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巴赫的《郭德堡變奏曲》來描寫人生真的是再適合不過了!彈奏或聆聽整首《郭德堡變奏曲》,彷彿經歷了一段人生的縮影。最開始的詠嘆調就像人的出生,單純簡潔的旋律猶如描寫赤子之心。中間的三十段變奏就像人生中經歷的各種事件,同時也反映了每種事件給我們帶來的情緒。最後又回到與開始相同的詠嘆調,就好像走到生命盡頭,回顧人生所經歷的一切猶如過眼雲煙。也好像在告訴我們:人出生時雙手空空來到這世上,而離世時一樣也是雙手空空而去。
《郭德堡變奏曲》一共有三十段變奏,再加上一段在樂曲首尾同時出現且旋律一樣的詠嘆調。這三十段變奏中,從第三變奏到第二十九變奏可以分成三段變奏為一組,一共九組。每一組裡面依照卡農-風格曲-華麗曲的順序出現,其中,卡農從第一組的一度卡農開始,每一組會增加一度,一直到第九組的九度卡農。我們一般聽到的卡農都是一度卡農,也就是先出現的聲部與後面出現的聲部音程相差一度。而巴赫將每一段卡農以不同音程譜寫,整體聽起來卻毫無違和感,如此精妙的安排需要非常強大的作曲功力。接著出現的是風格曲,它的組成相當多元,包括巴瑟比舞曲、基格舞曲、賦格曲、薩拉邦德舞曲、法國序曲...等。最後出現的華麗曲充滿炫技的段落,巴赫原本是譜寫給雙層大鍵琴演奏,若使用鋼琴就需要雙手交叉跨越的演奏技術。
卡農是一種對位的模仿技法,使用一段旋律在不同聲部中交替出現,並透過時間差產生一種堆疊的效果,讓音樂有一種綿延不絕的感覺。這就好像我們人生中的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同學習的對象,透過模仿與跟隨,我們會在過程中不斷成長。卡農也像是一段人際關係。在友情與愛情當中,我們彼此會互相陪伴、互相鼓勵、互相成長,創造一段難忘的故事,如同多個聲部交織成一首美妙的樂章。
聽郭德堡變奏曲當中的華麗曲變奏時,讓我想到人生當中那些使我們感到刺激的事,可能是一場比賽,或是正追求某個目標。
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始接收到這世界上各種好壞的事物,伴隨著自我的形成,我們的心漸漸變得複雜。慢慢地,我們開始尋找自己想要什麼,自己喜歡什麼,我的夢想是什麼,我的目標是什麼。於是,「追求」與「不滿足」的心便產生了,讓我們在人生的路途當中不斷想獲得什麼。在這樣追求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感到迷惘,因為好像看不到終點。當我們如自己所願得到了,我們會感到短暫的開心;但當我們得不到、做不到或失去時,我們會沮喪、難過。得到又失去,失去後又得到,便是人生中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而這樣的過程讓我們常常被情緒左右,加上人比較傾向負面思考,導致我們很容易就陷入負面情緒當中。
「回到初心」便是要潔淨我們的心,清空自己雜亂的思緒,消除綑綁自己的負面情緒,放下固有的偏見與執著。電影《初心》裡的主角-江振誠提到:「小時候,快樂是很簡單的事;長大後,簡單是很快樂的事。」這樣的觀點讓我得到一個啟發:快樂其實不用特別追求,而是當你漸漸找回初心的時候,自然就會擁有。回到初心這件事雖然不容易,但當我們知道它的重要性時,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練習。「放下」是回到初心的要訣。在練習放下的過程中,你的心會慢慢變得自由,你可以很自在的享受生活中那些簡單的事情。習慣放下後,你不再執著一定要怎樣,你的需求感與得失心會慢慢降低。你會知道自己所獲得的一切都是額外的禮物,你會懂得感恩、懂得知足、懂得珍惜。最後,你會發現自己找回了愛的原動力。初心便是每個人起初就有的那種,無私又真誠的愛,只不過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被那些汙染內心的雜質所掩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