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法師觀天象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現代佛教界,說到一行法師,大部份人,會直覺認為是指1926年出生在越南,去年(2022年1月22日)圓寂,越南臨濟宗第四十二代傳人,越戰之後,被迫流亡海外,長居法國南部多爾多涅省泰納克的「梅村正念修習中心」創辦人。

老安之前一直以為「泰山大覺禪寺」客廳懸掛的「一行法師觀天象圖」,是越南佛教界送的贈品!後來看了許多冷知識,老安才知道認錯人了


原來在唐玄宗時代,也有一位一行法師,除了佛法上的成就之外,他還主持了曆法的修正,影響了中國大地上,數百年時空中,所有人的日常生活。


家世

唐代的一行法師,曾祖父是唐太宗的大臣張公謹,祖父張大素最高曾官至門下省東台舍人,後被貶為懷州長史,家道中落。父親張懍,曾任武功縣令。


出家

二十一歲時父母雙亡,遇見了天台宗玉泉弘景大師,請教佛法,因而興起了出家的念頭。後在嵩山普寂大師門下剃度為僧,因為深入「一行三昧」(修行方法),故法名一行。後於嵩山、玉泉寺學習佛教經典和天文及數學。

泰山大覺禪寺收藏的一行法師觀天象圖

泰山大覺禪寺收藏的一行法師觀天象圖

學習密法

開元四年(西元716年),(密宗高僧)善無畏三藏大師自印度那爛陀寺來到長安,一行法師向善無畏,接受了胎藏界密法。(註:精通經、律、論的大師稱為三藏大師)

開元五年(717年),唐玄宗李隆基派人將請他回長安,參與善無畏大師的譯經,協助翻譯《大日經》。

開元八年,金剛智三藏來到了洛陽,一行法師依從受法《金剛頂經》密印與灌頂。

修訂曆法

開元九年(721年),數十年前才由武則天下旨,由知名天文家(預言家)李淳風修訂的《麟德曆》,推算日食的時間竟然就不準確了,嚴重的影響農業發展及人心!唐玄宗遂下詔,命欽天監重新推算曆法,經宰相張說推薦,唐玄宗任命一行法師主持修編新曆法《大衍曆》。

一行法師配合太史令梁令瓚(天文儀器製造家),設計製造了黃道遊儀、渾儀、復矩等天文測量儀器。他利用新製成的黃道遊儀測量恆星的赤道坐標,發現和漢代的測量結果有很大的變動。

開元十一年(723年),一行主持大規模的全國性天文測量,測量範圍北到鐵勒(今蒙古國烏蘭巴托西南,喀拉和林遺址附近),南到交州(今越南中部地區)共13個地點的日影和北極星高度。其中還利用數學方法,測量出河南地區四個地點的相對距離。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大地測量,推翻了「日影千里差一寸」的傳統說法。


天文學紀念

1964年11月9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發現了一顆小行星,編號為「小行星1972號」後來為了紀念一行法師在天文學方面的成就,就用唐代高僧一行法師的名字為「小行星1972號」的命名。



avatar-img
173會員
412內容數
這裏是老安生活中雜七雜八的生活記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安的雜文 的其他內容
佛光山2023第一期水陸法會11月19日開始,21日正式懸掛水陸法會大幡。 水陸大幡上面書寫著:「啟建十方法界四聖六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功德之幡」,做為指標,指引護法諸天,六道眾生,能夠順利找到法會現場。 根據民間傳說,幢幡掛得越高,能通知到的六道眾生越多,本次水陸大幡,豎立於佛光山最高處
自從佛光山增建了佛陀紀念館之後,想要在一天之內走完整個佛光山區域,已經是高運動量的活動了!
〈金剛科儀寶卷〉中的故事#螺螄護經 在唐朝的時候,有個姓王的五品待制(官名),因事出行,坐船行於漢水之上。路遇到了大風大雨,船桅吹斷、河水暴漲!眼看船要翻了,船上人都驚恐萬分。 王待制平日常常誦讀《金剛經》,心想《金剛經》云:受持讀誦《金剛經》,福德不可算數譬喻,於是他祈求以誦讀的《金剛經》
觀世音菩薩每年有三大紀念日,為誕辰日、成道日、出家日,一般認為來自中國佛教的傳奇小說《香山寶卷》中,觀世音菩薩的前世「妙善公主」的生平。每逢三大紀念日,漢傳佛教信徒便會雲集寺院中或燒香、禮佛,或誦經、坐禪,或祈禱、還願。 「觀音菩薩的三大紀念日」。分別為: 農曆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紀念日。
漢地佛法的弘傳,得益於各大譯經師的貢獻,而許多佛教徒熟知的:<佛說阿彌陀經>、<金剛經>、<維摩詰經>、<法華經>......打開第一頁,在經名之後,都看得到這一句: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可見鳩摩羅什翻譯的佛經,深入人心,鳩摩羅什可稱之為漢傳佛教第一譯經師。 在〈金剛科儀寶卷〉中有段經
在佛教傳入漢地之後,有許多的中土神明都傳出了由道入佛的傳說(如隋朝初年關羽拜天台智者大師為師成了伽藍菩薩、唐朝中期的中嶽嵩山山神向元圭禪師求受五戒、呂洞賓和北宋黃龍慧南禪師談論佛法…等。) 但今天老安則來介紹一位,原本是佛教的護法神,現在卻成了台灣民間信仰中,重要的神明,那就是「哪吒」。 哪
佛光山2023第一期水陸法會11月19日開始,21日正式懸掛水陸法會大幡。 水陸大幡上面書寫著:「啟建十方法界四聖六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功德之幡」,做為指標,指引護法諸天,六道眾生,能夠順利找到法會現場。 根據民間傳說,幢幡掛得越高,能通知到的六道眾生越多,本次水陸大幡,豎立於佛光山最高處
自從佛光山增建了佛陀紀念館之後,想要在一天之內走完整個佛光山區域,已經是高運動量的活動了!
〈金剛科儀寶卷〉中的故事#螺螄護經 在唐朝的時候,有個姓王的五品待制(官名),因事出行,坐船行於漢水之上。路遇到了大風大雨,船桅吹斷、河水暴漲!眼看船要翻了,船上人都驚恐萬分。 王待制平日常常誦讀《金剛經》,心想《金剛經》云:受持讀誦《金剛經》,福德不可算數譬喻,於是他祈求以誦讀的《金剛經》
觀世音菩薩每年有三大紀念日,為誕辰日、成道日、出家日,一般認為來自中國佛教的傳奇小說《香山寶卷》中,觀世音菩薩的前世「妙善公主」的生平。每逢三大紀念日,漢傳佛教信徒便會雲集寺院中或燒香、禮佛,或誦經、坐禪,或祈禱、還願。 「觀音菩薩的三大紀念日」。分別為: 農曆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紀念日。
漢地佛法的弘傳,得益於各大譯經師的貢獻,而許多佛教徒熟知的:<佛說阿彌陀經>、<金剛經>、<維摩詰經>、<法華經>......打開第一頁,在經名之後,都看得到這一句: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可見鳩摩羅什翻譯的佛經,深入人心,鳩摩羅什可稱之為漢傳佛教第一譯經師。 在〈金剛科儀寶卷〉中有段經
在佛教傳入漢地之後,有許多的中土神明都傳出了由道入佛的傳說(如隋朝初年關羽拜天台智者大師為師成了伽藍菩薩、唐朝中期的中嶽嵩山山神向元圭禪師求受五戒、呂洞賓和北宋黃龍慧南禪師談論佛法…等。) 但今天老安則來介紹一位,原本是佛教的護法神,現在卻成了台灣民間信仰中,重要的神明,那就是「哪吒」。 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龍婆貴大師是一位備受尊敬的泰國高僧,他的一生充滿了神秘與靈性的故事。龍婆貴大師在佛曆2448年11月12日出生於猜那府的一個名叫邦奇的小村莊。他從小便展現出過人的天賦,僅6歲時便開始跟隨龍婆庫學習佛法。龍婆貴大師擁有過目不忘的資質,並且很快掌握了許多法術。他在佛曆2467年20歲時正式出家,開始
Thumbnail
觀音山 慶讚佛陀初轉法輪日 祈福除障系列法會。值此慈悲 龍德上師陞座紀念日的珍貴、吉祥緣起,特別於慶讚佛陀初轉法輪日,發起共同登記護持保育放流,供養慈悲 龍德上師。敬邀全球法友共同登記護持保育放流,供養迴向慈悲 龍德上師,祈願慈悲 龍德上師法體康泰、長壽久住娑婆世間,法輪恆轉、廣大饒益十方有情。
Thumbnail
  最近看到大愛電視台高僧傳,剛好看到從諗禪師這一段,從諗禪師拜於百丈懷海禪師,寧中禪師等法脈之下,有這麼一段就是當時唐武宗滅佛,將出家僧還俗,拆寺廟,看起來好像是在滅佛,這是政治歷史的闡述,在佛教史上,根據從諗禪師說,他的師父早已預料之事,這一段朝廷滅佛是因果關係,為什麼從諗禪師會這麼說?因為他
一、野狐禪 百丈懷海禪師是馬祖道一禪師的嗣人,「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可見百丈禪師對禪門的貢獻。一日,百丈禪師說法圓滿,大眾皆已退去,獨有一老者逗留未去,禪師問道: 「前面站立的是什麼人?」 老者答道:「我並不是人,實在是一隻野狐,當迦葉在世說法的時候,曾在此百丈山修行,有
Thumbnail
薩迦班智達聖誕,也是神變月十萬倍善惡業緣增盛期間,邀請您把握殊勝吉祥日,廣行眾善,功德無量:❶護法雲集薈供除障法會登記「消災除障祿位」❷《藥師經》暨煙供施食超渡法會登記「超薦蓮位」❸觀世音菩薩聖誕四日祈願法會登記「除障祿位‧超薦蓮位」❹冬季愛護海洋‧保育放流活動❺臺灣薩迦寺
因海長老是一位大行隱者,長老數十年前西遷美國,密行修煉,修證的成果在其圓寂後示顯於眾佛子前,以圓寂的殊勝示現,廣度眾生成佛道。更以其圓寂的殊勝成就事蹟,示現了祂在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處,所學的法是至高頂聖的。
Thumbnail
位於四川新都的中國著名古剎寶光寺於 九月二十九日為雲高大法王上師的弟子王篤川居士舉行毗荼大典,火化後拾得225顆堅固子。王篤川居士夫婦都是大學教授,他們在退休以後,得以拜雲高大師為師學習佛法,虔誠精進。在雲高大師離開成都以後,王教授夫婦主動要求留守壇場。
Thumbnail
為感念佛陀成道之日,遂於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各佛寺都會熬煮臘八粥,施贈民眾,共同慶讚大覺世尊偉大 釋迦牟尼佛成就佛道,普天同慶佛教的誕生。更加不可思議,當年佛陀靜坐禪修的菩提樹,兩千多年來,仍屹立在印度菩提迦耶城郊,成為人們心目中覺悟的象徵,也代表佛陀證悟的真理,永生不滅。
Thumbnail
法門起源 唐密根源於南印度的如來藏學派,強調人本有清淨本性,公元8世紀唐玄宗時代 (西元716年-720年),印度高僧善無畏、金剛智,與不空來到中國,合稱「開元三大士」。三位密宗大師,在大唐皇室的扶持之下,於長安的大興善寺(位於今西安市)譯出大量密教經典,宏揚密法,成為唐密的開端。
Thumbnail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 是大智精進善巧,證無言法獲妙辯才,是處非處不相違反,善調身 心具諸解脫,常遊三昧不捨大悲,慚愧為身智慧為首,多所饒益如 大寶洲,了知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說,於真俗門洞達無 礙,深明實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龍婆貴大師是一位備受尊敬的泰國高僧,他的一生充滿了神秘與靈性的故事。龍婆貴大師在佛曆2448年11月12日出生於猜那府的一個名叫邦奇的小村莊。他從小便展現出過人的天賦,僅6歲時便開始跟隨龍婆庫學習佛法。龍婆貴大師擁有過目不忘的資質,並且很快掌握了許多法術。他在佛曆2467年20歲時正式出家,開始
Thumbnail
觀音山 慶讚佛陀初轉法輪日 祈福除障系列法會。值此慈悲 龍德上師陞座紀念日的珍貴、吉祥緣起,特別於慶讚佛陀初轉法輪日,發起共同登記護持保育放流,供養慈悲 龍德上師。敬邀全球法友共同登記護持保育放流,供養迴向慈悲 龍德上師,祈願慈悲 龍德上師法體康泰、長壽久住娑婆世間,法輪恆轉、廣大饒益十方有情。
Thumbnail
  最近看到大愛電視台高僧傳,剛好看到從諗禪師這一段,從諗禪師拜於百丈懷海禪師,寧中禪師等法脈之下,有這麼一段就是當時唐武宗滅佛,將出家僧還俗,拆寺廟,看起來好像是在滅佛,這是政治歷史的闡述,在佛教史上,根據從諗禪師說,他的師父早已預料之事,這一段朝廷滅佛是因果關係,為什麼從諗禪師會這麼說?因為他
一、野狐禪 百丈懷海禪師是馬祖道一禪師的嗣人,「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可見百丈禪師對禪門的貢獻。一日,百丈禪師說法圓滿,大眾皆已退去,獨有一老者逗留未去,禪師問道: 「前面站立的是什麼人?」 老者答道:「我並不是人,實在是一隻野狐,當迦葉在世說法的時候,曾在此百丈山修行,有
Thumbnail
薩迦班智達聖誕,也是神變月十萬倍善惡業緣增盛期間,邀請您把握殊勝吉祥日,廣行眾善,功德無量:❶護法雲集薈供除障法會登記「消災除障祿位」❷《藥師經》暨煙供施食超渡法會登記「超薦蓮位」❸觀世音菩薩聖誕四日祈願法會登記「除障祿位‧超薦蓮位」❹冬季愛護海洋‧保育放流活動❺臺灣薩迦寺
因海長老是一位大行隱者,長老數十年前西遷美國,密行修煉,修證的成果在其圓寂後示顯於眾佛子前,以圓寂的殊勝示現,廣度眾生成佛道。更以其圓寂的殊勝成就事蹟,示現了祂在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處,所學的法是至高頂聖的。
Thumbnail
位於四川新都的中國著名古剎寶光寺於 九月二十九日為雲高大法王上師的弟子王篤川居士舉行毗荼大典,火化後拾得225顆堅固子。王篤川居士夫婦都是大學教授,他們在退休以後,得以拜雲高大師為師學習佛法,虔誠精進。在雲高大師離開成都以後,王教授夫婦主動要求留守壇場。
Thumbnail
為感念佛陀成道之日,遂於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各佛寺都會熬煮臘八粥,施贈民眾,共同慶讚大覺世尊偉大 釋迦牟尼佛成就佛道,普天同慶佛教的誕生。更加不可思議,當年佛陀靜坐禪修的菩提樹,兩千多年來,仍屹立在印度菩提迦耶城郊,成為人們心目中覺悟的象徵,也代表佛陀證悟的真理,永生不滅。
Thumbnail
法門起源 唐密根源於南印度的如來藏學派,強調人本有清淨本性,公元8世紀唐玄宗時代 (西元716年-720年),印度高僧善無畏、金剛智,與不空來到中國,合稱「開元三大士」。三位密宗大師,在大唐皇室的扶持之下,於長安的大興善寺(位於今西安市)譯出大量密教經典,宏揚密法,成為唐密的開端。
Thumbnail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 是大智精進善巧,證無言法獲妙辯才,是處非處不相違反,善調身 心具諸解脫,常遊三昧不捨大悲,慚愧為身智慧為首,多所饒益如 大寶洲,了知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說,於真俗門洞達無 礙,深明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