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張吉安《五月雪》:對待傷口所應有的溫柔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微雷:評論內容涉及電影劇情,但不至於嚴重影響觀影體驗。

《五月雪》是不是部好電影?觀影過後,我覺得很難給出簡單的答案。這部電影承接張吉安在《南巫》中對於歷史符號的掌握,更因為「文本互涉」而使得符號變得更為複雜,形成特殊的藝術風格,但在故事與角色的塑造上卻更單薄。這篇文章將談論《五月雪》的藝術風格、角色與情節,並且從導演的映後座談來重新思考與評價這部電影。

張吉安《五月雪》劇照

張吉安《五月雪》劇照

從志怪到魔幻寫實

如果《南巫》是在志怪的外衣下訴說馬來西亞文化的故事,《五月雪》就是捨去志怪的外衣,從人的角度去訴說馬來西亞文化的故事。《五月雪》的故事完全是寫實的,甚至有很大部份是以真實為基礎,但是電影看起來仍然很「不現實」:從大象騎士,到穿越時空的哭喊聲,以及某些不自然的唱戲時機,都是以超現實的手法來「表現」現實中的特殊時刻。

在這部電影中,魔幻寫實的手法影響了時間感,更塑造出預言感。阿英和竇娥並不是真的被困在時空裡,但哭喊聲和戲曲都在兩個時空中反覆出現,營造他們被困在時空中的意象。大象騎士所依據的馬來紀年、痳瘋病和亂葬崗的巧合、獠牙國王和竇娥冤的情節,似乎都在暗示未來的歷史悲劇。這些文本資訊在電影當中片段出現,各自通向不同的文本,意圖勾勒出巨大而哀傷的歷史原型。


誰是竇娥?誰是阿英?

《五月雪》的角色相當不立體,他們為歷史代言而缺乏自己的靈魂。沒有《南巫》的追尋歷程,這部電影的角色鮮少有機會可以展現出自己的性格。尋找受難家屬的墳墓,這本來是個很有追尋意義的主題,但張吉安選擇用更有歷史縱深的方式呈現。他將故事分為前後兩段,前段描寫歷史事件本身,後段描寫49年後阿英前往亂葬崗祭拜無名墳的過程。在這49年之間,她的追尋完全沒有被「演」出來,而是透過最後與竇娥的對白來「說」。然而,在那段漫長對白中,阿英所言幾乎都是觀眾可以從前面情節推敲出來的,反而略顯多餘。「用演的,不要用說的。」這句小說的格言同樣也適用於電影。

從採取的手法看來,這不是追尋的故事,而是呈現歷史的故事。但是誰的歷史?張吉安在映後座談說:「萬芳這個角色背後是十四個女人。」他多年訪談遇難者家屬,他們的故事創造了阿英這個角色。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的角色可以說是具有高度的真實性。但也正是因為和真實扣連,虛構的人物更容易被化簡為真實,從而無法顯現自身的性格。也許有人會認為,如果能直接呈現出真實,就不需要過多的虛構。可是,如果可以直接說出真實,那又為什麼要透過電影呢?在我看來虛構角色的靈魂還是有其意義,但在這部電影中我比較感受不到。直到導演說出萬芳這個角色背後的她們,這個角色在觀眾如我的眼中才變得立體。但對於電影而言,這可能還是過於依賴真實了。


映後座談:為了留下來的人

在映後座談中,張吉安說這部電影不是要評斷暴亂中的對錯,而是關懷在苦難中生存下來,那些在尋找與等待的人。從《南巫》開始,遺留下來的女性就是他所關注的對象,而《五月雪》對於竇娥、阿英、乃至於阿英母親的刻畫也展現出了這種關懷。比起憤怒與仇恨,張吉安更關心的是遇難者的家屬。就如同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張吉安表示自己也是用溫柔的方式去呈現歷史傷痕。

對於電影的不直觀,張吉安也笑道:「這不是部直觀的作品,看到睡著也沒關係。這部電影更多是為了遇難者家屬。」我認為確實如此:這不是部純然觀眾導向的電影,而是部處理歷史傷痕的電影。帶著這個視角,我們更能去理解電影中各種內斂的影像、長時間的鏡頭、乃至於單薄的人物。雖然它們可能會讓電影不那麼好「看」,卻是在對待傷口時所應有的溫柔。

張吉安導演出席《五月雪》映後座談 @誠品電影院

張吉安導演出席《五月雪》映後座談 @誠品電影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知之後 After Ignorance
34會員
71內容數
哲學、電影、書籍評論。完整文章在方格子,合作請私訊臉書或IG。
2025/03/23
大量的移動鏡頭,即使定格鏡頭也搭配焦點變化或物體運動,加上誇張的光線,呈現出影像的流動感,形成超現實的風格,也呼應故事的伏筆。 在流動感的基調下,靜止的特寫反襯出情感:宥俊主觀鏡頭下家中靜止的鋼琴呈現出恐懼;演奏會上身旁的空位呈現出寂寞;觀景台上的吻、多次從臉頰上滑落的淚,都沒有多餘的台詞。
Thumbnail
2025/03/23
大量的移動鏡頭,即使定格鏡頭也搭配焦點變化或物體運動,加上誇張的光線,呈現出影像的流動感,形成超現實的風格,也呼應故事的伏筆。 在流動感的基調下,靜止的特寫反襯出情感:宥俊主觀鏡頭下家中靜止的鋼琴呈現出恐懼;演奏會上身旁的空位呈現出寂寞;觀景台上的吻、多次從臉頰上滑落的淚,都沒有多餘的台詞。
Thumbnail
2025/03/14
人是100%的社會動物嗎?如果你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有所遲疑,就不應該完全相信阿德勒。阿德勒認為所有人都會面臨三大問題:職業、社交、兩性。這是因為人類生活在地球上,與其他人合作,並且維繫人類的延續。這樣的觀點是以人類群體的生存與延續為目的,思考採取哪些手段最為適當,具有濃厚的目的論色彩。
Thumbnail
2025/03/14
人是100%的社會動物嗎?如果你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有所遲疑,就不應該完全相信阿德勒。阿德勒認為所有人都會面臨三大問題:職業、社交、兩性。這是因為人類生活在地球上,與其他人合作,並且維繫人類的延續。這樣的觀點是以人類群體的生存與延續為目的,思考採取哪些手段最為適當,具有濃厚的目的論色彩。
Thumbnail
2025/03/08
階級、殖民、怪物,還是那個奉俊昊,沒有因為複製人就落入空泛的哲學討論,還是在做擅長的社會批判和諷刺。 電影的情感核心是反物化:反對人類列印、反對物化女性、反對壓迫原住民。人類列印到底好不好,其實不重要。廢除人類列印只是一種隱喻,真正想廢除的是把人視為消耗品的體制。
Thumbnail
2025/03/08
階級、殖民、怪物,還是那個奉俊昊,沒有因為複製人就落入空泛的哲學討論,還是在做擅長的社會批判和諷刺。 電影的情感核心是反物化:反對人類列印、反對物化女性、反對壓迫原住民。人類列印到底好不好,其實不重要。廢除人類列印只是一種隱喻,真正想廢除的是把人視為消耗品的體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五月雪》是不是部好電影?觀影過後,我覺得很難給出簡單的答案。這部電影承接張吉安在《南巫》中對於歷史符號的掌握,更因為「文本互涉」而使得符號變得更為複雜,形成特殊的藝術風格,但在故事與角色的塑造上卻更單薄。這篇文章將談論《五月雪》的藝術風格、角色與情節,並且從導演的映後座談來重新思考與評價這部電影。
Thumbnail
《五月雪》是不是部好電影?觀影過後,我覺得很難給出簡單的答案。這部電影承接張吉安在《南巫》中對於歷史符號的掌握,更因為「文本互涉」而使得符號變得更為複雜,形成特殊的藝術風格,但在故事與角色的塑造上卻更單薄。這篇文章將談論《五月雪》的藝術風格、角色與情節,並且從導演的映後座談來重新思考與評價這部電影。
Thumbnail
「當初找演員找得很辛苦,因為很多同行都紛紛認為這部電影不太可能拍成,顯然這是一部不被祝福的電影。正因為這樣,讓我想要用控訴以外、憤怒以外的方式來證明一件事:我們是時候該走出第一步。不要所有人一輩子活在那個白色恐怖裡,不知道這個可不可以碰、那個可不可以說。我們要能說,還要能對話,才能開始改變一些事情」
Thumbnail
「當初找演員找得很辛苦,因為很多同行都紛紛認為這部電影不太可能拍成,顯然這是一部不被祝福的電影。正因為這樣,讓我想要用控訴以外、憤怒以外的方式來證明一件事:我們是時候該走出第一步。不要所有人一輩子活在那個白色恐怖裡,不知道這個可不可以碰、那個可不可以說。我們要能說,還要能對話,才能開始改變一些事情」
Thumbnail
今天(2/14)除了是情人節之外,其實也是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的四十五歲生日。以下則是個人於 2022 年看完導演其首部劇情長片《南巫》於 2021 年在台上映時的一些觀影心得,藉此祝張吉安導演生日快樂,也非常期待他今年將會面世的第二號作品《五月雪》,以及未來開拍的第三號作品《金蘭老葉》。
Thumbnail
今天(2/14)除了是情人節之外,其實也是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的四十五歲生日。以下則是個人於 2022 年看完導演其首部劇情長片《南巫》於 2021 年在台上映時的一些觀影心得,藉此祝張吉安導演生日快樂,也非常期待他今年將會面世的第二號作品《五月雪》,以及未來開拍的第三號作品《金蘭老葉》。
Thumbnail
【南巫】疏離、冷靜的視角,以緩慢的節奏讓觀眾細細地去品味主角的無助與焦慮,並感受整個馬來西亞暗潮洶湧的緊張氛圍。
Thumbnail
【南巫】疏離、冷靜的視角,以緩慢的節奏讓觀眾細細地去品味主角的無助與焦慮,並感受整個馬來西亞暗潮洶湧的緊張氛圍。
Thumbnail
我永遠,過不了這個邊界,回不了我的老家 看完回想起,去年金馬影展播映時,聞老師說這部是「侯孝賢或蔡明亮來拍『粽邪2』就會是《南巫》」其實相當到位,但如果說這部是張吉安自己私人的《童年往事》或《羅馬》,也是說得通的。他能夠在自己導演處女作,表現出如此高獨特的風格,把影像風格轉化為自己的模樣
Thumbnail
我永遠,過不了這個邊界,回不了我的老家 看完回想起,去年金馬影展播映時,聞老師說這部是「侯孝賢或蔡明亮來拍『粽邪2』就會是《南巫》」其實相當到位,但如果說這部是張吉安自己私人的《童年往事》或《羅馬》,也是說得通的。他能夠在自己導演處女作,表現出如此高獨特的風格,把影像風格轉化為自己的模樣
Thumbnail
「小時候,我喜歡躺在田埂上,看著蜻蜓飛,那樣仰望稻田的方式,我已經漸漸忘了。」他說很多人拍稻田都是鳥瞰的,看它很遼闊,但很少低鏡頭,「我發現要拍這部片,如何放低自己、用『他者』的視角去看,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形容《南巫》有侯孝賢的影子,而侯導景仰的小津的固定鏡頭、長鏡頭、仰望鏡頭,也影響吉安很多。
Thumbnail
「小時候,我喜歡躺在田埂上,看著蜻蜓飛,那樣仰望稻田的方式,我已經漸漸忘了。」他說很多人拍稻田都是鳥瞰的,看它很遼闊,但很少低鏡頭,「我發現要拍這部片,如何放低自己、用『他者』的視角去看,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形容《南巫》有侯孝賢的影子,而侯導景仰的小津的固定鏡頭、長鏡頭、仰望鏡頭,也影響吉安很多。
Thumbnail
《南巫》無疑為張吉安建立了一個只屬於女性的神話的嘗試:透過與鬼神交流的儀式,我們建構的女性是生命的象徵與起源;這不是女人缺席的世界,而是相反地:女性無所不在,若沒有女性,這個世界將不曾存在。
Thumbnail
《南巫》無疑為張吉安建立了一個只屬於女性的神話的嘗試:透過與鬼神交流的儀式,我們建構的女性是生命的象徵與起源;這不是女人缺席的世界,而是相反地:女性無所不在,若沒有女性,這個世界將不曾存在。
Thumbnail
當寫實到極限,就是魔幻登場之時。這個魔幻不在於奇觀,而在於終於,與第一次,看到。那些鄉野傳說的起伏,你我和故事主人翁們並不陌生,可唯真正將心靈的眼睛撐開,神秘始流洩、全面蒙上、將一切曳引至另個同模樣卻再也不同的所在。
Thumbnail
當寫實到極限,就是魔幻登場之時。這個魔幻不在於奇觀,而在於終於,與第一次,看到。那些鄉野傳說的起伏,你我和故事主人翁們並不陌生,可唯真正將心靈的眼睛撐開,神秘始流洩、全面蒙上、將一切曳引至另個同模樣卻再也不同的所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