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投資策略思考|價投好難〈6〉:為什麼同一檔股票,有人賺錢,有人賠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圖片來源:Midjourney繪製

圖片來源:Midjourney繪製

「邏輯投資」專欄(專欄介紹)每月分享至少 4 篇個人研究心與觀念分享(含週報),目的是作為學術討論與知識分享,未有推介股票意圖,亦未有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內容絕無任何目標價及買賣建議,請讀者務必詳閱「免責聲明」。訂閱費用每月 129 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研究、分享投資知識與市場觀點,歡迎訂閱支持。請記得「追蹤」本專欄及「邏輯投資」臉書粉專、IG,作者將不定期分享更多市場觀點與產業看法。


近期有讀者私訊跟我反應,說他已經追蹤「邏輯投資」一段時間(我不清楚是否有訂閱),但他參考專欄資訊買入的標的並未大漲,卻看到我在臉書提到皇昌、威宏-KY、新美齊、亞昕、冠德、勤美、宏全、台耀都有明顯漲幅,質疑我只會挑上漲的標的出來分享,下跌的標的就「停止追蹤」或「隱去不談」,似乎有欺騙讀者之嫌。

類似這種「跟單了我卻沒賺」「我沒跟到的單卻大漲」的質疑與批評,我虛心接受,個人看法我在「專欄討論區」也有說明,但這讓我想另外開一篇文章跟讀者探討「為什麼同一檔股票,有人賺錢有人賠錢」這個老問題,實際上差異性除了「分享者欺騙」這項因素外,可能還存在其他結構性原因,是投資者或單純想跟單的人有必要釐清的問題。


為什麼同一檔股票,有的人賺錢,有的人賠錢?

不知道你有沒有類似經驗,當你跟了某人的單,也許是訂閱某些專欄或會員資訊得知的標的,又或者是在PTT股票板或股市爆料同學會看到別人分享而買進,結果卻是分享的人本身大賺,但自己卻虧錢。

這會不會是分享者造假,或者只挑上漲的標的分享?我無法排除這個可能性,但在「資訊分享者」與「看見資訊買入的參與者(跟單者)」之間,我能想到的差異性就多達下面五點:

  1. 進場時間點與持有成本不同。
  2. 佔投資(資產)組合比重不同。
  3. 本金與可供投資的穩定現金流不同。
  4. 對於持股的理解與趨勢掌握度(信心)不同。
  5. 操作策略不同。

接下來我們將逐一進行討論與剖析,讀者也可以看看是否跟自己的經驗相符,作為策略調整的參考。


一、成本差異(進場時間點差異)

「資訊分享者」可能是自己研究標的,並在股價低點或市場缺乏熱度時買進,此時他本身已佔據持有成本上的「相對優勢」,以遠雄港(5607)為例,在50元買入跟在70元買入,對於這一波股價下滑的耐受力就有明顯差異。

如果投資人持股成本約在50元位置,這一波大跌股價最低跌至46元左右,逼近-10%的的常見停損標準,但實際並未觸發,因此這群人有高機率能撐到近期股價反彈,並未虧損出場。

反觀在股價70元以上追高買入的投資人,這一波下跌不僅已經觸發停損點,若沒有執行停損,後面股價大跌勢必帶來更為沉重的壓力,最終可能在股價長期相對低點時認賠出場,不僅抱過一座山,可能還虧了一大筆錢。

圖片來源:自行整理

圖片來源:自行整理

請注意,這裡並不是要說讀者不需要執行停損,「停損」是一種「資產保護」的策略,我尊重這樣的策略;另外我也不是要說只要股價漲多就不該追,這裡只是單純舉例說明,進場時間點與持有成本的差異,能夠明顯影響個人的操作與心態,你可以把它想成「對於下跌的心理承受度」。

如果你極度厭惡「股價下跌」,對於股價下挫會感受到龐大的身心壓力,那我會建議你要更加斟酌進場時間點,特別是「跟單」,如果你想跟單的股票股價已經漲多,你就該思考下面這兩個問題:

  • 前面進場的人成本都比我低,當他們開始拋售造成股價回調,我是否已經做好心理準備。
  • 我追高進場的原因與信心為何?在我後面進場的人還有多少?我會不會是最後一棒?

正所謂「聞道有先後」,如果你真的喜歡「跟單」,而且你對於你追蹤的「資訊分享者」有相當程度的信心與認同,那我會建議你在第一時間資訊發布時就立即跟單買進,因為「資訊分享者」除了本身資金相對雄厚外,他也可能認識不少主力與親朋好友,他們可能已經買了相當多的部位,就等待市場拉抬,換句話說,這票人是底部買盤主力,一旦股價漲多,就有可能開始分批停利出場,所以如果你太晚才跟單進場,或者追高買入,你反而會承受「資訊分享者」與其主力、親友的退場賣壓,形成「他賺錢、你虧錢」的悲劇。

請注意,這不是說「資訊分享者」在欺騙讀者或追隨者,實際上逢低買進,等待市場拉抬這件事情本身就是正常的投資思維,而是否跟單或追高股價,反而應該是投資人自己應該要做好的功課。


二、佔資產比重差異(投資組合差異)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107 字、24 則留言,僅發佈於主題文章專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方竹飛-avatar-img
2023/11/27
投資最終還是自己的修練。 以前有高手會報標的,我跟著做一直賠錢,後來有機會私下討論,才了解後面的心態跟操作方式。 投資沒有不受傷的,一帆風順不一定是好事。
邏輯投資-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1/28
方竹飛 其實這篇文章也是在提醒讀者,自己做研究反而會有更高的勝算,跟單很難有高勝率,除非自己本身就很會判斷資訊
avatar-img
邏輯投資-發掘投資機會
18.1K會員
842內容數
「邏輯投資」發掘潛力股、營建股、定存股與冷門股,分享投資觀念、市場觀察與潛在風險,歡迎訂閱作者的投資專欄,每個月只要一個便當錢(168元)就能支持作者持續發掘投資機會,降低「韭菜率」,跨越投資痛點!📈
2025/04/17
本文探討霍華·馬克思在金融海嘯、Covid-19疫情和川普貿易戰期間發表的「無人知曉」備忘錄,以及其投資哲學,並提供在高度不確定性環境中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2025/04/17
本文探討霍華·馬克思在金融海嘯、Covid-19疫情和川普貿易戰期間發表的「無人知曉」備忘錄,以及其投資哲學,並提供在高度不確定性環境中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2024/12/29
本文分享如何在飆股身上運用「五日線」策略進行第一批的停利,並舉順達(3211)與迅得(6438)作為實際案例,說明如何藉此策略在飆股行情中,兼顧獲利與風險控管。文中強調此策略並非完美,旨在協助投資者守成,避免在主升段過早離場,並探討其他倉位處分策略。
Thumbnail
2024/12/29
本文分享如何在飆股身上運用「五日線」策略進行第一批的停利,並舉順達(3211)與迅得(6438)作為實際案例,說明如何藉此策略在飆股行情中,兼顧獲利與風險控管。文中強調此策略並非完美,旨在協助投資者守成,避免在主升段過早離場,並探討其他倉位處分策略。
Thumbnail
2024/06/29
本文將探討股市當中的「定錨效應」與其負面影響,並輔以「邏輯投資」自己遭遇的親身案例現身說法,文末還有小彩蛋,分享自己練習對抗「定錨效應」買入的投資標的
Thumbnail
2024/06/29
本文將探討股市當中的「定錨效應」與其負面影響,並輔以「邏輯投資」自己遭遇的親身案例現身說法,文末還有小彩蛋,分享自己練習對抗「定錨效應」買入的投資標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價投好難」系列是「邏輯投資」專欄的「價值投資」系列教學文章,本文主題為:分清投資、投機與無知的差別
Thumbnail
「價投好難」系列是「邏輯投資」專欄的「價值投資」系列教學文章,本文主題為:分清投資、投機與無知的差別
Thumbnail
本園地核心價值之二: 人人都會投資,各有巧妙不同 筆者在本篇專章的開頭先分享一段很特殊的讀書心得。
Thumbnail
本園地核心價值之二: 人人都會投資,各有巧妙不同 筆者在本篇專章的開頭先分享一段很特殊的讀書心得。
Thumbnail
本文是給「邏輯投資」專欄訂閱讀者的提醒與呼籲,以及針對閱讀專欄文章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是給「邏輯投資」專欄訂閱讀者的提醒與呼籲,以及針對閱讀專欄文章的建議
Thumbnail
投資篇 投資篇股市是騙人的,只要跟錢牽扯到關係的事物,都會有人比你聰明,比你更奸詐更狡猾,我不是教你騙人,而是用我微薄有限的經驗談,來告訴你如何保護自己。首先搞清楚,所謂市場價格,就是有人賣,價格就會跌;有人買,價格就會漲,簡單的供需理論,但何謂投資,就你買低賣高就是叫投資,買高賣低就叫散戶,那如何
Thumbnail
投資篇 投資篇股市是騙人的,只要跟錢牽扯到關係的事物,都會有人比你聰明,比你更奸詐更狡猾,我不是教你騙人,而是用我微薄有限的經驗談,來告訴你如何保護自己。首先搞清楚,所謂市場價格,就是有人賣,價格就會跌;有人買,價格就會漲,簡單的供需理論,但何謂投資,就你買低賣高就是叫投資,買高賣低就叫散戶,那如何
Thumbnail
前提先說: 這是一篇不害臊的自我廣告文跟隨寫心得。即使費用變動幅度不小,感謝讀者們九成以上持續支持,也感謝方格子平台能容忍我這次任性的停刊復刊一直予以協助。 由於內容有部份比較直接,所以請慎入。 股市決勝,不論自己苦工研究或直接參考他人看法,貴在自知之明。
Thumbnail
前提先說: 這是一篇不害臊的自我廣告文跟隨寫心得。即使費用變動幅度不小,感謝讀者們九成以上持續支持,也感謝方格子平台能容忍我這次任性的停刊復刊一直予以協助。 由於內容有部份比較直接,所以請慎入。 股市決勝,不論自己苦工研究或直接參考他人看法,貴在自知之明。
Thumbnail
其實不難發現,無論是上一篇文章所說的 「左側或右側」, 都沒有哪一種交易方法可以「買最低、賣最高」, (當然市場本來就沒有「絕對」的高或低,所以這裡的高低是指在自己的「週期」內的「波段高低」) 原因除了這個價格通常只有主力「有機會」做到之外, 最重要的是做到「降低風險、保證獲利」! 報酬由正轉負,
Thumbnail
其實不難發現,無論是上一篇文章所說的 「左側或右側」, 都沒有哪一種交易方法可以「買最低、賣最高」, (當然市場本來就沒有「絕對」的高或低,所以這裡的高低是指在自己的「週期」內的「波段高低」) 原因除了這個價格通常只有主力「有機會」做到之外, 最重要的是做到「降低風險、保證獲利」! 報酬由正轉負,
Thumbnail
看太多這類的,你也是嗎? A達人說金融股好,他就買一點。 B達人說民生股好,他就買一點。 看到0050不錯,他就買一點。 看到VT說不錯,你就買一點。 反正通通都買一點,這樣風險一定會更分散。 其實你錯了知道嗎?風險並非多買幾檔股票或ETF就能分散,有時候多買反而是更集中了。 原本市值加權的005
Thumbnail
看太多這類的,你也是嗎? A達人說金融股好,他就買一點。 B達人說民生股好,他就買一點。 看到0050不錯,他就買一點。 看到VT說不錯,你就買一點。 反正通通都買一點,這樣風險一定會更分散。 其實你錯了知道嗎?風險並非多買幾檔股票或ETF就能分散,有時候多買反而是更集中了。 原本市值加權的005
Thumbnail
今天下午我寫了一篇文章,股市新手的迷思之倖存者偏差,晚上我看到了一則新聞,今年前十月累計證交稅共1169億元,年增幅度近六成,當大家看到這則新聞時,你要想一件事,股市交易者今年光給政府的證交稅年增六成,這些錢是誰付出的?為什麼散戶在股市中容易賠錢?這就是關鍵的原因,我說過,股市是隨機的,很多人每天看
Thumbnail
今天下午我寫了一篇文章,股市新手的迷思之倖存者偏差,晚上我看到了一則新聞,今年前十月累計證交稅共1169億元,年增幅度近六成,當大家看到這則新聞時,你要想一件事,股市交易者今年光給政府的證交稅年增六成,這些錢是誰付出的?為什麼散戶在股市中容易賠錢?這就是關鍵的原因,我說過,股市是隨機的,很多人每天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