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拜數位網路之賜,新技術開發的訊息在世界各地迅速散播,這讓企業在研發時有更多的策略與想像。近期觀察到的幾個現象,讓人不禁開始思考,究竟在研發端作為顯學的產品,離成為市場寵兒的距離有多遠?
自從祖克伯喊出「元宇宙」口號後,許多科技公司便研發AR、VR、MR穿戴式載具,消費者可以透過穿戴裝置,沉浸體驗不同的情境。
2023年蘋果公司發布了Apple Vision Pro,雖然這產品2024年才量產,但在目前的市場上,多種設計的穿戴裝置已經搶先推出,卻不見街道上人手一支AR/VR/MR的光景。
不過這樣的熱潮,確實已經燒到各行各業了。保時捷舉辦新車款Macan EV發表會,現場賞「新車」竟是以Meta Quest 3混和實境。
這是保時捷第一次將這套技術運用於媒體展示新車,裡面的內容使用大量的AR和MR技術,參與者可以透過載具,看到立體的數位成像,還能趴在地上看見底盤護板。
然而各國體驗者踏入展示間,看到一排的眼鏡,不免一陣失望。「賞車」對一般大眾來說,還是得觸摸到實體。
這樣的技術近期在藝術界也創造出一批數位藝術家。他們透過科技呈現創意,但不少藏家依然認為,看得到、摸得著的藝術品比較深得人心。當然,藝術欣賞是很主觀的。
另一個例子是電動車。全球政府企圖將永續意識落實在生活中,紛紛喊出202幾年後要禁售純燃油車。這一口號,讓全世界的傳統車廠、新創車廠、科技公司紛紛轉型,進入電動車產業鏈。
但最近英國政府宣布,將原先禁售燃油車的2030年延後到2035年,原因是電動車雖然節能減碳,但售價高到一般民眾無法接受。
可能是政策影響,競爭者林立;也可能是市場風向還不明確,電動車倡議者特斯拉祭出降價策略,希望可以穩住電動車龍頭寶座——減低利潤,提高市占率,可惜還是被中國的比亞迪超越。
特斯拉最新一期獲利平淡無奇,投資人大失所望,連三天下跌16%,市值蒸發近1,400億美元。
電動車確實是近幾年才被廣泛討論的議題。當新興產業進入市場,未來性若受到肯定,廠商應該會競相爭鳴,進入功能推陳出新的榮景。有趣的是,電動車才剛受到市場關注,就打起了一般產業發展較成熟後才有的削價競爭賽。
2022年台灣汽車的銷量約為42萬台,其中電動車只有1.6萬台。放眼國際,根據TrendForce統計,2022年全球汽車銷量為8,105萬輛;而國際能源總署的資料顯示,2022年全球電動車的銷量較2021年增加55%,但總共賣出的台數僅1,000萬輛。
即使報導鋪天蓋地的宣布電動車前景可期,但至少在當下,「理想」與「現實」還是有一些距離。
科技創新、技術萌芽固然需要時間,但從市場、政策與同行間的競爭關係中,還是能預見產業的未來性。
打造成功的產品需要三年、五年、十年,該先選哪個題目?先做哪些布局?
公司研發部門別一頭熱,除了照顧投資人,更要關注市場反應,別錯把只紅15分鐘的小咖誤認為「里程碑」意義的巨星,才是釐清研發與市場關係中最重要的「應然」與「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