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張吉安《五月雪》:對待傷口所應有的溫柔

更新於 2024/11/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微雷:評論內容涉及電影劇情,但不至於嚴重影響觀影體驗。

《五月雪》是不是部好電影?觀影過後,我覺得很難給出簡單的答案。這部電影承接張吉安在《南巫》中對於歷史符號的掌握,更因為「文本互涉」而使得符號變得更為複雜,形成特殊的藝術風格,但在故事與角色的塑造上卻更單薄。這篇文章將談論《五月雪》的藝術風格、角色與情節,並且從導演的映後座談來重新思考與評價這部電影。

張吉安《五月雪》劇照

張吉安《五月雪》劇照

從志怪到魔幻寫實

如果《南巫》是在志怪的外衣下訴說馬來西亞文化的故事,《五月雪》就是捨去志怪的外衣,從人的角度去訴說馬來西亞文化的故事。《五月雪》的故事完全是寫實的,甚至有很大部份是以真實為基礎,但是電影看起來仍然很「不現實」:從大象騎士,到穿越時空的哭喊聲,以及某些不自然的唱戲時機,都是以超現實的手法來「表現」現實中的特殊時刻。

在這部電影中,魔幻寫實的手法影響了時間感,更塑造出預言感。阿英和竇娥並不是真的被困在時空裡,但哭喊聲和戲曲都在兩個時空中反覆出現,營造他們被困在時空中的意象。大象騎士所依據的馬來紀年、痳瘋病和亂葬崗的巧合、獠牙國王和竇娥冤的情節,似乎都在暗示未來的歷史悲劇。這些文本資訊在電影當中片段出現,各自通向不同的文本,意圖勾勒出巨大而哀傷的歷史原型。


誰是竇娥?誰是阿英?

《五月雪》的角色相當不立體,他們為歷史代言而缺乏自己的靈魂。沒有《南巫》的追尋歷程,這部電影的角色鮮少有機會可以展現出自己的性格。尋找受難家屬的墳墓,這本來是個很有追尋意義的主題,但張吉安選擇用更有歷史縱深的方式呈現。他將故事分為前後兩段,前段描寫歷史事件本身,後段描寫49年後阿英前往亂葬崗祭拜無名墳的過程。在這49年之間,她的追尋完全沒有被「演」出來,而是透過最後與竇娥的對白來「說」。然而,在那段漫長對白中,阿英所言幾乎都是觀眾可以從前面情節推敲出來的,反而略顯多餘。「用演的,不要用說的。」這句小說的格言同樣也適用於電影。

從採取的手法看來,這不是追尋的故事,而是呈現歷史的故事。但是誰的歷史?張吉安在映後座談說:「萬芳這個角色背後是十四個女人。」他多年訪談遇難者家屬,他們的故事創造了阿英這個角色。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的角色可以說是具有高度的真實性。但也正是因為和真實扣連,虛構的人物更容易被化簡為真實,從而無法顯現自身的性格。也許有人會認為,如果能直接呈現出真實,就不需要過多的虛構。可是,如果可以直接說出真實,那又為什麼要透過電影呢?在我看來虛構角色的靈魂還是有其意義,但在這部電影中我比較感受不到。直到導演說出萬芳這個角色背後的她們,這個角色在觀眾如我的眼中才變得立體。但對於電影而言,這可能還是過於依賴真實了。


映後座談:為了留下來的人

在映後座談中,張吉安說這部電影不是要評斷暴亂中的對錯,而是關懷在苦難中生存下來,那些在尋找與等待的人。從《南巫》開始,遺留下來的女性就是他所關注的對象,而《五月雪》對於竇娥、阿英、乃至於阿英母親的刻畫也展現出了這種關懷。比起憤怒與仇恨,張吉安更關心的是遇難者的家屬。就如同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張吉安表示自己也是用溫柔的方式去呈現歷史傷痕。

對於電影的不直觀,張吉安也笑道:「這不是部直觀的作品,看到睡著也沒關係。這部電影更多是為了遇難者家屬。」我認為確實如此:這不是部純然觀眾導向的電影,而是部處理歷史傷痕的電影。帶著這個視角,我們更能去理解電影中各種內斂的影像、長時間的鏡頭、乃至於單薄的人物。雖然它們可能會讓電影不那麼好「看」,卻是在對待傷口時所應有的溫柔。

張吉安導演出席《五月雪》映後座談 @誠品電影院

張吉安導演出席《五月雪》映後座談 @誠品電影院

電影書籍哲學評論,試著在荒蕪的生活中種出點什麼。完整文章放在方格子,臉書和IG分享片段的文字。合作請私訊臉書或IG。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由大衛芬奇執導的《殺手》於11月10日在Netflix上映。上映前聽說是類似於《火線追緝令》的黑色電影,但看完後我覺得不夠黑,反而是有《鬥陣俱樂部》那種反思資本主義的風格。只是,同樣是對抗資本主義,《殺手》更特立獨行,少了地下格鬥的熱血與奔放,取而代之的是專業人士的自律與內斂。
《個人的體驗》是大江健三郎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之一,故事中顯露大江健三郎和妻子生下頭部異常的長子後的內心掙扎,帶有私小說的性質。然而,在這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中,大江健三郎沒有採用第一人稱的「我」來敘事,而是虛構出「鳥」這個第三人稱的敘事者,在講述個人體驗的同時也試圖超出自我的框架。
反生育主義(Antinatalism)認為,人們應該避免生育,這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因為生育行為在道德上是錯誤的。我們經常有「不應該把人生下來受苦」的想法。哲學家大衛・貝納塔(David Benatar)抓住這個想法,提出了強的反生育主義論證,他主張無論人的生活品質如何,出生永遠是傷害。
王文興不是適合略讀的作家。他以講究文字著稱,《家變》寫了7年,《背海的人》寫了25年。我自認不是慢讀的人,所以這篇文章不是嚴謹的文學評論,而是以一個偏愛略讀者的視角,思考王文興的作品是否能被當代人欣賞,討論的文本以長篇小說《家變》和短篇小說〈命運的跡線〉為主。
看奉俊昊《駭人怪物》,難以想像是2006年的電影。畢竟,2019年中國的蝙蝠煉出了駭人病毒,2023年日本還在排放核廢水呢。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當時剛經過SARS疫情,電影中也將怪物與SARS做連結,並連結到更深層的「人禍」。這些元素使得這部電影兼具批判性與商業性,在韓國影史獲得了相當高的評價。
同樣是改編自真實懸案,《殺人回憶》遠比《索命黃道帶》更有戲劇張力。本片是奉俊昊的成名作,改編自南韓真實的連環殺人案,被視為韓國影史的最佳電影之一。這篇文章將評析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並對照電影之外的時空背景,除了指出可能的兇手,也指出「殺人回憶」背後的隱喻。
由大衛芬奇執導的《殺手》於11月10日在Netflix上映。上映前聽說是類似於《火線追緝令》的黑色電影,但看完後我覺得不夠黑,反而是有《鬥陣俱樂部》那種反思資本主義的風格。只是,同樣是對抗資本主義,《殺手》更特立獨行,少了地下格鬥的熱血與奔放,取而代之的是專業人士的自律與內斂。
《個人的體驗》是大江健三郎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之一,故事中顯露大江健三郎和妻子生下頭部異常的長子後的內心掙扎,帶有私小說的性質。然而,在這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中,大江健三郎沒有採用第一人稱的「我」來敘事,而是虛構出「鳥」這個第三人稱的敘事者,在講述個人體驗的同時也試圖超出自我的框架。
反生育主義(Antinatalism)認為,人們應該避免生育,這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因為生育行為在道德上是錯誤的。我們經常有「不應該把人生下來受苦」的想法。哲學家大衛・貝納塔(David Benatar)抓住這個想法,提出了強的反生育主義論證,他主張無論人的生活品質如何,出生永遠是傷害。
王文興不是適合略讀的作家。他以講究文字著稱,《家變》寫了7年,《背海的人》寫了25年。我自認不是慢讀的人,所以這篇文章不是嚴謹的文學評論,而是以一個偏愛略讀者的視角,思考王文興的作品是否能被當代人欣賞,討論的文本以長篇小說《家變》和短篇小說〈命運的跡線〉為主。
看奉俊昊《駭人怪物》,難以想像是2006年的電影。畢竟,2019年中國的蝙蝠煉出了駭人病毒,2023年日本還在排放核廢水呢。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當時剛經過SARS疫情,電影中也將怪物與SARS做連結,並連結到更深層的「人禍」。這些元素使得這部電影兼具批判性與商業性,在韓國影史獲得了相當高的評價。
同樣是改編自真實懸案,《殺人回憶》遠比《索命黃道帶》更有戲劇張力。本片是奉俊昊的成名作,改編自南韓真實的連環殺人案,被視為韓國影史的最佳電影之一。這篇文章將評析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並對照電影之外的時空背景,除了指出可能的兇手,也指出「殺人回憶」背後的隱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因為NETFLIX出了新版卡通,還真的激起我很多年輕時代的回憶阿!所以今天來懷舊一下。 高橋留美子老師的作品我已經介紹過最愛的相聚一刻、短篇小品的一磅的福音還有超級經典的福星小子……突然發現我居然沒介紹人魚之森系列,這部我也是超愛的,當然還有短篇作品集> 但亂馬地位特殊,因為他是我接觸的第一部高
Thumbnail
理想能否擺脫現代社會的束縛? . 瑪莉亞與尼克攜四個孩子遠離城市的喧囂,在挪威的森林裡嘗試自給自足的生活。透過瑪莉亞的攝影紀錄,我們感受到這個家庭的靈魂各自閃耀著柔和的光芒。他們敞開感官,讓陽光充盈身體,感受自然的觸感、聲音與氣味。他們擁抱自然,擁抱彼此,擁抱自我。一切都與愛相連,他們專注於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很輕的作品,輕到連評論的張力都比它還要明顯,原以為是平淡的敘事,直到最後才漸漸發現,所有的經歷早已帶領我們抵達遺憾的盡頭,它沒有要強調遺憾是有多麼撕心裂肺,而是將角色交托給時間,隨著歲月的變化前進。身為用一句話就可以闡述完的故事,卻可以渲染各地大大小小的群體,情感的濃烈程度可
Thumbnail
剖開成長傷疤,是重新認識自己,也是重新理解家庭裡每一個人的每種狀態,各自面對的生活難題,彼此的弱點與癮。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身處在這個環境之中,就不得不被那些過度豔麗的燈火給染色,無處可逃、無法置身事外。任何人在這座輝煌奪目的城市中,都顯得十分渺小、無力。
Thumbnail
與一生的摯愛天人永隔後,世界上還有什麼是值得留戀的? 故事開始於主角奧托在一間賣場購買繩索,準備回到家中上吊結束生命。妻子的離世以及工作的退位使奧托面臨人生的轉捩點,失去生活重心的他覺得自己不再被需要,並認為離開這個世界或許是現階段最好的選擇,於是他開始縝密地計畫著如何離開人世。
Thumbnail
溫晁疑惑的看著王靈嬌,從昨天起他就覺得嬌嬌變得古古怪怪,今天居然還幫著藍湛說話? 王靈嬌當然要幫藍湛說話啊!她不幫,下一刻她可愛的魏嬰寶寶就要跳出來打臉溫晁了,不幫咋行呢!
Thumbnail
《查無此心》是一部看完非常痛快的電影,劇情流暢不拖泥帶水,美術、場景、配樂有很高水準,同時也被嚇得很暢快。文末抽查無此心特典海報! 這一部懸疑輕小說,雖然故事線簡單,但是能夠小題大作的掌握各個細節最後呈現一部好電影,便需要電影團隊每一個螺絲!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看過多少部張藝謀導的電影? 之前有看過《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英雄》、《十面埋伏》,以及電視劇《大宅門》等作品。對張導的電影印象就是瑰麗而壯闊,並且對人物刻劃細膩之致。而這部《影》,則有別於之前的印象,因為主要是以黑白呈現的水墨風格電影...
Thumbnail
似乎《坂本龍一:終章》呈現的就是坂本龍一一生經歷的種種偶然和必然,將時代的啟發以及環境的影響內化成為創作宇宙,以音樂回應生命,以情感詮釋世界。面對音樂他始終選擇性地忽視主流市場喜好,只在意是否做出令自己滿意的音樂,專注於於一次比一次濃烈的實驗色彩,一次比一次強勁的反彈與突破。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因為NETFLIX出了新版卡通,還真的激起我很多年輕時代的回憶阿!所以今天來懷舊一下。 高橋留美子老師的作品我已經介紹過最愛的相聚一刻、短篇小品的一磅的福音還有超級經典的福星小子……突然發現我居然沒介紹人魚之森系列,這部我也是超愛的,當然還有短篇作品集> 但亂馬地位特殊,因為他是我接觸的第一部高
Thumbnail
理想能否擺脫現代社會的束縛? . 瑪莉亞與尼克攜四個孩子遠離城市的喧囂,在挪威的森林裡嘗試自給自足的生活。透過瑪莉亞的攝影紀錄,我們感受到這個家庭的靈魂各自閃耀著柔和的光芒。他們敞開感官,讓陽光充盈身體,感受自然的觸感、聲音與氣味。他們擁抱自然,擁抱彼此,擁抱自我。一切都與愛相連,他們專注於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很輕的作品,輕到連評論的張力都比它還要明顯,原以為是平淡的敘事,直到最後才漸漸發現,所有的經歷早已帶領我們抵達遺憾的盡頭,它沒有要強調遺憾是有多麼撕心裂肺,而是將角色交托給時間,隨著歲月的變化前進。身為用一句話就可以闡述完的故事,卻可以渲染各地大大小小的群體,情感的濃烈程度可
Thumbnail
剖開成長傷疤,是重新認識自己,也是重新理解家庭裡每一個人的每種狀態,各自面對的生活難題,彼此的弱點與癮。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身處在這個環境之中,就不得不被那些過度豔麗的燈火給染色,無處可逃、無法置身事外。任何人在這座輝煌奪目的城市中,都顯得十分渺小、無力。
Thumbnail
與一生的摯愛天人永隔後,世界上還有什麼是值得留戀的? 故事開始於主角奧托在一間賣場購買繩索,準備回到家中上吊結束生命。妻子的離世以及工作的退位使奧托面臨人生的轉捩點,失去生活重心的他覺得自己不再被需要,並認為離開這個世界或許是現階段最好的選擇,於是他開始縝密地計畫著如何離開人世。
Thumbnail
溫晁疑惑的看著王靈嬌,從昨天起他就覺得嬌嬌變得古古怪怪,今天居然還幫著藍湛說話? 王靈嬌當然要幫藍湛說話啊!她不幫,下一刻她可愛的魏嬰寶寶就要跳出來打臉溫晁了,不幫咋行呢!
Thumbnail
《查無此心》是一部看完非常痛快的電影,劇情流暢不拖泥帶水,美術、場景、配樂有很高水準,同時也被嚇得很暢快。文末抽查無此心特典海報! 這一部懸疑輕小說,雖然故事線簡單,但是能夠小題大作的掌握各個細節最後呈現一部好電影,便需要電影團隊每一個螺絲!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看過多少部張藝謀導的電影? 之前有看過《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英雄》、《十面埋伏》,以及電視劇《大宅門》等作品。對張導的電影印象就是瑰麗而壯闊,並且對人物刻劃細膩之致。而這部《影》,則有別於之前的印象,因為主要是以黑白呈現的水墨風格電影...
Thumbnail
似乎《坂本龍一:終章》呈現的就是坂本龍一一生經歷的種種偶然和必然,將時代的啟發以及環境的影響內化成為創作宇宙,以音樂回應生命,以情感詮釋世界。面對音樂他始終選擇性地忽視主流市場喜好,只在意是否做出令自己滿意的音樂,專注於於一次比一次濃烈的實驗色彩,一次比一次強勁的反彈與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