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修復》一書中,情感諮詢的作者拋出8個案例,在愛情關係裡的不如意,歸結到不同的童年經驗所留下來的傷而導致。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對異性沒有安全感、或有強烈控制欲、容易遇到渣男等,可能都是當事人個性或眼光問題。
作者從心理分析,拆解當事人童年情境,可能是當事人從小因為照顧者忽視照顧,使當事人在長大後對於親密關係沒有辦法輕易獲得安全感。
也有被過度照顧導致的病態自戀人格,致使在愛情關係中過度自我中心。
也有因為時常受到父母訓斥,而產生過度自卑,永遠認為自己配不上對方。
或是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反而養成不肯服輸,事事都要證明她可以贏過男伴,反而在情愛關係中,過度在爭輸贏……
在探討童年創傷時,並非僅是指責父母的不是。
父母如何教養子女,很大程度也和他們的童年經驗、當時的社經環境有關係。
例如某案例時常受到父母訓斥,而產生過度自卑的孩子,她的父母也剛好位在社經底層,也時常感受到環境對他們的惡意,因此父母深深感受到要是做不好,就會被老闆責罰、失去工作等壓力,因此當孩子出現他們認為不應該的行為,他們便把社會對他們的惡意直接轉投射在孩子的身上。
父母無意間也在教導孩子適應“惡意”的社會,只是孩子在童年時期並沒有能力和消化,反而導致人格發展障礙。
父母能為孩子提供多少資源,很大程度不是他們自己能夠決定的。
本書用了許多精神分析學說解釋童年經歷導致一個人在相處上可能會呈現的性格。
可能是作者是中國人,有些專有名詞可能是學術翻譯的問題,例如:慾力、阿爾法功能等,對於心理學門外漢的我來說,即使作者努力解釋,我對於分析那幾段看得還是有些吃力。
或是解釋伊底帕斯期的性別認同問題,由於我打從心底不認同這種學說,所以我沒有被這套理論說服。
不過,我還是覺得若是愛情關係不順利的人,還是可以看看這本書,重新回顧童年時期的親子關係。
不是為了責備父母或照顧者,而是藉由理解,而試著從中得到修復的力量,讓未來的親密關係可以變得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