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書十二探秘(六)-北伐動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上次說到,孟光是一個敢當眾指責蜀漢四相費禕的老士官長。

孟光傳是這麼寫的。

「夫赦者,偏枯之物,非明世所宜有也。衰弊窮極,必不得已,然後乃可權而行之耳。」
「今主上仁賢,百僚稱職,有何旦夕之危,倒懸之急,而數施非常之恩,以惠姦宄之惡乎?」
「又鷹隼始擊,而更原宥有罪,上犯天時,下違人理。老夫耄朽,不達治體,竊謂斯法難以經乆,豈具瞻之高美,所望於明德哉!」

陳壽雖然不到惜字如金,但他真的不會記一些無關的事情。平常錄書信都要自己刪減的人,倒是很細緻把這段話記錄下來。

初步一看,大概可以知道,孟光在罵費禕推動「赦免」。

為什麼要罵這個事兒呢?

《後主傳》評其實就說到了:諸葛亮執政十二年(裴松之說他看不懂這句),基本不用「大赦」這招。等阿亮死後,整個就大流行起來。

評者(基本就是陳壽本人啦)認為,這就是阿斗昏庸的象徵。

先說一下,經常性的大赦,就表示「刑罰不行」。

年初才因為犯罪關進牢裡的,不到年底就放出來,這下除了就地正法還有啥可怕的?正所謂台灣殺一兩個人不會判死刑,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當然要提醒的是,這部分就是陳壽覺得「可謂昏庸」,裴松之覺得「其實還好」。

本身就是辯證題,沒有哪邊一定對。

不過我們實際來看數據。

劉備死時大赦,合禮。之後要一直到諸葛亮死,蜀漢才有大赦。

四年後,建興改元,劉禪立新后。看似合禮但問題在於你蜀漢沒有史官。改元不因天意,對於陳壽他們這種通儒派來說,就很不合規矩了。

好,延熙六年,又一赦,以尚書令費禕為大將軍。

你現在發現了,蜀漢大赦跟高層調動有關。

九年,第三赦,赦在蔣琬過世前,所以又是費禕搞的鬼。事為「費禕還成都」。

十二年,第四赦,夏侯霸來降。注意這是跟張皇后有關的。

十四年,第五赦,又是「費禕還成都」。

費禕期間共此五赦,老實說還不到「敗壞」。

敗壞在姜維。

姜維每年一還,五年竟有四赦。末了還有兩赦,已經很政治操作了。

但其實重點是什麼?孟光傳所記,乃是延熙九年之赦。那是孟老爺子敏感多毛在喊,說真的,重點就在「北伐軍還必大赦」。

這是費禕開啟的規矩。

我也常常說,姜維的軍事力量,其實多得費禕:不要光看姜維常被費禕節制,講真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姜維才能在諸葛亮過世二十年後還當上蜀漢軍事第一人。

然後我們想一想,諸葛亮的規矩是什麼?

北伐軍還必罰。就連他死的那一次,魏延都跟著陪葬了。

這時我們對於「蔣琬北伐不動」,跟「費禕找他聊聊之後就開始動」,就有了新的想法。

很可能是原因之一:北伐多敗,罰多於賞。

諸葛亮還可以用各種手法讓北伐一而再再而三,但他死了,越來越少將士願意配合北伐。你不能每次都叫我們出錢出力衝鋒陷陣,回來還要坐牢殺頭。

所以,費禕姜維用這種大赦法,讓蜀漢居民豪族願意持續參戰。

弊端同樣顯而易見:以返還必赦為動力,想要「活著回來」的比例,就難免大於「死戰到底」了。

費禕傻?姜維笨?他們不可能不知道弊端,只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不北伐,政權無以為繼。這件事恐怕不只是我們的推測,或是諸葛亮的暗盤。而是確確實實在蜀漢四相包括姜維身上,被傳承的最高指導原則。

相對來說,孟光的反大赦,其實就可以看做蜀漢內部反戰思想的狼煙。

很有趣的是,孟光也說了:「這就是衰弊窮極,必不得已才能考慮拿出來的招數,我真不知道現在有什麼旦夕之危,倒懸之急?」

費禕只能表示謝謝指教。

幹就是有啊,就是那麼危急你們不知道我不能說啊。

若是陳壽只寫到這邊,那麼自由心證下,或許就要覺得孟光是個老番顛了。

我們繼續往下。

之前有後進譙周訪杜瓊,這裡則是後進郤正訪孟光。

郤正譙周在蜀書十二都佔了很大篇幅,略提一下。

比起譙周的通儒稱號,郤正只被稱為文士秘書郎,好弱。

有一次,孟光就問郤正,關於劉禪的太子目前學習狀況如何。

郤正表示:「奉親虔恭,夙夜匪懈,有古世子之風;接待羣僚,舉動出於仁恕。

對於皇上皇后都很恭敬,認真學習不輸給古代的繼承人,對待官吏也都能符合仁恕。

聽起來不壞?

孟光說:「這跟家家戶戶的兒子有什麼不一樣?我是問你太子的權略智調如何。」

當一個皇帝,可不是當一個孝順乖巧的兒子就夠了。

很多人都會忽略這一節,孟光可不。蜀漢的下一任皇帝,能不能面對朝廷中的派系林立詭譎風雲?

郤正回答:「世子之道,在於承志竭歡,旣不得妄有所施為,且智調藏於胷懷,權略應時而發,此之有無,焉可豫設也?

做為繼承人的本分,就是盡力符合皇上的想望,不應該自己擅作主張。而他的智慧更應隱藏,權謀只在合適的時候使用,實際的狀況到底如何,不是我們所能推測的。

你以為郤正好好的在回答問題,孟老爺子一聽就知道,阿正你不是在說太子。你在說你自己。

孟光便道:「我這個人比較直,所以每次議論時事,都會被其他人批評攻擊。我聽得出來,你不是我這類人。但也不是信口敷衍了事的那種。這樣說吧,現在天下未定(啊就三分),所以我認為智慧是最重要的。但這種事很講天分,強求不來。」

老孟要問的就是這個,雖然還有後半句,不過我想可以先從中得到一些訊息了。

劉禪是一個權謀之術大於智慧的皇帝,在孟光的眼中應該就是這樣,實際我們不好說。正因如此,孟光才會跟郤正說,下一代的智慧更重要。

「此儲君讀書,寧當傚吾等竭力博識以待訪問,如傅士探策講試以求爵位邪!當務其急者。」

這最後一句的意思,我想大致是孟光希望,太子讀書要養成「求知若渴」,成為一個真正淵博而專精的士人。

管輅常常在說的,也就是這樣。

當皇帝掌握智慧的「神」,了解真正的「大道」,那麼就能「行所當為」。

對應回來,也再次表示出,劉禪在「大議」(朝廷開會)的時候,都是在判斷當下的利益與情況。

同樣反應出,蜀漢朝廷就是「會嘴的人」在主導。而不是「領導者」在主導。

隨手舉個例,賈伯斯時代的APPLE,就是他在主導,而不是他看西瓜哪邊大倚哪邊。

這是孟光眼中的世界,同樣也是陳壽看到的,所以才會這樣呈現出來。

那並不代表,強勢領導人是最佳選擇。

成也帝皇,敗也帝皇。

或者都是THEY的錯,每個人都推了一把。

道是唯一,答案卻不是唯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97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08
過年期間走了一趟武廟。 你知道,我常常會寫一些關於關羽的五四三,所以有空的時候最好去拜一下關公繳點保護費這樣。 不過這次,我才進去又萌生了一個念頭。 在過去嘴「關羽=張飛」的時候,有提到一件事:周倉的造型,跟張飛簡直有87%像。 但我怎麼沒想到,關平的造型跟劉備也是啊!
Thumbnail
2024/04/08
過年期間走了一趟武廟。 你知道,我常常會寫一些關於關羽的五四三,所以有空的時候最好去拜一下關公繳點保護費這樣。 不過這次,我才進去又萌生了一個念頭。 在過去嘴「關羽=張飛」的時候,有提到一件事:周倉的造型,跟張飛簡直有87%像。 但我怎麼沒想到,關平的造型跟劉備也是啊!
Thumbnail
2024/02/27
偶然翻到舊文章寫得還行就來貼一下,其實主要是講湘水之盟:建安二十年孫權襲擊荊州,劉備帶大軍回援後定下的盟約。
Thumbnail
2024/02/27
偶然翻到舊文章寫得還行就來貼一下,其實主要是講湘水之盟:建安二十年孫權襲擊荊州,劉備帶大軍回援後定下的盟約。
Thumbnail
2024/01/31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Thumbnail
2024/01/31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上次說到,孟光是一個敢當眾指責蜀漢四相費禕的老士官長。 他嗆蜀漢宰相費禕說,動不動就大赦,國家的法令還有甚麼屁用? 這到底是甚麼一個情況?是否屬實?是費禕的治國失當,還是背後有難言之隱?
Thumbnail
上次說到,孟光是一個敢當眾指責蜀漢四相費禕的老士官長。 他嗆蜀漢宰相費禕說,動不動就大赦,國家的法令還有甚麼屁用? 這到底是甚麼一個情況?是否屬實?是費禕的治國失當,還是背後有難言之隱?
Thumbnail
孟光跟來敏。就是上回跟許慈胡濟一起制定季漢禮法跟各種制度的人。 孟老先生是洛陽人,祖上也是三公之家。不過這個孟太尉不見於《後漢書》。事實上,以裴松之的考證,陳壽是故意給孟光長臉的。因為孟太尉其實是中常侍孟賁的弟弟。(不是古代勇士孟賁) 心裡一抽對吧?不要懷疑,就是漢末大宦官。
Thumbnail
孟光跟來敏。就是上回跟許慈胡濟一起制定季漢禮法跟各種制度的人。 孟老先生是洛陽人,祖上也是三公之家。不過這個孟太尉不見於《後漢書》。事實上,以裴松之的考證,陳壽是故意給孟光長臉的。因為孟太尉其實是中常侍孟賁的弟弟。(不是古代勇士孟賁) 心裡一抽對吧?不要懷疑,就是漢末大宦官。
Thumbnail
這次來到蜀書十二第四位,許慈,南陽人。欸?不是說十二是蜀部名士嗎?荊蜀在東漢末年複雜的關係,可不是從劉備入蜀才開始的。 大家熟知的甘寧老師,本身就是益州投荊,轉入東吳的將領。劉璋政權底下的董和李嚴等大官,同樣也是荊州出身。
Thumbnail
這次來到蜀書十二第四位,許慈,南陽人。欸?不是說十二是蜀部名士嗎?荊蜀在東漢末年複雜的關係,可不是從劉備入蜀才開始的。 大家熟知的甘寧老師,本身就是益州投荊,轉入東吳的將領。劉璋政權底下的董和李嚴等大官,同樣也是荊州出身。
Thumbnail
「賞罰之政,謂賞善罰惡也。賞以興功,罰以禁奸,賞不可不平 ,罰不可以不均。」 賞善罰惡,這麼簡單,小學生也知道。 不過小學生通常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諸葛亮說,對我有利的就是善,亂我安穩的就是惡。所以賞,是為了希望人民士兵建立更多的功勞;罰,則是要扼殺混亂於搖籃之中。
Thumbnail
「賞罰之政,謂賞善罰惡也。賞以興功,罰以禁奸,賞不可不平 ,罰不可以不均。」 賞善罰惡,這麼簡單,小學生也知道。 不過小學生通常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諸葛亮說,對我有利的就是善,亂我安穩的就是惡。所以賞,是為了希望人民士兵建立更多的功勞;罰,則是要扼殺混亂於搖籃之中。
Thumbnail
我們如果把仁宗親政時,呂夷簡(979年-1044年,字坦夫。北宋壽州[今安徽壽縣,一說鳳台縣人]人)上奏的“手疏陳八事”稱為老八條,範仲淹新政稱為新十條,放在一起來看,更可以看出,所謂新政不過是新瓶舊酒的政策宣示而已。
Thumbnail
我們如果把仁宗親政時,呂夷簡(979年-1044年,字坦夫。北宋壽州[今安徽壽縣,一說鳳台縣人]人)上奏的“手疏陳八事”稱為老八條,範仲淹新政稱為新十條,放在一起來看,更可以看出,所謂新政不過是新瓶舊酒的政策宣示而已。
Thumbnail
忽然街邊起了騷動,常寧回頭一看,一個衣著單薄小孩兒給人掃地出門,摔在薄霜地裡動彈不得,趕他出來那人口中呼喝,掄起掃帚還要打人,常寧眉頭一皺,策馬上前說道:「怎麼了?人都給你打落階下,還不足?這麼點大孩子,有事你不能教麼?」
Thumbnail
忽然街邊起了騷動,常寧回頭一看,一個衣著單薄小孩兒給人掃地出門,摔在薄霜地裡動彈不得,趕他出來那人口中呼喝,掄起掃帚還要打人,常寧眉頭一皺,策馬上前說道:「怎麼了?人都給你打落階下,還不足?這麼點大孩子,有事你不能教麼?」
Thumbnail
這16個字,到底是詛咒還是期勉呢?這句話,在台灣政治歷史上其實說了三次哦!今天就讓我們從歷史上,來了解一下這16個字的涵義吧!
Thumbnail
這16個字,到底是詛咒還是期勉呢?這句話,在台灣政治歷史上其實說了三次哦!今天就讓我們從歷史上,來了解一下這16個字的涵義吧!
Thumbnail
關羽從水淹七軍,生擒龐德之後,遭遇江東集團的偷襲,後方的公安、江陵等重鎮瞬間落入敵手。腹背受敵之下,荊州軍團迅速土崩瓦解。最後關羽在臨沮遭到處決,傳首於曹操。從大勝到大敗,從軍鋒直逼許都迫使曹操亦有遷都之意,到全線崩潰軍敗身亡丟失荊州,前後不過短短半年的時間。如此短的時間內產生如此巨大的反差實屬罕見
Thumbnail
關羽從水淹七軍,生擒龐德之後,遭遇江東集團的偷襲,後方的公安、江陵等重鎮瞬間落入敵手。腹背受敵之下,荊州軍團迅速土崩瓦解。最後關羽在臨沮遭到處決,傳首於曹操。從大勝到大敗,從軍鋒直逼許都迫使曹操亦有遷都之意,到全線崩潰軍敗身亡丟失荊州,前後不過短短半年的時間。如此短的時間內產生如此巨大的反差實屬罕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