事,但在繁複的翻轉折疊背後,窺見的是一個困境,那是全人類最難解的生存悖論──自保會帶來自毀。

《奧本海默》維持諾蘭電影常見的風格,有精準的音效設計、震耳又揪緊人心的配樂、複雜的剪接、忠實呈現時代細節的美術設計與一定要在大銀幕觀賞的 IMAX 攝影,劇本將時序打碎,以兩場聽證會作為劇情的錨點,並使用彩色與黑白畫面來區分,彩色部分是奧本海默的主觀視角與記憶,內容包括他的求學時代、私人感情以及曼哈頓計畫時期與其他科學家的合作,這些回憶全聚合在 50 年代一場祕密的安全許可聽證會;黑白部分則採用客觀角度,以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前主席史特勞斯將被任命為商務部長的國會聽證會為事件主軸。

raw-image

上映前讓影迷好奇不已的原爆試驗場面,發生在電影約三分之二處,前段鋪陳相關人員的緊張與期待,到了爆炸場面先是全然寧靜、令人驚嘆的畫面充滿詩意卻又教人敬畏害怕,無法將視線移開──接著乍然一聲巨響。然而在三小時的片長中,這場戲只占一小部分,其他則是由緊湊如動作場面的文戲組成,立體呈現奧本海默與他的時代。

奧本海默不僅是當代物理學先驅,對文學、音樂與畫作也有涉獵,飾演此角的席尼墨菲,消瘦的臉頰與湛藍的雙眼即使在沉默的時刻,也總是傳遞出一股強烈的情感與想法,詮釋起鍾情於知識與思考的奧本海默很有說服力,墨菲的神秘氣質也很符合諾蘭劇本裡這位主人翁的謎樣信念。奧本海默剛開始在柏克萊大學講課時,即使台下只有一名學生,但當談到光既是粒子也是波動的悖論,他深邃藍眼散發出的閃亮神采,透露出這些矛盾令他著迷不已。只不過,他自己也幾乎要被生命中的矛盾撕裂。

raw-image

這位猶太科學家之所以成為「原子彈之父」,除了想探索新知在實務上的應用,更重要的是為了搶先德國納粹的武器研發進度,幫助同盟國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然而研究摸索的過程中,內心不斷掙扎於難解的困境──他相信美國應該發展有力的武器才能在二戰取勝,同時也相信開啟這條發展方向是可怕的。

在原子彈完成後,奧本海默目送政府人員將其運走,彷彿那是當年他因怨懟老師而被他偷偷下毒的蘋果,只是這回奧本海默沒有機會後悔,不能趕在毒蘋果被別人吞下肚前奪回來。

raw-image

然而,從奧本海默的角度,當他日以繼夜研發毀滅性武器的同時,如何能確定哪種選擇是最正確的?如何判定杜魯門總統領導的政府會否做出好的決定?就算由事後諸葛的角度來看,也沒人能確定如果當年原子彈沒有研發成功,世界局勢會怎麼走。當時雖然日本實際上已接近戰敗,但一直堅不投降,大有戰到舉國只剩最後一人的架勢,就連第一顆原子彈落在廣島後也沒有轉變心意,直到三天後發現蘇聯廢止中立條約、進入對日作戰狀態,美國又在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讓日本驚覺美國手上可能還有更多此類武器,諸多壓力之下才投降。

人類沒有奇異博士的能力,無法看過一千四百萬種可能性之後挑選怎麼做最好,太多的未知讓人不知道該相信什麼,還在推敲最佳解的當兒,時間與時機已經過去。也許沒那兩顆原子彈,會有其他人因此死在戰場上?也許若奧本海默拒絕此項工作,其他科學家仍會終究完成它?誰說得準?

但是,奧本海默完成的事情,在我們唯一所知的宇宙裡面,只能是錯的。如他本人曾在 NBC 紀錄片《The Decision to Drop the Bomb》誦讀的那句話:「我現在蛻變為死神,世界的毀滅者」。由於永遠看不見其他平行宇宙的結果,不會知道他沒這麼選擇的話,是否也會成就另一種錯,所以他註定要如神話裡從眾神那兒偷取火種帶給人類的普羅米修斯,被綁在巨石上,日日被老鷹啄食內臟,釘在歷史「錯誤的那一邊」。

raw-image

奧本海默參與曼哈頓計畫的出發點,是保護他的國家與同胞;美國開啟各式新武器計畫的出發點,先是怕德國成功做出新一代炸彈、再來是怕俄共擁有更強大的武器;而原子能委員會主席史特勞斯將奧本海默視為敵手的緣由,則是因氫彈發展的歧見,並疑心奧本海默煽動科學家們排擠他。

上述行為動機,源頭都是從恐懼與不信任而生的自保本能,但難為的是,保護自己所衍生的行動,卻往往帶向自我毀滅。

《黑豹2:瓦干達萬歲》亦有類似情境。將人性本質以及地緣政治的賽局考慮進去後,從汎合金的存在被世人所知的那一刻,就得面對戰爭之必然,每一方的出發點都不是因為喜歡殺戮,而是為了鞏固自家安全。有些事情就是不得不然,難以制止,如同曼哈頓計畫的科學家們擔憂原子彈引爆後的連鎖反應可能引燃大氣層,人與人或國與國之間也是如此,有些小小的火苗,在無人知曉之時誘發出後續一連串的影響。

奧本海默帶領團隊順利研發的屠殺利器,以及之後引發的冷戰與軍備競賽,恐怕是人性的共業,就算沒有他,走到這步也是早晚的事。

raw-image

也例如史特勞斯,原本應是真的景仰「原子彈之父」的名聲與成就,然而性格與經歷牽著他與奧本海默反目。《奧本海默》透過幾個小細節來堆疊史特勞斯的自卑情結與不滿,例如懷疑奧本海默在愛因斯坦面前講他壞話、以及某次聽證會奧本海默公開讓他難堪等等。

此外,兩人初次見面時,聊到史特勞斯曾對科學很有興趣,卻因為家境得去賣鞋,奧本海默回應了一句:「誰能想到眼前這位政治家原本是個低階的鞋業銷售員」,而史特勞斯馬上糾正他應把「低階」去掉,顯見對此頗為敏感。在電影後段,史特勞斯感覺入閣機會可能不保,憤慨批評某些人想把他打回原本的樣子:「低階的鞋業銷售員」──飾演史特勞斯的小勞勃道尼將這角色先前偽裝出的風度與沉穩、以及此刻被踩到痛點後爆發出的自卑混雜自大之紛雜情緒,詮釋得淋漓盡致。這是史特勞斯自己的心魔,自己的戰爭,他一直想往上爬,想保護自己努力已久的政治地位,擺脫令他難堪的事業起點,這是他看世界的觀點,但奧本海默剛好擋到他,成為敵人。

raw-image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與執著,例如在洛斯阿拉莫斯的實驗室,即使大家表面上有共同目標,但可以觀察到有些科學家在意爆炸後產生連鎖反應的風險,也有人關注的是更具突破意義的氫彈,而軍方代表則特別關心洩密與俄諜的問題。我聯想到電影《紐約浮世繪》男主角的領悟──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沒有人是臨演,於是史特勞斯覺得奧本海默悄悄跟愛因斯坦說自己壞話,奧本海默自認雙手沾滿日本平民鮮血,杜魯門總統卻覺得原子彈是他投的休想搶功勞。因此奧本海默在專心面對自己的愧疚與痛苦時,史特勞斯在打另一場完全不同的仗,兩個人的世界觀只是無意間對撞,卻成了宛若要「取消」對方的戰鬥。

《奧本海默》將兩人走向猜疑甚至交惡的開端事件,擺在電影最後,觀影過程中,觀眾或許都期待獲得一個踏實的解答,但最後答案的中心卻是空的,只是誤會一場。既然連上帝都可能在擲骰子了,又怎能企盼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個紮實的理由?這收尾帶來的韻味,如同讀到馮內果以二戰德國德勒斯登大轟炸為主題的小說《第五號屠宰場》結尾時,竟是一句「唧唧啾啾?」那般虛無。但是,正如貫穿《第五號屠宰場》全書氛圍的那句「事情就是這樣」(So it goes),人際或國際之間的結仇,有時就是如此無謂、無奈,卻難以避免。

raw-image

回顧人類歷史,看人性的衝撞、資源的缺稀,就幾乎注定不會有完美理想的世界,即使那個理想世界發生了,也必然短暫,人性必將使其破滅。原本應該要終結所有戰爭的武器,卻帶來了冷戰;原本應該讓社會更公平人民更快樂的主義,屢屢走向極權。

這位「原子彈之父」沒有停止擔憂,更沒有愛上那顆原子彈,但他無法改變什麼,「事情就是這樣」。

全文劇照:環球影業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裔加拿大導演沈安東尼的電影《飯捲男孩乖乖睡》以自己的人生改編,將移民作為背景,闡述母子的情誼。作為韓裔加拿大人,沈安東尼的根像是浮萍,讓加拿大的社會洗禮自己,也擁抱源自韓國的土壤,兩地皆是他的養份。《飯捲男孩乖乖睡》像是一封柔美而平靜的情書,在異鄉及原鄉輕輕地撫慰所有曾犧牲過的媽媽。
我至今迷戀拉岡提出潛意識受到語言結構影響時所用的描述:主體的無意識是他者的話語。我們自己無法直接意識到的心理過程和情感狀態,是在與他者之間的社會互動和語言交流中所形成的。然而,類似語言系統中能指與所指之間的任意性,他者的話語(能指)在主體無意識中的所指為何也同樣複雜。
三宅唱導演的新作《惠子不能輸》(ケイコ 目を澄ませて,2022)靈感取自於小笠原惠子的自傳《絕不能輸!》。電影不強調「聾」的感官缺失,讓觀者能將聾人看成與聽人平等的、真正的「人」,而非僅關注其生理障礙,並讓障礙成為群體的借代。這便是電影的首要目的──它要我們看見,在聽障拳擊手之前,惠子先是個「人」。
與其說奇士勞斯基世界裡頭的上帝是一個有問題的上帝,不如說奇士勞斯基的作品中,對於命運的探問本身就處於一種曖昧莫測的狀態,更像是人與世界協作的成品。「宗教與命運」對奇士勞斯基而言,既是人類追求超越向度的可能嘗試,同時也是邊界的重新估量。
若論是枝裕和以往的風格,或許會覺得他「太溫柔」,柔化了許多人性的自私與自利,因其透過電影質問的往往是體制,而非價值觀,時常將真正殘忍的衝突藏在世界背後,目光放在各個不起眼的社會角落,關注人與傷痛共存的狀態,緩緩影響觀眾心中擺盪的道德天秤。
今年,我們終於等到了。在諾蘭電影中螯伏多年的墨菲也終於等到了。他不只終於成為了電影海報上唯一露臉的主演,更是那令他魂牽夢縈的諾蘭電影的男主角──那位在超過 20 年前從廢棄的醫院中醒來、對著全世界觀眾大喊「Hello」的青澀少年,如今要讓我們再一次認識他──那個「他」,既是奧本海默,亦是席尼墨菲。
韓裔加拿大導演沈安東尼的電影《飯捲男孩乖乖睡》以自己的人生改編,將移民作為背景,闡述母子的情誼。作為韓裔加拿大人,沈安東尼的根像是浮萍,讓加拿大的社會洗禮自己,也擁抱源自韓國的土壤,兩地皆是他的養份。《飯捲男孩乖乖睡》像是一封柔美而平靜的情書,在異鄉及原鄉輕輕地撫慰所有曾犧牲過的媽媽。
我至今迷戀拉岡提出潛意識受到語言結構影響時所用的描述:主體的無意識是他者的話語。我們自己無法直接意識到的心理過程和情感狀態,是在與他者之間的社會互動和語言交流中所形成的。然而,類似語言系統中能指與所指之間的任意性,他者的話語(能指)在主體無意識中的所指為何也同樣複雜。
三宅唱導演的新作《惠子不能輸》(ケイコ 目を澄ませて,2022)靈感取自於小笠原惠子的自傳《絕不能輸!》。電影不強調「聾」的感官缺失,讓觀者能將聾人看成與聽人平等的、真正的「人」,而非僅關注其生理障礙,並讓障礙成為群體的借代。這便是電影的首要目的──它要我們看見,在聽障拳擊手之前,惠子先是個「人」。
與其說奇士勞斯基世界裡頭的上帝是一個有問題的上帝,不如說奇士勞斯基的作品中,對於命運的探問本身就處於一種曖昧莫測的狀態,更像是人與世界協作的成品。「宗教與命運」對奇士勞斯基而言,既是人類追求超越向度的可能嘗試,同時也是邊界的重新估量。
若論是枝裕和以往的風格,或許會覺得他「太溫柔」,柔化了許多人性的自私與自利,因其透過電影質問的往往是體制,而非價值觀,時常將真正殘忍的衝突藏在世界背後,目光放在各個不起眼的社會角落,關注人與傷痛共存的狀態,緩緩影響觀眾心中擺盪的道德天秤。
今年,我們終於等到了。在諾蘭電影中螯伏多年的墨菲也終於等到了。他不只終於成為了電影海報上唯一露臉的主演,更是那令他魂牽夢縈的諾蘭電影的男主角──那位在超過 20 年前從廢棄的醫院中醒來、對著全世界觀眾大喊「Hello」的青澀少年,如今要讓我們再一次認識他──那個「他」,既是奧本海默,亦是席尼墨菲。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對我來說這部片對我最深的影響除專業影評提到的之外,更是奧本海默內心的糾結,身為原子彈之父的名聲太重,重到不可承受,歷史上留名的人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反而是因為他們身負許多糾結,並且因此做成了很多決定,當弱點可以一覽無遺時,人們更會傾向去接受他們的成就。
在台灣,【芭比】是7/20上映,【奧本海默】是7/21日上映,但是在美國,這兩部片是同一天,也就是7/21上映。因為很久沒有兩部大片廠的重點電影一起聯映,網路上也出現了一個叫作「芭比海默 (Barbenheimer)」的新詞,產生了許多迷因梗圖。
《奧本海默》是根據2006年卡伊柏德(Kai Bird)和馬丁J.舒爾文(Martin J. Sherwin)所著作的傳記小說改編;這本書獲得普立茲獎,主要是馬丁J.舒爾文花費25年時間收集奧本海默的相關史料,以及訪談素材所匯集而成的著作。
對我來說這部片對我最深的影響除專業影評提到的之外,更是奧本海默內心的糾結,身為原子彈之父的名聲太重,重到不可承受,歷史上留名的人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反而是因為他們身負許多糾結,並且因此做成了很多決定,當弱點可以一覽無遺時,人們更會傾向去接受他們的成就。
在台灣,【芭比】是7/20上映,【奧本海默】是7/21日上映,但是在美國,這兩部片是同一天,也就是7/21上映。因為很久沒有兩部大片廠的重點電影一起聯映,網路上也出現了一個叫作「芭比海默 (Barbenheimer)」的新詞,產生了許多迷因梗圖。
《奧本海默》是根據2006年卡伊柏德(Kai Bird)和馬丁J.舒爾文(Martin J. Sherwin)所著作的傳記小說改編;這本書獲得普立茲獎,主要是馬丁J.舒爾文花費25年時間收集奧本海默的相關史料,以及訪談素材所匯集而成的著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愛情的力量不僅是超越了死亡,也激發了人們對於靈性、信仰、命運等更深刻的思考。這部電影探究死亡的真相和意義,以及愛情的力量和生命的價值。《第六感生死戀》提醒人們在死亡和分離的時刻,仍然可以感受到愛存在,並且這種愛是永恆的。但它同時也提示人們要珍惜當下,好好相待所愛之人,因為任何時候,都可能是最後一刻。
Thumbnail
這些畫面中最異樣的安排,是由伊莎貝雨蓓演出孩提時代的 Violette,突兀的雙馬尾和紅白藍童裝造型增添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覺,似乎也隱喻女主角的心理在從兒童轉化到少女的階段,因為畸形的親子關係而嚴重扭曲,恨意也不斷滋長,逐漸扼殺了她的純真,變成黑色帽沿下,眼神冷酷怨毒的女殺人犯/阻街女郎
Thumbnail
《鳥是海與樹的孩子》沒有完整的故事劇情,也沒有強烈說教性與批判,有的是如同遠古神話的原初精神,一種強烈的「補償精神」,也就是卡西勒《人論》中將生命視為一個「綜合的」「不分解」的觀點。生命被人類感知為一個連結不斷的全體,於是形體的缺席與消亡,都將被補償為另一種存在天地間,流動和波盪不止的精神與綿綿情絲
Thumbnail
似乎《坂本龍一:終章》呈現的就是坂本龍一一生經歷的種種偶然和必然,將時代的啟發以及環境的影響內化成為創作宇宙,以音樂回應生命,以情感詮釋世界。面對音樂他始終選擇性地忽視主流市場喜好,只在意是否做出令自己滿意的音樂,專注於於一次比一次濃烈的實驗色彩,一次比一次強勁的反彈與突破。
Thumbnail
瑪莉安消失的那段日子,布魯諾帶克里斯汀去海鮮區,一群肥大而呆滯的魚,擠縮在一方狹小的水缸中,他們稱那邊為「大海」,從小養著,直到有客人將它們買走。這個賣場,就是布魯諾的大海,就是克里斯汀、瑪莉安,這些那些面孔模糊卻努力過好每一天的平凡人的,狹窄的大海。
Thumbnail
坂本最後是在創作中──坂本的音樂與關於坂本的電影──找到對抗死亡的永恆。而且,不同於眼界狹隘的平凡你我,坂本不只為現在的觀眾創作,還是為今後長達百年歷史中的所有人類創作。畢竟,能說出「我希望我的音樂在百年後,還有人聽聞」,還真是不凡的豪氣與超越永恆的準備。
Thumbnail
《黑豹》完全是以黑人的眼光,詮釋黑人的美,同時也還原 Nyong’o 在黑人世界足以沉魚落雁的美人地位。這是一場重塑,將「美」重新詮釋與定義。
Thumbnail
<p>選角的精準、漫威給予導演庫格勒的自由度,都確保《黑豹》面對「漫威第一部黑人超級英雄電影」這個里程碑,可以充分展現它值得驕傲的優點。</p>
Thumbnail
<p>年幼時作文簿上抄寫的錦言佳句,鼓動得了紅筆寫下的分數,卻勵志不了真實的人生。我想,如果以全副心意放大檢視自己的生命,會無可避免地自我糾纏,那只好試著把自己放進想像的宇宙中,變得渺小而微不足道。</p>
Thumbnail
<p>刺激的動作場面、幽默的喜劇調性,預示接下來的 MCU 發展、置放讓系列影迷笑開懷的彩蛋元素,都做得充分有力。可惜,嚴肅的情感啟發失去戲味,力道發散、鋪陳不足,終究讓電影的故事層面看來薄弱而遺憾。</p>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愛情的力量不僅是超越了死亡,也激發了人們對於靈性、信仰、命運等更深刻的思考。這部電影探究死亡的真相和意義,以及愛情的力量和生命的價值。《第六感生死戀》提醒人們在死亡和分離的時刻,仍然可以感受到愛存在,並且這種愛是永恆的。但它同時也提示人們要珍惜當下,好好相待所愛之人,因為任何時候,都可能是最後一刻。
Thumbnail
這些畫面中最異樣的安排,是由伊莎貝雨蓓演出孩提時代的 Violette,突兀的雙馬尾和紅白藍童裝造型增添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覺,似乎也隱喻女主角的心理在從兒童轉化到少女的階段,因為畸形的親子關係而嚴重扭曲,恨意也不斷滋長,逐漸扼殺了她的純真,變成黑色帽沿下,眼神冷酷怨毒的女殺人犯/阻街女郎
Thumbnail
《鳥是海與樹的孩子》沒有完整的故事劇情,也沒有強烈說教性與批判,有的是如同遠古神話的原初精神,一種強烈的「補償精神」,也就是卡西勒《人論》中將生命視為一個「綜合的」「不分解」的觀點。生命被人類感知為一個連結不斷的全體,於是形體的缺席與消亡,都將被補償為另一種存在天地間,流動和波盪不止的精神與綿綿情絲
Thumbnail
似乎《坂本龍一:終章》呈現的就是坂本龍一一生經歷的種種偶然和必然,將時代的啟發以及環境的影響內化成為創作宇宙,以音樂回應生命,以情感詮釋世界。面對音樂他始終選擇性地忽視主流市場喜好,只在意是否做出令自己滿意的音樂,專注於於一次比一次濃烈的實驗色彩,一次比一次強勁的反彈與突破。
Thumbnail
瑪莉安消失的那段日子,布魯諾帶克里斯汀去海鮮區,一群肥大而呆滯的魚,擠縮在一方狹小的水缸中,他們稱那邊為「大海」,從小養著,直到有客人將它們買走。這個賣場,就是布魯諾的大海,就是克里斯汀、瑪莉安,這些那些面孔模糊卻努力過好每一天的平凡人的,狹窄的大海。
Thumbnail
坂本最後是在創作中──坂本的音樂與關於坂本的電影──找到對抗死亡的永恆。而且,不同於眼界狹隘的平凡你我,坂本不只為現在的觀眾創作,還是為今後長達百年歷史中的所有人類創作。畢竟,能說出「我希望我的音樂在百年後,還有人聽聞」,還真是不凡的豪氣與超越永恆的準備。
Thumbnail
《黑豹》完全是以黑人的眼光,詮釋黑人的美,同時也還原 Nyong’o 在黑人世界足以沉魚落雁的美人地位。這是一場重塑,將「美」重新詮釋與定義。
Thumbnail
<p>選角的精準、漫威給予導演庫格勒的自由度,都確保《黑豹》面對「漫威第一部黑人超級英雄電影」這個里程碑,可以充分展現它值得驕傲的優點。</p>
Thumbnail
<p>年幼時作文簿上抄寫的錦言佳句,鼓動得了紅筆寫下的分數,卻勵志不了真實的人生。我想,如果以全副心意放大檢視自己的生命,會無可避免地自我糾纏,那只好試著把自己放進想像的宇宙中,變得渺小而微不足道。</p>
Thumbnail
<p>刺激的動作場面、幽默的喜劇調性,預示接下來的 MCU 發展、置放讓系列影迷笑開懷的彩蛋元素,都做得充分有力。可惜,嚴肅的情感啟發失去戲味,力道發散、鋪陳不足,終究讓電影的故事層面看來薄弱而遺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