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面對雜草茫無頭緒?除草的步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冬季的蔬菜都已經晚了還沒種下,這時候就要重新整理田畦,但在我們這區域夏秋因強降雨、蚊子多,沒有主要作物可種,經過這兩季休耕,田上長滿荒煙蔓草,第一步就是先除草,才能重新鬆土整理田畦下種。

除草說來簡單,但面對一片長滿草的田,往往會有不知如何下手之感。

以前不知道的時候,會拿著鋤頭高高舉起深深挖下,把土挖得坑坑洞洞的(土塊上面含著草的根甚有成就感),這樣出蠻力不一會兒就累了,只能小面積亂挖,然後束手一丟工具放棄。如果是要系統性地整理較大面積的田,不能這樣做,還是要有步驟跟方法。

在我的認知裡,除草包括: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1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農場日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在土地上耕種、養育食物,堪稱是人與土地最親密的關係,雙腳紮根在泥土大地,透過四季變遷中一次一次與環境豐富的互動,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感覺會更堅定,並在能量滿溢的時刻獲得身心平衡。" 把雙手雙腳深入土地中,是一種嚮往,是一種療癒,也是現代生活迷茫、無根的解方。Go down to earth~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菜園的輪廓一點一點出來,漫長的夏末菜畦一直被湮沒在荒煙蔓草中,這幾個禮拜已經開始追著除草,趁著天冷下來之前要趕快準備好種植。 才剛除完草,果然又被罵了...
農夫會怎麼管理病蟲害,噴藥還是不噴藥?那條線如何去拿捏?而你在農耕管理時所做的決策判斷的依據,就形成了每個農夫自有一套的農夫哲學。
完了,整鍋的蕃薯為什麼會有臭香味?原來是細小的蟻象蟲造成的,小小的蟻象在甘藷上啃噬如斑點的小孔,特別在久旱不雨時蟲害特別厲害。去年拿朋友友善種植的蕃薯,才第一次知道有「臭香」這種事,整袋多多少少有幾顆會有臭香,要靠鼻子聞,挑出來。這不是說朋友種的有臭香不好,倒是要問:為什麼一般買的甘藷都不會有臭香呢
今年久旱,到了清明雨還沒有紛紛,春天之際植物正在萌動,學的要點是: 夏天要吃的菜春天要趕快種好 春天就是要開始學除草,建立攻防 善用覆蓋作物 留花給益蟲 這週堅持,多去田裡一點,維持常去田裡的習慣,把自己的愛給田裡,摸索"給植物一些關愛"... 是什麼意思。
「自然農法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觀察自然的現象,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郁仁說:「是台灣的自然農法資料多來自日本,兩者屬於不同的緯度、氣候條件,許多方法不能套用。」對比旁邊菜田一片平整光禿、單一作物的種植方式,福和自然田園的界內密集與多元的種植,顯得像個立體的小綠洲,綠意盎然、充滿生機。
十多年前留學結束,我在舊金山居住工作了一年,在高低起伏的街道、海風吹拂的陽光中,跟每年千萬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一樣,探索這個迷人城市的北加州生活魅力。 很難不去注意當地蓬勃興盛的綠色飲食運動...
菜園的輪廓一點一點出來,漫長的夏末菜畦一直被湮沒在荒煙蔓草中,這幾個禮拜已經開始追著除草,趁著天冷下來之前要趕快準備好種植。 才剛除完草,果然又被罵了...
農夫會怎麼管理病蟲害,噴藥還是不噴藥?那條線如何去拿捏?而你在農耕管理時所做的決策判斷的依據,就形成了每個農夫自有一套的農夫哲學。
完了,整鍋的蕃薯為什麼會有臭香味?原來是細小的蟻象蟲造成的,小小的蟻象在甘藷上啃噬如斑點的小孔,特別在久旱不雨時蟲害特別厲害。去年拿朋友友善種植的蕃薯,才第一次知道有「臭香」這種事,整袋多多少少有幾顆會有臭香,要靠鼻子聞,挑出來。這不是說朋友種的有臭香不好,倒是要問:為什麼一般買的甘藷都不會有臭香呢
今年久旱,到了清明雨還沒有紛紛,春天之際植物正在萌動,學的要點是: 夏天要吃的菜春天要趕快種好 春天就是要開始學除草,建立攻防 善用覆蓋作物 留花給益蟲 這週堅持,多去田裡一點,維持常去田裡的習慣,把自己的愛給田裡,摸索"給植物一些關愛"... 是什麼意思。
「自然農法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觀察自然的現象,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郁仁說:「是台灣的自然農法資料多來自日本,兩者屬於不同的緯度、氣候條件,許多方法不能套用。」對比旁邊菜田一片平整光禿、單一作物的種植方式,福和自然田園的界內密集與多元的種植,顯得像個立體的小綠洲,綠意盎然、充滿生機。
十多年前留學結束,我在舊金山居住工作了一年,在高低起伏的街道、海風吹拂的陽光中,跟每年千萬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一樣,探索這個迷人城市的北加州生活魅力。 很難不去注意當地蓬勃興盛的綠色飲食運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次的庭園整理有別以往,將會是個大工程,一般接觸到的維護、整理都是將現有的庭園修剪除草以維持觀賞性,這次則是要將原本為庭園基地上的一切事物都整理清除。本次案例的分享,包含工作過程的影片紀錄,歡迎點擊的FB粉專及IG帳號。若有景觀設計、維護需求,也歡迎詢問!
Thumbnail
最近驚覺到十指變形疼痛,應是移居台東務農八年多來,天天徒手拔雜草所致。腳趾也因為天天穿雨鞋用力,跟著變形。這真是務農的大代價呀。
Thumbnail
每到3月就是插秧的日子,雖然有很多次經驗了但下到田裡的時候還是會覺得怪怪,腳底超癢(大概這就是真正的踩💩感??)但習慣之後就會覺得很涼快! 今天覺得比以往都累,因為剛好安排到水多土少的區域,所以要一直補土才不會讓秧苗滅頂💦 後來發現先在秧苗上面捏一坨土再放會更有效! 也學到了一些插秧的小知
是這樣的,因為某些原因,我決定從現在種植的土地離開。 放棄已經用小鋤頭一點一點挖開的渠道,也放棄把這塊土地一點一點打開流動能量的想法。 人世間的理法,我沒有特別的執著,唯一難過的是要和相處了半年的土地,再花不到半年道別。 我意識到這是自然流動的必然發生,這塊土地已經教會我祂
Thumbnail
一早走在鄉間路上 看到一片已插秧的稻田 告訴我們春天已經來了 農民開始忙碌了 現代的小孩很少接觸農田 所以有些單位辦農田體驗營活動時,都很快就額滿 記得小孩還小時,參加這種插秧活動,邊彎腰插秧邊倒退嚕,弄得滿身泥巴,玩得非常開心,還可以體驗農民的辛苦 了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
Thumbnail
從整地、除草、土質培育、翻土到播種、澆水,這樣還沒有完,還要天天巡視、看田水,一遍又一遍的除草,灑肥料、農藥,最後收割,聽起來很複雜吧,對!它就真的滿難的且大多都是體力活,但好玩也是真的好玩,能夠勇不同的心態、角度去看世界,去學習種田這門深奧的學問。
Thumbnail
那是一個極為療癒的過程,原先以為能一邊思索幾篇稿子的架構細節,但真正面對大片雜亂荒草,從何處開路、要將草莖削得多短、什麼角度才不會讓芒草不斷纏上機器,又得小心避開石頭或水泥邊角,必須全神貫注。是一種單純且能完全專注當下的勞動。
Thumbnail
山居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無聊 閒閒沒事又來逛逛「別人家」的菜園 一下指那個是綠色花椰菜 這邊是高麗菜、那邊是香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次的庭園整理有別以往,將會是個大工程,一般接觸到的維護、整理都是將現有的庭園修剪除草以維持觀賞性,這次則是要將原本為庭園基地上的一切事物都整理清除。本次案例的分享,包含工作過程的影片紀錄,歡迎點擊的FB粉專及IG帳號。若有景觀設計、維護需求,也歡迎詢問!
Thumbnail
最近驚覺到十指變形疼痛,應是移居台東務農八年多來,天天徒手拔雜草所致。腳趾也因為天天穿雨鞋用力,跟著變形。這真是務農的大代價呀。
Thumbnail
每到3月就是插秧的日子,雖然有很多次經驗了但下到田裡的時候還是會覺得怪怪,腳底超癢(大概這就是真正的踩💩感??)但習慣之後就會覺得很涼快! 今天覺得比以往都累,因為剛好安排到水多土少的區域,所以要一直補土才不會讓秧苗滅頂💦 後來發現先在秧苗上面捏一坨土再放會更有效! 也學到了一些插秧的小知
是這樣的,因為某些原因,我決定從現在種植的土地離開。 放棄已經用小鋤頭一點一點挖開的渠道,也放棄把這塊土地一點一點打開流動能量的想法。 人世間的理法,我沒有特別的執著,唯一難過的是要和相處了半年的土地,再花不到半年道別。 我意識到這是自然流動的必然發生,這塊土地已經教會我祂
Thumbnail
一早走在鄉間路上 看到一片已插秧的稻田 告訴我們春天已經來了 農民開始忙碌了 現代的小孩很少接觸農田 所以有些單位辦農田體驗營活動時,都很快就額滿 記得小孩還小時,參加這種插秧活動,邊彎腰插秧邊倒退嚕,弄得滿身泥巴,玩得非常開心,還可以體驗農民的辛苦 了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
Thumbnail
從整地、除草、土質培育、翻土到播種、澆水,這樣還沒有完,還要天天巡視、看田水,一遍又一遍的除草,灑肥料、農藥,最後收割,聽起來很複雜吧,對!它就真的滿難的且大多都是體力活,但好玩也是真的好玩,能夠勇不同的心態、角度去看世界,去學習種田這門深奧的學問。
Thumbnail
那是一個極為療癒的過程,原先以為能一邊思索幾篇稿子的架構細節,但真正面對大片雜亂荒草,從何處開路、要將草莖削得多短、什麼角度才不會讓芒草不斷纏上機器,又得小心避開石頭或水泥邊角,必須全神貫注。是一種單純且能完全專注當下的勞動。
Thumbnail
山居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無聊 閒閒沒事又來逛逛「別人家」的菜園 一下指那個是綠色花椰菜 這邊是高麗菜、那邊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