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12月 迷路x找路x用二十公里的速度來探索你的城市吧

2022/12/04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時候,不照著導航的路線走,反而能在某個路口發現令人訝異的景色;人生不也是如此?
前陣子有分享了一部由Shimano製作的影片。
"Made In Sakai (堺市製造)"
講述的是在堺市的手工車業者,是怎麼在堺市遊歷、探索、發掘新路線來享受騎瓜佛(Gravel)的樂趣。
堺市,就是自行車零件製造大廠“Shimano"的總部。
疫情前我幾乎是每年要都去堺市四到五趟。
但總是在開會、應酬、待在飯店加班好面對第二天的會議。
基本上是沒什麼機會在堺市觀光的。
而堺市給我的感覺很像台中的梧棲,是座在港邊的工業城市。
透過這部短片,我有機會看到在堺市的人是怎麼騎瓜佛的。
而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台灣跟日本在騎車的環境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這裡我指的是地形與路線,並不想要去比較跟人還有制度有關的事。
台灣跟日本一樣都是多山的島國。
如果要騎瓜佛的話,先天上就是沒有美國中西部的那種長長的礫石道路可以讓你騎。
台灣基本上是車子能到得了的地方,都會鋪上柏油跟水泥,好方便人員的進出。
然後再因為有些地方是真的很少人去,所以年久失修,有路的地方路況也不一定會太好。
對公路車騎士來說,這些路況就成了地獄;而對瓜佛騎士來說,這些路線反而就是我們最喜歡的路面了。
而這種路線,其實在台灣還挺多的。
有時候,不要騎在既定的路線上,就只要確定目標跟方向,然後隨心騎吧。
畢竟,大叔已經過了動不動想要輸贏的年紀。
騎車對自已來說,也是某個形式的內觀與自省。
在此引用初代神雕大俠的名言,來代表騎車心態的轉換:
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四十歲後,還有時間、體力、朋友能一起騎車,就是要好好珍惜了。
騎那種車?
騎了多遠多快?
這些重要嗎?
重點從來都是過程,而不是哩程。
就用二十公里的速度跟踩踏來寫下你的日記吧。
179會員
150內容數
極度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自行車上的思考家、中二大叔、日商打工仔、狗派兼頑固台獨份子,這些元素構成了我的思維與價值。 歡迎你的到來,如果我的文字能啟發你的任何想法,並且對你是有幫助的話,那就真的太好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