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卻仍見暖陽的上午,斜照在民宿瓦花牆的晨曦,將壁面上的書法,映襯得更加立體而又蒼勁有力。
老屋究竟承載著多少前塵往事?老屋的子子輩輩們,又是遺留多少光陰的故事在此處呢?
此刻它兀自靜靜徜徉在晨光下,就算不言不語,也讓人感受到它曾經的輝煌與蒼涼!
此刻我有幸靜靜端坐在廳堂中,屋主娓娓道來,老屋故事以及即將風華再現的蓄勢!
鹿港第一家登記合法民宿《鹿港‧遇見1952》;遇見1952民宿的前身,建造於西元1952年,是以命名。
鮮明的矮籬以及透光的玻璃門,讓人可以輕鬆拍照取景;也讓人感受到主人所營造的親和氛圍。
不同季節,老屋呈現不一樣的風貌;正如一年四季,它也接納著來自全省各地的造訪者,士、農、工、商、或老或幼、或朋或友…。
民宿漏窗之美
漏窗又稱花窗,是中國建築中獨特的藝術表現。民宿便擁有其中二種:冰裂窗與菊花窗。
冰裂窗的形狀,恰如嚴冬之冰層碎裂,運用這自然碎裂的紋路,創造建築藝術,實則取其「歲歲平安」意涵;另有一說是碎裂後呈現的紋路,象徵冬冰將溶,春耕就不擔心缺水。在板橋林家花園亦可見到這樣的設計。
菊花窗原是建好房子後,將剩餘的瓦片砌在圍牆上,形成一朵朵的瓦花,其耐重度極差,所以對意欲翻牆闖入的盜賊,便起了嚇阻作用。瓦花遠觀像菊花,而今被利用來做牆面的裝飾設計,所以又稱為「菊花瓦牆」。一般大都修砌三層,遇見1952牆面大器的修建了四層。在金門民俗文化村,亦可看到菊花瓦牆的美景。
想進一步了解花窗,可連結屋主文章。
民宿對故鄉情懷的一份執著
屋主近年才返鄉整理老屋,有感於鹿港正在快速蛻變,跟上時代腳步與保留舊有文化資產,孰輕孰重?誰好誰壞?很難論斷也各有立場。但在他心中根深蒂固的想法,便是鹿港所擁有的珍貴歷史文化資產,還有迄今依舊保有小鎮風情的人文,不應該被拋棄或遺忘的。
所以,他在室內設計上,刻意大量留白,讓藝術創作者有揮灑空間。目前擁有的是黃媽慶木雕、施竣雄獅頭、林俊臣書法、許蒼澤攝影、蔡文祥攝影等人的作品。
他還提出以藝術換宿計畫:每個月會空出天數,歡迎藝術創作者,帶著您的作品,和三五好友或家人,到小鎮來作客。
詳情可連結民宿官網
褪去老屋的滄桑與斑駁
這棟老屋的二樓,在民國48年,台灣史上非常嚴重的八七水災中,收納了鄰里鄉親約百人在此避難。一幢孕育後代子孫,又背負著歷史意義的樓房,慶幸後代投入心血進行修復。
屋主憑藉自己的土木工程專長,特別針對房子的加固、美觀、安全與便利性,著實下了一番苦心,如採用「呎二壁」、十桁架工程、室內樓梯的改建,特別是白蟻的整治。一進到室內,就有滿滿的檜木香撲鼻而來。
老屋坐落在鹿港宮后巷,寧靜的小社區,屋旁便是知名的清泉咖啡。一樓客廳的動線很寬闊,處處可找到自己適切的休憩角落,或坐在長桌旁看看書、或享受高級音響放送樂音、若想觀賞影片,電視採大螢幕且可連上網路,或是踱步到咖啡館尋味,完全是度假風的好地方。
二樓的房型
四個空間:一個起居室、二個放置四張雙人床的臥室、盥洗室與晒衣室。
這幢走過一甲子歲月的老房子,結合鹿港民宿包棟、小鎮旅遊、文史導覽、解說等服務,期盼藉此讓遊客深入了解鹿港的歷史與人文內涵底蘊,體驗全然不同的精緻旅遊。民宿採取包棟方式經營,所以想留宿此處,必須事先電話預約。
『民宿』之所以成為旅宿業的後起之秀,除了許多老屋跟上時代更迭的腳步,主要是現代人休閒的質感也有所提升,旅遊的住宿問題,不再只是追求奢華的設備,也不再只是『就睡那一晚』的將就;追尋回到家的感覺,更是現代旅人的放鬆心情之道,讓自己不再只是過客,讓自己每每旅行,都有如歸人回家的親切!
相逢自是有緣,遇見的緣分不限於朋友、過客、職場、旅人…我在鹿港‧遇見1952。
文by香蕉&蒔緣邊遊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