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離世首次讓我感到悲傷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醫師離世的四天,我們上山練跑想念醫師

醫師離世的四天,我們上山練跑想念醫師

本篇有錄製Podcast版本,歡迎選擇服用。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owemwes02qw01t593abcd74/platforms



在11月3號晚上,得知我最敬愛的中醫師離世了。這是我第一次,因為一個人的離開,讓我感到悲傷,整個歷程,包含這個難過,對我而言是一個新的感受,很像是大學時家裡的第一隻狗離世了那種笨拙感,我不明白這感受是什麼,也說不出話,也不知道該怎麼理解它,甚至我自嘲著「面對狗的離開比面對人離開拿手多了...」

照顧我七年的中醫師,吳醫師,於11月2日下午離世了。

2016年,當時我的狗島輝突然被診斷出心臟腫瘤接著很快就不得不安樂,我的身心狀況可以說是直線下坡到谷底,加上其實我從出生開始體質就不太好,一直是小毛病不斷、一直是藥罐子這樣長大的,當時我遇到這位中醫師,就這樣給醫師調養的七年至今,包含我的先生也給醫師照顧著。


這七年經歷了什麼事情...


我十幾年的慢性濕疹不到三年就消失了,也配合醫師的叮嚀,改掉些飲食習慣,大大改變我一直不斷過敏、感冒、吃藥的身體,三年前開始運動,現在可以跑馬拉松、越野跑,如果沒有醫師的照顧,我從來沒有想過我可以做到這些事情,當然這中間還經歷了兩隻狗兒的離世,身心的大幅震盪。覺得醫師的存在陪伴我走過很重要的時期,而先生有免疫系統的問題,十幾年前已經被免疫風濕科的權威宣告這是無解的,後來經過醫師的調養,這惱人問題幾乎不存在了。

這位醫師不但是參與了我的人生,說是逆轉了我們的人生也不為過。


我和我先生與中醫師是臉書上的朋友,除了常常看見醫師的分享,旅遊,貼的美食,同時醫師也會在我們分享小狗的生活、運動訓練、比賽的照片中點讚,這些已經是過去七年的日常。醫師已經是我們生活中很自然的存在。


這幾年看到醫師不間斷地四處進修,照顧很多病況十分艱難的患者,有時在餐廳巧遇,都看到他自己一個人在鑽研中醫書籍,是一個在醫術上不斷精進、對患者很盡心盡力的醫者,有時看到他好累的樣子,但仍為了這些患者堅守崗位。身為被醫師照顧的其中一位,覺得有醫師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可是啊,這位中醫師他其實從一出生開始就有先天心臟病,簡單的說,他自己的身體也不容易,兩年前他休診好長一段時間,因為累倒了,還好當時我們已經開始運動,運動確實再次地把自己的身體素質往上成長了一大步,從此看中醫的次數大大降低,多少覺得可以減輕醫師的負擔感到欣慰。


今年七月,醫師又累倒了... 進了醫院,住了加護病房、動了心臟手術...

我心裡暗自覺得醫師不要再看診了,希望他可以自私一點,多照顧自己一點!結果他十月初就回來看診了,因為上次住院插管的關係,他的聲帶已經受損沒有辦法好好出聲了,可是還是坐在診間裡,仔細的幫患者把脈、開藥。然後在接近十月底的時候再次入院了,中間傳出消息有好轉,我們很期待醫師可以恢復健康,但這次沒來得及等到換人工心臟的手術,在手術前一天下午,心臟停止,永遠休息了...


得知醫師死訊的當下,我的腦袋一片空白,帶著狗從寵物公園走回家中間發生什麼事情其實我不想不起來,只知道我的大腦啟動了保護機制,讓我對這件事不要有很劇烈的反應,同時也削弱了我對外界的感受。


11/3號當天晚上我哭得非常的傷心,真的好捨不得醫師離開了,甚至無法接受醫師已經離開了。這是我第一次,有一位認識的人離世讓我感到傷心,以前家族中走長輩離世,可能因為生活沒交集,也可能是年紀太小了,其實老實說,還真的沒有什麼感覺... 這是第一次,我對一個人的離開這麼的難過,甚至可以說痛苦...


第二天我還是非常低落,但我有些能力去往內探索我的失落來自於何方....


我最想念的有幾件事....


第一,過去有幾次覺得自己身體很明顯的不舒服,擔心些什麼,不管你問醫師什麼問題,即便是我先生被西醫宣告沒有藥醫的免疫系統問題,醫師都是回「安啦、小事啦、這簡單啦...」或許對他真的很容易吧,又或許是醫師想要安定患者的心,因為心情是影響身體最快最直接的因素,但每次聽到醫師這麼說,都覺得... 阿... 我不擔心了... 我會好的... 然後走出診間的心情都會很明亮開朗...


這是醫師的魔力,也是醫者的仁心。


第二件事是醫師也是愛狗的人,我很想念我的每篇分享狗兒生活的貼文,我經營的狗粉專貼文,不會再有醫師來按讚了。而我們每次跑完跑賽、上山訓練等,醫師也會按讚,他是這樣默默的陪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對我們有好好生活、好好照顧自己的內容給予肯定。我好懷念那個點讚名單中會出現醫師名字的日子...


第三件事醫師常常分享美食,我也期待著每個週末都能看到醫師的更新,然後我們就又可以去踩點了。


我有一部分的失落是因為我懷念的這三件事都不會再出現了。但是我發現我的失落不只是如此。如果醫師只是一位醫師我不會這麼難過,可是醫師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也被很多人依賴著...


對,我依賴著我的醫師...

不管發生什麼,都有醫師可以幫我解決,

我好喜歡這種被照顧、很安心的感覺...
而且會覺得這個人永遠都在...


人真的是一種劣根性很重的生物,我的理智明明知道醫師不會永遠都在,不能只靠醫師,這也是為什麼當年我們開始運動的很大一個因素,可是感性上,還是非理智的希望他永遠都在、他會永遠在,好希望永遠被照顧著。


我看見我很大部分的是源自於「不想長大」、
我想要你陪、想被照顧、沒有你該怎麼辦、
想要有你這個朋友等等…


當自我探索到這裡時,我明白為什麼我會傷心,它是一個很複合性的原因,因為心疼醫師的身體受苦、因為不捨他的離去、因為過去的回憶不會再有新的延續,這其中更有我失去了一個照顧我、讓我依賴的醫師....


我發現我該長大了!
我不能再任性了...
被醫師照顧七年了,我也學了很多,

我該獨立不會再耍賴了....


當我透過這個失落哀傷歷程做自我探索,發現我的任性、我的依賴時,我突然覺得這部分跟動物離世所帶來的失落很相似,不曉得你們的心裡有沒有一個聲音「其實是我依賴著我的狗...」甚至會不會有個貪心的聲音:「希望你永遠都在。」生命的離去所帶來的失落,是你習以為常的、你希望不會改變的、你過去身心所依賴的,這些從今天開始一切都不一樣了....

我很不捨醫師的離世,我想我能做的有幾件事....

第一,我們的身體是醫師費心力照顧的,接下來要好好照身心、延續醫師的叮囑,才不枉過去七年醫師的費心。

第二,醫師最重視患者健康,善待自己、餵養自己好的食物、調整作息、忌口不亂吃,想到這些都仍可以聽到醫師叮嚀的聲音,然後,繼續運動,這會是我想念醫師的方式

第三,走到目前為止,我已經接受了醫師離世的事實,接著就是要怎麼跟醫師說再見了。診所體恤眾多患者的不捨,會通知公祭的時間,但我已經想好了我不會去參加喪禮,原因是因為台灣傳統喪禮都十分沈重悲傷,我不希望是用這麼悲壯的方式跟醫師說再見...

醫師愛美食,我想,公祭那一天,我會去廟裡拜拜,祈求神明引領醫師照顧醫師,然後會與我先生找一間醫師過去喜歡的餐廳吃一頓飯、然後買束鮮花帶回家,找個花瓶插起來,點個沉香(因為醫師的診間總是點著沉香),把我最後的祝福放在花裡,並在心裡傳送給他。

我想用以上的方式想念、懷念、紀念這位帶給我生命重大意義的醫師...


「吳醫師,很想念在診間的一切,想念您總是可以安定我們的心,謝謝您的照顧,您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遇到您是無比的福氣,這幾年學了很多,我們會好好照顧自己,也請您不要有罣礙,繼續前進,不管在哪一個地方,都深深祝福您走在您學習與修行的路上,持續充實靈魂的養分.... 順飛,好走,深深感謝...」



因為微光湖盼讓我能從寵物臨終服務師的角度,說些一般人看不到的事情,讓每個毛孩飼主可以反思將來要如何面對自己毛孩年老、生命與死亡,毛孩來到我們身邊之後的日子,就是一場最完整的生命教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