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心理新解02—紅舞鞋:停不下來的自我強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安徒生童話《紅舞鞋》裡,小女孩發現紅鞋居然有意志般地控制了她,她一直跳一直跳,停不下來。小女孩沒辦法,只好央求劊子手幫助她雙腳砍掉,這才終於擺脫了紅鞋。

這不是青少年虛榮、自私導致自食惡果的故事。

停不下來的感覺,更像是一種自我強迫,稍有能力的孩子會要求自己事事完美,渴望別人看見他。

直到自己壞掉為止。

要有人告訴它該停下來

(一)《紅舞鞋》:不被期待的童年

小女孩發現紅鞋居然有意志般地控制了她,她想往左跳,紅鞋偏往右,她想跳進舞池,紅鞋卻讓她跳到街上去,她一直跳一直跳,停不下來。就這麼跳過了街道、田野、墳墓,不分晴雨,不分晝夜。小女孩想盡辦法都脫不下紅鞋。當她跳進樹林,大天使出現予以斥責,說這是她的懲罰,她必須一直跳舞到死為止。

當跳過劊子手家門前時,小女孩沒辦法,只好央求劊子手幫助她雙腳砍掉,這才終於擺脫了紅鞋。

男孩自小父母離婚,他很為難,最後他選擇跟媽媽一起住。

面對生活轉變,男孩期盼至少有媽媽的愛能讓衝擊緩和些,然媽媽自己有困境自顧不暇,男孩不能明白,以為媽媽不愛他。然後,他發現,若他在校表現優秀就能得到媽媽的片刻關注。

男孩開始在心裡打造代號「紅鞋」的AI,讓它督促自己努力表現,凡事完美認真,男孩變得活潑外向,成績進步,他擔任幹部積極,開朗經營人際團體。

男孩受大家歡迎,卻只能得到媽媽煙火般瞬間關注,她只說「喔,不錯啊,再努力。」就沒了。在此失落的同時,「紅鞋」又再次啟動,以更高標準要求男孩拼命投入,如果已經是第一名,那就要維持三連霸;如果已經是班長,就要帶領全班贏得班際競賽。

無窮盡的目標湧現,就像上癮一樣,好還要更好。身心疲倦的男孩想要休息,可一旦放鬆「紅鞋」就會出現,它在夢裡是一個漆黑的大人身影,它譴責男孩「你不夠好,你必須更努力才能得到認同,否則你什麼都不是……你將持續舞動,永遠不會停。」

 

(二)「停不下來的感覺」:自我強迫

這真的很可怕,為維持高人一等,男孩被迫與好朋友競爭,因為第一名只有一個;為維持班級總排名,男孩要板起面孔催逼同學,可他根本不是這種人。紅鞋的黑暗面讓他遠離同儕,沒有人知道他怎麼了,不,或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在幹什麼,紅鞋是他也不是他,這種停不下來的感覺是他創造的,起初是為了逃避沒用感,後來整個生活卻失控,一直舞動的痛苦和無助讓他有想死的念頭。

男孩在諮商室裡說他嚴重失眠、焦慮、極端不舒服、想離開世上,念頭已半年多,這些停不下來的自我強迫,讓我想到安徒生童話《紅舞鞋》,再不阻止它,身體就會壞掉,如同斬斷雙腳才能停下來了。

童話《紅舞鞋》裡天使譴責小女孩的虛榮與自私,讓她嚐到失去才明白他人對她的好,後半生必須懺悔和補償。不過現代不能這樣解讀,不要把什麼都當成個人問題。

(三)重新理解童話,重點不是譴責、砍掉雙腳

請注意到童話裡小女孩一開始的環境設定,她可是失去了母親,又失去了接續的照顧者啊,如此的失落與悲傷若無人關懷、帶領與安全依附,她陷入紅舞鞋的成就以自戀逃避,陷入紅舞鞋的閃亮以得到認同,又有什麼不對呢?她只有自己啊。

重點不是譴責、砍掉雙腳,要孩子自食惡果換取領悟與成長,至少這個時代不需要。重新理解孩子,給予關注和教導吧,不要讓他自行摸索、單打獨鬥,別在事後諸葛說「看吧,不是早跟你說過走歪後很慘…」

讓我們傾聽每一個紅鞋男孩/女孩的故事,看見他們的努力,然後告訴他「紅鞋AI」的目的,是單純地「渴望關係」,它愈演愈烈停不下來,只是沒有得到滿足罷了。

我是這樣告訴男孩的:

「來諮商要做的事,並非拔除AI讓你恢復日常,而是重新審視我們怎樣達到真正目的—親密關係的連結。」

「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很夠了,無論你是休息、放鬆、耍廢、失敗,都還是值得被愛的,愛自己是無條件的。要讓AI知道這一點,就得讓你意識上也知道。」

「就像一個人肚子餓了,希望吃飽,AI賣力演出求得一頓,結果不夠滿足,它當然停不下來。不要讓AI去做這件事,它是盲目且僵化的,得不到就會卡住,你長大後有能力還是自己來做。第一步要做的是承認與接受「你肚子餓的事實,你需要安全依附的關係,而不是騙自己不餓或禁止飲食。」

「以前你只會感覺「不舒服」、「胸悶」,但在看見自己、轉換控制權的階段,被壓抑的需求會逐漸被辨識出來,你需要被看重、被關心、被擁抱、被肯定、被撫慰…你會很渴望,那都是正常、一般的,不必覺得害羞或矯情,重點是怎麼得到與經營。這是之後可以談的。」

「心情感受一定要找人說一說,對方傾聽、接話,像是陪你吃一頓一樣,你才能把體驗慢慢消化吸收。同樣的,如果他人給你關懷,你會有肉麻感也是正常的,過去你不相信有人真心愛你,所以吸收感受也需要適應,那就尷尬地「學習接受愛」吧。找信任的人營造一個可以表達的空間,練習交流、互相回饋,不然就找心理諮商談談也行。」


(四)如何改變童話結局

男孩臉上表情顯示我說太長了,所以我做個摘要:

舞鞋AI是童年創傷所產生,自動要求高標準,做不到即自責,最後陷入倦怠憂鬱。理解AI設定最初目的為何,不盲目地滿足真正需求,AI就會停下。

舞鞋AI來自潛意識,是長期養出的慣性,不是說一說就會改,需要練習與調整它才會逐步放手。

給男孩的建議:

1.多找人聊一聊內在感受,脆弱沒關係,大家都一樣,可以請對方傾聽就好。

2.自己蝴蝶抱抱。

對著鏡子做蝴蝶抱抱,說「自己做得很好」,這是一種暗示,不習慣也要照做。過去壞習慣是這樣暗示來的,新習慣也這樣做回去。

給自己放鬆的時間:請設下界線,夠了之後就休息,放鬆不是甚麼都不做,而是去做自己喜歡但不一定有效益的事。

3.以身心科藥物輔助睡眠

如果真的不行,先靠藥物解決失眠,以免變萬病之源。

 

要有人告訴AI該停下來,那人正是你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Golden Yung-avatar-img
2023/11/21
我非常需要的,謝謝💗
很棒的文章。
avatar-img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335會員
243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2025/01/18
擁抱「內在小孩」,在孤寂中以學習與成長為導向, 自我救贖,重新尋回自信與熱情, 實現內在渴望並發光發熱。
Thumbnail
2025/01/18
擁抱「內在小孩」,在孤寂中以學習與成長為導向, 自我救贖,重新尋回自信與熱情, 實現內在渴望並發光發熱。
Thumbnail
2024/12/04
個案說:我敏感他人情緒,他需要幫助我都會積極幫忙,只要他感到開心,我也會快樂,我不求回報。如果有他因此真的回報了,我會感激感動不己,覺得他怎麼這麼好。我該不會是討好型人格吧?
Thumbnail
2024/12/04
個案說:我敏感他人情緒,他需要幫助我都會積極幫忙,只要他感到開心,我也會快樂,我不求回報。如果有他因此真的回報了,我會感激感動不己,覺得他怎麼這麼好。我該不會是討好型人格吧?
Thumbnail
2024/09/26
故事裡的史顧己花了大半輩子囤積財產,晚年也緊守它們,是個標準的守財奴。為了錢他斤斤計較、拒絕關係,結果就像孤單老人一樣,時間怎麼虛度的都不知道。聖誕夜裡三位幽靈對他提問人生的意義,他是否能從這些回應把握自己的生命呢? 我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一生是什麼的呢,讓我們來聽聽心理師對童話的分析。
Thumbnail
2024/09/26
故事裡的史顧己花了大半輩子囤積財產,晚年也緊守它們,是個標準的守財奴。為了錢他斤斤計較、拒絕關係,結果就像孤單老人一樣,時間怎麼虛度的都不知道。聖誕夜裡三位幽靈對他提問人生的意義,他是否能從這些回應把握自己的生命呢? 我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一生是什麼的呢,讓我們來聽聽心理師對童話的分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童話裡不只是騙人的,反而真實的不可思議,處處是人性。 解析童話裡的人性,66則心理學破除愛情×職場×友誼的煩惱!
Thumbnail
童話裡不只是騙人的,反而真實的不可思議,處處是人性。 解析童話裡的人性,66則心理學破除愛情×職場×友誼的煩惱!
Thumbnail
這不是青少年虛榮、自私導致自食惡果的故事。 停不下來的感覺,更像是一種自我強迫,稍有能力的孩子會要求自己事事完美,渴望別人看見他。 直到自己壞掉為止。 要有人告訴它該停下來
Thumbnail
這不是青少年虛榮、自私導致自食惡果的故事。 停不下來的感覺,更像是一種自我強迫,稍有能力的孩子會要求自己事事完美,渴望別人看見他。 直到自己壞掉為止。 要有人告訴它該停下來
Thumbnail
還記得我之前曾經和大家聊過, 我的孩子「視鞋襪如命」這件事嗎?
Thumbnail
還記得我之前曾經和大家聊過, 我的孩子「視鞋襪如命」這件事嗎?
Thumbnail
發生在我身上的這一切...究竟是夢?還是真實? 長大後,很多的人都喜歡詢問一個問題。 –––看的到不會很困擾嗎? 不,我想你們要知道一個根本的差別。 如果是後天、也就是不是從年幼開始就發現自己有這樣的"能力"的人,或許會因此而困擾。 也或許,有些人原本天生就有,但實際上,可能原本不是很清
Thumbnail
發生在我身上的這一切...究竟是夢?還是真實? 長大後,很多的人都喜歡詢問一個問題。 –––看的到不會很困擾嗎? 不,我想你們要知道一個根本的差別。 如果是後天、也就是不是從年幼開始就發現自己有這樣的"能力"的人,或許會因此而困擾。 也或許,有些人原本天生就有,但實際上,可能原本不是很清
Thumbnail
誰也無法完美地處理自己、處理關係,就是得在這種無法撫平的痛中,去學習維護下一段感情。
Thumbnail
誰也無法完美地處理自己、處理關係,就是得在這種無法撫平的痛中,去學習維護下一段感情。
Thumbnail
「不要!你別傷害我娘!」小孩焦急道。 「那就給我聽話照做,乖乖成親!」傅紅雪威脅道。 「可是……」小孩忍不住淚眼婆娑。 「可是什麼?」傅紅雪像是想到什麼:「是不是你娘說了什麼,所以你不想跟我成親了?」 「我娘……她跟我說了很多,」小孩一向對傅紅雪實話實說:「她說我從小跟人訂了親,不能毀婚,且與花家結
Thumbnail
「不要!你別傷害我娘!」小孩焦急道。 「那就給我聽話照做,乖乖成親!」傅紅雪威脅道。 「可是……」小孩忍不住淚眼婆娑。 「可是什麼?」傅紅雪像是想到什麼:「是不是你娘說了什麼,所以你不想跟我成親了?」 「我娘……她跟我說了很多,」小孩一向對傅紅雪實話實說:「她說我從小跟人訂了親,不能毀婚,且與花家結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此文寫在2015年,是改編童話故事〈紅舞鞋〉,帶有點黑暗血腥,雖然個人很怕一個人看恐怖片,但很喜歡,看那種黑暗歌德式風格的華麗故事和音樂。 靈感來源,看到新聞上的校園霸凌事件,有感而發,所寫下,並結合自身學生時代的霸凌體悟。 每個可怕的故事背後,都隱藏著一顆長久不被關照、既破碎且壓抑的心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此文寫在2015年,是改編童話故事〈紅舞鞋〉,帶有點黑暗血腥,雖然個人很怕一個人看恐怖片,但很喜歡,看那種黑暗歌德式風格的華麗故事和音樂。 靈感來源,看到新聞上的校園霸凌事件,有感而發,所寫下,並結合自身學生時代的霸凌體悟。 每個可怕的故事背後,都隱藏著一顆長久不被關照、既破碎且壓抑的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