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蹟的可能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神學院的時候,新約教授鄧開福老師是南非宣教師。有一次,他在上課的時候,剛好講到福音書中的「神蹟」。他很嚴肅地告訴我們說「若你們未來的牧會生涯中,不曾遇見過神蹟,那就必須反省自己牧會的時候是否有真正倚靠耶穌基督。」對一位教授來說,做研究或講課必須用理性思考,而「神蹟」卻是相反,往往超越人的理性思考。因此,相信「神蹟」這件事,要讓神學教授講出來,他必然認為他所相信的上帝即使可以用理性思考談論,卻是超越人理性的存在。

 

以現代講求理性與科學來看,許多人看待聖經中的神蹟可能認為那只是一種象徵,不是真正發生過的事。同樣的,若是在生活上體會到神蹟或者聽到有人分享神蹟的時候,許多人常常想要透過理性或科學來證明這「神蹟」是真或是假、可能或是不可能。不過,既然談到「神蹟」往往是超越人的經驗和理性,怎麼可能用理性或經驗來證明呢?當然,我們不能期待上帝在各樣的事情上,都用超越理性和經驗的「神蹟」讓人體會祂在人身上的作為。許多時候,上帝讓我們在一般的生活中體會到祂的同在,卻不能因此否定發生「神蹟」的可能性。

 

在上主日成人主日學《約翰福音》查經班時,透過約翰福音所記載的耶穌第一個神蹟「把水變成酒」,討論了如何用正確的態度來面對神蹟。這個神蹟是發生在耶穌、他的母親與門徒們受邀參加一場婚宴。婚宴進行一段時間之後,預備好的酒喝光了,於是耶穌就吩咐人將六個水缸的水倒滿,再次從水缸舀出來的水就變成酒了。許多人在解釋這個故事時,繞過了「把水變成酒」的神蹟,用當時的傳統或待客之道來解釋這段經文。不過,無論如何解釋故事,「神蹟」就是「神蹟」,無法躲避這是約翰福音中,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

 

不過,我們不能誤以為第一世紀的人比現代人更快接受神蹟,在故事中,那位管宴席的對突然有「好酒」感到疑惑,他一個時間不是想到在場行神蹟的耶穌,而是認為是新郎對待客人的熱情。當然,管宴席的質疑他沒有按照當時所認定的「待客之道」,也就是先出好酒,再出相對普通的酒。而相信耶穌所行的神蹟的是耶穌的門徒,他們信祂、跟隨祂,並在這神蹟中顯明了耶穌的榮耀。

 

「把水變成酒」的神蹟中,酒不只是好酒,更是豐盛的,超越人所求所想的。神蹟總是跨越了某種「界線」,讓許多事因著上帝的介入而變成可能。就好像這兩天,網路上不斷流傳一段某位牧師的講道,認為他所說的是相當不可思議的。他提到了在「臉書」、「ig」以及「thread」等社交軟體大當機的那個晚上,他正好在當天禱告會被邀請上台為年輕孩子禱告。他禱告的內容包括為孩子可以不被這些社交軟體綁架,盼望他們可以放下手機,而當天半夜就真的就因為大當機,所有人都不能上線。確實,聽禱告的上帝,若願意應允這位牧師的禱告,確實可能會透過大當機來顯明上帝的神蹟,好讓所有人有機會離開社交軟體而不被綁架。當然,在網路上流傳的這段影片,確實也是可以討論這位牧師是否「自大」,認為這個大當機就是因為他當晚禱告所造成的。然而,這樣的討論,卻不能否認禱告的功效以及發生神蹟的可能性。

 

神蹟是為了彰顯上帝的榮耀,而不是為了顯明人的作為與能力。因此,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各樣的事情來尋找「神蹟」,好讓我們可以更加信靠上帝,並且跟隨耶穌。「神蹟」是為了證明上帝必然介入我們的生命中,讓我們得著豐盛,讓我們生活得著轉變,也讓我們生命充滿許多超越理性、經驗的「可能性」。因此,我們不能否認神蹟的存在,就如同鄧開福老師對我們所提醒,我們也要提醒自己「若我們生命中從來沒有遇到神蹟,那就要反省自己的生命是否真正倚靠耶穌基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nong的沙龍
9會員
27內容數
主日禮拜講章分享,請勿抄襲,可參考,吸收後再重寫擴充。
Pan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13
撒母耳記中展示了由於權力所帶來的腐蝕,使得政治領袖們失去原本的理想和抱負,而被迫為了維護權力而採取不道德的行為。這種問題不僅出現在政治領袖間,也在教會和其他組織中有所體現。因此,撒母耳記提醒我們需要對擁有權力的人保持警惕,並持續關注他們的行為。
Thumbnail
2024/06/13
撒母耳記中展示了由於權力所帶來的腐蝕,使得政治領袖們失去原本的理想和抱負,而被迫為了維護權力而採取不道德的行為。這種問題不僅出現在政治領袖間,也在教會和其他組織中有所體現。因此,撒母耳記提醒我們需要對擁有權力的人保持警惕,並持續關注他們的行為。
Thumbnail
2024/06/12
本文講述了《超脫旅途》一部談論死亡與生命意義的日本電影。內容主要描述了兩位男主角,佐倉醫師和病患成瀨先生在面對生命困境和死亡逼近時的心路歷程。透過對安樂死和臨終照護的討論,引導觀眾開始思考死亡的議題,最後呈現了面對死亡的方式是繼續努力地活下去。
Thumbnail
2024/06/12
本文講述了《超脫旅途》一部談論死亡與生命意義的日本電影。內容主要描述了兩位男主角,佐倉醫師和病患成瀨先生在面對生命困境和死亡逼近時的心路歷程。透過對安樂死和臨終照護的討論,引導觀眾開始思考死亡的議題,最後呈現了面對死亡的方式是繼續努力地活下去。
Thumbnail
2024/01/27
《縫補靈魂的天使》是一部改編自經典愛情小說的電影,敘述著一個女子的淒慘人生,以及愛與饒恕的故事。透過觀眾對安琪由絕望到希望的轉變,呈現了上帝的愛在人與人之間的彰顯。這部電影深刻地傳達了信仰觀點,並強調了愛與饒恕的價值。
Thumbnail
2024/01/27
《縫補靈魂的天使》是一部改編自經典愛情小說的電影,敘述著一個女子的淒慘人生,以及愛與饒恕的故事。透過觀眾對安琪由絕望到希望的轉變,呈現了上帝的愛在人與人之間的彰顯。這部電影深刻地傳達了信仰觀點,並強調了愛與饒恕的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神學家安.莫利希(Ann Morisy):「健康的宗教不強制灌輸一些思想,但教導、引導人們自發思考。健康的宗教邀請我們以謙卑來面對自己所信與所知。」(《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神學家安.莫利希(Ann Morisy):「健康的宗教不強制灌輸一些思想,但教導、引導人們自發思考。健康的宗教邀請我們以謙卑來面對自己所信與所知。」(《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讓我們繼續討論。 科學 上面提到要知道如何分辨真假,這時科學就很重要了,因為科學是很好的思考工具。 對,科學是「工具」一點要先搞清楚,科學原本就是教會「為了更加理解上帝真理」而專科化的學問,所以不要以為科學與宗教敵對,實際上科學根本就是研究神學的工具。 還是說一點歷史故事,雖然很多人會說科學
Thumbnail
讓我們繼續討論。 科學 上面提到要知道如何分辨真假,這時科學就很重要了,因為科學是很好的思考工具。 對,科學是「工具」一點要先搞清楚,科學原本就是教會「為了更加理解上帝真理」而專科化的學問,所以不要以為科學與宗教敵對,實際上科學根本就是研究神學的工具。 還是說一點歷史故事,雖然很多人會說科學
Thumbnail
宗教可以是一個很美好的事物。他使人有力量、獲得寬慰。  不知為什麼,有一些些人卻會誤用裡面的論點, 無論是有意無心,用了裡面的故事來審判別人。
Thumbnail
宗教可以是一個很美好的事物。他使人有力量、獲得寬慰。  不知為什麼,有一些些人卻會誤用裡面的論點, 無論是有意無心,用了裡面的故事來審判別人。
Thumbnail
聊聊奇蹟課程有用嗎?為什麼每個宗教、聖人講的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聊聊奇蹟課程有用嗎?為什麼每個宗教、聖人講的都不太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