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罰之政,謂賞善罰惡也。賞以興功,罰以禁奸,賞不可不平 ,罰不可以不均。」
賞善罰惡,這麼簡單,小學生也知道。
不過小學生通常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諸葛亮說,對我有利的就是善,亂我安穩的就是惡。所以賞,是為了希望人民士兵建立更多的功勞;罰,則是要扼殺混亂於搖籃之中。
單看這裡沒有什麼特別,但這套兵法,諸葛亮已經從儒道法兵各種學派的角度,論述了許許多多高大正的作法。
這不是一個論說文的寫法,而是一個教育的過程。教育不能從一開始,就跟小學生剖析世界的真相。
賞罰最重要的,就是他媽的公平。
公平不為了正義,為的是我的利益。
「賞賜知其所施,則勇士知其所死;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故賞不可虛施,罰不可妄加,賞虛施則勞臣怒,罰妄加則直士恨,是以羊羹有不均之害,楚王有信讒之敗 。」
讓人們知道,如何可以得到賞賜,那麼勇士就會懂得自我犧牲。
讓人們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會受到懲罰,那麼惡徒就會知道收斂。
所以,無功不可賞,無罪不可罰。
賞無功之人,會讓替你工作的人生氣;罰無罪之人,會令不效忠於你的人心生怨恨。
厲害了亮子。
我這樣翻是盡量白話,其實諸葛亮的原意比較接近「官員」跟「在野人士」。
做不是做給自己人看,也要做給外面的人看。
大義,道德的制高點,我們在歷史故事中不斷看到,甚至,不斷懷疑。今天諸葛亮說給你聽,為什麼要佔這個點:不要讓在野黨有攻擊你的機會。
「羊羹有不均之害」看起來好像羊肉羹弄不勻會不好吃一樣,諸葛亮是突然肚子餓逆?
我這裡會做「羊更」解釋。
孟子有一個故事,是講齊宣王看見有人帶牛要去祭祀(殺掉),心有不忍,於是下令換成羊。
仁慈嗎?對牛仁慈了,可羊何辜?
孟子提起這件事,是因為齊宣王剛征服了燕國。若是國君只為眼前動惻隱之心,那麼燕人接下來必然遭到不公平的對待。
雖然老孟勸說了一堆,不過最後齊宣王還是沒聽進去,終於是招致燕人叛亂。
我會這樣解釋「羊更有不均之害」。
至於楚王信讒這種中國美好傳統,要特別抓一個的話,最有名應該還是楚懷王跟屈原的故事了。
「夫將專持生殺之威,必生可殺,必殺可生,忿怒不詳,賞罰不明,教令不常,以私為公,此人國之五危也。」
前面的章節,都在教育國君。可以說從治軍開始,進階到教國君「用將」。
將軍,負責的是生殺大權。
嗯?不是皇帝喔?
前面就說過了,軍是國家用以執法維護主權的「工具」。刀子,到底是劊子手拿著的。
我大漢丞相諸葛亮不說幹話,那年頭,誰不知道將有軍,割地便可自立。
治軍,不能不懂用將。
這劊子手一旦出了下面五種狀況,國家就危險了。
不知道他為什麼憤怒,不知道他賞罰的標準,不能穩定的維持軍規,以及公器私用。公器就是軍隊。
還有一個是該殺的他不殺,不該殺的,他殺。
「賞伐不明,教令有不從,必殺可生,眾奸不禁;必生可殺,士卒散亡;忿怒不詳,威武不行,賞罰不明,下不勸功;政教不當,法令不從;以私為公,人有二心。」
這裡接著說五危產生的影響,沒有很困難的詞語,暫且跳過不翻。
其實你會注意到,諸葛亮開始在加大「賞罰」的範疇。
一開始說五危,就看得到「生殺不治」跟「賞罰不明」,都跟賞罰有直接相關。
而到了影響力,我們發現「教令」也被拉進來了。
「故眾奸不禁,則不可久,士卒散亡,其眾必寡;威武不行,見敵不起;下不勸功,上無強輔;法令不從,事亂不理,人有二心,其國危殆。」
緊接著是影響的「第二層」。
也是整個排比的第三層。事情很重要要說三次,一次比一次更深入。說第四次就會被忘記。
你的人手會不足,不能團結,面對敵人會畏懼。
沒有好的輔佐,事情一團混亂,大家想的不是克敵制勝,那麼國家就危險了。
恐嚇到這邊,要說說解決方案,同時,也是賞罰的實際作為。
「故防奸以政,救奢以儉,忠直可使理獄,廉平可使賞罰。賞罰不曲,則人死服。」
讓生殺得到控制,避免混亂,靠的就是「政」。
就像奢侈浪費要用節儉的行為來補救。
「政」不可以翻,因為整個《便宜十六策》,就是在說各種「政」。但人不是電腦,前面的「政」沒那麼容易內化,所以諸葛亮打個簡單比方。
忠誠直言的人,可以管理牢獄。廉潔平實的人,可以主持賞罰。
越到後面梗越多……不是,應該說往前引用互相對照越多。所以簡明的句子我也不太會去翻了。
直士,在前面屬於在野的賢者,是應該起用輔佐君主的人才。
但將軍需要的頭號輔助,則不是這種衝衝衝的角色。
諸葛亮在這裡點明了主題:軍隊需要的,就是聽話。
君主透過跟人民互動,來打造安定繁榮的國家。將軍則透過賞罰,來打造如臂使指的部隊。
不要忘了,將軍是為君主服務的。
這裡我想下個註腳:「民主,奠基於絕對的獨裁之上」。
至於是古人的價值觀?真理?還是阿前的胡言亂語,就由各位自行判斷了。
「路有飢人,廄有肥馬,可謂亡人而自存,薄人而自厚。」
現在回到君王的部分。
路上的人餓著肚子,你的馬廄卻養著肥馬,這就說明你是犧牲他人來換取自己的存活。苛刻他人來豐厚自己的財富。
「故人君先募而後賞,先令而後誅,則人親附,畏而愛之,不令而行。」
所以君王要先平等的招募人才,獎勵有功勞的人。先和人民約定好律法,誅殺犯法的人。
這樣主動親近你的人,既怕你,又愛你。即使你不加以號令,他們也會遵循你的需求來行動。
一切都是因為賞罰的規定,早已清楚明白的在那裡啊。
「賞罰不正,則忠臣死於非罪,而邪臣死於非功。賞賜不避怨仇,則齊桓得管仲之力;誅罰不避親戚,則周公有殺弟之名。」
反過來說,賞罰沒能公正執行,即使你前面按照我說的,得到忠臣的輔助,他們也會因為沒有罪過而死。你身邊的小人,也不會得到應有的懲罰。
最後,諸葛亮舉例說明。
賞賜不因有仇怨而廢止,所以齊桓公能得到管仲。
溫馨提示,當齊桓公還只是姜小白的時候,在爭奪國君之位時,是差點被管仲殺掉的。就私人的角度來說,他們本是仇敵。
處罰不因親情而廢止,所以周公背負起殺弟之名,來換取國家的和平安泰。
周公執政時的管蔡之亂,是我們那年代的必修,現在還修不修我就不知道了。管叔跟蔡叔就是周公的兄弟。
《書》云:「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此之謂也。
諸葛亮說這是《尚書》的句子,後來的人大多也都這麼認為。不過墨子說原出於《周詩》。
其實真的是詩沒錯,直白的意思來說兩句一樣:不偏私不結黨,治理天下的王者之路才會平坦順暢。
賞罰篇到此結束,不過我也想舉個例子。
以前的商店,商品是不標價的。飯店是沒有菜單的。要買什麼,要多少錢,全憑老闆(君王)一言而決。
當你把菜單列出來,價錢標上去,基本上會來消費的客人,加入你的臣民,他們心裡都是有個底的。
他們知道,要付出多少,換取他們想要的。
賞罰之政的基礎,就是這麼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