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挫折,家長該怎麼陪伴?給你三大心法 !

孩子學習挫折,家長該怎麼陪伴?給你三大心法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該怎麼陪伴他們呢?

子玲老師在podcast中訪談陳志恆心理師
《陪伴孩子高效學習》一書中提到,孩子學習挫折的背後,
往往存在著三個限制性信念

raw-image

**我沒有能力:**孩子覺得自己學不會,做不到。

**我不可能:**孩子覺得即使努力也沒用。

**我沒有資格:**孩子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好的成績。

當孩子抱持著這些信念時,他們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甚至放棄學習。


那麼,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些限制性信念呢?


第一步: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可以先幫助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例如,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家長可以先肯定孩子的努力,並指出他們在哪些方面有所進步。例如,孩子上次考試只考了 60 分,這次考了 70 分,家長可以說:「雖然這次考試的成績還不理想,但我看到你在努力了,上次考試只考了 60 分,這次就考了 70 分,進步了 10 分,這個進步很不錯,值得鼓勵!」


第二步:幫助孩子聚焦在可改變的地方


家長在肯定孩子的進步時,要注意聚焦在可改變的地方。例如,家長可以說:「你這次考試雖然成績不理想,但我看到你在努力學習,你願意花時間複習,願意主動問問題,這些都是很好的表現,值得肯定。」


第三步:幫助孩子進行自我比較


家長在肯定孩子的進步時,也可以幫助孩子進行自我比較。例如,家長可以說:「你這次考試雖然成績不理想,但比起你上次考試,進步了 10 分,這就是你的進步,你要繼續努力,相信你一定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當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並聚焦在可改變的地方,進行自我比較時,他們就會逐漸克服限制性信念,重新建立學習的信心。


此外,家長還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避免用外部比較來肯定孩子。例如,家長不要說:「你考 90 分,比你哥哥考得好多。」外部比較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感,對自己更加失去信心。

不要過度讚美孩子。過度讚美會讓孩子產生自我膨脹,認為自己什麼都會,從而失去努力的動力。

給予孩子適當的壓力。適當的壓力可以激發孩子的潛力,但過大的壓力會讓孩子產生焦慮,甚至放棄學習。

總而言之,家長要用正向的態度陪伴孩子,
幫助他們克服學習挫折,重新建立學習的信心。

每一個限制性信念, 更多的舉例說明, 歡迎一起聆聽
''子玲的親子聊心屋''podcast #44集
讓我們用聲音,陪伴您找到陪伴孩子挫折的好方法喔 !
Youtube請看這裡




avatar-img
孫子玲的沙龍 禪卡*情緒的療心導師
37會員
56內容數
子玲老師以禪卡占心,陪伴6000人以上,梳理內心打結的心線. 將人們容易遇見生活中的困境, 分為三個系列專題 - 1. 家庭關係的大小麻煩(伴侶/親子/夫妻) 2. 自我實現的打怪故事(夢想/職涯) 3. 身心靈療癒小書店 (好書推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親愛的家長們,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總是只想玩,不想學習。 孩子總是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 如果您有這些困擾,那麼[內在成就感]一定是你的下一步。 這一集節目, 子玲老師訪談[內在成就]作者愛瑞克, 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養成喔!
放棄與放下,是人生中常常面臨的抉擇。當面對挫折或失敗時, 我們該如何判斷是該放棄還是該堅持? 在《內在成就》一書中,作者艾瑞克提出了一個關鍵的概念: 事前不放棄,事後要放下。 一起來聆聽愛瑞克透過他的生命故事 與你分享其中的拿捏方法喔 !
失敗是日常,從失敗中學習 在現代社會,失敗似乎成了一種禁忌。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功,因此當孩子失敗時,我們往往會感到失望、焦慮,甚至責備孩子。然而,失敗是人生的常態,我們無法避免。因此,如何教導孩子面對失敗,就成了父母必須面對的課題。
親愛的家長們,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總是只想玩,不想學習。 孩子總是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 如果您有這些困擾,那麼[內在成就感]一定是你的下一步。 這一集節目, 子玲老師訪談[內在成就]作者愛瑞克, 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養成喔!
放棄與放下,是人生中常常面臨的抉擇。當面對挫折或失敗時, 我們該如何判斷是該放棄還是該堅持? 在《內在成就》一書中,作者艾瑞克提出了一個關鍵的概念: 事前不放棄,事後要放下。 一起來聆聽愛瑞克透過他的生命故事 與你分享其中的拿捏方法喔 !
失敗是日常,從失敗中學習 在現代社會,失敗似乎成了一種禁忌。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功,因此當孩子失敗時,我們往往會感到失望、焦慮,甚至責備孩子。然而,失敗是人生的常態,我們無法避免。因此,如何教導孩子面對失敗,就成了父母必須面對的課題。