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信徒(續)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有人說社會沒有分裂,這只是「自然現象」,也就是我們為何要想到每一個人之間的什麼?你走在路上,不會隨意搭訕陌生人,不會見人就笑,也不會找人話家常,連鄰居也不會,我們都不認識彼此,這很正常啊?看看社會的各個角落,你當然也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奇怪,我們「自然」也不會覺得很奇怪,任何國家都一樣,在美國的鬧區,或是鄉村地帶,我們都是一個單純的單一個體或是群體,就像家為首的一個中心體,連結之間只有屬於自己的放大區域,連結這回事,誰都沒有想過,你又怎麼可能會關心什麼。


        便利商店的店員的父母其中之一突然離世不關我的事,但對方可能在上班中突然落下淚來,你又沒看見,所以不關你的事。別人的私事不關我的事,你碰到了公司開除你,另一半甩了你,或是你的家人發生重大事故,其實不關我(們)的事,你又不是唯一一個「受害」的人,難民多少都還想要往外逃,烏克蘭、葉門以及阿富汗,還有斯里蘭卡的經濟慘況,還有非洲各國發生的政變,緬甸的軍事政變等等,多少個難民,你又沒有身在其中,所以你根本無須擔心你的「慘況」,你不是難民本身,除非你看得見這篇文章,而你本身也是,但是大多數的「受害者」其實都還沒有「痛到谷底」。


        我們太享受物質生活帶來的便利,於是心靈的富裕說真的也開始像胃一樣一直被擴大,就像大胃王帶來的豐富享受,看著吃播帶來的 ASMR 的放大愉悅,我們的大腦被吃相完全征服,就像美食愛不釋手的不能停止下來吃眼前的食物,看著鮮奶油,看著油膩的麵條,看著一顆又一顆的丸子或是蛋糕就這樣送入吃者的口中,我們的內心都不自覺「爽」一樣,物質的擴張加上心靈的高度愉悅,幾乎都等於快樂的同等詞。


        等等?你說熱量?你在乎嗎?眼前的披薩炸雞,都有「代謝」藥可以幫助你,甚至可以降低血脂血糖,還有三酸甘油脂的「健康食品」,你應該多吃一點吧?管它是紅麴,還是益生菌,或是保肝藥物,通通不重要,這些廣告的目的通通都是告訴你,你可以盡量大口吃,維持正常生活,因為服用了他們的藥物或是健康食品,通通都可以讓你保持健康,其他的還有改善大腦睡眠,大腦的記憶力,還有骨質疏鬆狀況,只要定時定量服用,你可以像以前一樣,到處遊山玩水,健康食品或是藥物說得非常有道理,現代人「一定」缺乏,否則為何天天見到大肆宣傳的「廣告」也不意外?


        還有還原青春的元素,改善你的膝關節症狀,讓你「等大人」等等,不管是怎麼樣的宣傳,如果真的那麼有效果,請在打電話訂購之前,你為何不花多一點時間來檢視你的生活比較實在?(我媽也買過改善睡眠的食品,但同樣不適用我媽)


        你的生活習慣影響你的生活,你的心靈影響你的身體,你的身體的老化,我們硬是要「補足我們流失的青春元素」,不如去反思老化的意義又代表什麼?有小細紋就不好?皺紋就是老?白頭髮代表什麼?身體出現的警訊,或是你心靈的情況都會反映出我們當前的任何因子,其中生活慣性是影響你生活的重心,心靈上的想要活著健康,卻不見真正的思考,這種為健康而健康的「物質」充裕健康,讓我再套用新的名詞,叫做「偽健康」。當然,不用我發明新名詞,現代人的物質已經夠充裕了,怎麼會覺得心靈出了問題?想要改善骨骼問題不對嗎?我確實行動不便,我確實記憶力大不如前,你的意思是說叫我不要吃?我相信你有這類的疑問。


        其實,我想說的是生活習慣的真正重要性,才是反映出你對問題的真正看法,身體的健康是包含生理與心理的,生理的好壞,我相信注重養生的人大概都很清楚,但是心理的健康——雖然一直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似乎過頭了不會懂得了解真正的心理健康的問題點是什麼。


        再來談談連結,每一個人都「多半」想到自身,很少想到「他們」,或是兩者,人的連結擴大下去,我們的各類連結都會隨著碎片下的連結,跟著只會在乎自己。我也多次提到性別的議題,尤其是男女這一個爭論下去沒完沒了的議題,但就在男女的框架下,加入了同性戀的報導,依然在「男女」兩性之間打轉,我不能在性別其標註 M 或是 F 之外的性別,除非有修正,否則性別的議題,圍繞在男女裝之間的打扮,性別就不能打破圍牆,看到這兩派「打架」打得連自己都不認得。


        身而為人,為何為人,我們至今都還在性別的本身裡面打轉,很少真正跳脫性別的思維去思考,那些贊同我意見的「性別」,也不能真正從性別以外的觀點去思考性別,因為行為本身「辦不到」。人類本身的定義,已經用太多的政治術語去包裝,好讓我們政治去正確。如果沒有反極端,那麼這麽「新名詞」也一定會出現,因為相反的力量去拉散時,同樣的力量也一定會反撲同樣的等值力量去平衡我們看來不像的對等力,儘管不存在。







現代人的物質已經夠充裕了,怎麼會覺得心靈出了問題?想要改善骨骼問題不對嗎?我確實行動不便,我確實記憶力大不如前,你的意思是說叫我不要吃?我相信你有這類的疑問。







        有天文學家說,也一定有一個反宇宙在等著我們去探索,所謂的暗物質可能就是指微中子等其他粒子,我們的世界,有太多的東西去宏觀,為何我們能侷限在自己的小宇宙而不願真正多了解一點?是不是政治本身把我們束縛?了解一個人,就像偏見一樣地危險,可能就以為看到了一部分,就以為其他的部分也八九不離十,我們「「猜」對了嗎?還是我們的觀點隨著時間推演越來越正確,也越來越偏頗?難民危機以來,政治風暴只會更加嚴重與急迫,太多的極右派崛起,效法納粹的優越情操,要納粹更超越納粹本身。


        心理學同時更加比以往去在乎,但是並沒有達到「治癒」的效果,因為走火入魔的不只是「我們常人」,還有政治與學派理論帶來的游說,科學興起,但是心理的真正嚴重性才開始要展開,例如利用心理學幫你找另一半,利用心理學幫你判斷你的周邊人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利用心理學讓你了解另一半,只要「心理學」這三個字就有很大的說服力,但我們都被沖昏頭了!看對方手勢就知道對方在說謊,心理學的測謊或是看透人心,還是星座的「教科書」,都把人的本身剖析一乾二凈,卻不能「完完全全」把一個人從第三層看到核心,一覽無遺。


        這樣的問題,依然繼續發酵,因為我們越是想了解,這背後的商機有多龐大,出版社一定就認為有「版稅」可以拿到更多,了解一個人,光是「了解」搭配聳動的標題,就可以吸引多少讀者下手購買,了解人心,沒有人比「心理學」更拿手,但我們的大腦本身早就被洗腦了,就像名人的 NFT 一樣搶手,難得標,我們沒有最瘋狂,只有更瘋狂。


        我們都以為了解自己,畢竟感性駕馭了理性,理性要一時說服感性,得要多點思考才行,重點是還要懂得踩剎車,但我們不會。以自己為了解的標的就可以讓自己去相信我「本身」才是對的,這是愛自己的表現,就像老娘買得起,幹嘛要去吃路邊攤一樣的不婚為大一樣。


        這不是自戀,而是我為主體的表現性。連結多半在自己的觀點,擴張屬於自己的導向正確,一點都沒有錯。社會要的是這樣,多半在社會的連結路上,我們也只有看到自己的放大體,就一昧去相信是唯一的路途,自然沒有人反駁,每一個人都愛自己的正確,每一個人在自戀或是非自戀的路上是呈現自己的「做自己」,這有什麼好大呼小叫的?


        但是我們要的,與別人要的幾乎呈現一樣,限量的球鞋未來可以賣上好幾倍的價格,或是收藏在玻璃窗裡面,細心呵護,只敢在家穿,不可能走出去秀給別人看,你想要的,別人也想要,就像上述所提到心理學一樣,就算你不在乎,也一定那些特價的誘惑等著你掏出鈔票去購買,每天要吃的三餐,每次要買的生活用品,基本的稻米與醬油也都有「品牌」之分,我們對於真正的各種五花八門的游說都在大腦團團轉,讓你選擇困難。


        不管是挑選另外一半,還是一件衣服,都已經被物化到非常正確,也很正常化,最後這一點還死不承認才真奇怪。物質上的各種條件或是人真正的條件,都在我們大腦的清單不斷瀏覽好幾次,我們多麼了解自己,也多半不了解自己,看見了真正清楚的,又不真正清楚去了解多一點,在認知與「不認知」之間,我們多半都已經忘了了解本身的意義重要性又放在哪一個櫥窗裡面,人對於自己的層面,真正在以自己為主導性的同時,都只有相信自己,那你相信多重宇宙存在有意義嗎?或者是說宇宙的觀點比不上自己真正能放開的觀點,你不要說是偏見,這向來是人類本身改不掉的「老毛病」還比較實在。


        身為生命信徒的一員,我們從事的飛天義大利麵神教,就像義大利麵本身的精華,食物的滿足加上離不開的洗腦神話,我們還真是「衷心」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ornik Tsai 的沙龍
23會員
396內容數
Fornik Tsai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本文探討人際關係的疏離、國際衝突(以巴衝突)和氣候變遷等議題,並反思人類的行為模式和社會現況。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批判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流於形式,缺乏真誠關懷;同時分析以巴衝突的歷史背景,並點出氣候變遷帶來的全球性威脅。文章並探討死亡與生命的意義,以及安樂死等議題,反思人類社會的困境與未來。
Thumbnail
2025/04/25
本文探討人際關係的疏離、國際衝突(以巴衝突)和氣候變遷等議題,並反思人類的行為模式和社會現況。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批判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流於形式,缺乏真誠關懷;同時分析以巴衝突的歷史背景,並點出氣候變遷帶來的全球性威脅。文章並探討死亡與生命的意義,以及安樂死等議題,反思人類社會的困境與未來。
Thumbnail
2025/04/20
本文探討世界分裂的現象,從個人情感、MeToo運動、國際衝突等面向深入分析,並反思社會責任與人性。文章指出社會分裂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加劇了各種問題,例如難民危機、貧富差距、環境破壞等。作者呼籲人們正視問題,重建連結,尋求和平與共存之道。
Thumbnail
2025/04/20
本文探討世界分裂的現象,從個人情感、MeToo運動、國際衝突等面向深入分析,並反思社會責任與人性。文章指出社會分裂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加劇了各種問題,例如難民危機、貧富差距、環境破壞等。作者呼籲人們正視問題,重建連結,尋求和平與共存之道。
Thumbnail
2025/04/15
本文探討人類社會與環境的困境,從氣候變遷、政治極端化、資源浪費、人際關係疏離等面向,批判人類行為對地球生態和社會的負面影響。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反思人類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並質疑追求物質富裕和科技進步的道路是否可持續。
Thumbnail
2025/04/15
本文探討人類社會與環境的困境,從氣候變遷、政治極端化、資源浪費、人際關係疏離等面向,批判人類行為對地球生態和社會的負面影響。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反思人類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並質疑追求物質富裕和科技進步的道路是否可持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有人說社會沒有分裂,這只是「自然現象」,也就是我們為何要想到每一個人之間的什麼?你走在路上,不會隨意搭訕陌生人,不會見人就笑,也不會找人話家常,連鄰居也不會,我們都不認識彼此,這很正常啊?看看社會的各個角落,你當然也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奇怪,我們「自然」也不會覺得很奇怪,任何國家都一樣,
Thumbnail
        有人說社會沒有分裂,這只是「自然現象」,也就是我們為何要想到每一個人之間的什麼?你走在路上,不會隨意搭訕陌生人,不會見人就笑,也不會找人話家常,連鄰居也不會,我們都不認識彼此,這很正常啊?看看社會的各個角落,你當然也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奇怪,我們「自然」也不會覺得很奇怪,任何國家都一樣,
Thumbnail
  社會連結是個神話,看來我們都生活各自的首都圈裡頭,各自過自己的生活。要人們提升我們社會之間的連結,看來不太可能。在你的社區中,你的鄰里中,你所認識的沒有幾個,任何我們之間的來來往往,這不像你樓下的便利商店,連店員都認識你叫什麼名字,住在哪裡,最常買的商品有哪些。而以上這些,也做不到,我家巷口的便
Thumbnail
  社會連結是個神話,看來我們都生活各自的首都圈裡頭,各自過自己的生活。要人們提升我們社會之間的連結,看來不太可能。在你的社區中,你的鄰里中,你所認識的沒有幾個,任何我們之間的來來往往,這不像你樓下的便利商店,連店員都認識你叫什麼名字,住在哪裡,最常買的商品有哪些。而以上這些,也做不到,我家巷口的便
Thumbnail
沒有觀過世界,哪裡來的世界觀? 沒思考過人類,怎麼做 人?
Thumbnail
沒有觀過世界,哪裡來的世界觀? 沒思考過人類,怎麼做 人?
Thumbnail
社會一直都很亂,人們的連結太過脆弱,不容易去深思這樣的關係。你跟我沒有什麼,你跟我形同陌生人,但你跟我有關係,是社會上的意義關係,是一種你可能認識我,你卻不認得我的關係。
Thumbnail
社會一直都很亂,人們的連結太過脆弱,不容易去深思這樣的關係。你跟我沒有什麼,你跟我形同陌生人,但你跟我有關係,是社會上的意義關係,是一種你可能認識我,你卻不認得我的關係。
Thumbnail
  每一個人就代表了一種世界,有時候我們覺得這人怎麼會來到我們身邊,但其實起因就是我們,是我們吸引來這一切的,而我們身邊的人的出現,目的是要讓我們發現,我們現在帶著什麼樣的念頭生活。想想看,地球上這麼多人口,怎偏偏就遇見了?這一切都是我們吸引來、創造來的。
Thumbnail
  每一個人就代表了一種世界,有時候我們覺得這人怎麼會來到我們身邊,但其實起因就是我們,是我們吸引來這一切的,而我們身邊的人的出現,目的是要讓我們發現,我們現在帶著什麼樣的念頭生活。想想看,地球上這麼多人口,怎偏偏就遇見了?這一切都是我們吸引來、創造來的。
Thumbnail
公共衛生強調群體的觀點,然而健康促進的眼光卻只想改善每個個人的生活習慣,用充滿個人歸因的健康評量,忽略了身為一個「人」被鑲嵌在社會中難以撼動的處境。 疾病的預防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民眾可以在疾病發生後,能獲得一個完善的治療及照護。
Thumbnail
公共衛生強調群體的觀點,然而健康促進的眼光卻只想改善每個個人的生活習慣,用充滿個人歸因的健康評量,忽略了身為一個「人」被鑲嵌在社會中難以撼動的處境。 疾病的預防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民眾可以在疾病發生後,能獲得一個完善的治療及照護。
Thumbnail
Apostolos Vamvouras on Unsplash 從社會合理走向個體合理,從個體合理走向國家合理,從國家合理走向我們可以,就變成會想像——甚至可以說是事實,改變一個人是多麽困難?從個體合理角度出發,我們唯一想要改變,也唯一認識到必須改變,說白話就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當然,你叫一個癮
Thumbnail
Apostolos Vamvouras on Unsplash 從社會合理走向個體合理,從個體合理走向國家合理,從國家合理走向我們可以,就變成會想像——甚至可以說是事實,改變一個人是多麽困難?從個體合理角度出發,我們唯一想要改變,也唯一認識到必須改變,說白話就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當然,你叫一個癮
Thumbnail
於是,在平台上看了兩部電影,從不同的作品汲取共鳴,然後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樣貌,人一生所追求的,或許就是無愧兩字嗎?
Thumbnail
於是,在平台上看了兩部電影,從不同的作品汲取共鳴,然後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樣貌,人一生所追求的,或許就是無愧兩字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