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看「有生之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中有劇透,不喜勿入

 有生之年的生命路徑

「有生之年,我一定要環遊世界」,多少人在年輕的時候發下豪語,但是隨著歲月的慢慢增長,這些豪語實現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於是我們漸漸地成為庸庸碌碌的人,像大家一樣平凡的生活。長大之後才知道,生活的確並不容易。套句「有生之年」劇中所說的:「有生之年,能夠長這麼大算不錯了⋯」,的確,能養活自己就已經不容易了,更何況是發下豪語壯志。長大之後常常是壯志未酬心先死,被社會的常規所滲透了,然後我們像一般人一樣,找工作、結婚、生子、終老以至於死亡。

 

探問人心的「活著」

那麼「人活著幹什麼呢?」,劇中高嘉岳心中一直有這個疑問。當然我們可以懷疑他因為一事無成,情感失敗,又覺沒得爸媽疼愛,心中萌生自殺意念,甚至遺書都寫好了。他雖然被人羨慕,「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的「帥」,但是始終在我們所處的日常社會常規來看,沒有「像個樣」,做為爸媽的大兒子、三兄弟中的大哥,或是做為「阿伯」,他的角色都不是傳統該有的樣子。他既不想被傳統的概念束縛卻又不知道自己想要變成什麼樣子?或者是說,他有自己本來想要的樣子卻失敗。 

我想高嘉岳一定有想過,生活到底要幹嘛?當然一開始高嘉岳想和多數人一樣,夢想著創業成功,帥氣地凱旋回鄉。但隨著女友劈腿、事業的失敗、連帶敗光母親的積蓄,在重重打擊下,本想返家見後一面,就去自殺,一切回歸虛無。有生之年的時間,就像是你被迫上了人生舞台,然後有朝一日也要下台的。既然不能決定自己何時上台,但至少自己可以決定何時、用什麼方式下台吧!

 

在「關係」中存在

但高嘉岳一回家,就被社會人際網絡綑綁了起來。原來世間的事情不是他想像地那麼簡單,雖然他一直鼓勵大家要衝破社會的臼窠,主張有生之年要活得快樂:像是看到兩老相處多年後的感情失和而勸離;告訴姪子遇到主任來追要趕快跑走⋯等種種行徑,但他後來發現自己早已深深地捲進社會人際網絡中,每個人對他都有期待的樣子,雖然不滿意他、抱怨他、念他,但也是對他情感展現的一部份,這是關係的連結。

然後他繼續縮小生命的視野,關注在生活當下的每一刻,他說:「有時候生活會帶給你一點感覺,然後那個感覺會賦與你繼續活下去的動力,很有意義。有時候感覺到了,就會想緊緊地抓著它、記住它,才不會活到最後,在你死掉之前,什麼都不記得,留下遺憾。」,這似乎開始鬆動高嘉岳求死之心,在他有生之年至少好想好好談場戀愛,戀愛的感覺似乎成為他生命的救贖。

 

死亡襲擊,措手不及

直到老天爺無預警地帶走高嘉揚,這讓高嘉岳感覺到,「該走的不走,不該走的卻走了」,對比於高嘉岳的玩世不恭的個人主義,高嘉揚明顯是我們社會中所期待的正向人物,他小時候後就努力唸書,成績優秀,很快地組成家庭,爸媽爭吵時會居中調解,是這個家庭的重要人物,他曾向高嘉岳表示「這個家大大小小的事,從來都是我一人決定」,也因為是這樣,他所擔負的責任遠比其他人多,他始終放不下,無法像高嘉岳一樣的瀟洒地發展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

劇中有一段不斷地反思生活是要遵循社會常規的設定,還是要追求個人的夢想,像是高正隆本來不肯離婚,覺得「丟臉」,或是許雅欣要他的男友(高嘉凱)大聲告訴她:「我要一個直接告訴我,他到底想要做什麼的男人。」⋯ 都在探問並暗示「生活其實沒有一定要怎麼樣」。

由高嘉揚的死亡,劇中推到後來,藉由高正隆口中說:「人活在世上真的很短,今天跟你聊天,也許明天就不見了,為什麼不讓自己快樂一點?」;或是在稍早高丞佑在成果發表會後向高嘉岳表示,「她(紅茶,高丞佑原想要告白的對象)有沒有來都不重要,我已經要把我想表達的東西表達出來了,沒有留下遺憾,而且那一刻我感覺我活著。」,確實,我們對生命時間流逝一點辦法也沒有,嚴格客觀來說,生命時間每一刻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能重來,所以對待生命時間的態度,就像高丞佑所說的,對想要做的事「勇敢地去做,我沒有留下遺憾,你也不要留下遺憾」,不要怕別人、其他眾人眼光的評價,因為活著,就能繼續感受到心跳。

 

人生有漲有落,才能看見自我

從高嘉揚的死亡,高嘉岳似乎從心看待人生,從原本意欲離開,人生舞台謝幕,轉向積極活出每一刻,在他現有的社會條件下,好好地活著,這並不是害怕死亡,而是積極地面對迎面而來的生活不再逃避,就像劇中的那首歌「moving on」,對生活前進,他也不再掛念在自己過去是否失敗,或是執著於對爸媽不疼愛的感覺所困擾,這些人生的低潮,是「人生有潮起就有潮落啊,漲潮的時候,大海會把這邊全都蓋住,你什麼都看不到,潮落的時候,你就會看到很多東西。」,高嘉岳似乎領悟到他並不是「一無所有」,而是環繞他身邊豐富的人事物,只是它太理所當然而沈默下來,平常都看不到。

劇終似有隱喻地藉由陳麗英學開車的過程中,一再重覆「把握時間掌握方向」,似乎在告訴觀眾,生命時間是有限的,不要浪費。而最後,那首在高嘉揚年代未能完成的「moving on」歌曲,由他的兒子高𠄘後佑接棒完成;而許雅欣的懷孕也在告訴我們,生命是以代代相傳的形式,流轉下去。

(相似文章已發表在「女人迷」)

追蹤「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FB粉絲專頁或加入「穗波心心理師談情說愛:愛情、親情、婚姻、家庭」社團,可不定時收到「今日文章」、podcast預告及貓相片

收聽「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podcast(專門談愛的podcast)

點擊「家庭Q&A-愛情、親情的心理師相談」免費提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許翰-avatar-img
2024/10/21
沒有一定要活怎樣,但也不要失去活下去的希望!!
穗波心理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21
許翰 是的,意見已達金句等級
avatar-img
「穗波心理師」沙龍
226會員
421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2025/03/29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穗波在中風後的復健之旅。穗波一開始對復健感到迷惘,認為復健是「人為的」回復,但後來理解到「習慣成自然」的道理,並且通過不斷重覆練習來建立新的神經廻路。穗波分享了日常復健的經歷,包括走路練習和寫作,並提到飼養小貓「麻吉」帶來的歡樂和激勵。
Thumbnail
2025/03/29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穗波在中風後的復健之旅。穗波一開始對復健感到迷惘,認為復健是「人為的」回復,但後來理解到「習慣成自然」的道理,並且通過不斷重覆練習來建立新的神經廻路。穗波分享了日常復健的經歷,包括走路練習和寫作,並提到飼養小貓「麻吉」帶來的歡樂和激勵。
Thumbnail
2025/03/07
文章述及了穗波在社區中復健的經歷和觀察。穗波描述了社區中各種人物的日常活動,包括清潔工、買菜的婦女、規律活動的老年人、遛狗的女孩等。穗波還提到了一隻名叫「小花」的貓,這隻貓給穗波的復健過程帶來了樂趣。此外,穗波分享了與鄰居交流的經驗,並提到了一些社區中的事件,如鄰居打小孩及之後清理辦公室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3/07
文章述及了穗波在社區中復健的經歷和觀察。穗波描述了社區中各種人物的日常活動,包括清潔工、買菜的婦女、規律活動的老年人、遛狗的女孩等。穗波還提到了一隻名叫「小花」的貓,這隻貓給穗波的復健過程帶來了樂趣。此外,穗波分享了與鄰居交流的經驗,並提到了一些社區中的事件,如鄰居打小孩及之後清理辦公室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2/07
本文描述作者中風後左手不靈活的經歷,以及在復健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體悟。從初期手部功能的喪失,到學習如何避免代償動作,以及在社區鄰居的幫助下,逐步恢復行走能力。作者也分享了復健過程中,家人和看護的提醒與自身感受,反思了正向復健法的意義。
Thumbnail
2025/02/07
本文描述作者中風後左手不靈活的經歷,以及在復健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體悟。從初期手部功能的喪失,到學習如何避免代償動作,以及在社區鄰居的幫助下,逐步恢復行走能力。作者也分享了復健過程中,家人和看護的提醒與自身感受,反思了正向復健法的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在2023年的洗禮後,慢慢地認識到人生的真諦,高低起伏就是最好的活著証明。 雖然年齡尚幼,但我經常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在新的一年,我更加明白生命的無常,並下定決心在可以忍受的時候盡量忍受,在可以享受的時候盡情享受。
Thumbnail
在2023年的洗禮後,慢慢地認識到人生的真諦,高低起伏就是最好的活著証明。 雖然年齡尚幼,但我經常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在新的一年,我更加明白生命的無常,並下定決心在可以忍受的時候盡量忍受,在可以享受的時候盡情享受。
Thumbnail
年輕時或許沒有時間去思考生命的意義,但隨著年齡增長,人們開始更加關注這個問題。在文章中,一位長者分享了他對生命意義的看法,認為平靜就是人生的意義。透過思考人生中所發生的事情以及對待他人的態度,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和獲得內心的平靜。這種境界能夠成為人生的意義。
Thumbnail
年輕時或許沒有時間去思考生命的意義,但隨著年齡增長,人們開始更加關注這個問題。在文章中,一位長者分享了他對生命意義的看法,認為平靜就是人生的意義。透過思考人生中所發生的事情以及對待他人的態度,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和獲得內心的平靜。這種境界能夠成為人生的意義。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時間的流逝不再變得深刻有感。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時間的流逝不再變得深刻有感。
Thumbnail
隨著年齡增長,人們檢視自己時至今日的種種成就,拿起心中成功的人選,開始比較孰優孰劣,內心一番激戰後,無力感油然而生,發現自己彷彿無所成就,即使是不需擔心捉襟見肘的人,仍會感到相當挫折,此時不免想到,人生所為何事?人生的旅途是要走向何處?往世與來生會是怎樣的景況?
Thumbnail
隨著年齡增長,人們檢視自己時至今日的種種成就,拿起心中成功的人選,開始比較孰優孰劣,內心一番激戰後,無力感油然而生,發現自己彷彿無所成就,即使是不需擔心捉襟見肘的人,仍會感到相當挫折,此時不免想到,人生所為何事?人生的旅途是要走向何處?往世與來生會是怎樣的景況?
Thumbnail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生中難免會經歷一些事件。每個事件都在告訴我們什麼⋯
Thumbnail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生中難免會經歷一些事件。每個事件都在告訴我們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