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成長,順勢而為,傾聽陪伴。

茹(MS. Leona)-avatar-img
發佈於茹有所思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封面
一本我希望我父母在年輕時就看過的書,書中也包含了對於青少年教養建議,是一本在孩子成長過程,可以不斷翻閱的好書 。
作者是心理治療師,也育有孩子。除了自身專業,也參考了眾多文獻,以及提供多數案例,還有自己孩子相處的例子。
在翻閱時,可以感受到作者身為心理治療師處處體貼溫柔的語調,關於父母可能犯的錯誤,作者建議回憶童年,我們今日的反應,都可能是重塑童年從父母那兒獲得的不堪。此外,很多過去我們做的錯事,其實都可以修復的。在孩子的初生階段,我們儘早學習育嬰知識,用心在孩子身上,可以獲得溝通順暢、情感交流良好、互相信賴彼此的親子關係。若是我們過去未採用建議,只要父母有心改變自己,即使要花費較多心力,還是有可能修補。
作者分成六大部分主題個別闡述。這裡僅對部分簡述。
教養的傳承
我們對孩子的負面情緒,可能是複製童年時期父母對我們的態度。試著回憶過去經驗,將心裡受傷的孩子修復好,進行自我對話。
焦點不是放在孩子身上,而是身為父母的「我們自己」。試著改變語言,改變對過去的陳述,重新塑造良好的親子關係。
重視感受

人類先有感覺,才開始動腦思考。

回應、接納、包容孩子的感受,安撫孩子的負面情緒,而非壓抑、指責孩子不該擁有負面情緒和感受。
作者指出,現今多數成人有憂鬱症,多是年幼時沒有從親子關係中學會如果獲得安撫。
心理健康:嬰兒也需要交流
父母不重視孩子的需求,或過度要求孩子,都不利於孩子在親子關係中獲得安全依附。
作者在「心理健康的條件」一節,溫和地不斷重述父母回應嬰兒交流的重要,孩子的成長有自己的步伐,準備好了,一切就會水到渠成,無需接受某些育兒建議(睡眠訓練、哭聲控制等)。在準備好之前,強制要求,會打擊小孩的信心,對於發展無益。
揠苗助長,反而會延遲發展。
孩子要的玩樂,是與大人的互動,或是其他小朋友(混齡團體更優)集體活動。過多的玩具,反而易有選擇障礙,不易養成專注力。
榜樣
身教勝於言教,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成長的。
比起嚴厲或寬鬆,作者更加建議合作型,父母與孩子一起思考,解決問題。
書中提供的資訊非常多,適合一讀再讀,也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會不斷被啟發。
此為推薦所有當父母的人必讀書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5會員
324內容數
雖然才短短三十載的平順人生, 但確有許多煩惱。 如果的事,如果當年怎麼做,當年怎麼想, 可以造就今日不同的我嗎? 無論如何,明天依舊會吹著明日的風。過去的我,無論再細小的事,都形成今日的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S. Leona(茹) 的其他內容
我曾寫過媽媽論壇還是少看為妙,提到育兒沒有標準答案,育兒路上有太多疑難雜症,例如嬰兒的作息。 剛出生的嬰兒,沒有晝夜觀念,有等到身體發育成熟,分泌足量的褪黑激素,即能建立生理時鐘。 在媽媽論壇中,最常看到不少父母分享他們的固定作息表。 幾點喝奶、幾點玩耍、幾點睡覺,吃玩睡流程安排妥當
完成了抓周宴,寶寶已經滿一歲。 關於第一年為人母的育嬰經驗,我給自己貼上三個標籤。
自從懷孕開始,便開始在網路上媽媽論壇流連,無論是孕期的不適、生產的不安、面對新生兒照顧的問題,可以在媽媽論壇找到很厚的同溫層,取暖和解憂。 育兒滿一週年在期,隨著一年來累計知識積多,育兒觀念建立雛形,漸漸也開始減少上網看媽媽論壇的頻率。 讓我決定少看的原因如下:
隨著每年出生率不斷創新低,政府也相對應端出獎勵生育政策。「催生」,成為很多已婚仍未生育女性常面臨的狀況。 要不要生孩子,本該是當事人自己評估後自行決定即可,荒謬的是,只要女人結婚了,連路人甲乙丙都在關心她的肚皮有沒有動靜,沒生,就趕快生一個吧!已經生一個孩子,就催著趕快生第二個孩子吧!
想到孩子喜歡的物品,第一個總想到,那應該就是玩具了,沒有小孩是不喜歡玩具的。 經過百貨公司的玩具區,總會看到賴皮的孩子,鬧著脾氣,央求父母把架上的華麗玩具買回家吧! 生了孩子後才知道,原來嬰兒是不愛玩具的。
當了新手媽媽,深深覺得育兒是需要不斷學習很多知識,才能勝任父母的角色。關於如何教養孩子,無論是新生兒階段餵養、哄睡,脫離嫩嬰時期的成長發展,以及未來入學的學習狀況,的確有很多未知的領域等著探索。詢問過來人的經驗也是學習的方式。
我曾寫過媽媽論壇還是少看為妙,提到育兒沒有標準答案,育兒路上有太多疑難雜症,例如嬰兒的作息。 剛出生的嬰兒,沒有晝夜觀念,有等到身體發育成熟,分泌足量的褪黑激素,即能建立生理時鐘。 在媽媽論壇中,最常看到不少父母分享他們的固定作息表。 幾點喝奶、幾點玩耍、幾點睡覺,吃玩睡流程安排妥當
完成了抓周宴,寶寶已經滿一歲。 關於第一年為人母的育嬰經驗,我給自己貼上三個標籤。
自從懷孕開始,便開始在網路上媽媽論壇流連,無論是孕期的不適、生產的不安、面對新生兒照顧的問題,可以在媽媽論壇找到很厚的同溫層,取暖和解憂。 育兒滿一週年在期,隨著一年來累計知識積多,育兒觀念建立雛形,漸漸也開始減少上網看媽媽論壇的頻率。 讓我決定少看的原因如下:
隨著每年出生率不斷創新低,政府也相對應端出獎勵生育政策。「催生」,成為很多已婚仍未生育女性常面臨的狀況。 要不要生孩子,本該是當事人自己評估後自行決定即可,荒謬的是,只要女人結婚了,連路人甲乙丙都在關心她的肚皮有沒有動靜,沒生,就趕快生一個吧!已經生一個孩子,就催著趕快生第二個孩子吧!
想到孩子喜歡的物品,第一個總想到,那應該就是玩具了,沒有小孩是不喜歡玩具的。 經過百貨公司的玩具區,總會看到賴皮的孩子,鬧著脾氣,央求父母把架上的華麗玩具買回家吧! 生了孩子後才知道,原來嬰兒是不愛玩具的。
當了新手媽媽,深深覺得育兒是需要不斷學習很多知識,才能勝任父母的角色。關於如何教養孩子,無論是新生兒階段餵養、哄睡,脫離嫩嬰時期的成長發展,以及未來入學的學習狀況,的確有很多未知的領域等著探索。詢問過來人的經驗也是學習的方式。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一本我希望父母讀過的書,這本書在四年前出版,當時我作為一位新手父母,面對兩歲的小孩,真的感到無比困惑。小孩跟我一樣是人類,但我卻完全無法理解他,這讓我感到沮喪。 每個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我也不例外。在那段時間裡,我每天都面臨著許多挑戰...
Thumbnail
如何透過心理療法提升人際關係質量以及內心的平靜?書中涵蓋了愛、爭執、變化和滿足四個主題,提供了實用的建議來解決生活中的挑戰。無論是如何去愛、良好爭執的技巧,還是積極面對改變和獲得滿足感,這些都是提升人際關係和生活品質的重要課題。本文希望啟發讀者更加珍惜和改善自己的人際連結。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這是一本能通過一套流程,使自己或對方針對目標降低難度並提高意願、完成改變的書。 ​ 許榮哲、歐陽立中、劉奕酉、萬維鋼、王彥博Soking、曾培祐等專家都推薦過希思兄弟的書, 雖久聞他們盛名, 我倒是第一次讀他們的書。 ​ 中國中信出版社是把希思兄弟其中四本著作, 放在一套一起賣: 一
Thumbnail
這是一本療癒自我、也是一本人際關係自救指南。如果你有被周遭複雜的關係:親子、伴侶、朋友、工作夥伴、社群連結搞到筋疲力盡過,曾沉浸在悲傷、憤怒,或是對說出真話、拒絕別人感到內疚過,讀這本會非常有共鳴。
Thumbnail
我們人生的問題大多是從關係來的。諸如與父母的關係、伴侶的關係、孩子的關係,還有與朋友、同事的關係,種種疑難雜症的問題,是我們每日煩憂、苦惱來源。 關係,在人生裡至關重要。我們在關係裡哭、在關係裡笑、在關係裡憤怒、哀傷、焦慮、不安,也在關係裡患得患失、左右為難。《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的作者英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這是一本回顧各成長階段的【兒童發展心理分析】書 適合飽受童年創傷影響的成人閱讀 也非常適合育兒中的家長參考 一面了解需要留心注意的細節 另一方面也是親自走一段自我療癒的路 圓滿了過往的缺憾 就有機會避免將家族模式套在孩子身上 只有幸福的照顧者 才能養育出幸福的孩子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一本我希望父母讀過的書,這本書在四年前出版,當時我作為一位新手父母,面對兩歲的小孩,真的感到無比困惑。小孩跟我一樣是人類,但我卻完全無法理解他,這讓我感到沮喪。 每個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我也不例外。在那段時間裡,我每天都面臨著許多挑戰...
Thumbnail
如何透過心理療法提升人際關係質量以及內心的平靜?書中涵蓋了愛、爭執、變化和滿足四個主題,提供了實用的建議來解決生活中的挑戰。無論是如何去愛、良好爭執的技巧,還是積極面對改變和獲得滿足感,這些都是提升人際關係和生活品質的重要課題。本文希望啟發讀者更加珍惜和改善自己的人際連結。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這是一本能通過一套流程,使自己或對方針對目標降低難度並提高意願、完成改變的書。 ​ 許榮哲、歐陽立中、劉奕酉、萬維鋼、王彥博Soking、曾培祐等專家都推薦過希思兄弟的書, 雖久聞他們盛名, 我倒是第一次讀他們的書。 ​ 中國中信出版社是把希思兄弟其中四本著作, 放在一套一起賣: 一
Thumbnail
這是一本療癒自我、也是一本人際關係自救指南。如果你有被周遭複雜的關係:親子、伴侶、朋友、工作夥伴、社群連結搞到筋疲力盡過,曾沉浸在悲傷、憤怒,或是對說出真話、拒絕別人感到內疚過,讀這本會非常有共鳴。
Thumbnail
我們人生的問題大多是從關係來的。諸如與父母的關係、伴侶的關係、孩子的關係,還有與朋友、同事的關係,種種疑難雜症的問題,是我們每日煩憂、苦惱來源。 關係,在人生裡至關重要。我們在關係裡哭、在關係裡笑、在關係裡憤怒、哀傷、焦慮、不安,也在關係裡患得患失、左右為難。《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的作者英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這是一本回顧各成長階段的【兒童發展心理分析】書 適合飽受童年創傷影響的成人閱讀 也非常適合育兒中的家長參考 一面了解需要留心注意的細節 另一方面也是親自走一段自我療癒的路 圓滿了過往的缺憾 就有機會避免將家族模式套在孩子身上 只有幸福的照顧者 才能養育出幸福的孩子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