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瓜佛吧~系列文之一:車架與套件的選擇建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自從開始瓜佛後,看到路就想下去騎騎看。

自從開始瓜佛後,看到路就想下去騎騎看。

為什麼要騎瓜佛呢?

不受路面狀況的限制,隨時在On-road與Off-road之間依心情來切換。

探索未知的道路盡頭,享受那只有你能體會的景色。

關掉Starva,脫掉心跳帶,不要管什麼功率了。

就是單純且自在的騎車。

這樣子的騎車風格可以讓人回到騎車的原點。

並重新感受自行車所帶來的樂趣。

這就是令所有瓜佛騎士都無法自拔的醍醐味。


而在成立Gravel Riding in Taiwan(瓜佛在台灣)後。

這三年來社團的成員也日漸增加。

吸引了不只有台灣的車友,也有許多國外的車友來參與討論。

剛好,公司訂閱的"Cyclesports"十一月這期就聊到了如何開始瓜佛(Gravel Riding)的文章。

這讓我不禁興起一個念頭。

我也應該來分享一下這些年騎瓜佛(Gravel)的心得。

特別是在裝備、規格方面的選擇與建議。

好讓更多人可以感受瓜佛(Gravel)的樂趣。

還等什麼呢?

就讓我們開始吧!


何謂瓜佛(Gravel)?何謂瓜佛車(Gravel bike)?

Gravel會叫瓜佛的原因是。

強者我朋友直接從英文“Gravel”音譯而來的。

而Gravel就字面上的解釋就是礫石,碎石路。

用日文的話,就是砂利道。

所謂的瓜佛車(Gravel bike),其實就是泛指可以自由騎乘在各種路面狀況,例如林道、礫石路、柏油路、防火路等的運動車種~

但其實瓜佛(Gravel)並不是新概念。

因為打從自行車問世以來。

大多數的時間,人們就是騎著自行車在各種路面上移動。

所以如果要更仔細定義的話,本篇在講的主要是在近十年來才開始風行的現代瓜佛車(Modern Gravel bikes)。

現代瓜佛車吸收、採納了不少來自於公路車、登山車甚至旅行車的設計概念與科技。

一般來說,都會使用彎把的搭配。

在車架幾何方面會比公路車來得休閒一些。(不那麼的Aero)

為了能夠騎乘、適應各種不同的路段與路面。

通常都會選擇較寬的輪胎與更寬(接近登山車)的齒比。

碟煞當然也是標配。

此外,額外的水壺架安裝點(mount)或是優於一般公路車的裝載、攜帶能力(Bikepacking)更是現在部份瓜佛車的特色之一。


題外話,我最近在研究中國市場公路車大流行的原因時。

意外的發現中國也叫Gravel bike為瓜車。

為什麼沒有佛,因為共產黨是無神主義者,不信神鬼囉~~

==>好啦,這段純粹是我瞎扯的啦!別認真。


車架的選擇

瓜佛車在車架材質的選擇方面蠻多的,包括鋁、碳纖維、鈦和鋼等。

如果沒有特別的偏好的話,主要還是看車子的顏值與車主的財力。


我個人擁有過三台瓜佛車,目前則是有兩台瓜佛車輪流騎。

這些車子分別是:

  1. Trek Checkpoint SL 5 (MY19)==>Carbon
  2. Marin Nacasio 2 ==>Steel
  3. Giant Revolt X ADV PRO 0 ==>Carbon

因為我只有騎過Carbon跟Steel車架。(我也想騎騎鈦車啊~~)

個人的感受是各有所長。

舉例來說,鋼管車騎起來的舒適度不是Carbon車架可以帶來的。

不過鋼管車比較重,在騎上坡路線時會比較吃力一點。

但是也還好啦,龜著龜著也是會到啦。

另外,碳車還有個好處就是,在需要扛車時,會比較輕鬆。

特別是在探路的時候,總是會騎到一些沒有辨法用騎的地方。

下圖是我第一次騎大鹿林道遇到道路坍方的情況。

我只能說還好那時候騎的是碳車,還可以一手扛車、一手抓樹幹的翻越。

鋼管車的話,就會吃力了。

raw-image
raw-image

而鋼管車的話,在去騎一些比較極端的環境比較不會那麼心疼。

路感也比較舒服。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以下照片是以上三台車的官方照片,因為我的車都是買車架還有自行搭配零件。

因此會跟市面上的規格都不太一樣。

Marin Nacasio 2

Marin Nacasio 2

Giant Revolt X ADV PRO 0

Giant Revolt X ADV PRO 0

Trek Checkpoint SL5

Trek Checkpoint SL5

如果你只是想要先嘗試瓜佛看看的話,我並不建議自組。

除非你對規格很了解。

我會建議先找一些在市面上已經流通的車款。

例如美利達Silex 4000,Giant Revolt ADV 2。

這些車子規格都已經配得好好的,絕對夠你騎上好一段時間。

變速系統的選擇

以市面上常見的套件來看的話,不管是Shimano, SRAM, Campagnolo, micrsohift都有推出Gravel專用的套件。

由於本篇非業配文,所以我不會去針對不同品牌的套件作比較。

況且我也只用過Shimano GRX 11/12速而已。

我要分享的是究竟要選單盤還是雙盤的搭配?

其實這也要是看自已的騎乘習慣與風格。

如果你是騎公路偏多,越野的比重很低,其實選用雙盤的配置再加上較窄的外胎(32c~35c),基本上就可以當成一台比較不是那麼競賽設定的公路車來跑了。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你騎公路車,但是外胎配30c~32c的話,其實在某些路段也可以作輕度越野的騎乘了。

不過,如果你是跟我一樣,喜歡到處去探路甚至於偶而會騎騎林道的話。

個人的選擇會比較偏好單盤。

1x12速所提供的齒域在大多數的場合都是夠用的。

只是要跟上你的公路車夥伴時,會有齒比不夠重的情況發生。

以我自已目前的搭配,前40T後10-45T,其實平路也是能達到35 ~ 40 km/h。

而在爬坡時,40/45=0.88的齒比也很夠用了。

之前用過10-51T的飛輪,40/51=0.78,會感覺踩來夠輕,然後在林道時反而會有點打滑的感覺。

就又改回來後飛輪10-45T的配置了。

以上是個人在使用Shimano GRX套件的心得。

而下一篇,會來聊聊外胎跟穿著的分享。


Trek Checkpoint SL5

Trek Checkpoint SL5

Marin Nicasio 2

Marin Nicasio 2

Giant Revolt X

Giant Revolt X

Revolt X at Service cup

Revolt X at Service cup



avatar-img
223會員
222內容數
極度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自行車上的思考家、中二大叔、日商打工仔、狗派兼頑固台獨份子,這些元素構成了我的思維與價值。 歡迎你的到來,如果我的文字能啟發你的任何想法,並且對你是有幫助的話,那就真的太好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許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活動當天,有業界的朋友找到我。 問我說: 你為什麼要騎瓜佛(Gravel)? 我當天講了不少。 但我想要說的其實很簡單,我騎瓜佛的原因就是~ 自由
我發現騎自行車跟人生很像。 有起有落,有上坡就會有下坡,有順風的時候,那當然也會有逆風。 但是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不管是牽車也好,抽筋也罷;你都得靠自已的力量來抵達終點。
我覺得人的心像容器。 不管好的、壞的、高興的、悲傷的、複雜的、甚至是各種旁人不經意的話語;甚至是在社群媒體上任何不經大腦的評論。 所有的,我們從外界接收到的訊息,或是任何經過自已反芻後得到的感受;都會慢慢的,持續的,在那喚為“心”的容器裡堆積。 有些人,會不斷的往心裡塞東西。 忘了心也有限度。
真的是很久沒騎長一點點的距離了…… 最近幾個月,因為天氣,家人住院等因素。 讓我週末的運動只剩健身房。
今年國曆的六月五號前後,就是二四節氣中的芒種開始。 台灣的俗諺說到:四月芒種雨,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芒種日下雨便會連著下到五月,即俗稱梅雨。 而接連幾波的鋒面到來,正是呼應著上述這段俗諺。
五月,初夏。 我開著車一路向南。 熾熱的驕陽讓我顧不了溫室效應,只得把車內冷氣開到最大。 此行的目的地在台南;我當兵服役的地方。 這次的旅程我沒有太多機會去回憶過往,但總免不了有種時間過得真快的感嘆。
在活動當天,有業界的朋友找到我。 問我說: 你為什麼要騎瓜佛(Gravel)? 我當天講了不少。 但我想要說的其實很簡單,我騎瓜佛的原因就是~ 自由
我發現騎自行車跟人生很像。 有起有落,有上坡就會有下坡,有順風的時候,那當然也會有逆風。 但是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不管是牽車也好,抽筋也罷;你都得靠自已的力量來抵達終點。
我覺得人的心像容器。 不管好的、壞的、高興的、悲傷的、複雜的、甚至是各種旁人不經意的話語;甚至是在社群媒體上任何不經大腦的評論。 所有的,我們從外界接收到的訊息,或是任何經過自已反芻後得到的感受;都會慢慢的,持續的,在那喚為“心”的容器裡堆積。 有些人,會不斷的往心裡塞東西。 忘了心也有限度。
真的是很久沒騎長一點點的距離了…… 最近幾個月,因為天氣,家人住院等因素。 讓我週末的運動只剩健身房。
今年國曆的六月五號前後,就是二四節氣中的芒種開始。 台灣的俗諺說到:四月芒種雨,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芒種日下雨便會連著下到五月,即俗稱梅雨。 而接連幾波的鋒面到來,正是呼應著上述這段俗諺。
五月,初夏。 我開著車一路向南。 熾熱的驕陽讓我顧不了溫室效應,只得把車內冷氣開到最大。 此行的目的地在台南;我當兵服役的地方。 這次的旅程我沒有太多機會去回憶過往,但總免不了有種時間過得真快的感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接觸公路車一段時間,都會遇到要不要上卡的選擇,上卡是藉由卡鞋和卡踏讓腳和踏板連在一起,進而達到增進騎乘效率和穩定性等好處,但對我來說,看起來帥是最大的吸引力,用卡鞋看起來就是厲害,就是這麼膚淺。
Thumbnail
單獨進入深山,沒人影沒手機訊號的,其實是一種冒險,那天我就遇到了一個「意外」。 騎單車我向來沒甚麼在認真,多半作為跑步以外的交叉訓練。但不久前我自己一人跑到烏來小小挑戰了桶後林道,那堪稱是輕越野級的自行車經典路線。 桶後林道全長13K,西端始於烏來孝義,緊接桶後越嶺古道再走7K可達宜蘭礁溪。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旅遊方式,有些人靠著雙腳走遍天下,而我選擇騎車一路走,畢竟走路太慢,搭車太快,騎車剛好。不一定能上山下海,但還可以浪跡天涯。這是我單車環大陸的啟程紀錄,也摘要了旅途上一些有趣露營經驗。
Thumbnail
先甘後苦的一天。首先在蘇花公路北段,現在很適合騎自行車,可以靠周遭美景來忘卻爬坡的痛苦。接著在宜蘭濱海遭受逆風及下雨,渾身濕透又疲憊的我決定搭火車抵達住宿地。
Thumbnail
沿著自行車道,探訪古老的舊草嶺隧道,造訪石城的烤腸攤和峭壁小屋,尋找龍脊岩與極東點,探索馬崗漁村,最後再回到福龍海洋驛站、福隆海水浴場。
Thumbnail
版主是一名喜愛高強度競技球類運動(羽球、排球),一周運動次數約1-2次,期間約2-3小時,屬於激烈短暫運動型態,平常無重訓、心肺鍛鍊習慣,故非常不擅長有氧、心肺需耐力之活動。本文即將公開自行車菜鳥,從大湖山莊街上風櫃嘴之初體驗。
05/14/2015 驢子大道   費拉小鎮山崖下,就是舊的海港。 沿著山崖旁的道路走下去,可以望見愛琴海,有著絕佳的視野。 這條路上有經營騎驢的服務,因而我總戲稱這條路為驢子大道。   走到海港後,要再回到費拉則有三個選擇。   一是原路走回,二是騎驢子上來,三是搭乘纜車。 纜
02/16/2009 前言 買了公路車,朋友都說新車要寫個開箱文.沒寫過開箱文.不過今天第一次騎大 稻程發生件事,分享出來,我想應該也算是另類的開箱文吧. ---------------------------------- 登山車騎了四五年了.換公路車的想法一直在心理打轉. 當初騎車的
Thumbnail
探索峇里島最刺激的活動:ATV四輪越野車探險。從輕鬆到刺激,適合各種技能水平。即使在雨季,更多樂趣等你發現。記得找合格業者以確保安全喔!
Thumbnail
用車輪去丈量一個地方,不管是在稻田裡飛馳,還是在花海裡徜徉,又或是穿梭在公路與海同行,沿路的風景就在車輪下徐徐展開,這一路靠自己踩出來的風景,絕對讓人難忘。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接觸公路車一段時間,都會遇到要不要上卡的選擇,上卡是藉由卡鞋和卡踏讓腳和踏板連在一起,進而達到增進騎乘效率和穩定性等好處,但對我來說,看起來帥是最大的吸引力,用卡鞋看起來就是厲害,就是這麼膚淺。
Thumbnail
單獨進入深山,沒人影沒手機訊號的,其實是一種冒險,那天我就遇到了一個「意外」。 騎單車我向來沒甚麼在認真,多半作為跑步以外的交叉訓練。但不久前我自己一人跑到烏來小小挑戰了桶後林道,那堪稱是輕越野級的自行車經典路線。 桶後林道全長13K,西端始於烏來孝義,緊接桶後越嶺古道再走7K可達宜蘭礁溪。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旅遊方式,有些人靠著雙腳走遍天下,而我選擇騎車一路走,畢竟走路太慢,搭車太快,騎車剛好。不一定能上山下海,但還可以浪跡天涯。這是我單車環大陸的啟程紀錄,也摘要了旅途上一些有趣露營經驗。
Thumbnail
先甘後苦的一天。首先在蘇花公路北段,現在很適合騎自行車,可以靠周遭美景來忘卻爬坡的痛苦。接著在宜蘭濱海遭受逆風及下雨,渾身濕透又疲憊的我決定搭火車抵達住宿地。
Thumbnail
沿著自行車道,探訪古老的舊草嶺隧道,造訪石城的烤腸攤和峭壁小屋,尋找龍脊岩與極東點,探索馬崗漁村,最後再回到福龍海洋驛站、福隆海水浴場。
Thumbnail
版主是一名喜愛高強度競技球類運動(羽球、排球),一周運動次數約1-2次,期間約2-3小時,屬於激烈短暫運動型態,平常無重訓、心肺鍛鍊習慣,故非常不擅長有氧、心肺需耐力之活動。本文即將公開自行車菜鳥,從大湖山莊街上風櫃嘴之初體驗。
05/14/2015 驢子大道   費拉小鎮山崖下,就是舊的海港。 沿著山崖旁的道路走下去,可以望見愛琴海,有著絕佳的視野。 這條路上有經營騎驢的服務,因而我總戲稱這條路為驢子大道。   走到海港後,要再回到費拉則有三個選擇。   一是原路走回,二是騎驢子上來,三是搭乘纜車。 纜
02/16/2009 前言 買了公路車,朋友都說新車要寫個開箱文.沒寫過開箱文.不過今天第一次騎大 稻程發生件事,分享出來,我想應該也算是另類的開箱文吧. ---------------------------------- 登山車騎了四五年了.換公路車的想法一直在心理打轉. 當初騎車的
Thumbnail
探索峇里島最刺激的活動:ATV四輪越野車探險。從輕鬆到刺激,適合各種技能水平。即使在雨季,更多樂趣等你發現。記得找合格業者以確保安全喔!
Thumbnail
用車輪去丈量一個地方,不管是在稻田裡飛馳,還是在花海裡徜徉,又或是穿梭在公路與海同行,沿路的風景就在車輪下徐徐展開,這一路靠自己踩出來的風景,絕對讓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